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2.1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精品ppt課件,文件包含第2課《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課件pptx、《現(xiàn)代詩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郭沫若》任志宏mp4、《現(xiàn)代詩紅燭/聞一多》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5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我們已經(jīng)學了一首古詩。為了讓大家更聰慧,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幾首現(xiàn)代詩。第2課共有4首現(xiàn)代詩,我們逐篇學習。
培根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
學會把握詩歌意象,通過意象及語言體會作者情感,培養(yǎng)鑒賞能力,提升審美水準。
1.賞析詩歌意象,感受詩歌意境美。2.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理解聯(lián)想和想像在詩歌中的作用。
【審美創(chuàng)造】分析詩歌意象,體驗詩歌意境美,積累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探究】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高溝通交流能力?!締栴}解決】分析、解答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形成問題意識以及問題解決的策略。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郭沫若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郭沫若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現(xiàn)代詩形式自由,意涵豐富,意象經(jīng)營重于修辭運用。與古詩相比,雖都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靈的映現(xiàn),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更加強調(diào)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現(xiàn)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詩相比而言,雖都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
01 文體知識——「現(xiàn)代詩」
現(xiàn)代詩的主流是自由體新詩。自由體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chǎn)物,形式上采用白話,打破了舊體詩的格律束縛,內(nèi)容上反映新生活,表現(xiàn)新思想自由開放和直率陳述與進行“可感與不可感之間”的溝通。
01 文體知識——「現(xiàn)代詩歌分類」
03 走近作者——「作者名片」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詩人/學者
1914年留學日本,1921年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成立創(chuàng)造社1923年于日本帝國大學畢業(yè)回國后,編輯《創(chuàng)作周報》《洪水》,提出“革命文學”主張1928年起旅居日本,直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秘密回國。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lǐng)袖,浪漫主義的天才詩人,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等。他的第一部詩集《女神》喊出了時代的真聲音,震醒了一代青年,釋放了被壓抑的社會心緒,滿足了時代的精神需求,而且從思想藝術(shù)上顯示一種嶄新面貌,為新詩地位的確定做出重大貢獻的。
03 走近作者——「作者軼事 」
他幼年在私塾讀書,有一次和同學們偷吃了廟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狀,先生追責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
由于對句不凡,表現(xiàn)了強烈的進取精神,結(jié)果全體偷桃學生,一律免罰了。這個對句的人就是郭沫若。
他的第一部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束縛,充分反映了 〃五四"時代精神,從思藝術(shù)上顯示一種嶄新面貌,為新詩地位的確定做出重大貢獻的。《女神》連同序詩共57篇。多為詩人留學日本時所作。其中代表詩篇有《鳳凰涅槃》 《女神之再生》《爐中煤》《日出》《筆立山頭展望》《地球,我的母親!》《天狗》《晨安》《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在形式上突破了舊格套的束縛,創(chuàng)造了雄渾奔放的自由詩體,為"五四"以后自由詩的發(fā)展開拓了新的天地,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之作。
03 走近作者——「作品簡介」
代表詩集有《女神》《星空》
03 走近作者——「寫作背景」
其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的沖擊,決然從日本渡?;貒?。當他置身于日本橫濱的海岸,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于是,在詩人的筆下出現(xiàn)了一幅雄奇壯偉、流動奔突的畫面。于是詩人寫下這首對于力的贊歌,正是那種向舊世界、舊文化、舊傳統(tǒng)猛烈沖擊的時代精神的象征。
寫于1919年9、10月間
學習、體驗誦讀詩歌技巧為下一步鑒賞作品奠基
04 誦讀涵詠 整體感知
04 誦讀涵詠 整體感知——「指名朗讀」
其余同學標注朗讀節(jié)奏,體會詩歌情感。
①「放號」讀去聲還是陽平?
②這首詩給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
參考答案:①讀去聲,意為“吹號”,與本文內(nèi)容不相干;讀陽平,意為“號叫、吶喊、驚嘆、贊美”,與本文瘋魔狀態(tài)相吻②宏偉、強力、壯麗、熾熱。
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畫面
示例:這首詩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邊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點上,吹響一聲聲響徹寰宇的號角。他的號角聲歡呼在怒涌的白云、壯麗的北冰洋,也歡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歡呼來自空間各個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濤既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又蘊藏著同樣巨大的創(chuàng)造力,那就看人們能否掌握它“力的律呂”。
04 誦讀涵詠 整體感知——「自由朗讀」
04 誦讀涵詠 整體感知——「問題探討」
一.詩歌為什么要描繪滾滾洪濤?
這是對力的歌頌和贊美,詩人從多角度描繪了力的內(nèi)涵,強調(diào)色彩,突出形態(tài),體現(xiàn)其神韻,反映其節(jié)奏,多層面感受力和美。詩人盡情歌頌的力,其實正是五四時期的那種時代精神的特征
「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 」
二、怎樣理解這段話的深刻含義?
這首詩描寫的橫跨兩大洋的巨人,其實是詩人的自我形象,詩歌表達了詩人渴望破壞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
三、談?wù)勀銓υ姼柚髦嫉睦斫狻?br/>這首詩是郭沫若早期「火山爆發(fā)式」的詩歌代表作之一,從詩歌中最能感受到「五?四」時期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它是在感情激蕩時一氣呵成的,是火山爆發(fā)噴涌而出的巖漿,其氣勢洶涌,灼熱逼人。
據(jù)作者說,在那段時間里,「惠特曼的那種把一切的舊套擺脫干凈了的詩風和五四時代的暴飄突進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徹底地為他那雄渾的豪放的宏朗的調(diào)子所動蕩了 」(《我的作詩的經(jīng)過》)這首詩,正是這種惠特曼式的「雄渾的豪放的宏朗的調(diào)子」。
05 拓展閱讀——「爐中煤」
思考:
兩首詩的主體形象各是誰?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啊,我年輕的女郎!我不辜負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負了我的思量,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
啊,我年輕的女郎!你該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該不嫌我黑奴鹵莽?要我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樣的心腸。
啊,我年輕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棟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總得重見天光。
啊,我年輕的女郎!我自從重見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鄉(xiāng),我為我心愛的人兒燃到了這般模樣!
——眷念祖國的情緒(郭沫若)
《爐中煤》的主體形象是爐中煤,《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主體形象是橫跨兩大洋的巨人,其實都是詩人的自我形象?!稜t中煤》表達了詩人眷念祖國,愿為祖國奉獻一切的感情。《立在地球邊上放號》表達了詩人渴望破壞舊世界、創(chuàng)造新世界的熱情和決心。
(2020 南京江寧溧水區(qū)高一月考)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shù)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xiàn)了,/好像點著無數(shù)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不信,請看那朵流星,/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6.這首詩的構(gòu)思特點是成功地運用了聯(lián)想和想象,請你整理出詩人構(gòu)思的思路。7.“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中“定然”一詞能否改為“可能”?為什么?8.詩人想象的牛郎織女的生活與神話傳說中的牛郎織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詩人為什么做這樣的改造?9.下列對這首詩的主題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旨在描寫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清新、活潑。B.這首詩通過想象天街的美麗和牛郎織女的自由幸福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C.這首詩是作者的主觀想象,是作者美好愿望的表現(xiàn),與現(xiàn)實生活無關(guān)。D.這首詩的主題是消極的,它表明了作者只能寄希望于男耕女織的太平生活。
參考答案 6.地上的街燈→天上的明星→天上的街市→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7.不能。因為“定然”是肯定的語氣,而“可能”是也許、推測的語氣,改后不能表達作者堅定的信念,削弱了表現(xiàn)力8.詩人想象的牛郎織女騎著牛兒來往,過銀河、游天街,過著自由幸福的生活。而傳說中的牛郎織女一個在天河之東,一個在天河之西,每年只有一次“鵲橋會”。詩人做這樣的改造體現(xiàn)了對理想的追求,對丑惡現(xiàn)實的不滿。9.B (A項中“旨在描寫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錯誤;C項“與現(xiàn)實生活無關(guān)”錯誤;D項“主題是消極的”“只能寄希望于男耕女織的太平生活”是錯誤的。)
(2020山東日照市高三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6~9題 守 望(王家新)雷雨就要來臨,花園一陣陣變暗/ 一個對疼痛有深刻感受的人/ 對此無話可說/你早已從自己的關(guān)節(jié)那里感到/ 這陰沉的先兆,現(xiàn)在/ 它來了。它說來就來了/起風的時刻,黑暗而無助的/ 時刻!守望者,/ 我們能否靠捶打巖石來承擔命運??/如果我們躲避這一切,是否就能/ 在別的地方找到幸福?/ 守望者!你的睫毛苦澀/你的雙手攤開/ 而雷雨越過花園那邊的城市,陰沉沉地/????來了。沒有別的/你只能讓你的疼,更疼/???你只能眼看著花園,在另一個世界的反光中變暗,更暗/一動不動,守望者!/ 把你的生命/ 放在這里/ 讓親人們遠走他鄉(xiāng) / 讓閃電更徹骨地進入這片土地/花園會亮起來的/ 而與黑暗抗衡,/ 你只需要一個詞/一個正在到來的/ 堅定而光明的詞。
6.下列對本詩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雷雨”和“花園”意蘊深刻,?“花園”是抒情主人公守望的對象,?“雷雨”給“花園”帶來黑暗和破壞。
B.“你早已從自己的關(guān)節(jié)那里感到/這陰沉的先兆”,寫守望者對雷雨即將到來早有預料,也暗示其無力反抗。
C.“如果我們躲避這一切,?是否就能/在別的地方找到幸福?”?表明守望者面對黑暗和無助,只能選擇躲避。
D.?“一個正在到來的/堅定而光明的/詞”,詩人沒有點明“詞”的具體內(nèi)容,為詩歌的多元解讀留下了空間。
8.如何理解“花園會亮起來的”??(4分)9.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守望者”的形象特點。(6分)。
7.下列對本詩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雷雨就要來臨,?花園一陣陣變暗”,以沉重的語調(diào)渲染陰郁的氛圍,奠定了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
B.“你的睫毛苦澀/你的雙手攤開”,運用細節(jié)描寫勾勒出守望者的形象,情感強烈,又具有畫面感。
C.?“一動不動”的守望者與“遠走他鄉(xiāng)”的親人們形成對比,表現(xiàn)出守望者對親人們的失望與無奈。
D.本詩使用第二人稱,親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并且有呼告效果,有利于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
參考答案:6.C(C“表明守望者面對黑暗和無助,只能選擇躲避”理解有誤,這是一種假設(shè),是寫“我們”的。)7.C(D “失望與無奈”錯誤,應(yīng)該是“關(guān)心與理解”。)8.①雷雨過后,花園會恢復生機。(1分)②“花園”象征人類的精神家園,“花園會亮起來的”意為人類的精神家園終將擺脫黑暗,重現(xiàn)光明。(2分)③表達了作者樂觀自信的情感和守護精神家園的堅定信念。(1分)(意思對即可。)9.①飽經(jīng)苦難、感覺敏銳。守望者不僅“對疼痛有深刻感受”,而且在雷雨到來之前就能感受到“陰沉的先兆”。②痛苦無助。面對黑暗,守望者只能承受精神家園被侵蝕的痛苦。③勇于擔當。守望者選擇讓親人們遠走他鄉(xiāng),獨力承擔苦難。④樂觀堅定。守望者相信“花園會亮起來的”,并堅定地與黑暗抗衡。(6分。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郭沫若
01 走近作者——「作者名片」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學者和民主戰(zhàn)士
幼年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shù)
1913年考入清華學校,
1922年畢業(yè)后赴美留學,研習繪畫、文學。
1923年出版詩集《紅燭》。
1925年回國,歷任北京藝術(shù)??茖W校、
武漢大學、青島大學、清華大學等校教授。
1928年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
1946年7月15日被國民黨特務(wù)殺害,
用自己的鮮血譜寫了愛國主義的不朽詩篇。
聞一多的詩歌表現(xiàn)了對帝國主義和反動軍閥的痛恨,抒寫了對祖國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guān)注,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藝術(shù)上,聞一多致力于研究新詩格律化的理論,在論文《詩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的美(音節(jié)),繪畫的美(辭藻),并且還有建筑的美(節(jié)的勻稱和句的均齊)」。他的詩歌想象奇特,結(jié)構(gòu)整飭,形式整齊,音節(jié)和諧,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成就。
《紅燭》由詩人在清華和美國兩個時期的作品組成。它的內(nèi)容豐富廣泛,既反映了當時青年知識分子不滿現(xiàn)實的思想情緒,更表現(xiàn)了詩人希望獻身藝術(shù)、報效祖國的理想;既反映了詩人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失望和憤恨,更表現(xiàn)了詩人的熾熱的愛國思鄉(xiāng)之情;同時,既有對愛情、對自然的歌頌和贊美,也有對前途渺茫的感傷和哀怨。
01 走近作者——「寫作背景」
詩集《紅燭》不但以濃烈的色彩獨樹一幟,而且還以豐富的想象、精煉的語言、典型的東方風格,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個性。這首與詩集同名的詩篇。就是詩集《紅燭》的序詩。
自讀詩歌,給全詩標出節(jié)奏和重讀,誦讀全詩
紅燭啊!這樣紅的燭!詩人?。⊥鲁瞿愕男膩肀缺?,可是一般顏色?紅燭啊!是誰制的蠟——給你軀體?是誰點的火——點著靈魂?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誤再誤;矛盾!沖突!紅燭?。〔徽`,不誤!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這正是自然的方法。紅燭啊!既制了,便燒著!燒罷!燒罷!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也搗破他們的監(jiān)獄!
紅燭啊!你心火發(fā)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紅燭??!匠人造了你,原是為燒的。既已燒著,又何苦傷心流淚?哦!我知道了!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你燒得不穩(wěn)時,才著急得流淚!紅燭?。×髁T!你怎能不流呢?請將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的花兒,結(jié)成快樂的果子!紅燭?。∧懔饕坏螠I,灰一分心?;倚牧鳒I你的果,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紅燭啊!“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聞一多(1899—1946)
一、從詩歌題材的特點看,這是一首什么題材的詩?這種詩有什么特點?
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詩是托物言志的詩歌,通過對事物的詠嘆體現(xiàn)人文思想。詠物詩中所詠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況,與詩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現(xiàn)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李商隱的詩句“蠟炬成灰淚始干”放在開頭,有什么作用?
「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全詩的引子,詩的主體部分就是扣住「灰」與「淚」(「自焚」與「流淚」)分兩層來展開抒情的。
三、詩歌以問答的形式展開抒情,一共有幾處問?問什么?
第1節(jié)為第一問:紅燭為什么這樣紅? 第2節(jié)為第二問:紅燭為什么要自焚? 第6節(jié)為第三問:紅燭為什么要流淚? 全詩以詩人對“紅燭”的心跡交流為線索,用問答的形式展開詩意,抒發(fā)詩情,顯示了詩人對人生真諦、對詩歌創(chuàng)作宗旨的求索過程和結(jié)果。
03 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品味鑒賞」
這一(幾)節(jié)寫了什么內(nèi)容?
詩人有哪些困惑?有哪些感悟?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感悟?
語言上有哪些特色?哪些詞用得比較好?
03 整體感知——「教師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
“紅”是赤誠的象征。紅燭,在詩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這樣的紅燭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比,/可是一般顏色?」詩人的心應(yīng)該也這樣的紅,否則就不配做詩人。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的那顆心,真是一顆赤子之心,是那么純潔率真,晶明透亮,灼灼發(fā)熱。在這首詩中,可以說紅燭就是詩人,詩人就是紅燭,「人與物化,意與境融」。理解了這一點,對全詩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較容易把握了。一個「吐」字;逼真的描狀了詩人那種火熱的愛國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態(tài)。
詩人就懷著敬慕的心情贊嘆熒熒的紅燭
先用比喻,詩人把蠟比作軀體,把火比做靈魂;再用設(shè)問,自問自答,生動的表現(xiàn)了一個思考覺悟的過程。最后,用了反復手法,否定語氣更加強。作者先認為,軀體和靈魂應(yīng)該是互相依存的,這就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大惑不解,認為紅燭自己「一誤再誤」,詩人認為這真「矛盾」,自相沖突,不可理解;后來,詩人終于徹悟了,對先前的認識來了一個徹底的自我否定。詩人理解了紅燭,由衷的贊美紅燭的奉獻精神。詩人的思考,實際上反映了那個時代進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諦的思想歷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獲得的覺悟。
對紅燭自我犧牲精神的謳歌
這兩節(jié)用了那些修辭手法?作者對紅燭的認識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
是詩人對紅燭的殷殷寄語,也是詩人的自勉自勵
「既制了,便燒著」 ,便要燃燒不息,「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人生的天職也在于奉獻,活著就要讓生命之火熊熊燃燒,讓智慧和才能放也燦爛的火光。詩人借著紅燭的形象激勵自己,表達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燒罷!燒罷!……監(jiān)獄! 」當時,民眾深受封建主義帝國主義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夢中尚未覺醒,血性猶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圇圄受著禁錮。詩人認為:自己的職責,就在于從夢中喚醒世人、救治世人的靈魂。使民眾覺悟,使民眾奮起,使民眾熱血沸騰,使民眾走向光明,從封建主義帝國主義所設(shè)置的精神監(jiān)獄中解放出來。
是詩人對燭淚的思考、對紅燭的勸慰。
擬人。一開始,首先揭示了一種很矛盾的現(xiàn)象:「你心火發(fā)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乖娙说淖⒁饬D(zhuǎn)到燭淚上面,矛盾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包含著疑問。這一節(jié)開頭的呼喚,是同情的呼喚,是驚疑的呼喚。
詩人馳騁想象,親切的問訊紅燭:「何苦傷心流淚?」詩人同情,驚疑,思索。這里抒發(fā)的正是詩人在現(xiàn)實生活的漩渦中,內(nèi)心所涌現(xiàn)的矛盾,痛苦和掙扎。
本節(jié)詩人托物言志,以燭淚比喻自己帶淚的詩行,這些詩行中有詩人愛國之情,憂國之心,它能慰藉人間,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喚起他們的愛國之情,使祖國走向光明。
「灰心流淚你的果,創(chuàng)造光明你的因?!惯@樣的因果關(guān)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為著「創(chuàng)造光明」,結(jié)果只落得「灰心流淚」,但這是社會使然。在這樣的社會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獻,詩人勸勉紅燭,也就是勸勉自己:「紅燭??!/‘莫問收獲,但問耕耘’?!故帐镁辛?,詩情得到了凝聚與升華。人們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本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會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創(chuàng)造光明,個人的得失榮辱一切在所不計。這正是聞一多人格美的集中體現(xiàn)。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毫不顧惜個人的得失榮辱,那是極其偉大崇高的獻身精神。
一聲是同情的呼喚,一聲是對導鼓勵的呼喚。
本詩共九節(jié)。開頭一切著眼于紅燭的顏色,將紅燭精神集中在一個“紅”字上面,凸現(xiàn)了紅燭的總體形象,由紅燭形象即刻聯(lián)想到詩人自身,“物”與“我”就完全交融起來。最后一節(jié)歸結(jié)到“莫問收獲,但問耕耘”這樣一個哲理。也就是將紅燭精神歸結(jié)到一種徹底奉獻的人生哲學,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這首詩將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一句詩“蠟炬成灰淚始干”作為引子,詩的主體部分就是扣住“灰”與“淚”分兩層來展開抒情的。全詩以詩人對“紅燭”心跡的交流為線索,用問答的形式展開詩意、抒發(fā)詩情,顯示了詩人對人生真諦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宗旨求索的過程和結(jié)果解,認為紅燭自己“一誤再誤”,詩人認為這真“矛盾”,自相沖突,不可理解;后來,詩人終于徹悟了,對先前的認識來了一個徹底的自我否定。詩人理解了紅燭,由衷的贊美紅燭的奉獻精神。 詩人的思考,實際上反映了那個時代進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諦的思想歷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獲得的覺悟。
03 整體感知——「抒情的脈絡(luò)」
本詩抒發(fā)的愛國主義激情,具有震撼人們靈魂的力量。經(jīng)燭的精神是獻身祖國的精神。紅燭燒蠟成灰,為創(chuàng)造光明而徹底的自我犧牲;紅燭傷心落淚,為創(chuàng)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殘的痛苦,紅燭以“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為宗旨,唯愿為世人創(chuàng)造光明。這首詩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的心聲,他赤誠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拯救世人的靈魂,結(jié)成快樂的果子,表明作者的詩歌創(chuàng)作一開始就有嚴肅的社會責任感。紅燭的形象是詩人光輝人格的寫照。詩篇閃耀著詩人人格美的光輝國。
03 整體感知——「高尚的情操」
全詩九節(jié),每一節(jié)開頭都是一聲“紅燭啊”,詩人對燭呼告,傾訴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詩人將紅燭比擬為人,賦予紅燭以人的思想感情,紅燭變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了,這樣紅燭的形象就為一種精神品質(zhì)的化身,詩人抒情的依托詩人面對紅燭,心緒起伏,或驚嘆贊美,或心自問,或驚疑發(fā)問,或自求解答,或勸慰有加,詩情的流動形成起伏的波瀾,詩篇的節(jié)奏抑揚頓挫,形象鮮明而又飽含哲理、全詩扣住“蠟炬成灰淚始干”一句,先后三次發(fā)問,這三問形成抒情的三個層次,使感情的抒發(fā)層層推進。有的問而不答,不的一問兩答,有的一問一答,在問問答答中,酣暢淋漓的抒情言志,詩人向讀者完全敞開了心扉,把一顆心交給了讀者,讓我們在他那熱情磅礴,精神煥發(fā)的詩句中,為他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為他那種獻身祖國一切在所不惜的精神而怦然心動。
03 整體感知——「抒情的方式」
用“侵”字性質(zhì)明確,紅燭創(chuàng)造光明,殘風卻容不得這片光明,殘風是一種邪惡的勢力,它的行徑完全是邪惡的行徑。此其一。其二,“侵”字的適用范圍大,因而給人以豐富的想象,風有大有小,而燭火在或大或小的風中也程度不同的搖曳晃動。用“著急”更能表現(xiàn)出紅燭一心為人世間創(chuàng)造光明,唯恐不能為人世間創(chuàng)造光明,以無私奉獻為天職的靈魂。
紅燭啊!這樣紅的燭!詩人啊!吐出你的心來比,可是一般顏色?
是殘風來侵你的光芒,你燒得不穩(wěn)時,才著急得流淚!
原是要“燒”出你的光來(引號的作用)
哦!我知道了?。▏@號如改逗號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才著急得流淚!(嘆號的作用)
“燒”字不加引號,就不能著重標明它的特殊含義。加上引號,引人注目,字義豐富而又突出。
用嘆號:經(jīng)過思考找到答案后的快感顯得很強烈。改用逗號,語氣不強,感情色彩淡薄。
用嘆號著急的心情表達得很強烈,改用句號,就失去了強烈的感情色彩。
如果拿一棵樹來類比詩歌,白居易認為情感是它的根本,語言是它的苗葉,聲音是它的華朵(「華」同「花」),思想是它的果實。情感之于詩歌猶如根本之于樹木,而「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可見,詩歌的情感何其重要。
「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br/>(2021南京建鄴溧水高一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發(fā) 現(xiàn)》聞一多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鞭著時間的里風,擎一把火,/我來了,不知道是一場空喜,/我會見的是噩夢,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夢掛著懸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我問,拳頭擂著大地的赤胸,/總問不出消息,我哭著叫你,/嘔出一顆心來,你在我心里! (1925年)
1.對這首詩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C )
A.“我來了,我喊一聲,迸著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詩人一反常規(guī),單刀直入,用悲痛的驚呼喊出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傾吐了自己的憂憤、失望的心情。
B.詩中接著連用了兩組“我來了”的句子和幾個比喻,寫出“我”日夜思念的美麗祖國,如今竟是滿目瘡痍;夢中的召喚,回來的卻是“一場空喜”。
C." 噩夢掛著懸崖”,詩人“恐怖”地“發(fā)現(xiàn)”山河的破碎、現(xiàn)實的黑暗,感到絕望、無奈,只得驚呼“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D.詩人問天擂地尋找如花的祖國,可是“總問不出消息”,竟至“嘔出心來”。原來祖國深藏“在我心里”,篇末揭示了懸念,這才是真正的“發(fā)現(xiàn)”。
2.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項是( C )
A.詩歌取名《發(fā)現(xiàn)》,立意不凡,構(gòu)思新巧。全詩開篇奇特,結(jié)尾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收到了辭警意豐、令人咀嚼的藝術(shù)效果。
B.在藝術(shù)上,詩人采用了浪漫奇幻的想像,詩中的“我”在夢中聽到召喚時,擎火把,鞭時光,駕罡風,馳騁想像。
C.詩中運用具體的細節(jié)來描述這似夢又非夢的黑暗現(xiàn)實,把詩人哀痛傷感的感情表達得概括凝練,發(fā)人深思。
(2020四省八校聯(lián)考)對下面一首詩的賞析,不當?shù)捻検? B )《太陽的話》艾 青打開你們的窗子吧/打開你們的板門吧/讓我進去,讓我進去/進到你們的小屋里我?guī)е瘘S的花束/我?guī)е珠g的香氣/我?guī)е凉夂蜏嘏?我?guī)е鴿M身的露水快起來,快起來/快從枕頭里抬起頭/睜開你的被睫毛蓋著的眼/讓你的眼看見我的到來讓你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打開它們的關(guān)閉了很久的窗子/讓我把花束,把香氣,把亮光/溫暖和露水撒滿你們心的空間。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2.1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課前預習ppt課件,共2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女神》,想象奇特,取景宏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2.1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課文ppt課件,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導讀識人,作者介紹,作者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背景鏈接,關(guān)于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意義,誦讀指導,課文學習,思想內(nèi)涵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 上冊2.1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教課課件ppt,共2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抒情方式,直抒胸意,藝術(shù)特征,表現(xiàn)手法,整合學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