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石和地質年代表1.地球歷史:約有46億年。2.認識途徑:研究地層是最主要的途徑。3.地層(1)含義:具有時間順序的層狀巖石。
(2)沉積巖地 層特點
(3)分布規(guī)律①同一時代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②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的化石。要點筆記 地層一般遵循“下老上新”的規(guī)律,但如果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地質構造運動,新、老地層位置可能發(fā)生互換。(4)研究意義:通過研究地層和它們包含的化石,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不同時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點及其變化,并以此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和古地理環(huán)境。
4.地質年代表(1)含義:根據(jù)地層順序、生物演化階段、巖石年齡等,科學家把漫長的地球歷史按照宙、代、紀等時間單位,進行系統(tǒng)性地編年,這就是地質年代表。(2)地質年代表
特別提醒從地質年代表中可以看出,地球演化呈現(xiàn)明顯的階段性;地質年代表中的時間單位宙、代、紀,其時間尺度為宙>代>紀;表中的時間注記,大致規(guī)律是越早的地質年代跨越的時間越長。
二、地球的演化歷程1.前寒武紀(1)時間:自地球誕生到距今5.41億年的漫長時期,包括了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約占地球歷史的90%。(2)演化特點①大氣演化:由原始大氣的無氧環(huán)境演變?yōu)橛醒醐h(huán)境。②生物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細胞生物。③地質礦產(chǎn):前寒武紀是重要的成礦時期,大量的鐵、金、鎳、鉻等礦藏出現(xiàn)在這一時期的地層中。
2.古生代(1)時間:距今5.41億年—2.52億年,可分為早古生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和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2)演化特點①海陸演化:地殼運動劇烈,形成聯(lián)合古陸。②生物演化
③地質礦產(chǎn):晚古生代是地質歷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3.中生代(1)時間:距今2.52億年—6 600萬年,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2)演化特點①海陸演化:板塊運動劇烈,聯(lián)合古陸解體,各大陸向現(xiàn)在的位置漂移。
③地質礦產(chǎn):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
4.新生代(1)時間:距今6 600萬年至今,分為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2)演化特點①海陸演化:形成現(xiàn)代海陸分布格局;地殼運動劇烈,形成了現(xiàn)代地勢起伏的基本面貌。
③氣候演化:第四紀時期,全球出現(xiàn)數(shù)次冷暖交替變化,目前地球處于溫暖期。
思考感悟古生代末期,為什么幾乎95%的物種從地球上消失?提示 古生代地球的大氣環(huán)境不穩(wěn)定,地殼運動劇烈,生物物種少,因此地球環(huán)境的變化或宇宙環(huán)境的變化都會危及地球上生物的生存。
1.判斷正誤并糾錯(1)地球的歷史為4.6億年。(  )答案 × 地球的歷史約為46億年。(2)研究地層的巖石類型為沉積巖。(  )答案 √(3)人類出現(xiàn)于新生代。(  )答案 √ (4)含有三葉蟲化石的地層多形成于中生代。(  )答案 × 含有三葉蟲化石的地層多形成于古生代。(5)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的時代是早古生代。(  )答案 √
地球有悠久的過去,還有漫長的未來。生物的出現(xiàn)和進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類的歷史更是短暫的一瞬。據(jù)此完成2~3題。2.魚類大量繁衍出現(xiàn)在(  )A.元古宙 B.早古生代C.晚古生代 D.中生代3.含三葉蟲化石的地層是(  )A.古生代地層B.元古宙地層C.中生代地層D.新生代地層
解析 第2題,早古生代是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的時期;晚古生代早期魚類大量繁衍;到了中期,魚類逐漸進化為兩棲類。第3題,不同時代的地層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葉蟲是早古生代的海洋無脊椎動物。答案 2.C 3.A
探究一 化石和地質年代表
珊瑚礁是指珊瑚群體死后其遺骸構成的巖體,珊瑚礁的主體是由珊瑚蟲組成的,珊瑚蟲是海洋中的一種腔腸動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變?yōu)樽约荷娴耐鈿ぁ_@些石灰石經(jīng)過以后的壓實、石化,形成島嶼和礁石,也就是珊瑚礁。珊瑚一般要生長在水溫22—30 ℃且有一定鹽度的海水中,同時其光合作用還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世界珊瑚礁分布示意圖
結合材料探究:(1)讀圖分析珊瑚礁的主要分布區(qū)域。(2)我國地質和古生物科技工作者多次在喜馬拉雅山山坡上發(fā)現(xiàn)了珊瑚化石,試推測喜馬拉雅山地區(qū)的古地理環(huán)境。提示 (1)主要分布在中低緯度海域,以淺海為主。(2)很久以前,喜馬拉雅山所在地區(qū)曾為溫暖淺海環(huán)境,后來由于地殼的運動,海洋變?yōu)殛懙亍?br/>地球約有46億年的歷史,要了解地球的歷史,研究地層是最主要的途徑。1.地層
2.研究地層和化石的意義
研究地層和它們包含的化石→發(fā)現(xiàn)不同時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點及其變化→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和古地理環(huán)境
方法技巧 利用生物進化演變規(guī)律確定地層時代不同時代的地層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同一時代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因此,可以根據(jù)古生物的演化規(guī)律,利用化石來確定地層的順序和時代。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中,生活著一定的生物群,在生物體上會留下自然的烙印。這樣,利用生物化石可以推測該生物的生活時代及其地理環(huán)境。例如:在溫暖廣闊的淺海環(huán)境中,可以形成由珊瑚礁組成的石灰?guī)r;在濕熱的森林茂密地區(qū),可以形成有豐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層等。
例題1根據(jù)地層和化石的相關知識,完成下列各題。(1)在某地層中發(fā)現(xiàn)了由珊瑚礁組成的石灰?guī)r,則該巖石沉積的環(huán)境是(  )A.溫暖廣闊的淺海環(huán)境  B.寒冷干燥的寒帶荒漠C.濕熱茂密的森林地區(qū)D.河湖眾多的溫帶平原(2)腕足動物生活在海洋中,多數(shù)分布在淺海,體外具背、腹兩殼。青藏高原上有腕足動物化石(  )A.說明青藏高原在地質歷史時期曾經(jīng)是海洋B.通過該化石不能確定海洋的地質年代C.通過該化石可以確定青藏高原的海拔D.通過該化石可以確定青藏高原的地層厚度
素養(yǎng)立意試題主要根據(jù)生物化石推測所在的地質年代及自然地理環(huán)境,體現(xiàn)了對學生綜合思維的考查。解析 第(1)題,珊瑚礁主要分布在淺海大陸架附近,因此該巖石沉積的環(huán)境是溫暖廣闊的淺海環(huán)境,A正確。第(2)題,腕足動物屬于海洋生物,說明青藏高原在地質歷史時期曾經(jīng)是海洋,A正確;通過該化石可以確定海洋的地質年代,但不能確定青藏高原的海拔和地層厚度,B、C、D錯誤。答案 (1)A (2)A
地層是地殼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成層巖石的總稱。讀圖,完成1~2題。
1.研究古地理環(huán)境的主要依據(jù)是(  )A.文字記載B.考古資料C.標本與化石D.地層和化石2.與①對應的地層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 研究古地理環(huán)境的主要依據(jù)是地層和化石。不同的地層含有的化石不同,根據(jù)化石的差異可以判斷古地理環(huán)境特征。相同的地層往往含有相同的化石。答案 1.D 2.C
云貴高原地區(qū)石灰?guī)r廣布,該地區(qū)也是我國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qū)。據(jù)此完成3題。3.該地區(qū)煤層形成的古地理環(huán)境是(  )A.濕熱的草原地區(qū)B.溫暖廣闊的淺海C.濕熱的森林地區(qū)D.干旱的陸地環(huán)境解析 煤炭主要由森林演變而成,森林生長于濕熱的地區(qū)。答案 C
探究二 地球的演化歷史
《侏羅紀公園》是1993年上映的一部科幻冒險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學家,利用凝結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nèi)的恐龍血液提取出恐龍的遺傳基因,將已絕跡6 000多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復生,使整個努布拉島成為恐龍的樂園,即“侏羅紀公園”,但在哈蒙德帶孫子孫女首次游覽時,恐龍發(fā)威了。
結合材料探究:(1)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主要出現(xiàn)在哪個地質年代?距今約多少年?(2)恐龍早已滅絕,我們?nèi)祟愂侨绾握J識這種早期爬行動物的?(3)在恐龍繁盛的時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為主?對于我們目前的人類社會有何影響?
提示 (1)恐龍主要出現(xiàn)在中生代,在侏羅紀和白堊紀達到了大繁盛。距今2.52億年—6 600萬年。(2)通過對地層和化石的研究,我們?nèi)祟惈@知了恐龍的基本信息及其生活的古地理環(huán)境。(3)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極度興盛,在陸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中生代也是主要的成煤期,因此可以說該地質年代茂密的植物,為我們目前的人類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的化石能源和礦物燃料。
地球的演化歷程(1)地質年代的劃分地質年代的劃分單位從大到小依次為宙、代、紀等。
①前寒武紀:自地球誕生到距今5.41億年的漫長時期,約占地球歷史的90%。包括以下三個階段。
②顯生宙:開始出現(xiàn)大量較高等生物,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2)地貌和生物的演化特征①地貌的演化。
地殼運動劇烈,海陸格局發(fā)生了多次大的變遷,后期地球各塊大陸匯聚成聯(lián)合古陸
板塊運動劇烈,聯(lián)合古陸開始解體,各大陸向現(xiàn)在的位置漂移
聯(lián)合古陸最終解體,形成了現(xiàn)代海陸分布格局和現(xiàn)代地勢起伏的基本面貌,如今地球上一些高大山脈都在這一時期形成
方法技巧 在掌握生物進化與環(huán)境演變簡史中,重點抓住以下幾條線索。(1)時間變化:前寒武紀→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動物演化:動物孕育、萌芽和發(fā)展的初期階段→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魚類時代→兩棲動物時代→爬行動物時代→哺乳動物時代→人類時代。(3)植物變化:海洋藻類時代→陸地低等植物時代→蕨類植物時代→裸子植物時代→被子植物時代。
典例2按地質年代的先后順序,從古至今依次是前寒武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古近紀—新近紀—第四紀。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甲、乙兩個地質年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宙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2)乙的末期(  )A.蕨類植物明顯衰退B.恐龍滅絕C.出現(xiàn)被子植物 D.爬行動物盛行
思維導引第(1)題,結合圖中地質年代及其動植物特征判定甲、乙兩個地質年代。第(2)題,結合地質年代表中各個地質年代動、植物的特征進行分析。
早古生代以海洋無脊椎動物為主,晚古生代以脊椎動物為主;中生代以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為主;新生代以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為主
植物界:從古至今依次是海洋藻類—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動物界:從古至今依次是海洋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
解析 第(1)題,讀圖可知,甲對應的動物是恐龍,故為中生代,乙對應的是兩棲動物或海洋無脊椎動物,故為古生代,B正確。第(2)題,乙的末期進入裸子植物時代,蕨類植物明顯衰退,A正確;恐龍滅絕發(fā)生在中生代末期,B錯誤;乙末期并沒有出現(xiàn)被子植物,C錯誤;爬行動物盛行在中生代,D錯誤。答案 (1)B (2)A
生物總是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不斷進化,而且進化的過程是不可逆的。據(jù)此完成1~2題。1.揭開欣欣向榮的生物系統(tǒng)演化進程序幕的動物是(  )A.原核生物B.爬行動物C.真核生物D.無脊椎動物2.地質歷史上兩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物種大規(guī)模滅絕的時期是(  )A.中生代和新生代B.古生代寒武紀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紀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解析 第1題,古生代早期,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由此揭開欣欣向榮的生物系統(tǒng)演化進程序幕。第2題,古生代末期,發(fā)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種滅絕事件;中生代末期發(fā)生了物種大滅絕事件,絕大多數(shù)物種從地球上消失。答案 1.D 2.D
(地理實踐力、綜合思維)地球是生命的搖籃,生物誕生于遙遠的古代,誕生過程復雜,需要多種組合條件:首先要有豐富的多種有機物,要有適宜生物生存的水分,要有生物生存必需的礦物質,要有維持生命呼吸的氧氣,還要有適宜生物生活的溫度。生物是自然界長期演化形成的、多種有機物有序組合反應的結果。

相關課件

高中地理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多媒體教學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多媒體教學課件ppt,共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課文課件ppt: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課文課件ppt,共15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集體備課ppt課件:

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集體備課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課前預習,遺體或遺跡,多細胞,金鎳鉻,聯(lián)合古陸,海洋無脊椎,冷暖交替,預習過關檢驗,問題探究,變式訓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課文配套課件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課文配套課件ppt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課文配套課件ppt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課文配套課件ppt

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示范課課件ppt

地理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示范課課件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圖片ppt課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圖片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第三節(jié) 地球的歷史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