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學會量筒的使用方法,會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和不規(guī)則形狀固體體積。2. 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必做實驗)。
1. 量筒是測量__________體積的儀器(形狀不規(guī)則的固體的體積也可以利用量筒來間接測量)。一般實驗室里的量筒是以毫升(mL)為單位標度的。(1 mL=1 cm3=10-6 m3)
2. 量筒的使用:(1)使用前先觀察量筒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將量筒放在水平臺面上。(3)讀數(shù)時視線應與量筒內(nèi)液體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頂部)__________。
3. 用量筒取24 g的水應選的量筒是( )A.量程 20 mL,分度值1 mLB.量程25 mL,分度值1 mLC.量程100 mL,分度值5 mLD.量程50 mL,分度值2 mL
4.如圖6-3-1所示,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是__________,刻度的1大格表示的體積是__________,1小格表示的體積是_________。讀出量筒內(nèi)液體的體積是__________。
思路點撥:在量程滿足條件的情況下,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確。
5. 實驗原理: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測量固體的質(zhì)量m,用__________________測量形狀不規(guī)則的固體的體積V。
6. 測量小石塊的密度:(1)實驗器材:天平(有配套砝碼)、量筒、水、細線、小石塊。(2)實驗步驟:①用天平測出__________的質(zhì)量m;②向量筒內(nèi)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③將小石塊用細線拴好,緩慢將其放入量筒內(nèi)的水中,水面上升到V2,則小石塊的體積為__________;④根據(jù)密度公式 計算出小石塊的密度ρ小石塊=________。
7. 小麗在實驗室里測量某金屬塊的密度。(1)用天平測量金屬塊的質(zhì)量,天平橫梁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6-3-2甲所示,記錄金屬塊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g。
(2)如圖6-3-2乙所示,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為__________cm3;將金屬塊用細線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浸沒并記下總體積為__________cm3。
(3)金屬塊的密度為__________g/cm3。
(4)完成以上實驗后,小麗覺得需要多次測量,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點撥:為了減小誤差,測量固體密度的基本步驟是先測出固體的質(zhì)量,然后再測量其體積。還要注意在用密度公式進行計算時,單位必須統(tǒng)一。
8. 測量鹽水的密度:(1)實驗器材:天平(有配套砝碼)、量筒、燒杯、鹽水。
(2)實驗步驟:①用__________測出鹽水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m1;②向__________內(nèi)倒入適量鹽水,測出鹽水的體積V;③用天平測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總質(zhì)量m2,則量筒內(nèi)鹽水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④根據(jù)密度公式 計算出鹽水的密度ρ鹽水=__________。
9. 小明做“測量色拉油密度”的實驗。
(1)向燒杯中倒入適量的色拉油后,將其放在天平的_________(填“左”或“右”)盤,天平平衡時,所加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6-3-3甲所示,則燒杯和色拉油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____g;再將燒杯中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中,如圖6-3-3乙所示,量筒中色拉油的體積為_________mL;最后用天平測出燒杯和燒杯中剩余色拉油的總質(zhì)量為31 g,色拉油的密度為______g/cm3。
(2)小明將燒杯中的色拉油倒入量筒中時,量筒壁上沾有較多液體,則他測得色拉油的密度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實值。
思路點撥:1.測量液體的密度時,(1)若先測量燒杯的質(zhì)量,后測量液體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再測量全部液體的體積,由于燒杯內(nèi)壁沾有液體,使測得的液體的體積偏小,液體密度偏大。(2)若先測量液體的體積,后測量燒杯的質(zhì)量,再測量全部液體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由于量筒內(nèi)壁沾有液體,使測得的液體質(zhì)量偏小,液體密度偏小。
思路點撥:2.測量固體的密度時,(1)若質(zhì)量偏大,體積不變,密度偏大,原因可能是①物體沾水;②稱量前游碼未歸零; ③砝碼磨損;④物體、砝碼位置顛倒,且移動了游碼。(2)若質(zhì)量偏小,體積不變,密度偏小,原因可能是①砝碼沾有污物;②砝碼生銹。(3)若質(zhì)量不變,體積偏小,密度偏大,原因可能是①燒杯沾水,使體積偏小;②測量體積時有水濺出。
1.有兩個分度值分別是2 mL和1 mL的量筒,用它們來測量等質(zhì)量煤油的體積,如圖6-3-4所示。某同學的讀數(shù)分別是13.8 mL和13.9 mL。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〢.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mLB.兩次讀數(shù)不同是因為煤油體積不同C.兩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響誤差大小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確度更高
2. 為了測量牛奶的密度,某同學利用天平和量筒測量了下面的物理量,你認為其中不需要測量的是( ?。〢.用天平測量空燒杯的質(zhì)量B.將牛奶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量燒杯和牛奶的總質(zhì)量C.將燒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測出量筒中牛奶的體積D.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牛奶的總質(zhì)量
3.小明家去年種植的大豆收成很不錯。小明同學準備測量大豆的密度,步驟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移至標尺的_____________處,如圖6-3-5甲所示,他接下來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測量大豆的體積,他將飲料瓶裝滿水,擰上蓋子,放在調(diào)好平衡的天平左盤上,天平重新平衡時,砝碼的質(zhì)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示數(shù)如圖6-3-5乙所示,則瓶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__________g。
(3)把 48 g大豆放入裝滿水的瓶中,停止溢水后,擰上蓋子,擦干沾在瓶上的水, 用天平測出瓶內(nèi)剩余水、瓶內(nèi)大豆和瓶的總質(zhì)量為 85.4 g,溢出水的質(zhì)量為________g,這種大豆的密度為__________kg/m3。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教案配套課件ppt,共4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量筒的使用,量筒的讀數(shù)方法,讀數(shù)為34mL,讀數(shù)為53mL,測醬油密度,一測量鹽水的密度,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3節(jié) 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教學課件ppt,共1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實驗器材,天平和砝碼,量筒和量杯,測量固體的密度,測量液體的密度,密度計,多種多樣的密度計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3節(jié) 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習題ppt課件,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最大測量值,分度值,水要能浸沒穿天石,燒杯內(nèi)壁有菜,向右移動游碼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