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一輪復習考點專題精講】
2024高考一輪復習文言文知識助記
120個高頻考查文言實詞
教材經(jīng)典語句+關(guān)聯(lián)成語助記
1. 愛 成語助記:愛屋及烏 愛莫能助?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韓愈《師說》)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宮賦》)

(3)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賈誼《過秦論》)

(4)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齊桓晉文之事》)

(5)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 (林覺民《與妻書》)

(6)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jīng)·靜女》)

(7)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歸有光《項脊軒志》)

【答案】(1)疼愛,愛護 (2)喜歡,愛好 (3)吝惜 (4)同情,憐惜 (5)對人或事有真摯的感情 (6)同“”,隱藏 (7)可愛 
2. 安 成語助記:安之若素 安然無恙 安居樂業(yè)?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審容膝之易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2)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東南飛并序》)

(3)沛公安在(司馬遷《鴻門宴》)

(4)衣食所安(《曹劌論戰(zhàn)》)

(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6)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答案】(1)安寧,安適 (2)安撫,撫慰 (3)哪里,什么地方 (4)安身 (5)安逸 (6)怎么 
3. 被 成語助記:被堅執(zhí)銳 被褐懷玉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來還 (《孔雀東南飛并序》)

(2)公退之暇,被鶴氅衣 (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3)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 (蒲松齡《促織》)

(4)屈原至于江濱,被發(fā)行吟澤畔 (司馬遷《屈原列傳》)

【答案】(1)表示被動 (2)同“披”,穿 (3)覆蓋,遮蓋 (4)同“披”,披散 
4.倍 成語助記:事半功倍 身價倍增?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司馬遷《鴻門宴》)

(2)其實百倍(蘇洵《六國論》)

【答案】(1)同“背” (2)倍數(shù)
5.本 成語助記: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變本加厲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抑本其成敗之跡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2)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孔雀東南飛并序》)

(3)蓋亦反其本矣 (《齊桓晉文之事》)

(4)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答案】(1)推究 (2)本來 (3)根本,這里指行王道仁政 (4)根
6.鄙 成語助記:卑鄙無恥  貴遠鄙近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燭之武退秦師》)

(2)敢竭鄙懷,恭疏短引 (王勃《滕王閣序》)

(3)人賤物亦鄙(《孔雀東南飛并序》)

【答案】(1)把……當作邊邑 (2)謙辭,用于自稱,我 (3)輕賤
7.兵 成語助記:短兵相接 兵臨城下 厲兵秣馬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蘇洵《六國論》)

(2)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蘇洵《六國論》)

(3)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姜夔《揚州慢》)

(4)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 (賈誼《過秦論》)

【答案】(1)兵器 (2)軍隊 (3)戰(zhàn)爭,戰(zhàn)事 (4)士兵 
8.病 成語助記:病入膏肓 無病呻吟 同病相憐?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三歲余,王病(班固《蘇武傳》)

(2)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論語》)

(3)饑凍雖切,違己交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答案】(1)生病 (2)擔心,憂慮 (3)感到痛苦
9.察 成語助記:察言觀色  明察秋毫 習而不察?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終不察夫民心 (屈原《離騷(節(jié)選)》)

(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李密《陳情表》)

(3)悔相道之不察兮 (屈原《離騷(節(jié)選)》)

(4)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 (蘇軾《石鐘山記》)

(5)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司馬遷《屈原列傳》)

【答案】(1)體察 (2)考察后予以推薦 (3)了解,弄清楚,明察 (4)觀察 (5)潔凈的樣子
10.朝 成語助記:朝三暮四  改朝換代 朝秦暮楚?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序八州而朝同列(賈誼《過秦論》)

(2)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3)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李密《陳情表》)

(4)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燭之武退秦師》)

(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歸有光《項脊軒志》)

【答案】(1)使……朝見、朝拜 (2)朝代 (3)朝廷 (4)早晨 (5)上朝
11.曾 成語助記:似曾相識 曾經(jīng)滄海 曾幾何時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李密《陳情表》)

(2)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蘇軾《赤壁賦》)

【答案】(1)曾經(jīng) (2)表示出乎意料,相當于“竟”“卻”“簡直”
12.乘 成語助記:乘人之?!∫蚶吮?br />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賈誼《過秦論》)

(2)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 (李斯《諫逐客書》)

(3)乘彼垝垣(《氓》)

(4)聊乘化以歸盡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5)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6)自京師乘風雪……至于泰安 (姚鼐《登泰山記》)

【答案】(1)趁著,憑借 (2)騎,坐 (3)登上 (4)順隨 (5)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 (6)冒著
13.誠 成語助記:誠惶誠恐 開誠布公 心悅誠服?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吾誠愿與汝相守以死 (林覺民《與妻書》)

(2)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蘇洵《六國論》)

(3)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答案】(1)誠心,誠意 (2)實在,的確 (3)果真,如果 
14.除 成語助記:除舊布新 斬草除根 興利除弊?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扶輦下除,觸柱折轅 (班固《蘇武傳》)

(2)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李密《陳情表》)

【答案】(1)殿階 (2)清除,去掉 (3)授官
15.辭 成語助記:不辭而別 辭微旨遠?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辭樓下殿,輦來于秦 (杜牧《阿房宮賦》)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司馬遷《鴻門宴》)

(3)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司馬遷《鴻門宴》)

(4)《歸去來兮辭并序》(陶淵明)

【答案】(1)告別,離開 (2)推辭 (3)告別,辭別 (4)古代的一種文體 
16.從 成語助記:從長計議 從善如流 棄筆從戎?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張良是時從沛公(司馬遷《鴻門宴》)

(2)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孔雀東南飛并序》)

(3)弟走從軍阿姨死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于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 (賈誼《過秦論》)

(5)樊噲從良坐(司馬遷《鴻門宴》)

(6)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司馬遷《鴻門宴》)

【答案】(1)跟隨,跟從 (2)依順,聽從 (3)參加 (4)讀zònɡ,同“縱”,合縱 (5)靠著,挨著 (6)介詞,自,由 
17.殆 成語助記:百戰(zhàn)不殆 殆無虛日?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思而不學則殆(《十二章》)

(2)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 (蘇洵《六國論》)

(3)殆有甚焉(《齊桓晉文之事》)

【答案】(1)疑惑 (2)近于,幾乎 (3)恐怕,可能 
18.當 成語助記:銳不可當 當仁不讓 首當其沖 安步當車?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木蘭當戶織(《木蘭詩》)

(2)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李密《陳情表》)

(3)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蘇洵《六國論》)

(4)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 (司馬遷《鴻門宴》)

(5)垣墻周庭,以當南日 (歸有光《項脊軒志》)

(6)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 (李白《蜀道難》)

(7)當是時也,商君佐之 (賈誼《過秦論》)

(8)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 (《孔雀東南飛并序》)

(9)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答案】(1)對著,面對 (2)擔當,擔任 (3)假使,如果 (4)對等,比得上 (5)遮擋,遮蔽 (6)占據(jù),把守 (7)值,在,正在 (8)將 (9)掌握,主持 
19.道 成語助記:道聽途說 道不拾遺 安貧樂道 津津樂道?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余 (姚鼐《登泰山記》)

(2)策之不以其道(韓愈《馬說》)

(3)伐無道,誅暴秦 (司馬遷《陳涉世家》)

(4)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韓愈《師說》)

(5)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司馬遷《鴻門宴》)

(6)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齊桓晉文之事》)

(7)師道之不復,可知矣(韓愈《師說》)

(8)于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賈誼《過秦論》)

【答案】(1)道路 (2)正確的方法 (3)道義 (4)道理,規(guī)律 (5)取道 (6)說,講 (7)風尚 (8)主張,學說
20.得 成語助記:怡然自得  得隴望蜀  相得益彰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蘇洵《六國論》)

(2)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勸學》)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魚我所欲也》)

(4)軒凡四遭火,得不焚 (歸有光《項脊軒志》)

(5)此言得之(蘇洵《六國論》)

(6)吾得兄事之(司馬遷《鴻門宴》)

【答案】(1)取得,獲得 (2)獲得 (3)同“德”,感恩,感激 (4)能夠,可以 (5)適宜、得當 (6)應該
21.度 成語助記:審時度勢 風度翩翩 揮霍無度 度長絜大?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一夜飛度鏡湖月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2)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3)秋月春風等閑度(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司馬遷《鴻門宴》)

(5)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6)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賈誼《過秦論》)

【答案】(1)同“渡”,渡過,越過 (2)制度,法度 (3)度過 (4)推測,估計 (5)計劃 (6)衡量
22.非 成語助記:大是大非 文過飾非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勸學》)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師說》)

(3)覺今是而昨非(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4)舉世非之而不加沮(《逍遙游》)

【答案】(1)不,沒有 (2)不是 (3)不對的,錯誤的 (4)責難,認為不對
23.復 成語助記:周而復始 無以復加  萬劫不復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師道之不復,可知矣(韓愈《師說》)

(2)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杜牧《阿房宮賦》)

(3)山重水復疑無路 (陸游《游山西村》)

(4)勿復重紛紜(《孔雀東南飛并序》)

(5)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 (《孔雀東南飛并序》)

(6)復前行,欲窮其林 (陶淵明《桃花源記》)

【答案】(1)恢復 (2)雙層 (3)重復,重疊 (4)又,再 (5)答復 (6)繼續(xù) 
24. 負 成語助記:忘恩負義 負荊請罪 負隅頑抗 不負眾望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國也》)

(2)見犯乃死,重負國(班固《蘇武傳》)

(3)律前負漢歸匈奴(班固《蘇武傳》)

(4)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 (蘇洵《六國論》)

【答案】(1)背東西,以背載物 (2)對不起,辜負 (3)違背,背棄 (4)失敗 
25.蓋 成語助記:蓋世奇功  蓋棺論定  欲蓋彌彰?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孔雀東南飛并序》)

(2)技蓋至此乎(《庖丁解?!?

(3)今已亭亭如蓋矣 (歸有光《項脊軒志》)

(4)能克終者蓋寡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答案】(1)遮蓋,掩蓋,覆蓋 (2)同“盍”,何,怎樣 (3)古稱“傘” (4)副詞,大概,一般
26.故 成語助記: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革故鼎新 平白無故?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前以降及物故(班固《蘇武傳》)

(2)溫故而知新(《十二章》)

(3)暮去朝來顏色故(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4)君安與項伯有故(司馬遷《鴻門宴》)

(5)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6)故遣將守關(guān)者(司馬遷《鴻門宴》)

(7)軒東故嘗為廚(歸有光《項脊軒志》)

(8)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孔雀東南飛并序》)

(9)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勸學》)

【答案】(1)死亡 (2)舊,與“新”相對 (3)衰老(4)交情 (5)原因,緣故 (6)故意,特意 (7)過去,從前 (8)仍舊,仍然 (9)所以
27.固 成語助記:固若金湯 根深蒂固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孟子》)

(2)秦孝公據(jù)崤函之固(賈誼《過秦論》)

(3)少年固強之(蒲松齡《促織》)

(4)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杜牧《阿房宮賦》)

(5)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韓愈《師說》)

【答案】(1)鞏固,安定 (2)險要的地勢 (3)堅持、一定 (4)頑固,固執(zhí) (5)本來,確實
28.顧 成語助記:顧此失彼 顧名思義 顧盼生姿 顧影自憐?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勿動勿慮,去不復顧(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2)瞻顧遺跡,如在昨日 (歸有光《項脊軒志》)

(3)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諸葛亮《出師表》)

(4)雖放流,眷顧楚國 (司馬遷《屈原列傳》)

(5)大行不顧細謹(司馬遷《鴻門宴》)

【答案】(1)照看 (2)回顧 (3)拜訪 (4)顧惜,顧念 (5)考慮
29.歸 成語助記:返璞歸真 殊途同歸 賓至如歸 鎩羽而歸?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后五年,吾妻來歸(歸有光《項脊軒志》)

(2)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3)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班固《蘇武傳》)

(4)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答案】(1)女子出嫁 (2)返回,回來 (3)送還(4)歸附,歸向 
30.國 成語助記:安邦定國 國破家亡  國泰民安 共商國是?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2)去國懷鄉(xiāng)(范仲淹《岳陽樓記》)

(3)等死,死國可乎 (司馬遷《陳涉世家》)

【答案】(1)國家 (2)國都 (3)國事 
31.過 成語助記:過猶不及 聞過則喜  白駒過隙  矯枉過正?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杜牧《阿房宮賦》)

(2)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 (司馬遷《鴻門宴》)

(3)日過午已昏(歸有光《項脊軒志》)

(4)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5)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司馬遷《鴻門宴》)

(6)一日,大母過余曰 (歸有光《項脊軒志》)

(7)至微至陋,過蒙拔擢 (李密《陳情表》)

【答案】(1)經(jīng)過,通過 (2)超過 (3)時間過去(4)錯誤,過失 (5)責備 (6)探望 (7)過分,過于
32.何 成語助記:何去何從  何罪之有  何足掛齒?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劉)豫州今欲何至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2)吾與并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 (林覺民《與妻書》)

(3)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4)何不殺張儀(司馬遷《屈原列傳》)

【答案】(1)哪里 (2)什么 (3)多么 (4)為什么
33.恨 成語助記:報仇雪恨  相見恨晚  抱恨終身  悔恨莫及?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恨晨光之熹微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2)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孔雀東南飛并序》)

【答案】(1)遺憾,后悔 (2)抱恨
34.胡 成語助記:胡服騎射 胡作非為?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賈誼《過秦論》)

【答案】(1)什么,怎么 (2)我國古代西北部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稱
35.患 成語助記:患得患失  內(nèi)憂外患  患難之交  防患未然?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諸侯之所大患(蘇洵《六國論》)

(2)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3)此數(shù)者用兵之患也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答案】(1)憂慮,擔心 (2)禍患 (3)忌諱,顧忌
36.或 成語助記:不可或缺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或師焉,或不焉(韓愈《師說》)

(2)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蘇洵《六國論》)

(3)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李白《蜀道難》)

(4)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答案】(1)有的 (2)或許 (3)倘若 (4)有時
37.疾 成語助記:疾惡如仇 積勞成疾  痛心疾首 奮筆疾書?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臣少多疾病(李密《陳情表》)

(2)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司馬遷《屈原列傳》)

(3)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勸學》)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季氏將伐顓臾》)

【答案】(1)疾病 (2)痛心 (3)強,這里指聲音宏大(4)厭惡 
38.及 成語助記:望塵莫及 觸手可及 鞭長莫及 迫不及待?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燭之武退秦師》)

(2)及其所之既倦 (王羲之《蘭亭集序》)

(3)其賢不及孔子(韓愈《師說》)

(4)前以降及物故(班固《蘇武傳》)

【答案】(1)到 (2)等到 (3)比得上 (4)連詞,和
39.即 成語助記:可望而不可即 若即若離 一拍即合?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項伯即入見沛公 (司馬遷《鴻門宴》)

(2)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司馬遷《鴻門宴》)

(3)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 (班固《蘇武傳》)

(4)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氓》)

【答案】(1)立即,馬上 (2)當 (3)登上 (4)走近,靠近 
40.既 成語助記: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蘇軾《赤壁賦》)

(2)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赤壁賦》)

(3)既而得其尸于井(蒲松齡《促織》)

(4)既來之,則安之(《季氏將伐顓臾》)

【答案】(1)過了 (2)已經(jīng) (3)不久,一會兒 (4)既然 
41.假 成語助記:狐假虎威 假公濟私 不假思索 弄虛作假?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孔雀東南飛并序》)

(2)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勸學》)

(3)假令仆伏法受誅 (司馬遷《報任安書》)

(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蒲松齡《狼》)

(5)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班固《蘇武傳》)

【答案】(1)假期 (2)憑借,借助 (3)假設(shè),假使 (4)假的,假裝 (5)臨時委任 
42.間 成語助記:挑撥離間  間不容發(fā)  伯仲之間?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徘徊于斗牛之間(蘇軾《赤壁賦》)

(2)讒人間之,可謂窮矣 (司馬遷《屈原列傳》)

(3)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曹劌論戰(zhàn)》)

(4)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 (《鄒忌諷齊王納諫》)

(5)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司馬遷《鴻門宴》)

(6)遂與外人間隔 (陶淵明《桃花源記》)

(7)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庖丁解?!?

【答案】(1)指處于一定的空間或時間里 (2)離間 (3)參與 (4)間或,斷斷續(xù)續(xù)地 (5)從小路(6)隔離 (7)間隙,縫隙 
43.見 成語助記:真知灼見  見微知著  相形見絀  瑕瑜互見?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庖丁解?!?

(2)項伯即入見沛公(司馬遷《鴻門宴》)

(3)君既若見錄(《孔雀東南飛并序》)

(4)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司馬遷《屈原列傳》)

(5)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司馬遷《屈原列傳》)

(6)移船相近邀相見(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7)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司馬遷《屈原列傳》)

【答案】(1)看見 (2)拜見,會見 (3)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對自己怎么樣 (4)表示被動,相當于“被” (5)同“現(xiàn)”,表現(xiàn) (6)見面 (7)知道 
44.解 成語助記:庖丁解牛  善解人意  不求甚解 迎刃而解?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庖丁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韓愈《師說》)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韓愈《師說》)

【答案】(1)解剖 (2)解釋,解答 (3)理解,懂得 
45.就 成語助記:功成名就 避實就虛 將計就計 刪繁就簡?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金就礪則利(《勸學》)

(2)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李密《陳情表》)

(3)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諫逐客書》 )

(4)若無罪而就死地 (《齊桓晉文之事》)

【答案】(1)接近,靠近 (2)赴任 (3)成就 (4)走向 
46.舉 成語助記:舉案齊眉  舉賢任能  舉一反三  綱舉目張?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戍卒叫,函谷舉(杜牧《阿房宮賦》)

(2)舉類邇而見義遠 (司馬遷《屈原列傳》)

(3)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司馬遷《陳涉世家》)

(4)殺人如不能舉(司馬遷《鴻門宴》)

(5)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 (《孔雀東南飛并序》)

(6)莫令事不舉(《孔雀東南飛并序》)

(7)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司馬遷《鴻門宴》)

(8)大喜,籠歸,舉家慶賀 (蒲松齡《促織》)

【答案】(1)攻取,占領(lǐng) (2)舉出,提出 (3)發(fā)動,舉行 (4)盡 (5)行為,行動 (6)成功 (7)舉動,抬動 (8)全
47.絕 成語助記:韋編三絕 絡繹不絕 慘絕人寰 深惡痛絕?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陶淵明《桃花源記》)

(2)楚誠能絕齊(司馬遷《屈原列傳》)

(3)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 (《逍遙游》)

(4)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勸學》)

(5)冰泉冷澀弦凝絕(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答案】(1)隔絕的 (2)斷絕 (3)直上穿過 (4)橫渡 (5)停止 
48.堪 成語助記:不堪回首  苦不堪言?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妾不堪驅(qū)使(《孔雀東南飛并序》)

(2)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書憤》)

(3)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 (《孔雀東南飛并序》)

【答案】(1)經(jīng)得起,忍受 (2)能夠,可以 (3)勝任
49.克 成語助記:克敵制勝  克勤克儉  攻無不克 相生相克?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能克終者蓋寡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2)既克,公問其故(《曹劌論戰(zhàn)》)

(3)克己復禮為仁(《十二章》)

【答案】(1)能夠 (2)戰(zhàn)勝 (3)克制,約束
50.類 成語助記:物以類聚  觸類旁通  畫虎類犬  不倫不類?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舉類邇而見義遠 (司馬遷《屈原列傳》)

(2)則明通而類(《荀子·不茍》)

(3)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歸有光《項脊軒志》)

(4)俯察品類之盛 (王羲之《蘭亭集序》)

【答案】(1)事例 (2)類推 (3)像,類似 (4)種類,類別 
51.憐 成語助記:憐香惜玉  顧影自憐  同病相憐 搖尾乞憐?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 (《孔雀東南飛并序》)

(2)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答案】(1)可愛 (2)同情,憐憫 
52.彌 成語助記:欲蓋彌彰  老而彌堅?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擁眾數(shù)萬,馬畜彌山(班固《蘇武傳》)

(2)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蘇洵《六國論》)

【答案】(1)滿,遍 (2)越,更加 
53.莫 成語助記:莫衷一是  莫逆之交  諱莫如深?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齊桓晉文之事》)

(2)莫令事不舉 (《孔雀東南飛并序》)

(3)而卒莫消長也(蘇軾《赤壁賦》)

(4)莫春者,春服既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答案】(1)沒有誰,沒有什么 (2)不,不能 (3)沒有 (4)同“暮”,晚 
54.明 成語助記:明日黃花 明察秋毫?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墻 (歸有光《項脊軒志》)

(2)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3)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 (司馬遷《屈原列傳》)

(4)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蘇洵《六國論》)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齊桓晉文之事》)

【答案】(1)明亮,光明 (2)賢明,明智 (3)照明,闡明 (4)今之次,第二 (5)視力 
55.內(nèi) 成語助記:內(nèi)外夾攻  五內(nèi)俱焚  色厲內(nèi)荏?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 (歸有光《項脊軒志》)

(2)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司馬遷《屈原列傳》)

(3)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司馬遷《鴻門宴》)

(4)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十二章》)

【答案】(1)里面,跟“外”相對 (2)內(nèi)部,指國家內(nèi)部、朝廷內(nèi)部 (3)同“納”,接納 (4)內(nèi)心,心里
56.期 成語助記:不期而遇  遙遙無期?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備極護愛,留待限期(蒲松齡《促織》)

(2)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王羲之《蘭亭集序》)

(3)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鄒忌諷齊王納諫》)

(4)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李密《陳情表》)

(5)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答案】(1)日期,期限 (2)及,至 (3)一周年 (4)穿一年孝服的親族 (5)期求 
57.奇 成語助記:奇聞逸事 奇文共賞 不足為奇?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蘇洵《六國論》)

(2)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jié)而舞。益奇之 (蒲松齡《促織》)

(3)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孔雀東南飛并序》)

(4)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魏學洢《核舟記》)

【答案】(1)奇特的,罕見的,不平常的 (2)以……為奇,驚異 (3)適宜,適合 (4)零數(shù),余數(shù)
58.遷 成語助記:見異思遷  時過境遷  安土重遷?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頃襄王怒而遷之(司馬遷《屈原列傳》)

(2)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 (蘇洵《六國論》)

(3)賀卿得高遷(《孔雀東南飛并序》)

【答案】(1)放逐 (2)改變 (3)晉升或調(diào)動官職
59.請 成語助記:不情之請  請君入甕  負荊請罪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王請度之(《齊桓晉文之事》)

(2)子犯請擊之(《燭之武退秦師》)

(3)俯身傾耳以請(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答案】(1)請求 (2)請人允許自己做某事 (3)請教,請示
60.窮 成語助記:窮形盡相  窮且益堅  窮奢極欲 窮途末路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人窮則反本(司馬遷《屈原列傳》)

(2)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孟子》)

(3)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答案】(1)困窘,處境困難 (2)不得志,不顯貴,與“達”相對 (3)窮盡
61.去 成語助記:何去何從 陳言務去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欲呼張良與俱去(司馬遷《鴻門宴》)

(2)我從去年辭帝京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3)沛公軍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司馬遷《鴻門宴》)

(4)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汝可去應之(《孔雀東南飛并序》)

(6)見惡,如農(nóng)夫之務去草焉(《左傳》)

【答案】(1)離開 (2)過去的 (3)距,距離
(4) 表示動作的趨勢 (5)前往 (6)除去,去掉 
62.勸 成語助記:勸善懲惡  誘掖獎勸?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逍遙游》)

(2)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 (司馬遷《屈原列傳》)

【答案】(1)勉 (2)勸說 
63.卻 成語助記:卻之不恭  望而卻步  盛情難卻?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 (蘇洵《六國論》)

(2)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夜雨寄北》)

(3)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 (李斯《諫逐客書》)

(4)卻與小姑別(《孔雀東南飛并序》)

【答案】(1)使……退,擊退 (2)還,再 (3)拒絕,推辭 (4)退下 
64.如 成語助記:如椽大筆  如法炮制  如火如荼 如坐春風?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蘇洵《六國論》)

(2)弟子不必不如師(韓愈《師說》)

(3)縱一葦之所如(蘇軾《赤壁賦》)

(4)不如言,刑從之 (司馬遷《史記·夏本紀》)

(5)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寡人之于國也》)

(6)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答案】(1)像,如同 (2)及,比得上 (3)到……去,往 (4)遵從,依照 (5)連詞,假如,如果 (6)連詞,或者 
65.若 成語助記:大智若愚  洞若觀火  噤若寒蟬  趨之若鶩?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視之,形若土狗(蒲松齡《促織》)

(2)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歸有光《項脊軒志》)

(3)故不我若也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4)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氓》)

【答案】(1)如,似,像 (2)第二人稱代詞,你,也表示復數(shù),你們 (3)及,比得上 (4)相當于“然”,用在形容詞和副詞之后,表狀態(tài) 
66.善 成語助記:善解人意 善始善終  獨善其身 擇善而從?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輕捷善斗,今始蘇耳 (蒲松齡《促織》)

(2)善刀而藏之(《庖丁解?!?

(3)素善留侯張良(司馬遷《鴻門宴》)

(4)積善成德(《勸學》)

(5)不如因善遇之(司馬遷《鴻門宴》)

(6)善萬物之得時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7)奢不能難,然不謂善(《趙括救母》)

【答案】(1)善于,擅長 (2)這里指揩拭 (3)友善,交好 (4)好的(行為、人、事) (5)好好地,友善地 (6)喜歡,羨慕 (7)有才能
67.少 成語助記:少不更事  少見多怪?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于國也》)

(2)山多石,少土(姚鼐《登泰山記》)

(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韓愈《師說》)

(4)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 (蘇軾《赤壁賦》)

【答案】(1)削減,減少 (2)不足,缺少 (3)年少 (4)不多時,一會兒 
68.涉 成語助記:跋山涉水  涉筆成趣?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送子涉淇,至于頓丘(《氓》)

(2)涉旬月,迫季冬 (司馬遷《報任安書》)

(3)園日涉以成趣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答案】(1)到,渡過 (2)經(jīng)過,經(jīng)歷 (3)游玩、游覽
69.勝 成語助記:不勝枚舉  勝友如云  穩(wěn)操勝券  引人入勝?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沛公不勝杯杓,不能辭 (司馬遷《鴻門宴》)

(2)刑人如恐不勝(司馬遷《鴻門宴》)

(3)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蘇洵《六國論》)

(4)舊時欄楯,亦遂增勝(歸有光《項脊軒志》)

(5)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王勃《滕王閣序》)

【答案】(1)禁得起 (2)盡,完全 (3)戰(zhàn)勝,取勝 (4)美 (5)盛大的
70.識 成語助記:博聞強識  老馬識途  見多識廣  目不識丁?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十二章》)

(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論語》)

(3)汝識之乎(蘇軾《石鐘山記》)

【答案】(1)認識 (2)記住 (3)知道
71.使 成語助記:鬼使神差  頤指氣使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燭之武退秦師》)

(2) 使之然也(《勸學》)

(3)不堪母驅(qū)使(《孔雀東南飛并序》)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蘇洵《六國論》)

【答案】(1)命令,派遣 (2)讓,致使 (3)驅(qū)使,使用 (4)假使 
72.是 成語助記:自以為是  莫衷一是  ?是可忍,孰不可忍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覺今是而昨非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2)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六國論》)

(3)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 (《孔雀東南飛并序》)

【答案】(1)正確 (2)這樣,這 (3)表示肯定判斷 
73.適 成語助記:削足適履  適可而止  適逢其時 無所適從?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 (《孔雀東南飛并序》)

(2)處分適兄意(《孔雀東南飛并序》)

(3)適得府君書(《孔雀東南飛并序》)

(4)少無適俗韻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5)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蘇軾《石鐘山記》)

(6)適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趙擊秦 (《戰(zhàn)國策》)

【答案】(1)出嫁 (2)順從、依照 (3)剛才 (4)適應 (5)到……去 (6)恰巧,正好 
74.書 成語助記:罄竹難書  書香門第  奮筆疾書?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 (林覺民《與妻書》)

(2)樂琴書以消憂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3)或憑幾學書(歸有光《項脊軒志》)

【答案】(1)信 (2)書籍 (3)寫字 
75.孰 成語助記:是可忍,孰不可忍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師說》)

【答案】(1)誰,哪一個 
76.屬 成語助記:冠蓋相屬 非我莫屬?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屈平屬草稿未定 (司馬遷《屈原列傳》)

(2)屬予作文以記之 (范仲淹《岳陽樓記》)

(3)若屬皆且為所虜 (司馬遷《鴻門宴》)

(4)名屬教坊第一部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5)然亡國破家相隨屬(司馬遷《屈原列傳》)

(6)本無謀,又非親屬(班固《蘇武傳》)

【答案】(1)撰寫 (2)同“囑”,囑托 (3)類、輩(4)隸屬,歸屬,附屬 (5)接連 (6)部屬,親屬 
77.數(shù) 成語助記:數(shù)不勝數(shù)  數(shù)典忘祖  數(shù)見不鮮 擢發(fā)難數(shù)?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稍見云中白若樗蒱數(shù)十立者 (姚鼐《登泰山記》)

(2)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 (蘇洵《六國論》)

(3)范增數(shù)目項王(司馬遷《鴻門宴》)

(4)不可數(shù)計(林覺民《與妻書》)

【答案】(1)幾 (2)天數(shù)、命運 (3)屢次,多次(4)計算
78.率 成語助記:率由舊章  率馬以驥?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率疲弊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 (賈誼《過秦論》)

(2)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蘇洵《六國論》)

【解析】(1)帶領(lǐng),率領(lǐng) (2)全都,一概 
79.說 成語助記:口說無憑  眾說紛紜  道聽途說 自圓其說?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秦伯說,與鄭人盟 (《燭之武退秦師》)

(2)范增說項羽曰(司馬遷《鴻門宴》)

【答案】(1)同“悅”,高興 (2)勸說
80.私 成語助記:徇私枉法  結(jié)黨營私  中飽私囊  假公濟私?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欲茍順私情(李密《陳情表》)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鄒忌諷齊王納諫》)

(3)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 (司馬遷《鴻門宴》)

【答案】(1)個人的,自己的,與“公”相對 (2)偏愛 (3)私下,私密 
81.素 成語助記:素昧平生  我行我素  尸位素餐  安之若素?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孔雀東南飛并序》)

(2)素善留侯張良(司馬遷《鴻門宴》)

(3)送夕陽,迎素月 (王禹偁《黃岡竹樓記》)

【答案】(1)白色的絹 (2)一向,平素 (3)質(zhì)樸,樸素 
82.湯 成語助記:固若金湯  赴湯蹈火?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雖蒙斧鉞湯鑊(班固《蘇武傳》)

(2)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 (《扁鵲見蔡桓公》)

(3)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李密《陳情表》)

(4)淇水湯湯,漸車帷裳(《氓》)

【答案】(1)熱水,開水 (2)同“燙”,用熱水焐 (3)中藥湯劑 (4)水流盛大的樣子
83.涕 成語助記:涕泗滂沱 感激涕零 破涕為笑?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兒涕而出(蒲松齡《促織》)

(2)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司馬遷《屈原列傳》)

【答案】(1)哭泣 (2)眼淚 
84.徒 成語助記:徒勞無功  徒有其表  家徒四壁  饕餮之徒?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韓愈《師說》)

(2)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 (《孔雀東南飛并序》)

(3)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孟子》)

(4)而遷徙之徒也(賈誼《過秦論》)

【答案】(1)同伙,一類的人 (2)徒然,白白地 (3)只,僅僅 (4)刑徒此處指被征發(fā)的人
85.亡 成語助記:唇亡齒寒  追亡逐北  歧路亡羊  名存實亡?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寧溘死以流亡兮 (屈原《離騷(節(jié)選)》)

(2)諸侯之所亡(蘇洵《六國論》)

(3)兇年免于死亡(《齊桓晉文之事》)

(4)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燭之武退秦師》)

(5)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班固《蘇武傳》)

【答案】(1)消逝 (2)丟失 (3)死亡 (4)滅亡(5)同“無”,沒有
86.王 成語助記:霸王別姬 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齊桓晉文之事》)

(2)沛公欲王關(guān)中(司馬遷《鴻門宴》)

【答案】(1)一國的君主 (2)稱王
87.望 成語助記:德高望重  望洋興嘆  眾望所歸  得隴望蜀?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吾嘗跂而望矣(《勸學》)

(2)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 (司馬遷《鴻門宴》)

(3)七月既望(蘇軾《赤壁賦》)

(4)吾令人望其氣(司馬遷《鴻門宴》)

(5)都督閻公之雅望(王勃《滕王閣序》)

(6)若望仆不相師 (司馬遷《報任安書》)

【答案】(1)遠看,觀察 (2)盼望 (3)農(nóng)歷的每月十五日 (4)觀察 (5)名望,聲望 (6)埋怨,怨恨 
88.惡 成語助記:疾惡如仇  惡貫滿盈  深惡痛絕?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非惡其聲而然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狀貌甚惡(司馬遷《史記》)

(3)則思正身以黜惡(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4)以小易大,彼惡知之 (《齊桓晉文之事》)

【答案】(1)厭惡 (2)貌丑 (3)罪惡 (4)疑問代詞,怎么、哪里 
89.微 成語助記:微不足道  微言大義  見微知著?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司馬遷《屈原列傳》)

(2)微風鼓浪,水石相搏 (蘇軾《石鐘山記》)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燭之武退秦師》)

(4)夫禍患常積于忽微(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5)猥以微賤(李密《陳情表》)

【答案】(1)含蓄隱晦 (2)稍微,略微 (3)沒有(4)一寸的百萬分之一 (5)地位卑微 
90.悉 成語助記:洞悉其奸  纖悉無遺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 (司馬遷《屈原列傳》)

(2)書不能悉意,故略陳固陋 (司馬遷《報任安書》)

【答案】(1)都,全 (2)詳盡地表達
91.相 成語助記:相機行事  相濡以沫  形影相吊 吉人天相?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兒已薄祿相(《孔雀東南飛并序》)

(2)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司馬遷《鴻門宴》)

(3)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

(4)及時相遣歸(《孔雀東南飛并序》)

(5)悔相道之不察兮 (屈原《離騷(節(jié)選)》)

【答案】(1)容貌,相貌 (2)宰相,丞相 (3)互相 (4)表示動作偏指一方 (5)觀察 
92.謝 成語助記:閉門謝客  新陳代謝 ?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司馬遷《鴻門宴》)

(2)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孔雀東南飛并序》)

(3)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司馬遷《鴻門宴》)

(4)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孔雀東南飛并序》)

(5)阿母謝媒人(《孔雀東南飛并序》)

【答案】(1)道歉,認錯 (2)辭別 (3)感謝 (4)告訴,告知 (5)推辭,謝絕 
93.信 成語助記:信口開河  信手拈來  信以為真  背信棄義?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孔雀東南飛并序》)

(2)信義安所見乎(班固《蘇武傳》)

(3)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荊軻刺秦王》)

(4)楚懷王貪而信張儀 (司馬遷《屈原列傳》)

(5)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王羲之《蘭亭集序》)

(6)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答案】(1)使者,指媒人 (2)信用 (3)信物,憑證(4)相信 (5)確實,實在,果真 (6)隨意,任憑
94.興 成語助記:大興土木  興師動眾  方興未艾  夙興夜寐?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2)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氓》)

(3)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王羲之《蘭亭集序》)

(4)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赤壁賦》)

(5)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

(6)遙襟甫暢,逸興遄飛 (王勃《滕王閣序》)

(7)抑王興甲兵,危士臣 (《齊桓晉文之事》)

【答案】(1)起 (2)起,起床 (3)發(fā)生、引起 (4)興起 (5)興辦,舉辦 (6)興趣,興致 (7)發(fā)動
95.行 成語助記:我行我素 行之有效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韓愈《師說》)

(2)大行不顧細謹(司馬遷《鴻門宴》)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4)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班固《蘇武傳》)

(5)懷王欲行(司馬遷《屈原列傳》)

(6)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李密《陳情表》)

(7)余嘉其能行古道(韓愈《師說》)

(8)感吾生之行休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并序》)

(9)躡足行伍之間(賈誼《過秦論》)

【答案】(1)行走 (2)行為,作為 (3)品行 (4)輩分 (5)去,前往 (6)經(jīng)歷 (7)遵行,推行 (8)將要 (9)古代軍制單位,又指作戰(zhàn)隊伍的行列
96.幸 成語助記:幸災樂禍 三生有幸?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孔雀東南飛并序》)

(2)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司馬遷《鴻門宴》)

(3)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司馬遷《鴻門宴》)

(4)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杜牧《阿房宮賦》)

【答案】(1)希望 (2)幸虧,幸而 (3)指君主寵愛女子 (4)皇帝到某處 
97.修 成語助記:不修邊幅 修身養(yǎng)性?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余稍為修葺(歸有光《項脊軒志》)

(2)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王羲之《蘭亭集序》)

(3)修禊事也(王羲之《蘭亭集序》)

(4)則修文德以來之 (《季氏將伐顓臾》)

(5)又重之以修能 (屈原《離騷(節(jié)選)》)

【答案】(1)修建,修造 (2)長,高 (3)做,從事(4)施行 (5)善,美好
98.徐 成語助記:徐娘半老  按轡徐行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孔雀東南飛并序》)

【答案】(1)慢慢地 
99.許 成語助記:以身相許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孔雀東南飛并序》)

(2)潭中魚可百許頭 (柳宗元《小石潭記》)

(3)塞上長城空自許(陸游《書憤》)

【答案】(1)答應,應允 (2)用在數(shù)詞后,表示約數(shù) (3)期望,期許
100.陽 成語助記:驕陽似火  陽奉陰違 ?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泰山之陽,汶水西流 (姚鼐《登泰山記》)

(2)斜陽草樹,尋常巷陌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夫知伯之為人,陽親而陰疏 (《戰(zhàn)國策》)

【答案】(1)山的南面 (2)陽光,太陽 (3)表面上,假裝
101.要 成語助記:要言不煩 提要鉤玄  達官要人?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賈誼《過秦論》)

(2)張良出,要項伯(司馬遷《鴻門宴》)

(3)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 (《孔雀東南飛并序》)

(4)故治之要在于知道(《荀子》)

(5)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司馬遷《報任安書》)

【答案】(1)重要的 (2)同“邀”,邀請 (3)相約(4)關(guān)鍵,要領(lǐng) (5)總括,概括 
102.宜 成語助記:事不宜遲 不合時宜  因地制宜?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蘇洵《六國論》)

(2)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齊桓晉文之事》)

【答案】(1)應當,應該 (2)理所當然 
103.遺 成語助記:不遺余力  遺臭萬年  遺世獨立  道不拾遺?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賈誼《過秦論》)

(2)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韓愈《師說》)

(3)置幣遺單于(班固《蘇武傳》)

(4)蒙故業(yè),因遺策(賈誼《過秦論》)

【答案】(1)遺失,丟失 (2)遺漏,忽略 (3)送給,給予 (4)遺留,留下
104.貽 成語助記:貽笑大方  貽害無窮  貽人口實?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韓愈《師說》)

【答案】(1)贈送 
105.易 成語助記:易如反掌 平易近人 改弦易轍 不易之論?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何可廢也?以羊易之 (《齊桓晉文之事》)

(2)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 (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3)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

(4)移風易俗,民以殷盛 (李斯《諫逐客書》)

【答案】(1)替換 (2)容易 (3)輕易 (4)改變
106.陰 成語助記:陰魂不散  陰謀詭計?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范仲淹《岳陽樓記》)

(2)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 (班固《蘇武傳》)

【答案】(1)陰天,沒有陽光 (2)暗中,暗地里
107.右 成語助記:左顧右盼 左右逢源  無出其右?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單于視左右而驚(班固《蘇武傳》)

(2)無出其右者(蒲松齡《促織》)

【答案】(1)右邊,與“左”相對 (2)古時以右為尊,用以指較高的地位 
108.再 成語助記:再接再厲  東山再起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 (歸有光《項脊軒志》)

(2)一鼓作氣,再而衰(《曹劌論戰(zhàn)》)

【答案】(1)兩次 (2)第二次
109.造 成語助記:登峰造極  閉門造車  粗制濫造?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 (司馬遷《屈原列傳》)

(2)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 (蘇軾《赤壁賦》)

(3)徑造廬訪成(蒲松齡《促織》)

【答案】(1)制定 (2)制作,制造 (3)到 
110.知 成語助記:知彼知己  知遇之恩  知人論世  樂天知命?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師說》)

(2)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勸學》)

(3)絕賓客之知(司馬遷《報任安書》)

(4)三年而知鄭國之政也 (《呂氏春秋》)

【答案】(1)知道,懂得 (2)同“智”,見識 (3)交情 (4)主持,掌管 
111.致 成語助記:專心致志  格物致知  學以致用 淋漓盡致?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司馬遷《屈原列傳》)

(2)以致天下之士(賈誼《過秦論》)

(3)何意致不厚(《孔雀東南飛并序》)

(4)而致千里(《勸學》)

(5)家貧,無從致書以觀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6)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王羲之《蘭亭集序》)

【答案】(1)表達,傳達 (2)招致,招引 (3)招致,招來 (4)到達 (5)獲得,得到 (6)意態(tài),情趣
112.質(zhì) 成語助記:蕙質(zhì)蘭心  文質(zhì)彬彬  天生麗質(zhì)?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厚幣委質(zhì)事楚(司馬遷《屈原列傳》)

(2)質(zhì)勝文則野(《十二章》)

(3)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zhì)其猶未虧 (屈原《離騷(節(jié)選)》)

【答案】(1)同“贄”,見面禮 (2)質(zhì)樸、樸實 (3)本質(zhì),實質(zhì) 
113.治 成語助記:垂拱而治  勵精圖治?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博聞強志,明于治亂 (司馬遷《屈原列傳》)

(2)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李密《陳情表》)

(3)不效,則治臣之罪 (諸葛亮《出師表》)

(4)將歸益治其文 (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答案】(1)安定,有秩序,與“亂”相對 (2)治理,管理 (3)懲治,治罪 (4)研究 
114.諸 成語助記:放諸四海而皆準  付諸東流  諸如此類?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迨諸父異爨(歸有光《項脊軒志》)

(2)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 (王羲之《蘭亭集序》)

(3)晉薦饑,使乞糴于秦。秦伯謂子桑:“與諸乎?” (《左傳》)

(4)不識有諸(《齊桓晉文之事》)

【答案】(1)各,眾多 (2)兼詞,相當于“之于” (3)相當于“之” (4)“之乎”的合音
115.賊 成語助記:做賊心虛  認賊作父  擒賊擒王?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 (林覺民《與妻書》)

(2)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諸葛亮《出師表》)

【答案】(1)偷盜的人 (2)敵人,仇敵
116.族 成語助記:聚族而居 名門望族?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士大夫之族(韓愈《師說》)

(2)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 (《庖丁解?!?

(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宮賦》)

(4)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答案】(1)類,輩 (2)聚集(此指筋骨交錯聚結(jié)之處) (3)滅族 (4)眾,群,一般 
117.卒 成語助記:丟卒保車  不忍卒讀?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賈誼《過秦論》)

(2)懷王卒行(司馬遷《屈原列傳》)

(3)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孔雀東南飛并序》)

【答案】(1)步兵 (2)終于,最終 (3)終,保全
118.走 成語助記:走馬觀花  走投無路  筆走龍蛇  不脛而走?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亡走趙,趙不內(nèi)(司馬遷《屈原列傳》)

(2)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 (杜牧《阿房宮賦》)

(3)水出于山而走于海(《呂氏春秋》)

【答案】(1)逃跑 (2)通達 (3)奔向,趨向 
119.左 成語助記:旁門左道  左右逢源?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 (《孔雀東南飛并序》)

(2)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 (姜夔《揚州慢》)

【答案】(1)左邊 (2)古代地理上以東為左,東面 
120.坐 成語助記:坐以待斃 坐吃山空 坐懷不亂 坐井觀天?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項王、項伯東向坐(司馬遷《鴻門宴》)

(2)因擊沛公于坐(司馬遷《鴻門宴》)

(3)以手撫膺坐長嘆(李白《蜀道難》)

【答案】(1)坐著,坐下 (2)同“座”,座位 (3)空,徒然。一說坐下來 

相關(guān)試卷

06 課內(nèi)文化常識匯編助記-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06 課內(nèi)文化常識匯編助記-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荀子》,為荀子及其門人所著,離騷, 《楚辭》和楚辭不同在于,諫太宗十思疏,師說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05 高考??嫉?8個文言虛詞對應教材重點句子歸類助記-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05 高考??嫉?8個文言虛詞對應教材重點句子歸類助記-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字而幼孩,遂而雞豚,某所,而母立于茲,疑問代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04 教材文言文高頻考查常用實詞詞義歸類記憶-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這是一份04 教材文言文高頻考查常用實詞詞義歸類記憶-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風、化,按、案,趣、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03 十年高考文言文閱讀反復考查的40個高頻實詞匯編助記(二)-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03 十年高考文言文閱讀反復考查的40個高頻實詞匯編助記(二)-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02 十年高考文言文閱讀反復考查的40個高頻實詞匯編助記(一)-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02 十年高考文言文閱讀反復考查的40個高頻實詞匯編助記(一)-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08 文言實詞虛詞基礎(chǔ)鞏固練習-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08 文言實詞虛詞基礎(chǔ)鞏固練習-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07 高考文化常識+教材實詞混搭新題型專練-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07 高考文化常識+教材實詞混搭新題型專練-備戰(zhàn)2024年高考語文一輪復習之文言文閱讀(全國通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