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
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思考: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是來自原料中的水還是二氧化碳?葉綠體是如何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又是如何將化學能儲存在糖類等有機物中的?
一、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實驗
1928年 甲醛不能通過光合作用轉化成糖;甲醛對植物有毒
1937年,希爾發(fā)現(xiàn),在離體葉綠體的懸浮液中加入鐵鹽或其他氧化劑(懸浮液中有H2O,沒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釋放出氧氣。
離體葉綠體在適當條件下發(fā)生水的光解,產生氧氣的化學反應。
O2全部來自于H2O嗎?
1940年,魯賓和卡門 (同位素標記法)
結論:光合作用釋放的氧來自水
1954年,美國阿爾農等用離體的葉綠體做實驗:在給葉綠體光照時發(fā)現(xiàn),當向反應體系中供給ADP、Pi等物質時,體系中就會有ATP出現(xiàn)。1957年,他發(fā)現(xiàn)這一過程總是與水的光解相伴隨。
ATP的合成與希爾反應的關系
上述實驗表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中的氧元素來自水,氧氣的產生和糖類的合成不是同一個化學反應,而是分階段進行的。
根據(jù)是否需要光能,將光合作用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碳反應)兩個階段。
1、光反應
類囊體薄膜上的色素分子
光、色素、酶、水、ADP、Pi、NADP+
O2、ATP、NADPH
ATP、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
有光無光都可以,酶、CO2、ATP、NADPH
(CH2O)、ADP 、Pi、NADP+
2、暗反應
光能→ATP、NADPH中活躍的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1.NADPH和ATP的移動途徑是什么?
從類囊體薄膜到葉綠體基質。
2.NADP+和ADP的移動途徑呢?
從葉綠體基質到類囊體薄膜。
3.NADPH的作用?
①在C3的還原中作還原劑;②為C3的還原提供能量
H2O → NADPH→ (CH2O )
CO2 → C3 →(CH2O)
3、光合作用中元素的轉移
4、光合作用中條件驟變對各物質的影響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課文課件ppt,共2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知識歸納,反應式,希爾反應,阿爾農實驗,ADP+Pi,ATP,光合作用的過程,H2O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優(yōu)秀ppt課件,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542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課件pptx、13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實驗視頻mp4、14探究二氧化碳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實驗視頻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5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教學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本節(jié)目標,光合作用,反應式,光合作用過程,有光才能反應,無光都能反應,光反應階段,NADP+,NADPH,暗反應階段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