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明朝的對外關(guān)系  課程標準課標解讀了解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壯舉;知道戚繼光的抗倭斗爭。1、學習要點: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2學習提示:知道戚繼光抗倭是反侵略斗爭。3學習延伸:了解鄭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地位。 知識點01  鄭和下西洋(1)背景 明朝前期,社會安定,國力雄厚。 (2)時間                      ,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3)在位皇帝          (4)目的明成祖為了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國富強,同時也用中國的貨物換取海外的奇珍(宣揚國威和到西洋取寶(5)路線劉家港出發(fā),最遠到達                      (6)經(jīng)過哪些大洋大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亞洲、非洲(7)會遇到困難海盜;缺談水、食物;大風大浪等 (8)特點規(guī)模大、時間長、次數(shù)多、航程遠、到達國家多(9)帶出貨物及換回物品帶出絲綢、瓷器、茶葉;帶回香料、藥物、珍珠等(10)地位時間之長,規(guī)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11)意義(影響、作用)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chuàng)了                         的亞非海上交通網(wǎng),為人類的航海事業(yè)作出了偉大貢獻 【即學即練1鄭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實現(xiàn)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lián)系,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毕铝嘘P(guān)于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擴大了明朝的影響力 B.為明王朝帶來了可觀的經(jīng)濟利益C.加強了明朝與他國的友好往來 D.有助于傳播中華文明  知識點02  戚繼光抗倭(1)背景倭寇猖獗: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進行走私和搶劫,被時人稱為倭寇。倭患嚴重:明朝中期,明朝國力減弱,海防松懈,倭寇與中國海盜、奸商等相互勾結(jié),對中國沿海進行武裝搶劫,中國沿海倭患嚴重。(2)抗倭經(jīng)過          率領(lǐng)戚家軍到東南沿??官粒舷抡憬?。1561年率軍在浙江        九戰(zhàn)九捷殲滅倭寇一萬多人。此后又率軍進入福建、廣東,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3)性質(zhì)                            (4)評價戚繼光領(lǐng)導的抗倭戰(zhàn)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戰(zhàn)爭,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和愛國主義者 【即學即練2“弘法僧盲志未移,終成東渡寫傳奇。”“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三首詩詞、對聯(lián)分別對應(yīng)的歷史人物是(   A.鑒真、戚繼光、岳飛 B.戚繼光、鑒真、文天祥C.鑒真、文天祥、戚繼光 D.鄭和、岳飛、寇準  知識點03  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quán)(1)背景:16世紀開始,歐洲殖民者到我國沿海侵略;明朝國力轉(zhuǎn)衰,日漸腐敗。(2)概況:1553年,          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quán)。 【即學即練3明清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面臨的嚴重威脅不同于以前的是A.少數(shù)民族貴族的威脅B.少數(shù)民族的分裂、叛亂C.邊疆危機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考法01  鄭和下西洋的條件(1)經(jīng)濟:明朝前期,經(jīng)濟繁榮,國力雄厚。(2)政治: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統(tǒng)治者的支持。(3)對外政策:明朝政府前期實行積極的對外政策。(4)技術(shù):造船和航海技術(shù)發(fā)達(配備航海圖和羅盤針)。(5)個人:鄭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難和卓越的組織領(lǐng)導能力 【典例11405—1433年明成祖派鄭和七次下西洋,到達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加強了與那里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和友好關(guān)系。鄭和下西洋的最主要條件是   A.明朝前期國力強盛 B.造船、航海水平高C.鄭和個人的素質(zhì) D.出航全體成員的努力  考法02  鄭和下西洋的評價時間之長,規(guī)模之大,堪稱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qū)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chuàng)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網(wǎng),為人類的航海事業(yè)作出了偉大貢獻【典例2杰出人物對歷史發(fā)展有著重大影響。下列歷史人物與其事跡或評價搭配正確的是   A.司馬遷--東漢史學家,他編寫的《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B.隋文帝--581年,滅掉南方的陳朝,完成了全國統(tǒng)一C.唐玄宗--進一步完善隋朝的科舉制,創(chuàng)立殿試制度D.鄭和--開創(chuàng)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   考法03  戚繼光(1)事件:戚繼光在臺州九戰(zhàn)九捷,平定了浙東地區(qū)的倭患。隨后,進入福建、廣東地區(qū),使東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2)性質(zhì):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戰(zhàn)爭。(3)評價:戚繼光領(lǐng)導的抗倭戰(zhàn)爭是一場反侵略的戰(zhàn)爭,他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4)詩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典例3“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舊河山,為天下讀書人頓生顏色:驅(qū)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業(yè),語中國有志者再鼓雄風。”這段文字評價的是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A.文天祥 B.鄭和 C.戚繼光 D.鄭成功  題組A  基礎(chǔ)過關(guān)練1.派遣鄭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崇禎帝2.印度尼西亞有個港口三寶壟,馬來西亞有座三寶山,這些是為了紀念明朝遠航至此的航海家。他是   A.岳飛 B.鄭和 C.戚繼光 D.鄭成功3.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   A.印度洋沿岸和紅海沿岸 B.印度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C.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D.大西洋沿岸和非洲東海岸4.戚繼光抗倭取得九戰(zhàn)九捷的地點是(  )A.臺州 B.福建 C.廣東 D.杭州5.戚繼光等領(lǐng)導的抗倭戰(zhàn)爭是為了保衛(wèi)東南沿海人民的財產(chǎn)生命安全,因此戚繼光領(lǐng)導的抗倭戰(zhàn)爭是反侵略戰(zhàn)爭。該歷史事件發(fā)生于(  )A.漢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6.戚繼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其詩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他(  )A.抗元的決心 B.抗倭的決心 C.抗清的決心 D.收復臺灣的決心7.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國哪個地區(qū)的居住權(quán)(  )A.福建廈門 B.廣東澳門 C.浙江杭州 D.香港8.最早侵占中國領(lǐng)土的西方殖民國家是(  )A.英國 B.西班牙C.荷蘭 D.葡萄牙  題組B  能力提升練1.15世紀初,一位航海家七次遠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話,而他開拓的事業(yè)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主要是因為他依靠的不是堅船和利炮,而是寶船和友誼。他是(  )A.張騫 B.鄭和 C.戚繼光 D.鑒真2.1416年,鄭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務(wù)后,出現(xiàn)了亞洲、非洲17個國家和地區(qū)派遣使節(jié)來華的盛況。這說明鄭和下西洋   A.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 B.增進了中外友好往來C.引進了高產(chǎn)量農(nóng)作物 D.解除了東南沿海倭患3.許多人認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倫布、麥哲倫,而是600多年前從劉家港出發(fā),遠航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航程10萬余里的航海家鄭和。鄭和遠航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  )A.紅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峽 C.大西洋沿岸 D.波羅的海沿岸4.下圖歷史人物為抵抗侵路,率軍在東南沿海平定匪患的事跡是   A.臺州九捷 B.虎門銷煙 C.郾城大捷 D.雅克薩之戰(zhàn)5.“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蠄筇熳淤?,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與這首豪邁雄壯的《凱歌》有關(guān)的人物是(  )A.岳飛 B.鄭成功 C.戚繼光 D.文天祥6.以下不太可能成為戚繼光抗倭勝利原因的是   A.戚家軍紀律嚴明,英勇善戰(zhàn) B.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C.戚繼光卓越的指揮才能 D.倭寇實力不堪一擊7.1925年聞一多先生揮筆寫下組詩《七子之歌》,詩人將當年被列強侵占的七塊土地比作離開母親懷抱的七個兒女。其中七子之一的澳門在16世紀被哪個國家攫取了居住權(quán)   A.英國 B.法國 C.葡萄牙 D.西班牙8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蔓延全球,只有加強國際合作,才能戰(zhàn)而勝之?;仡欀袊糯鷮ν饨煌穼?,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2020年2月在中國武漢疫情肆掠之際,日本漢語水平考試事務(wù)所捐贈給湖北的2萬只口罩和一批紅外體溫計,物資外包裝上寫著八個字“山川異域,風月同天。3月25日當日本疫情嚴重時,中國無錫市新吳區(qū)采購5萬只口罩寄往日本豐川市疫所,其相關(guān)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中日友好關(guān)系正在加深中,感謝中國的厚意。”--摘自《新華網(wǎng)》(1)材料一體現(xiàn)了疫情之下中日之間的守望相助。結(jié)合所學知識列舉唐朝時期中日友好交往的表現(xiàn)?(兩件即可) 材料二:“廣南市舶,利入甚厚,提舉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來,動得百十萬緡,皆寬民力也。”--[宋]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2)依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宋代政府對海外貿(mào)易持什么態(tài)度?宋代管理海外貿(mào)易的機構(gòu)是什么? 材料三:自永樂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歷番國……大小凡三十余國涉滄溟十萬余里。--《中國古代史資料選集》(3)材料四中奉使西洋的人是誰?他奉使西洋有什么重要影響? 材料四:明代繪圖《抗倭圖卷》 (4)結(jié)合圖片和所學知識回答,明代率領(lǐng)軍隊在臺州抗倭取得九戰(zhàn)九捷戰(zhàn)果的將領(lǐng)是誰?他領(lǐng)導的這場戰(zhàn)爭具有怎樣的性質(zhì)?   題組C  培優(yōu)拔尖練1.“15世紀初期的中國將領(lǐng),幾乎于葡萄牙人乘船繞過非洲抵達印度一百年前,就率領(lǐng)海軍對印度洋做過七次遠征?!辈牧厦枋龅氖录?/span>A.鑒真東渡 B.玄奘西行 C.鄭和下西洋 D.戚繼光抗倭2.歷史解釋是在史事的敘述和理解的基礎(chǔ)上,對歷史事物進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下列對鄭和下西洋的表述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1405—1433年,鄭和率船隊7次下“西洋”  B.鄭和的船隊在航行中以吹喇叭作為通信手段C.鄭和的船隊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D.鄭和下西洋為人類航海事業(yè)作出了偉大貢獻3.明朝顧起元評價說:按此-役,視漢之張騫、?;莸辱徔瘴饔?,尤為險遠。后此員外陳誠出使西域,亦足以方駕博望,然未有如和等之泛滄溟數(shù)萬里,而遍歷二十余國者也。說明鄭和下西洋(  )A.擴大了明朝的影響力 B.增加了明朝的財政收入C.為“絲綢之路”開通奠定基礎(chǔ) D.使明朝放棄了海禁4.“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天子兮下教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迸c這首明朝軍歌相關(guān)的歷史事件是   A.霍去病北擊匈奴 B.戚繼光抗擊倭寇C.鄭成功收復臺灣 D.左宗棠收復新疆5.戚繼光曾寫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北憩F(xiàn)了一位民族英雄高尚的思想和崇高的情操。我們尊稱戚繼光為民族英雄,是因為他   A.從荷蘭手中收復臺灣 B.組織了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C.抗擊了東南沿海倭寇 D.抗沙俄收復新疆6.《明神宗實錄》中,對戚繼光的評價是:“血戰(zhàn)殲倭,勛垂閩浙,壯猷(俞大猷)御虜,望著幽燕(現(xiàn)北京一帶)。”此評價提到戚繼光的兩項功績是   A.開鑿靈渠,統(tǒng)一嶺南 B.出使西域,北擊匈奴C.收復臺灣,營建北京 D.平定倭患,鎮(zhèn)守北方7.戚繼光抗倭和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quán),二者說明的現(xiàn)象是A.當時中國面臨嚴峻的階級矛盾 B.明朝中后期中外沖突加劇C.中央集權(quán)的制度出現(xiàn)了衰退 D.廣東是中國經(jīng)濟的重心8.遍覽中國古代史,有很多對外交往的史實。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國古代曾積極同世界各國交流。唐朝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歷盡艱難把域外文化帶入唐土,又矢志不渝地把盛唐文化傳播四方。(1)材料一中體現(xiàn)的文明交流方式是請進來和走出去,請分別列舉相關(guān)史實說明。 材料二 遠洋航行的中外航海家航海家項目鄭和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時間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524年1519—1522年航海次數(shù)7次4次3次1次航海的船只41—310艘3—17艘4—14艘5艘每次航行人數(shù)2.7—2.8萬人90—1500人未知270人(2)根據(jù)材料二,與西方航海家相比,鄭和下西洋有何特點?居于何種地位? (3)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談?wù)勀銓ξ覈鴮ν忾_放政策的認識。 材料三 元末明初,一些日本武士和不法奸商,組成海盜武裝集團,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進行走私貿(mào)易和武裝搶劫,時人稱之為“倭寇”。明朝中期以后,我國海防松弛,東南沿海一帶的倭患愈演愈烈。戚繼光被調(diào)往浙東抗倭。1561年,戚繼光率領(lǐng)戚家軍在臺州九戰(zhàn)九捷,取得了抗倭斗爭的重大勝利。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4)根據(jù)材料三,指出倭寇主要是些什么人。戚繼光在抗倭斗爭中取得了怎樣的戰(zhàn)績? 倭寇: 戰(zhàn)績:(5)根據(jù)材料三,說說戚繼光的歷史功績。

相關(guān)試卷

【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講義:

這是一份【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講義,文件包含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講義學生版doc、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8課《金與南宋的對峙》講義教師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6課《北宋的政治》講義:

這是一份【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6課《北宋的政治》講義,文件包含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6課《北宋的政治》講義學生版doc、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6課《北宋的政治》講義教師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講義:

這是一份【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講義,文件包含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講義學生版doc、同步講義部編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5課《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講義教師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6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人教部編版
  • 同課精品
  • 所屬專輯21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