








所屬成套資源:新教材2023_2024學年高中化學魯科版必修第一冊分層作業(yè)課件(21份)
- 新教材2023_2024學年高中化學第1章認識化學科學分層作業(yè)1走進化學科學課件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課件 0 次下載
- 新教材2023_2024學年高中化學第1章認識化學科學分層作業(yè)3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程序課件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課件 0 次下載
- 新教材2023_2024學年高中化學第1章認識化學科學分層作業(yè)4物質的量及其單位摩爾質量課件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課件 0 次下載
- 新教材2023_2024學年高中化學第1章認識化學科學分層作業(yè)5氣體摩爾體積課件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課件 0 次下載
- 新教材2023_2024學年高中化學第1章認識化學科學分層作業(yè)6物質的量濃度課件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課件 0 次下載
新教材2023_2024學年高中化學第1章認識化學科學分層作業(yè)2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課件魯科版必修第一冊
展開
這是一份新教材2023_2024學年高中化學第1章認識化學科學分層作業(yè)2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課件魯科版必修第一冊,共32頁。
分層作業(yè)2 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下列對研究物質性質的常用方法的理解中正確的是( )A.研究物質性質的常用方法只有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B.觀察法只能通過視覺來進行感知C.觀察的目的是對現象進行分析、對比、綜合,并得出結論D.觀察是用感官來研究物質的性質,無法借助儀器C解析 研究物質性質的常用方法除了觀察法、實驗法、分類法、比較法外,還有其他的方法,A項錯誤;觀察時可以通過視覺、觸覺、聽覺、嗅覺等進行感知,不只是通過視覺來進行感知,B項錯誤;觀察的目的是通過現象得出一定的結論,C項正確;觀察也可以借助儀器進行,從而提高觀察的靈敏度,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2023廣東陽江四校高一聯考]將一塊金屬鈉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盛冷水的燒杯中,甲同學認為可觀察到下列現象,其中正確的有( )①鈉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阝c在水面上四處游動?、鄯磻笕芤鹤兗t?、茆c熔成閃亮的小球?、萦小八凰弧钡捻懧暟l(fā)出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③④⑤C解析 鈉投入水中,鈉的密度小于水,鈉不會沉入水底,①錯誤;鈉是活潑的金屬,鈉立即與水發(fā)生反應2Na+2H2O══2NaOH+H2↑,產生的氣體推動鈉四處游動,②正確;生成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使石蕊變藍,即反應后溶液變藍,③錯誤;鈉熔點低,反應放熱,鈉熔成閃亮的小球,④正確;氫氣在鈉塊與水之間的縫隙中逸出,有“嘶嘶”的響聲發(fā)出,⑤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在燒杯中加水和苯(苯的密度為0.88 g·cm-3,與水互不相溶,且不與鈉反應)各50 mL,將一小粒金屬鈉(密度為 0.97 g·cm-3)投入燒杯中,觀察到的現象可能為( )A.鈉在水層中反應并四處游動B.鈉停留在苯層中不發(fā)生反應C.鈉在苯的液面上反應并四處游動D.鈉在苯與水的界面處反應并上下跳動D解析 鈉的密度介于水和苯之間,將一小粒金屬鈉投入燒杯中,鈉開始時在苯與水的界面處,鈉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氫氣推動鈉球上升,H2逸出后鈉又回到水面繼續(xù)反應,如此反復多次,直到Na與水完全反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4.將一小塊鈉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產生氣體又會出現沉淀的是( )①稀硫酸?、跉溲趸c溶液?、哿蛩徼F溶液?、苈然V溶液?、蒿柡统吻迨宜瓵.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將鈉投入稀硫酸中,鈉與硫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鈉和水,所以只能生成氣體不會產生沉淀,故不選①;將鈉投入氫氧化鈉溶液,鈉和水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氫氧化鈉和氫氣,所以只能生成氣體不會產生沉淀,故不選②;將鈉投入硫酸鐵溶液,鈉和水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和硫酸鐵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難溶性的氫氧化鐵沉淀,所以既能產生氣體又能出現沉淀,故選③;將鈉投入氯化鎂溶液,鈉和水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和氯化鎂溶液反應生成難溶性的氫氧化鎂沉淀,所以能產生沉淀和氣體,故選④;將鈉投入飽和澄清石灰水,鈉和水反應生成可溶性的氫氧化鈉和氫氣,水的質量減少,會有氫氧化鈣固體析出,所以能產生沉淀和氣體,故選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5.下列關于Na2O和Na2O2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具有漂白性B.都可以作為供氧劑C.常溫下都為淡黃色固體D.與水反應后的溶液均呈堿性D解析 Na2O沒有強氧化性,不具有漂白性;Na2O2有強氧化性,具有漂白性,A錯誤。Na2O與水或二氧化碳反應時不能生成氧氣,不能作為供氧劑;Na2O2與水或二氧化碳反應能生成氧氣,可以作為供氧劑,B錯誤。常溫下,Na2O是白色固體,Na2O2是淡黃色固體,C錯誤。Na2O和Na2O2都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使溶液呈堿性,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6.下列關于鈉的敘述正確的是( )A.鈉單質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鐵單質B.鈉與水反應的現象能說明鈉的熔點低,且與水反應放熱C.鈉與酸溶液反應產生氫氣,實質是鈉與H2O的反應D.將4.6 g金屬鈉投入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等于8%B解析 鈉單質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時,鈉先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后生成氫氧化亞鐵,不能置換出鐵;鈉與酸反應時直接與酸解離產生的H+反應;將4.6 g金屬鈉投入95.4 g水中,所得氫氧化鈉的質量是8 g,但因為放出氫氣,溶液的質量小于100 g,故溶質的質量分數大于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7.[2023山東濟南章丘高一期中]下列關于鈉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Na2O、Na2O2與水反應均屬于化合反應B.將Na、Na2O2投入水中,會生成同種氣體C.Na、Na2O、Na2O2久置在空氣中會變質,變質過程中鈉元素化合價均發(fā)生變化D.將Na、Na2O固體分別投入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均可以得到藍色溶液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Na2O2與水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A錯誤;將Na、Na2O2投入水中,生成的氣體分別是氫氣和氧氣,B錯誤;Na久置在空氣中變質,變質后鈉元素化合價升為+1價,Na2O、Na2O2變質過程中鈉元素化合價不變,C錯誤;將Na、Na2O兩種固體分別投入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由于均得到氫氧化鈉溶液,所以均可以得到藍色溶液,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8.[2023廣東惠州高一期中]將一定量的金屬鈉投入下列稀溶液中,充分反應后,最終不會產生沉淀的是( )A.硫酸銅溶液 B.氯化鈉溶液C.氯化鐵溶液 D.氯化鎂溶液B解析 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Cu(OH)2沉淀,和氯化鐵反應生成Fe(OH)3沉淀,和氯化鎂反應生成Mg(OH)2沉淀。NaOH和氯化鈉溶液不反應,不會產生沉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9.等質量的兩塊鈉,第一塊在足量氧氣中加熱,第二塊在足量氧氣(常溫)中充分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一塊鈉失去電子多B.兩塊鈉失去電子一樣多C.第二塊鈉的反應產物質量大D.兩塊鈉的反應產物質量相等B解析 鈉在反應后都變?yōu)?1價,所以B項正確,A項錯誤;鈉與氧氣在加熱時生成過氧化鈉,鈉與氧氣在常溫時生成氧化鈉,前者的質量大于后者,C、D項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0.已知鈉放置于空氣中可發(fā)生如下變化: 根據此變化回答以下問題。(1)請寫出①②步轉化的化學方程式: ; 。(2)已知鈉在空氣中燃燒可生成一種淡黃色物質,該物質可與CO2、H2O發(fā)生反應,根據以上敘述回答:①該淡黃色物質的化學式為 。?②該淡黃色物質與CO2、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答案 (1)4Na+O2══2Na2O Na2O+H2O══2NaOH(2)①Na2O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解析 (1)根據題目中圖示轉化關系,①②轉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4Na+O2══2Na2O,Na2O+H2O══2NaOH。(2)鈉在空氣中燃燒可生成淡黃色的Na2O2,Na2O2與CO2、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1.[2023重慶萬州高一期中]如圖所示,若錐形瓶內是水,分液漏斗內的液體也是水,向燒杯內滴加水時,發(fā)現U形管內液面左邊低于右邊,恢復到原溫度后液面左邊與右邊基本相平,則燒杯內的物質是( )A.過氧化鈉 B.氧化鈉C.鈉 D.氯化鈉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過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并生成氧氣,使容器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U形管內液體左低右高,但恢復到原溫度后液面左邊仍然比右邊低,A錯誤;氧化鈉與水反應放出熱量,使容器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U形管內液體左低右高,反應中沒有氣體生成,恢復到原溫度后液面左邊與右邊基本相平,B正確;鈉加入水中放熱并生成氫氣,使容器內溫度升高,壓強增大,U形管內液體左低右高,但恢復到原溫度后液面左邊仍然比右邊低,C錯誤;氯化鈉溶于水,無明顯熱效應,U形管中液面不變,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2.[2023山西呂梁高一期中]某實驗小組通過如圖所示實驗,探究Na2O2與水的反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關閉K1打開K2,分液漏斗中的水滴入B后,產生大量氣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關閉K2打開K1,B中液體進入A,溶液變紅,說明Na2O2與水反應的生成物顯堿性C.振蕩燒杯紅色褪去,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又恢復紅色D.充分反應后取B中溶液加入MnO2又有氣泡出現,MnO2起催化作用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關閉K1打開K2,分液漏斗中的水滴入B后,產生大量氣泡,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證明產生的氣體為氧氣,A正確;關閉K2打開K1,B中液體被壓入A,溶液變紅,說明Na2O2與水反應的反應產物顯堿性,有氫氧化鈉生成,B正確;振蕩燒杯紅色褪去,說明在溶液中有過氧化氫生成,把酚酞氧化漂白,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不會恢復紅色,C錯誤;充分反應后取B中溶液加入MnO2又有氣泡出現,MnO2加快了溶液中過氧化氫的分解,則MnO2起催化作用,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3.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金屬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液體添加完畢后,關閉活塞,打開右邊膠塞,向煤油中加入一小塊鈉,立即塞好膠塞,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A.鈉塊始終保持在a處,直至完全消失B.鈉沉入U形管b處而后又慢慢浮到a處C.鈉塊在水中上下跳動直至消失D.隨反應的進行,煤油與膠塞相接處液面下降,漏斗中液面上升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由于密度:水>鈉>煤油,向題給裝置中加入一小塊鈉,鈉塊落在a處,但鈉塊底部與水接觸發(fā)生反應生成H2,H2推動鈉塊向上運動進入煤油層并與水脫離,受重力作用,鈉塊又會落回a處,重復上述運動,直至鈉塊完全消失,A、B、C均錯誤。鈉與水反應產生氫氣,氫氣在煤油與膠塞相接處聚集,氣體壓強逐漸增大,右邊膠塞處液面下降,左邊漏斗中液面上升,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4.如圖所示,試管中盛有水,氣球a中盛有干燥的Na2O2粉末,U形管中是滴有紅墨水的淺紅色的水溶液。將氣球用橡皮繩緊系在試管口。實驗時將氣球中的Na2O2抖落到試管b的水中,將發(fā)生的現象是( )A.U形管內紅色的水褪色 B.試管內溶液變紅C.氣球a被吹大 D.U形管中水位d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5.下列關于鈉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Na與Na+都具有強還原性B.Na2O和Na2O2長期露置于空氣中最終產物不相同C.將足量的Na、Na2O和Na2O2分別加入含有酚酞的水中,最終溶液均變?yōu)榧t色D.將少量Na和Na2O2分別投入CuSO4溶液中,均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氣體放出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Na具有強還原性,Na+不具有強還原性,A錯誤;Na2O和Na2O2長期露置于空氣中,先與水蒸氣反應生成NaOH,再吸收CO2轉化為Na2CO3,最終產物相同,B錯誤;Na2O2具有強氧化性,將其加入含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先變紅后褪色,C錯誤;將少量Na投入CuSO4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H2,將少量Na2O2投入CuSO4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O2,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6.向一定量的飽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固體,恢復到原溫度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的Na+增多 B.溶液的堿性增強C.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 D.溶液的質量不變C解析 Na2O2與水反應生成NaOH和O2,所以反應后仍為NaOH的飽和溶液。因為水少了,所以溶液中的Na+減少,故A錯誤;因為所得溶液仍為NaOH的飽和溶液,所以氫氧根離子濃度不變,溶液的堿性不變,故B錯誤;因為所得溶液仍為NaOH的飽和溶液,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C正確;因為水少了,飽和溶液中的溶質也少了,溶液質量減小,故D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7.2.3 g金屬鈉在干燥的空氣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體,由此可判斷出產物是( )A.Na2O B.Na2O2C.Na2O和Na2O2 D.無法確定C解析 金屬鈉和氧氣反應可生成Na2O或Na2O2。若2.3 g鈉全部反應生成Na2O,由反應4Na+O2══2Na2O可知,生成Na2O的質量為3.1 g;若2.3 g鈉全部反應生成Na2O2,由反應2Na+O2 Na2O2可知,生成Na2O2的質量為3.9 g。由于產物的質量為3.5 g,介于3.1 g和3.9 g之間,則產物應為Na2O和Na2O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8.為研究Na的性質,進行如下實驗: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Ⅰ中現象說明Na與水反應放熱B.Ⅰ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H2O══2NaOH+H2↑C.Ⅲ中白霧比Ⅱ中多,說明Ⅲ中反應放熱比Ⅱ中更多D.推測Ⅲ中反應緩慢可能與Cl-的濃度以及生成的白色固體有關C解析 Ⅰ中鈉與水劇烈反應:2Na+2H2O══2NaOH+H2↑,產生少量白霧,說明鈉與水反應放熱,使部分水變成水蒸氣,A、B均正確;濃鹽酸的揮發(fā)性比稀鹽酸的揮發(fā)性強,Ⅲ中揮發(fā)出的HCl更多,故產生大量白霧,并非反應放出熱量更多,C錯誤;Ⅲ與Ⅱ相比,Ⅲ中Cl-的濃度更大,可能影響Na與H+的反應,燒杯底部白色固體可能是生成的NaCl,D正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19.用脫脂棉包住約0.2 g過氧化鈉粉末,置于石棉網上,往脫脂棉上滴水,可觀察到脫脂棉劇烈燃燒起來。(1)由實驗現象所得出的有關Na2O2和H2O反應的結論是:a.有氧氣生成;b. 。(2)寫出Na2O2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3)某學校研究性學習小組擬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以證明上述結論。①用以驗證結論a的實驗操作方法及現象是 。?②用以驗證結論b的實驗操作方法及現象是? 。?(4)該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認為Na2O2和H2O反應可生成H2O2,現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以證明Na2O2和足量的H2O充分反應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列出實驗所用的試劑及觀察到的現象)。試劑: 。?現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答案 (1)該反應是放熱反應(2)2Na2O2+2H2O══4NaOH+O2↑(3)①將帶火星的木條靠近導管口p處,木條復燃②將導管q放入水槽中,反應過程中有氣泡冒出(4)MnO2 有無色的氣體放出,該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解析 (1)用脫脂棉包住約0.2 g過氧化鈉粉末,置于石棉網上,往脫脂棉上滴加幾滴水,可觀察到脫脂棉劇烈燃燒起來,說明Na2O2和H2O反應有O2生成且該反應是放熱反應。(3)由題圖裝置可知,p口處應放出氧氣,驗證氧氣的生成可在導管口p處放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說明有氧氣生成。如果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則試管的溫度必然升高,使錐形瓶內的空氣溫度升高,壓強增大,則空氣被排出。所以應將導管q插入盛水的水槽中,再打開分液漏斗的開關,發(fā)現q處有氣泡放出,即可證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4)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放出氧氣,所以加入二氧化錳并檢驗是否有氧氣生成即可。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