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級 必備知識基礎練
下圖為某大洋部分海區(qū)年平均每日從海洋輸入大氣的總熱量分布圖。讀圖回答1~2題。
1. 該等值線分布圖反映的是下列哪兩者之間的熱量補給關系( )
A. 太陽和陸地B. 海洋和大氣C. 太陽和大氣D. 太陽和海洋
2. 圖中A海區(qū)表層海水熱量的直接來源是( )
A. 太陽輻射B. 洋流C. 陸地D. 大氣
[2023·泗洪中學期末]下圖為?!獨庀嗷プ饔媚J綀D,據(jù)此回答3~4題。
3. 構成?!獨忾g熱量傳輸主要途徑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4. 海洋將熱量以的形式傳遞給大氣( )
①長波輻射 ②短波輻射 ③潛熱釋放 ④潛熱吸收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2023·武進高中期末]下圖為某科學考察隊路線示意圖。據(jù)此回答5~6題。
5. 若船只出發(fā)時,A處是1月,經(jīng)過6個月后到達B處,此時B處可能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 )
A. 海水向大氣補充熱量
B. 大氣向海洋補充熱量
C. 大氣和海洋未發(fā)生任何聯(lián)系
D. 此時B處為春季,海洋無法向大氣補充熱量
6. 圖中①處和②處相比,海—氣相互作用更活躍的是( )
A. ①處B. ②處C. ①②處相等D. 無法判斷
[2023·豐縣中學期末]厄爾尼諾現(xiàn)象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冷暖異常的表現(xiàn),這種海水溫度的冷暖變化過程構成一種循環(huán),當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時,太平洋東、西岸的氣溫和降水都發(fā)生明顯變化。讀圖回答7~8題。
7. 在厄爾尼諾年,下列現(xiàn)象可能發(fā)生的是( )
A. 秘魯沿岸更加干旱B. 秘魯漁場漁獲量增加
C. 印度尼西亞熱帶雨林地區(qū)易發(fā)生火災D. 澳大利亞東部發(fā)生洪災
8. 下圖能正確表示拉尼娜發(fā)生時太平洋赤道地區(qū)上空大氣環(huán)流狀況的是( )
A. B.
C. D.
B級 關鍵能力提升練
[2023·揚州期初]表層海溫距平是指該海域表層海水溫度與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與赤道低壓之間的氣壓差與多年平均值的差值。下圖示意1950—1990年赤道南部東太平洋(0°~10°S,180°~90°W)表層海水溫度與大氣狀況之間的相關性。讀圖回答9~10題。
9. 據(jù)圖可知( )
A. SOI值距平與表層海溫距平呈正相關
B. 1955年該海域表層海水溫度約為-1.0 ℃
C. SOI值距平高時,表層海水溫度較低
D. 表層海溫距平最高時,SOI值距平最低
10. 當SOI值為正距平且數(shù)值較大時( )
A. 太平洋上東南信風勢力減弱B. 東太平洋下層冷水上泛減少
C. 秘魯沿岸海域漁業(yè)減產(chǎn)嚴重D. 赤道太平洋西岸降水偏多
[2023·泗洪中學期末]沃克環(huán)流是指正常情況下發(fā)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種熱力環(huán)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地區(qū)太平洋東部(秘魯附近)海水大范圍持續(xù)異常變冷,海水表層溫度低于氣溫平均值0.5 ℃以上,則稱為拉尼娜現(xiàn)象。讀沃克環(huán)流示意圖,回答11~12題。
11. 在沃克環(huán)流中( )
A. 甲地為高壓B. 乙地為低壓
C. 水平氣流由乙吹向甲D. 甲地垂直方向氣流下沉
12. 當拉尼娜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下列地區(qū)降水可能增加的有( )
①秘魯沿海 ②我國南方 ③北美南部 ④印度尼西亞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13. [2023·梅村高級中學期末]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阿拉伯半島東面為波斯灣,西面為紅海,兩地夏季氣溫常在30 ℃以上,而索馬里沿岸的氣溫最熱季節(jié)一般不到25 ℃。下圖為印度洋8月表層水溫分布圖。
(1) 與紅海相比,索馬里沿岸夏季氣溫較低,從海—氣作用的角度解釋原因。
(2) 索馬里沿海有漁場存在,說出該漁場核心地區(qū)捕魚量較大的季節(jié),并解釋原因。
第三節(jié) ?!獨庀嗷プ饔?br>分層作業(yè)
A級 必備知識基礎練
1. B
[解析]結合題干中“海洋輸入大氣”的信息可知,圖中曲線表示的是海洋和大氣之間的熱量補給關系。故選B。
2. B
[解析]圖中A處年平均每日從海洋輸入大氣的總熱量明顯高于同緯度地區(qū),與太陽輻射、陸地、大氣關系不大,主要是受暖流(墨西哥灣暖流)的影響。故選B。
3. B
[解析]海—氣間熱量傳輸?shù)闹饕緩绞呛K舭l(fā)和水汽凝結。故選B。
4. A
[解析]海水吸收太陽輻射和潛熱增溫后,通過長波輻射和潛熱釋放的形式將熱量傳遞給大氣。故選A。
5. A
[解析]出發(fā)時是1月,6個月后為7月,是夏季,海洋溫度高,海水向大氣補充熱量。故選A。
6. B
[解析]②處為赤道海域,海水獲得的熱量較多,海水溫度更高;①處為南半球副熱帶海區(qū),海水溫度較②處低,熱量交換②處更活躍。故選B。
7. C
[解析]由圖可知,厄爾尼諾年,東南信風減弱,沿岸上升流減弱,魚類的餌料減少,且水溫升高,影響魚,類生存,漁場漁獲量會減少;由圖可知,厄爾尼諾年太平洋東岸降水增多,秘魯沿岸降水會增多,太平洋西岸降水減少,印度尼西亞熱帶雨林地區(qū)和澳大利亞東部均易發(fā)生火災。故選C。
8. A
[解析]拉尼娜發(fā)生時,由于赤道附近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異常降低,赤道附近太平洋東岸垂直氣流運動方向為下沉運動,近地面暖濕氣流沿信風由東向西運動,在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氣流呈垂直上升運動,高空方向上,氣流自西向東運動,形成順時針環(huán)流。故選A。
B級 關鍵能力提升練
9. C
[解析]讀圖可知,SOI值距平與表層海溫距平大體呈負相關,A錯誤。1955年該海域表層海溫距平為-1.0 ℃,即表層海水溫度與多年平均值的差值約為-1.0 ℃,B錯誤。據(jù)圖可知,SOI值距平高時,表層海溫距平值較低,C正確。據(jù)圖可知,表層海溫距平最高時,是在1980年和1985年之間的年份,而此時的SOI值距平不是最低,D錯誤。故選C。
10. D
[解析]因為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與赤道低壓之間的氣壓差與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可知當SOI值為正距平且數(shù)值較大時,表明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與赤道低壓之間的氣壓差比較大,且大于多年平均值。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與赤道低壓之間的氣壓差越大,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太平洋上東南信風勢力越強,A錯誤。太平洋上東南信風勢力越強,東太平洋下層冷水上泛越多,B錯誤。下層冷水上泛越多,從海底帶來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越多,越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因此秘魯沿岸海域漁業(yè)會增產(chǎn),C錯誤。太平洋上東南信風勢力越強,下層冷水上泛越多,赤道南部東太平洋沿岸表層海水溫度越低,出現(xiàn)拉尼娜現(xiàn)象,導致赤道東太平洋沿岸空氣下沉增強,降水偏少,而赤道西太平洋沿岸降水偏多,D正確。故選D。
11. C
[解析]沃克環(huán)流實際上就是赤道太平洋海區(qū)的一個東西向的熱力環(huán)流,在該熱力環(huán)流中,甲地為低壓,乙地為高壓,故水平氣流由乙吹向甲;甲地垂直方向上氣流上升。故選C。
12. D
[解析]拉尼娜現(xiàn)象發(fā)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東、西部溫差增大,沃克環(huán)流增強,西岸沿海如印度尼西亞和我國南方降水可能增加,而東岸如秘魯沿岸、北美南部會變得更加干旱。故選D。
13. (1) 索馬里沿岸海域比紅海面積廣闊,夏季氣溫受海洋影響大;索馬里沿岸夏季為寒流,受寒流影響,氣溫降低。
(2) 夏季。原因:索馬里附近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從索馬里半島吹向海洋,是離岸風;離岸風把表層海水吹離大陸,形成上升流;在上升流作用下,富含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底層冷海水上泛,海洋表層浮游生物繁盛,魚類的餌料豐富,魚類數(shù)量多,捕魚量大。
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三節(jié) ?!獨庀嗷プ饔谜n堂檢測,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海水對氣溫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可以,?!獨鉄崃拷粨Q的主要途徑是,48瓦/米2),拉尼娜現(xiàn)象發(fā)生時,太平洋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第二節(jié) 洋流復習練習題,共8頁。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礎第四章 陸地水與洋流第一節(jié) 陸地水體間的相互關系復習練習題,共9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