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綜合能力測試
(本試卷滿分100分,測試時間90分鐘)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51分)
1.下列關于能量轉(zhuǎn)換的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
A.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時,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B.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太陽能轉(zhuǎn)化為生物質(zhì)能
C.煤燃燒時,化學能主要轉(zhuǎn)化為熱能
D.葡萄糖在人體組織中發(fā)生緩慢氧化時,熱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答案】 D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通常條件下,吸熱反應不能自發(fā)進行
B.放熱反應必須在加熱條件下才能發(fā)生
C.放熱反應一旦發(fā)生就可繼續(xù)進行下去
D.由原子結(jié)合形成1mol化學鍵放出的能量越多,該化學鍵就越穩(wěn)定
【解析】 通常條件下的吸熱反應,有的不能自發(fā)進行,如CaCO3分解,有的能自發(fā)進行,如Ba(OH)2·8H2O與NH4Cl反應,A項錯。有的放熱反應不需加熱即可進行,如中和反應、鈉與水的反應,白磷自燃,B項錯誤。放熱反應發(fā)生后,若放出的熱量不足以啟動后續(xù)反應,則不能繼續(xù)進行下去,如氫氣還原氧化銅,C項錯誤。由原子結(jié)合形成1mol化學鍵放出的能量越多,說明斷開1mol化學鍵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該化學鍵就越穩(wěn)定。D項正確。
【答案】 D
【點撥】 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與反應條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兩者均既可以在加熱條件下進行,又可以在不加熱條件下進行。
3.下圖所示裝置中觀察到電流計指針偏轉(zhuǎn),M棒變粗,N棒變細,由此判斷下表中所列M、N、P物質(zhì),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M
N
P
A.
鋅
銅
稀硫酸溶液
B.
銅
鐵
稀鹽酸溶液
C.
銀
鋅
硝酸銀溶液
D.
鋅
鐵
硝酸鐵溶液
【解析】 該原電池中M棒變粗,N棒變細,說明原電池反應時N棒溶解作負極,溶液中有金屬析出在M棒上。M棒作正極,A、B選項中,電解質(zhì)溶液分別為稀H2SO4和稀鹽酸,原電池工作時,不會有金屬析出,C不選項正極反應為Ag++e-=Ag。符合題意,而D選項正極反應為Fe3++e-=Fe2+,不會有金屬析出。
【答案】 C
4.銀鋅電池廣泛用作各種電子儀器的電源,它的電池反應是:Zn+Ag2O+H2O===2Ag+Zn(OH)2,則負極上發(fā)生反應的物質(zhì)是( )
A.Ag B.Zn(OH)2
C.Ag2O D.Zn
【解析】 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要據(jù)總反應式確定失電子物質(zhì)和得電子物質(zhì),然后根據(jù)在原電池中失去電子的物質(zhì)作負極做出判斷。由題給總方程式得:
Zn+2OH--2e-===Zn(OH)2,故Zn為負極。
【答案】 D
【點撥】 可充電電池的負極材料一般是較活潑的金屬,正極材料一般是氧化性較強的氧化物或氫氧化物。電池工作時放電,活潑金屬失電子。
5.堿性電池具有容量大,放電電流大的特點,因而得到廣泛應用。鋅錳堿性電池以氫氧化鉀溶液為電解液,電池總反應式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電池工作時,鋅失去電子
B.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2MnO2(s)+H2O(l)+2e-===Mn2O3(s)+2OH-(aq)
C.電池工作時,電子由正極通過外電路流向負極
D.外電路中每通過0.2mol電子,鋅的質(zhì)量理論上減小6.5g
【解析】 根據(jù)電池總反應式,鋅化合價在反應后升高即失去電子,A項正確;負極反應式為Zn(s)-e-===Zn(OH)2(s),配平得Zn(s)+2OH--2e-===Zn(OH)2(s),再把總反應式減去負極反應式知B項正確;根據(jù)原電池工作原理知,電子應從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正極,C項錯誤;根據(jù)負極電極反應知D項正確。
【答案】 C
【點撥】 依據(jù)電池反應式,結(jié)合氧化還原反應概念判斷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及質(zhì)量變化)和電子流向。
6.把一小塊鎂鋁合金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可以形成微型原電池。則該電池負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是( )
A.Mg-2e-===Mg2+
B.Al+4OH--3e-===AlO+2H2O
C.4OH--4e-===2H2O+O2↑
D.2H2O+2e-===2OH-+H2↑
【解析】 在NaOH溶液中,Mg不能發(fā)生反應,Al失去電子生成Al3+,Al3+與OH-作用形成AlO,鋁作負極,A項錯誤,B項正確。OH-失電子須在通電條件下才發(fā)生,C項錯誤。H2O得電子生成OH-和H2是正極上發(fā)生的反應,選B。
【答案】 B
【點撥】 緊扣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以及鋁與NaOH溶液的特殊反應進行判斷,切忌將金屬在堿溶液中的反應與在酸溶液中的反應混淆,因為Mg、Al在稀的酸溶液中構(gòu)成原電池時,Mg作負極。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只加快吸熱反應速率
B.對于任何反應,增大壓強都可加快反應速率
C.使用正催化劑只加快正反應速率
D.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速率
【解析】 掌握每一種外界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是如何影響的,就不難解出答案。本題考查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的理解。溫度升高不論對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反應速率都是增大的;壓強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速率的改變,實質(zhì)上是指容器體積的改變而引起參加反應的氣體濃度的變化;在可逆反應中,催化劑可同等程度地改變(加快或減慢)正、逆反應速率。
【答案】 D
【點撥】 本題考查了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應注意各因素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正催化劑是指能加快反應速率的催化劑;負催化劑是指能減慢反應速率的催化劑。對可逆反應來說,催化劑對正、逆反應速率的影響是完全一致的。
8.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任何化學反應都有一定的限度,只是不同反應的限度不同罷了
B.化學反應的限度可以通過改變條件而改變,如濃度、溫度和壓強
C.可逆反應是指既可以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同時又可向逆反應方向進行的反應
D.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向反應速率與逆向反應速率相等時,反應就停止了
【答案】 D
【點撥】 可逆反應是一個動態(tài)反應。
9.一定溫度下的反應A(g)+3B(g)2C(g),下列敘述不能表明它達到化學平衡的是( )
A.C的生成速率與C的分解速率相等
B.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不再變化
C.A、B、C的濃度不再變化
D.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a mol A,同時生成3a mol B
【解析】 A項與D項是圍繞“等”闡述的,但D項中是指同一反應速率,故D項不能表明它達到化學平衡;B項與C項是圍繞“定”闡述的,這兩項說明了保持不變。
【答案】 D
10.現(xiàn)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N2和3 mol H2,在一定條件下使該反應發(fā)生。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達到化學平衡時,N2將完全轉(zhuǎn)化為NH3
B.達到化學平衡時,N2、H2和NH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一定相等
C.達到化學平衡時,N2、H2和NH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不再變化
D.達到化學平衡時,正反應和逆反應的速率都為零
【解析】 由于可逆反應永遠不能進行到底,故A項錯誤;化學反應達到平衡時,化學反應速率相等,各反應混合物的含量保持不變,并不是速率為零或各反應混合物的濃度相等的狀態(tài),故B、D項錯誤,C項正確。
【答案】 C
11.對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反應2A(g)+B(g)2C(g) ΔH>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增大壓強、v(正)增大,v(逆)減小
B.升高溫度,v(正)減小,v(逆)增大
C.增大A濃度的瞬間,v(正)增大,v(逆)不變
D.增大A濃度的瞬間,v(正)增大,v(逆)減小
【解析】 增大壓強、升高溫度,v(正)與v(逆)均增大,故A、B項錯誤;增大A濃度的瞬間,只是反應物的濃度增大,故此時只是v(正)增大,v(逆)不變,故C項正確,D項錯誤。
【答案】 C
12.銅片和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鋅片是( )
A.陰極 B.正極
C.陽極 D.負極
【解析】 此題易錯選B。銅片、鋅片與導線相連插入稀H2SO4中,正好構(gòu)成Zn~Cu原電池,原電池的兩極稱做正、負,不能稱為陰、陽,且相對活潑的金屬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做負極。
【答案】 D
13.在帶有活塞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Fe2O3+3H2===2Fe+3H2O,采取下列措施不能改變反應速率的是( )
A.增大Fe2O3的投入量
B.保持容器的體積不變,增加H2的輸入量
C.充入N2,保持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
D.充入N2,保持容器體積不變
【解析】 增大固體的量不改變反應速率,如容器體積不變,充入不反應的氣體,不改變反應物的濃度,反應速率不變,如保持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必增大體積,反應物濃度減小,與減小壓強效果相同。
【答案】 A、D
14.能源可分為一級能源和二級能源,直接從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稱為一級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間接制取的能源稱為二級能源。據(jù)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天然氣是二級能源
B.石油是二級能源
C.電能是一級能源
D.水力是一級能源
【答案】 D
15.100mL濃度為2mol·L-1的鹽酸跟過量的鋅片反應,為加快反應速率,又不影響生成的氫氣的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適量的6mol·L-1的鹽酸
B.滴入數(shù)滴氯化銅溶液
C.加入適量蒸餾水
D.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
【解析】 提高反應速率可增大濃度。A項雖增大了反應速率,但引入了酸,使產(chǎn)生氫氣的量有所增加,故A選項不符合條件。B選項可形成原電池,加快了反應速率,又不影響氫氣總量,符合條件。C、D選項雖不影響氫氣產(chǎn)量,但影響反應速率,使速率降低,都不符合條件。
【答案】 B
16.能夠說明可逆反應H2(氣)+I2(氣)2HI達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一個H—I鍵形成
B.一個I—I鍵斷裂的同時有二個H—I鍵形成
C.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一個H—H鍵形成
D.一個H—H鍵斷裂的同時有二個H—I鍵斷裂
【解析】 此題有二條標志:(1)是必須正逆反應都要兼顧到,(2)是符合方程式系數(shù)比例。A項H—H鍵的斷裂及H—I鍵的形成均為正反應方向且比例不對;B項也說的是正反應方向。
【答案】 C、D
17.在一個真空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內(nèi),充入10molN2和30molH2,發(fā)生合成氨反應:N2+3H22NH3,在一定溫度下達到平衡,H2的轉(zhuǎn)化率為25%。則平衡時N2的物質(zhì)的量和轉(zhuǎn)化率分別為( )
A.15mol 25%
B.20mol 50%
C.7.5mol 25%
D.40mol 80%
【解析】 根據(jù)反應N2+3H22NH3,知道:
化學計量數(shù) 1 3 2
起始 10 30 0
轉(zhuǎn)化 2.5 7.5 5
平衡 7.5 22.5 5
平衡時氮氣的轉(zhuǎn)化率N2%=7.5mol/30mol=25%。
【答案】 C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7個小題,共49分)
18.(6分)在一個小燒杯里加入約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氫氧化鋇晶體[Ba(OH)2·8H2O],將小燒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約10gNH4Cl晶體,并立即用玻璃棒攪拌,使Ba(OH)2·8H2O與NH4Cl充分反應。
(1)實驗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產(chǎn)生上述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通過__________現(xiàn)象,說明該反應是__________熱反應,這是由于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同學們的觀察能力和對實驗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
(1)該反應是固體物質(zhì)間的反應,用玻璃棒攪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觸。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捎^察到的現(xiàn)象有:玻璃片上結(jié)冰,冰將玻璃片和小燒杯粘在一起。
(3)結(jié)冰現(xiàn)象說明該反應為吸熱反應,而吸熱反應中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
【答案】 (1)使混合物充分接觸
(2)玻璃片上的水結(jié)冰,冰將玻璃片和小燒杯粘在一起 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是吸熱反應,水因溫度降低而凝結(jié)成冰,而冰又將玻璃片和小燒杯粘在一起
(3)結(jié)冰 吸 小于
19.(8分)給你提供純鋅、純銅片和500mL0.2mol·L-1的H2SO4溶液、導線、1000mL量筒。試用下圖裝置來測定鋅和稀硫酸反應時在某段時間內(nèi)通過導線的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
(1)如圖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且1000mL量筒中已充滿了水,則開始實驗時,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電極材料為__________,其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電極材料為__________,其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當量筒中收集到672mL氣體時(已折算到標準狀況下),通過導線的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__。
【答案】 (1)用導線把a、b兩電極連接起來
(2)純鋅片 Zn-2e-===Zn2+
純銅片 2H++2e-===H2↑
(3)0.06mol
20.(6分)在下列化學反應中,可以用于設計化學電池的是__________。
①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 ②活性鐵(Fe)與空氣反應?、鄱趸寂c木炭反應?、芗状寂c氧氣反應
【解析】 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其中的化學反應應具備氧化還原反應并且反應過程釋放能量的特點。在題目給出的四個化學反應中,②、③、④是氧化還原反應,①是非氧化還原反應。在三個氧化還原反應中,③是吸收能量的反應,②、④是釋放能量的反應。
【答案】?、凇、?br />
【點撥】 通過對本題的解答,能夠進一步理解原電池原理,開拓原電池設計的思路。
21.(6分)任何一個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設計為原電池,下列化學反應也不例外。
Fe+2FeCl3===3FeCl2
該電池的負極材料為__________,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該電池的正極材料為__________,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化學反應的電子轉(zhuǎn)移中,F(xiàn)e失去電子,故要選擇Fe作負極材料(它既是反應物又是導體),選擇金屬活動性比鐵弱的導體做正極材料。
【答案】 Fe Fe-2e-===Fe2+
Cu 2Fe3++2e-===2Fe2+
【點撥】 利用氧化還原反應設計原電池,要在組成原電池的四個基本要素(條件)的框架之內(nèi),從氧化還原反應里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入手分析判斷。
22.(8分)氯酸鉀和亞硫酸氫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l(-1價)和S(+6價)的速率如圖所示,已知這個反應速率隨著溶液中c(H+)增大而加快。
(1)反應開始時反應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后期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開始時反應速率加快,能引起溶液中反應速率加快的因素有:①增加濃度,②增大壓強,③升溫,④加正催化劑。聯(lián)系題意可排除②④,由于題意中不涉及熱量變化,故不需考慮③;接下來考慮①,但題中無外加物,按題意寫出離子方程式,可知c(H+)增大,反應速率增大。
【答案】 (1)2KClO3+6NaHSO3===3Na2SO4+2KCl+3H2SO4,離子方程式為:2ClO+6HSO===6SO+2Cl-+6H+,溶液中c(H+)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2)隨反應的進行,反應物濃度減小,所以,反應速率下降
23.(6分)當煤爐爐筒內(nèi)煤燒得熾熱無焰時,灑上少量的水,爐筒內(nèi)會發(fā)生多種變化,請就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加水時引起的有關主要化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指出其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2)分析說明加水與不加水相比,反應放出的總熱量是增大、減小還是不變。
(3)列舉加水后的一種新物理變化及其對爐筒內(nèi)溫度的影響。
【解析】 在高溫下,C與H2O反應生成CO和H2,液態(tài)水汽化蒸發(fā)。
【答案】 (1)C+H2OCO+H2 吸熱反應
2CO+O22CO2 放熱反應
2H2+O22H2O 放熱反應
(2)將C與H2O反應、CO的燃燒反應和H2的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進行合并,可得:C+O2CO2,故加水與不加水反應放出的總熱量不變。
(3)在高溫下水汽化蒸氣帶走熱量,使爐筒內(nèi)溫度降低。
24.(9分)恒溫下,將amolN2與bmolH2的混合氣體通入一個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N2(g)+3H2(g)2NH3(g)
(1)若反應進行到時刻t時,nt(N2)=13mol,
nt(NH3)=6mol,計算a的值。
(2)反應達平衡時,混合氣體的體積為716.8L(標準狀況下),其中NH3的體積分數(shù)為25%。計算平衡時NH3的物質(zhì)的量。
(3)原混合氣體與平衡混合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寫出最簡整數(shù)比,下同)n(始)n(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混合氣體中,ab=______________。
(5)達到平衡時,N2和H2的轉(zhuǎn)化率之比為
α(N2)α(H2)=____________________。
(6)平衡混合氣中,n(N2)n(H2)n(NH3)=______________。
【答案】 (1)16
(2)n平(NH3)=×25%=8mol
(3)5∶4 (4)2:3 (5)1:2 (6)3:3:2
【點撥】 (1)解法一 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得知,反應掉的N2和生成NH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設反應掉的N2的物質(zhì)的量為xmol。
則x6=1∶2,解之x=3,a=13+3=16。
解法二 N2+3H22NH3
開始時a b 0
t時13 6
在t時生成6molNH3,消耗了3molN2,所以a=13+3=16.
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學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模塊綜合測試2,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學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模塊綜合測試1,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2年高中化學必修2同步鞏固練習(含解析):第3章有機化合物,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