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項提能特訓14 速率圖像與實驗探究
1.為研究硫酸銅的量對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速率的影響,某同學設計了如下一系列實驗。表中所給的混合溶液分別加入6個盛有過量Zn粒的反應瓶中,收集產(chǎn)生的氣體,記錄獲得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的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實驗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1H2SO4溶液/mL
30
V1
V2
V3
V4
V5
飽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A.V1=30,V6=10
B.反應一段時間后,實驗A、E中的金屬呈暗紅色
C.加入MgSO4與Ag2SO4可以與硫酸銅起相同的加速作用
D.硫酸銅的量越多,產(chǎn)生氫氣的速率肯定越快
答案 A
解析 A項,反應的總體積應該相同。A組中硫酸為30 mL,那么其他組硫酸量也都為30 mL,因此V1=30,而硫酸銅溶液和水的總量應相同,F(xiàn)組中硫酸銅為20 mL,水為0 mL,那么總量為50 mL,因此V6=10,故正確;B項,A中Zn反應較慢,反應一段時間后金屬呈灰黑色,而E中置換出大量的Cu,反應一段時間后金屬呈暗紅色,故錯誤;C項,硫酸鎂與鋅不反應,不能形成原電池,故錯誤;D項,如果硫酸銅過多,生成的銅附著在鋅表面,會阻礙鋅與硫酸的反應,反而會降低反應速率,故錯誤。
2.(2020·南京、鹽城一模)已知:4FeO+10H2O===4Fe(OH)3↓+8OH-+3O2↑。測得c(FeO)在不同條件下變化如圖甲、乙、丙、丁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表明,其他條件相同時,溫度越低FeO轉(zhuǎn)化速率越快
B.圖乙表明,其他條件相同時,溶液堿性越強FeO轉(zhuǎn)化速率越快
C.圖丙表明,其他條件相同時,鈉鹽都是FeO優(yōu)良的穩(wěn)定劑
D.圖丁表明,其他條件相同時,pH=11條件下加入Fe3+能加快FeO的轉(zhuǎn)化
答案 D
3.在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氣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
(1)降低溫度,化學反應速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600 ℃時,在一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將二氧化硫和氧氣混合,在反應進行至10 min和20 min時,分別改變了影響反應的一個條件,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zhì)的量變化如圖所示,前10 min正反應速率逐漸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前15 min內(nèi)用SO3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反應進程,表示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的時間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jù)如圖判斷,10 min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下同);20 min時改變的反應條件可能是________。
a.加入催化劑 b.縮小容器容積
c.降低溫度 d.增加O2的物質(zhì)量
答案 (1)減小 (2)減小 1.33×10-3mol·L-1·min-1 (3)15~20 min,25~30 min (4)ab d
解析 (2)前10 min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反應物SO2和O2的濃度不斷減小,正反應速率減小,前15 min內(nèi)用SO3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1.33×10-3mol·L-1·min-1。(3)反應過程中SO2、O2、SO3物質(zhì)的量不隨時間變化的時間段,即15~20 min和25~30 min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4)10~15 min三條曲線的斜率突然增大,說明反應速率突然加快,其原因可能是加入催化劑或縮小容器容積。反應進行至20 min時,曲線發(fā)生的變化是O2 的物質(zhì)的量突然增大,平衡發(fā)生移動,引起SO2、SO3物質(zhì)的量隨之發(fā)生變化。
4.煤化工是以煤為原料,經(jīng)過化學加工使煤轉(zhuǎn)化為氣體、液體、固體燃料以及各種化工產(chǎn)品的工業(yè)過程。
(1)將水蒸氣通過紅熱的炭即可產(chǎn)生水煤氣。反應為:C(s)+H2O(g)CO(g)+H2(g) ΔH=+131.3 kJ·mol-1。能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增加C的物質(zhì)的量
②升高反應溫度
③隨時吸收CO、H2轉(zhuǎn)化為CH3OH
④密閉定容容器中充入CO(g)
(2)將不同物質(zhì)的量的CO(g)和H2O(g)分別通入體積為2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兩組數(shù)據(jù):
實驗組
溫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
H2O
CO
H2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①實驗1中以v(CO2)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該反應的逆反應為________(填“吸”或“放”)熱反應。
(3)在一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2 mol的CO和6 mol 的H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CO(g)+2H2(g)CH3OH(g) ΔH<0。該反應的逆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
①由圖可知反應在t1、t3、t7時都達到了平衡,而在t2、t8時都改變了條件,試判斷t8時改變的條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②若t4時降壓,t5時達到平衡,t6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請在上圖中畫出t4~t6時逆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guān)系曲線。
答案 (1)②④ (2)①0.16 mol·L-1·min-1?、谖?br />
(3)①使用了催化劑
②
解析 (1)增加C的物質(zhì)的量,不能改變其濃度,不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吸收CO、H2相當于降低生成物的濃度,其化學反應速率減慢;充入CO增大生成物的濃度,可使化學反應速率加快。(2)①v(CO2)=v(CO)==0.16 mol·L-1·min-1。②對比實驗1、2可知,升高溫度,生成H2的量減少,說明逆反應是吸熱反應。(3)①本反應前后氣體物質(zhì)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和不等,t8時逆反應速率急劇提高且與正反應速率相等,故只能是加催化劑的原因。②t4時降壓,平衡左移,v逆急降,然后在t5時平衡。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練 第8章 專項提能特訓19 化工流程中的Ksp (含解析),共4頁。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練 第8章 專項提能特訓17 弱電解質(zhì)電離常數(shù)計算與圖像分析 (含解析),共5頁。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復習講練 第6章 專項提能特訓12 新型電源工作原理 (含解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一種可充電鋰—空氣電池如圖所示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