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解析 “捋起袖子”中的“捋”應讀“l(fā)uō”。
2.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解析 采采:形容詞,茂盛的樣子。
3.下列對《芣苢》一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詩的總起。“采呀采呀采起來”的歌聲,亦可稱之為勞作的前奏曲。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從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謂辛勞,反映出當時的勞動婦女身負沉重的壓迫與剝削的枷鎖。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對收工時滿載而歸的敘寫。此間有收獲的滿足,有對自身力量的欣賞,亦有與自然相融的愉悅。D.《芣苢》一詩,將勞動者的精神和情緒自然地吟唱出來。從節(jié)奏、意境、韻味等方面,顯示出相當高的藝術性和感染力。
解析 B項,“反映出當時的勞動婦女身負沉重的壓迫與剝削的枷鎖”于文無據,屬主觀猜測。
4.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詩經·芣苢》一詩通過動詞的變換,將勞動的細節(jié)和勞動的過程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其中,由“        ”到“        ”,是對采摘過程的細膩觀察。?(2)楊萬里《插秧歌》中“        ,        ”兩句,運用比喻手法描繪雨中搶插的情形,寫出了農事的緊張與農家的艱辛。?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6題?!拔逶滤贵畡庸?六月莎雞振羽。”《詩經》中提到的在六月振翅發(fā)聲的莎雞并不是鳥兒,而是一種昆蟲。其實,?、佟?例如絡緯、絡絲娘等,其實大家最熟悉的俗稱還是紡織娘?!、凇?因為它的鳴聲很有特色,每次開叫,?、邸?聲如“軋織、軋織、軋織……”至二十聲后,它的叫聲便開始響亮起來,為“織、織、織、織……”,最后發(fā)出“咯啦啦、咯啦啦、咯啦啦……”的主旋律。如果兩三只紡織娘同時鳴叫,聲音此起彼伏,就像一支小樂隊在演奏一樣。而在很多紡織娘齊聲高唱時,就像千百架紡車同時發(fā)出轉動聲,如一曲交響樂。?
5.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①                        ?②                        ?③                        ?
莎雞為什么被稱為紡織娘呢
6.請指出畫線句所用的修辭手法,并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案 ①比喻。將紡織娘的鳴叫聲比作“一支小樂隊在演奏”“千百架紡車同時發(fā)出轉動聲”“一曲交響樂”,形象生動地突出了眾多紡織娘鳴叫時的聲音如紡車聲的特點,回應了前文莎雞為什么被稱為紡織娘的設問。②擬人?!案叱币辉~將很多紡織娘齊聲鳴叫的情態(tài)人格化,直接寫出紡織娘齊鳴時聲音歡快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紡織娘的喜愛之情。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7~8題。芣  苢《詩經·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鄉(xiāng)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7.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首詩均描寫了“勞動”的景象,畫面生動鮮明,寫出了勞動的歡快與繁忙。B.《芣苢》在六個動詞的變化中,表現(xiàn)了越采越多直到滿載而歸的勞動過程。C.《鄉(xiāng)村四月》前兩句是靜景,描寫了山原河水、杜鵑鳴叫、煙雨蒙蒙的景色。D.“才了蠶桑又插田”,未必就是實寫,而是化繁為簡,勾畫鄉(xiāng)村的忙碌情景。
解析 C項,“《鄉(xiāng)村四月》前兩句是靜景”錯誤,“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是視覺、聽覺描寫,屬于動景。
8.以上兩首詩在寫勞動場景和鄉(xiāng)村景象時,運用的手法及其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答案 ①《芣苢》重章疊句,反復詠唱,以鮮明輕快的節(jié)奏、和諧優(yōu)美的音韻,抒發(fā)了純真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人物的歡快情緒,贊美勞動的主題。②《鄉(xiāng)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初夏時節(jié)的田野風光和農忙景象。前兩句描繪自然景物,后兩句敘述農事繁忙,描寫了江南農村初夏時節(jié)的旖旎風光,表達了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9~10題。插 秧 歌楊萬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插 秧 偈[后梁]契此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成稻,退步原來是向前。
9.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首詩歌雖然時代不同,但都描寫了農人插秧勞動的景象,語言樸素。B.《插秧歌》開篇連用四個動詞描寫熱火朝天的插秧場面,語言生動準確。C.“低頭折腰只不答”,農夫一直保持彎腰插秧的姿勢,懶得回答農婦的呼喚。D.《插秧歌》運用手法多樣,形式更為活潑,《插秧偈》重在說理,更為樸實。
解析 C項,“懶得回答農婦的呼喚”錯誤,“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便是農夫的答話。
10.“摹景說理”是《插秧偈》不同于《插秧歌》的一個特點。請簡要概括《插秧偈》所說之哲理。?
答案 《插秧偈》寫插秧時“低頭”能看見水中天空,說明人在謙卑時心胸會變得坦蕩寬廣;寫插秧時的“退步”其實是向前行進,說明人主動退讓反而是在走向成功。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1~12題。插田歌(節(jié)選)劉禹錫岡頭花草齊,燕子東西飛。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農婦白纻裙,農父綠蓑衣。齊唱郢中歌,嚶嚀如《竹枝》。但聞怨響音,不辨俚語詞。時時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11.下列對劉禹錫《插田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人舉目眺望,能看到遠處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B.詩歌以花鳥發(fā)端,通過簡練的筆觸,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麗畫面。C.詩中寫到了農婦農父的衣著,白裙綠衣映照綠苗白水,色調分外和諧。D.詩的七、八兩句通過聽覺描寫,表現(xiàn)了農民們勞動時歡樂愉悅的心情。
解析 A項,“能看到遠處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時隱時現(xiàn)”理解錯誤,“田塍望如線,白水光參差”意思是遠望田埂筆直如線,清水粼粼閃光。參差:原指長短不齊的樣子,這里形容稻田水光閃爍,明暗不定。

相關課件

高中語文第二單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完美版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第二單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完美版課件ppt,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感受詩意,共同主題田間勞作,體悟詩境,體味詩情,深味詩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6.2 插秧歌課文內容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6.2 插秧歌課文內容課件ppt,共3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前·基礎認知,課堂·重難突破,隨堂訓練,課外·一起成長,作者名片,背景鏈接,文學常識,知識梳理,一詞多義,初讀課文?明大意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二單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集體備課ppt課件: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第二單元6 (芣苢 插秧歌)6.1 芣苢集體備課ppt課件,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預習·語言建構與運用,茂盛的樣子,拾取摘取,從莖上成把地取下,提起衣襟兜東西,積累·文化傳承與理解,探究·思維發(fā)展與提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語文必修 上冊6.2 插秧歌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語文必修 上冊6.2 插秧歌多媒體教學ppt課件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6《芣苢》《插秧歌》聯(lián)讀  課件

2022-2023學年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6《芣苢》《插秧歌》聯(lián)讀 課件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6.1 芣苢教課ppt課件

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6.1 芣苢教課ppt課件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6.2 插秧歌課文內容課件ppt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6.2 插秧歌課文內容課件ppt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電子課本

6.2 插秧歌

版本: 人教統(tǒng)編版

年級: 必修 上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