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15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一、單選題
1.(2023·廣東廣州·廣州市第二中學??寄M預測)下列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A.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則H2的標準燃燒熱為-241.8kJ·mol-1
B.若C(石墨;s)=C(金剛石,s)??ΔH>0,則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
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kJ·mol-1,則20.0gNaOH固體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熱量
D.已知2C(s)+2O2(g)=2CO2(g)??ΔHl;2C(s)+O2(g)=2CO(g)??ΔH2,則ΔHl>ΔH2
2.(2023·廣東汕頭·統(tǒng)考一模)下圖是用釕基催化劑催化和的反應示意圖,當反應生成液態(tài)時放出的熱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歷程中存在極性鍵、非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
B.圖示中物質(zhì)I為該反應的催化劑,物質(zhì)II、III為中間產(chǎn)物
C.使用催化劑可以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但無法改變反應的焓變
D.由題意知:??
3.(2023·廣東梅州·統(tǒng)考模擬預測)我國建成全球首套千噸級液態(tài)太陽燃料合成示范裝置,其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太陽能在此過程中主要轉(zhuǎn)化為電能和化學能
B.反應Ⅰ和反應Ⅱ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C.中存在的化學鍵有:離子鍵、共價鍵、氫鍵
D.該過程產(chǎn)生的氫氣和甲醇都可作為燃料電池燃料
4.(2023·廣東·校聯(lián)考一模)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造福人類美好生活。下列勞動項目與所涉及的化學知識不相符的是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學農(nóng)活動:撒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石灰能與土壤中的碳酸鹽反應
B
家務勞動:蛋糕加少量小蘇打會更松軟
碳酸氫鈉受熱分解
C
家庭小實驗:用醋制軟殼雞蛋
醋酸和蛋殼反應
D
社區(qū)服務:向社區(qū)科普喝高度白酒不能殺滅新冠病毒
醫(yī)用酒精用于體外殺菌消毒

A.A B.B C.C D.D
5.(2023·廣東·惠州一中模擬預測)我國正面臨巨大的減排壓力。燃煤電廠是的主要排放源,直接從燃煤煙氣中捕獲是緩解排放危機最有效的手段。一種鈣基吸收劑(主要成分為)循環(huán)捕集煙氣中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碳酸化反應器中發(fā)生了化合反應,且為放熱反應
B.生成的附著在鈣基吸收劑表面會堵塞孔隙,導致其捕集性能下降
C.中含有個電子
D.封存的可以轉(zhuǎn)化為甲醇等產(chǎn)品
6.(2023·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高級中學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分析下表中的3個熱化學方程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022年北京冬奧會“飛揚”火炬使用的燃料
氫氣

2008年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使用的燃料
丙烷



A.丙烷的燃燒熱為
B.等質(zhì)量的氫氣與丙烷相比較,充分燃燒時,丙烷放熱更多
C.
D.
7.(2023·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高級中學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Xe和形成的氟化物有、、三種,已知:在低溫下主要發(fā)生,隨著溫度升高、依次發(fā)生分解反應。下圖表述的是以和為始態(tài)得到的生成物在平衡體系內(nèi)的分壓與反應溫度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由圖可知Xe的三種氟化物中最穩(wěn)定
B.反應的
C.制備的合適溫度約為550K
D.與NaOH溶液反應產(chǎn)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8.(2023·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高級中學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工業(yè)上在催化劑的作用下CO可以合成甲醇,用計算機模擬單個CO分子合成甲醇的反應歷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過程中有極性鍵的斷裂和生成
B.反應的決速步驟為III→IV
C.使用催化劑降低了反應的
D.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9.(2023·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高級中學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已知:298K時,相關(guān)物質(zhì)的相對能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O(g)+O2(g)2CO2(g) ?H=-566kJ?mol-1

B.H2的燃燒熱為?H=-242kJ?mol-1
C.C2H6比C2H4穩(wěn)定
D.CO(g)+H2O(g)CO2(g)+H2(g)是放熱反應
10.(2023·廣東惠州·統(tǒng)考三模)和是環(huán)境污染性氣體,可在表面轉(zhuǎn)化為無害氣體,其總反應為,有關(guān)化學反應的物質(zhì)變化過程及能量變化過程分別如圖甲、乙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為氧化劑
B.
C.由圖乙知該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
D.為了實現(xiàn)轉(zhuǎn)化,需不斷向反應器中補充和

二、填空題
11.(2023·廣東廣州·廣東實驗中學校考模擬預測)Ⅰ.利用溫室氣體CO2和CH4制備燃料合成器,計算機模擬單個二氧化碳分子與甲烷分子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

已知:leV為1電子伏特,表示一個電子(所帶電量為-1.6×10-19C)經(jīng)過1伏特的電位差加速后所獲得的動能。
(1)制備合成氣CO、H2總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向密閉容器,中充入等體積的CO2和CH4,測得平衡時壓強對數(shù)lg p(CO2)和lg p(H2)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壓強的單位為MPa)

①T1_______T2(填“>” “”“”“0,T℃時,在恒壓反應器中,通入2molCH4和1molCO2,總壓強為p0,平衡時甲烷的轉(zhuǎn)化率為40%,H2O的分壓為p。
①關(guān)于上述平衡體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標號)。
A.n(CH4):n(CO2)=2:1
B.將H2O(g)液化,可以提高主反應的速率
C.若反應在恒容條件下進行,甲烷轉(zhuǎn)化率小于40%
D.若降低反應溫度,主、副反應均逆向進行
②DRM反應的Kp=_______(列出計算式即可,分壓=總壓×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
22.(2023·廣東清遠·清新一中??寄M預測)完成下列小題:
Ⅰ.催化劑活性是指催化劑的催化能力。金屬鉑(Pt)及其化合物在催化劑和電鍍等領(lǐng)域有著重要的應用。
(1)可以與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具有較強活性的催化劑金屬鉑(鉑黑),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2)氯鉑酸可用于石油化工中加氫、脫氫催化劑的活性部分,氯鉑酸溶液中加入過量的KCl溶液,攪拌均勻,過濾,濾液經(jīng)________________后,合并晶體,干燥,可以得到應用于電鍍的氯鉑酸鉀,氯鉑酸鉀易結(jié)晶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丙烷在25℃和光照條件下與發(fā)生反應,生成氯丙烷和氯丙烷兩種鹵代烴。CH3CH2CH3+Cl2CH3CH2CH2Cl(45%)+CH3CHClCH3(55%)
(3)從CH3CH2CH3分子中等效H原子來看,得到的氯丙烷和氯丙烷的物質(zhì)的量應為3∶1,但從實際得率看,有很大的差異,丙烷分子結(jié)構(gòu)中兩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氫原子的活性,還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假設分子結(jié)構(gòu)中甲基上的H原子的活性為x,亞甲基上的H原子的活性為y,則__________(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4)烷烴與鹵素單質(zhì)的取代反應本質(zhì)是與鹵素自由基(X·)的反應,生成烷烴自由基(R·)和鹵化氫,丙烷分別與鹵素原子“Cl·”和“Br·”發(fā)生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得到的丙烷自由基可以通過單電子(·)進一步結(jié)合鹵素原子,生成對應結(jié)構(gòu)的一鹵代烴產(chǎn)物。

和哪個更穩(wěn)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一般說來,自由能越高越不穩(wěn)定,越低越穩(wěn)定。
(5)Mn元素的自由能氧化態(tài)(或化合價Z)圖像如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時,Mn元素最穩(wěn)定狀態(tài)的存在微粒是__________,時,Mn元素最穩(wěn)定狀態(tài)的存在微粒是__________。
(6)離子反應,,結(jié)合上述圖像,從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分析,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
23.(2023·廣東·惠州一中模擬預測)苯乙烯是生產(chǎn)塑料和合成橡膠的重要有機原料,乙苯催化脫氫制備苯乙烯是目前生產(chǎn)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反應如下:(g) (g) +H2(g)。
(1)工業(yè)上,通常在乙苯蒸氣中摻混水蒸氣,反應溫度維持在600℃,并保持體系總壓為常壓的條件下進行反應。在不同反應溫度下,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和某催化劑作用下苯乙烯的選擇性(指除了以外的產(chǎn)物中苯乙烯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示意圖如下:

①一般控制原料氣中水油比n(水):n(乙苯)為9∶1,若水油比增大,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______(填“增大”或“減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控制反應溫度為60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研究機構(gòu)用代替水蒸氣開發(fā)了綠色化學合成工藝。反應方程式為:(g)+CO2(g) (g)+CO(g)+H2O(g)。反應歷程如圖:

①已知:。則______。
②催化劑表面酸堿性對乙苯脫氫反應性能影響較大,根據(jù)反應歷程分析,如果催化劑表面堿性太強,對反應造成的影響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出一點即可)。
③一定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乙苯和2mol,起始壓強為p0,平衡時容器內(nèi)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為5mol,乙苯的轉(zhuǎn)化率為______,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表示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______。(已知:氣體分壓=氣體總壓×氣體體積分數(shù))
24.(2023·廣東·深圳市光明區(qū)高級中學校聯(lián)考模擬預測)CO、CO2的回收和綜合利用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
(1)CO和H2可以合成簡單有機物,已知CO、H2合成CH3OH、HCOOCH3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計算2CH3OH(g)HCOOCH3(g)+2H2(g)△H=____。

已知鍵能數(shù)據(jù)如表。
化學鍵
H-H
C-O
C≡O
H-O
C-H
鍵能/(kJ?mol-1)
436
326
A
464
414

則C≡O的鍵能為_____。
(2)已知:反應1:2CO(g)+4H2(g)=CH3CH2OH(g)+H2O(g) △H=-128.8kJ?mol-1
反應2:2CO(g)+4H2(g)=CH3OCH3(g)+H2O(g) △H=-78.1kJ?mol-1
假設某溫度下,反應1的速率大于反應2的速率,則下列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示意圖正確的是_____(填字母)。A. B.
C. D.
(3)CO2催化加氫制甲醇可分兩步完成,反應歷程如圖所示。

已知CO(g)+2H2(g)=CH3OH(g) △H=-106kJ?mol-1
則CO2(g)+3H2(g)=CH3OH(g)+H2O(g) △H=_____。
該反應進程中總反應速率由第_____(“1”或“2”)步?jīng)Q定。
(4)在催化劑作用下,CO2、H2同時發(fā)生如下反應:
反應1(主反應):CO2(g)+3H2(g)=CH3OH(l)+H2O(g) △H<0
反應2(副反應):CO2(g)+H2(g)=CO(g)+H2O(g) △H>0
其壓強平衡常數(shù)(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分壓總壓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的對數(shù)lgKp與溫度倒數(shù)呈線性關(guān)系,如圖所示。其中表示主反應的變化曲線為____(填“L1”或“L2”)。


參考答案:
1.B
【詳解】A.燃燒熱是在25℃、101kP下用1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來進行測定的,因為所給方程式中水的狀態(tài)不是液態(tài),所以不能確定氫氣的燃燒熱數(shù)值,故A錯誤;
B.物質(zhì)的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因為石墨轉(zhuǎn)化為金剛石為吸熱反應,可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剛石的能量,所以石墨比金剛石穩(wěn)定,故B正確;
C.中和熱是指稀的強酸強堿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mol水時放出的熱量,而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時會放出大量的熱,所以20.0 g NaOH固體與稀鹽酸完全中和時,放出的熱量大于28.7 kJ,故C錯誤;
D.ΔH1為碳單質(zhì)完全燃燒時的反應熱,ΔH2為碳單質(zhì)不完全燃燒時的反應熱,燃燒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ΔH均為負數(shù),所以ΔH1小于ΔH2,故D錯誤;
故選:B。
2.A
【詳解】A.由反應示意圖可知反應過程中不存在非極性鍵的形成,故A錯誤;
B.物質(zhì)I為反應起點存在的物質(zhì),且在整個過程中量未發(fā)生改變,物質(zhì)I為催化劑,物質(zhì)II、III為中間過程出現(xiàn)的物質(zhì),為中間產(chǎn)物,故B正確;
C.催化劑通過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但不影響反應的焓變,故C正確;
D.生成液態(tài)時放出的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則??,故D正確;
故選:A。
3.C
【詳解】A.圖中可知,該裝置為太陽能光伏發(fā)電且產(chǎn)生了燃料CH3OH,即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和化學能,A項正確;
B.反應分別為、3H2+CO2=H2O+CH3OH,這兩個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B項正確;
C.CH3OH中的化學鍵只有共價鍵,沒有離子鍵,且氫鍵不屬于化學鍵,C項錯誤;
D.該裝置中產(chǎn)生了H2和CH3OH均能作為燃料電池的負極材料,D項正確;
故選C。
4.A
【詳解】A.土壤酸性過強,可施加石灰和農(nóng)家肥進行改良,石灰與酸性物質(zhì)反應,選項A符合題意;
B.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產(chǎn)生氣體,在發(fā)酵和烘焙過程中蛋糕會變蓬松,選項B不符合題意;
C.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能與醋酸反應,選項C不符合題意;
D.75%的酒精能使菌體蛋白質(zhì)脫水、變性、沉淀,從而殺滅細菌,因此醫(yī)用酒精用
于體外殺菌消毒,選項D不符合題意;
答案選A。
5.C
【詳解】A.碳酸化反應器中燃煤煙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氧化鈣發(fā)生反應生成碳酸鈣,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且為放熱反應,A正確;
B.反應生成的為顆粒狀,所以生成的附著在鈣基吸收劑表面會堵塞孔隙,導致其捕集性能下降,B正確;
C.分子中的電子數(shù)與質(zhì)子數(shù)相同,所以中含有=個電子,C錯誤;
D.根據(jù)元素守恒可知,可以轉(zhuǎn)化為甲醇等產(chǎn)品,符合“碳中和”理念,D正確;
故選C。
6.C
【詳解】A.燃燒熱是在101 kPa時,1 mol物質(zhì)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的氧化物時所放出的熱量;由反應②可知,1mol丙烷燃燒生成液體水時,放出熱量大于,A錯誤;
B.等質(zhì)量的氫氣與丙烷相比較,假設質(zhì)量均為44g,則兩者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22mol、1mol,則由反應①②比較可知,充分燃燒時,氫氣放熱更多,B錯誤;
C.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①×5-②得:,C正確;
D.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①×-③得:,D錯誤;
故選C。
7.B
【詳解】A.已知:在低溫下主要發(fā)生,隨著溫度升高、依次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則最穩(wěn)定,A正確;
B.由圖可知,隨著溫度升高,發(fā)生分解反應生成的量增加,則反應為吸熱反應,焓變大于零,B錯誤;
C.制備的合適溫度約為550K,此時含量最高,C正確;
D.與NaOH溶液反應產(chǎn)生,氧元素化合價升高則Xe化合價降低生成Xe單質(zhì),反應為,D正確;
故選B。
8.A
【詳解】A.由圖可知,總反應為,則涉及C-O鍵斷裂和C-H、O-H鍵的生成,A正確;
B.過渡態(tài)物質(zhì)的總能量與反應物總能量的差值為活化能,即圖中峰值越大則活化能越大,圖中峰值越小則活化能越小,決定總反應速率的是慢反應,活化能越大反應越慢,據(jù)圖可知反應的決速步驟為II→III,B錯誤;
C.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但是不改變反應的焓變,C錯誤;
D.由圖可知,生成物的能量低于反應物的能量,反應為放熱反應,單個CO分子合成甲醇放熱,則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D錯誤;
故選A。
9.B
【詳解】A.CO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O(g)+O2(g)2CO2(g)???H=[(-393×2)-(-110×2+0)] kJ?mol-1=-566kJ?mol-1,A正確;
B.H2的燃燒熱為?H=[(-286)-(0+×0)] kJ?mol-1=-286kJ?mol-1,B錯誤;
C.C2H6的能量為-84kJ?mol-1,C2H4的能量為52kJ?mol-1,物質(zhì)具有的能量越低,穩(wěn)定性越強,則C2H6比C2H4穩(wěn)定,C正確;
D.CO(g)+H2O(g)CO2(g)+H2(g)???H=[(-393+0)-(-110-242)] kJ?mol-1=-41kJ?mol-1,是放熱反應,D正確;
故選B。
10.D
【詳解】A.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降低,為氧化劑,故A正確;
B.反應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應為放熱反應,反應焓變△H=生成物總焓-反應物總焓=134kJ/mol-360 kJ/mol=,故B正確;
C.由圖乙知該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Ea小于逆反應的活化能Eb,故C正確;
D.和是催化劑,催化劑在化學反應的前后化學性質(zhì)和質(zhì)量是不變的,無需不斷補充,故D錯誤;
故選D。
11.(1)CO2(g)+CH4(g)=2CO(g)+2H2(g) △H=+(E5-E1)NA eV/mol
(2)???? >???? 0.01
(3)???? L2???? 兩個反應均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導致丙烷轉(zhuǎn)化率降低???? 溫度高于T2K時,反應 ⅱ 幾乎不發(fā)生(反應 ii 的平衡常數(shù)幾乎為0)
(4)???? CH3OH????

【詳解】(1)反應物CO2(g)+CH4(g)的能量為E1,生成物2CO(g)+2H2(g)的能量為E5,該反應為吸熱反應,熱化學反應式為CO2(g)+CH4(g)=2CO(g)+2H2(g) △H=+(E5-E1)NA eV/mol;
(2)①反應吸熱,溫度上升則平衡向右移動,H2的物質(zhì)的量增大,根據(jù)圖示可知T1>T2;②由圖可知溫度為T1,平衡時當p(H2)=p(CO)=100.5,,有p(CO2)=p(CH4)=102,則Kp==0.01 MPa2
(3)①從兩個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和投料比看,可知丙烷的轉(zhuǎn)化率要低于氧氣,所以L2代表丙烷的轉(zhuǎn)化率;②由于T1K后反應達到平衡,兩個反應均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導致丙烷轉(zhuǎn)化率降低;③當溫度達到T2K時,O2和丙烷的轉(zhuǎn)化率相同,且起始投料比n(C3H8):n(O2)=2∶1,可以判斷溫度達到T2K后,反應ⅱ不發(fā)生,只發(fā)生反應ⅰ。
(4)①反應ⅰ為吸熱反應,反應ⅱ和ⅲ為吸熱反應,當溫度上升,則反應ⅰ正向進行,反應ⅱ和ⅲ逆向進行,所以CO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增加,X代表CO,CH3OH和H2O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減少,但由于反應ⅰ中有H2O生成,所以H2O減少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少于CH3OH,所以Y代表CH3OH,Z代表H2O;
②根據(jù)各組分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隨溫度變化圖可知當溫度大于220℃時,>3且隨溫度上升而增加,由此可繪制出對應曲線。
12.(1)
(2)???? bd???? 反應未達平衡,溫度升高,催化劑逐漸失活或反應達到平衡,主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主反應向逆向進行
(3)???? 60???? 2.8
(4)
(5)???? 陰????

【詳解】(1)令反應為③,反應為④,由蓋斯定律可得主反應等于2③-④,所以;
(2)①主、副反應均是前后氣體體積變化的反應,故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可以說明反應達平衡,a正確;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影響,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變,b錯誤;平衡后各物質(zhì)的濃度保持不變,故三者物質(zhì)的量之比保持不變,c正確;平衡后,存在,d錯誤,綜上選bd;②結(jié)合圖示及反應焓變小于零可知,溫度低于205℃時反應未達平衡或者溫度升高催化劑失去活性,即溫度升高,催化劑逐漸失活或反應達到平衡,主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升高,主反應向逆向進行;
(3)令起始加入一氧化碳和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1mol和3mol,所以達到平衡消耗的一氧化碳為,結(jié)合和,生成的氮氣和一氧化二氮物質(zhì)的量之和為0.4mol,又平衡后與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1,所以平衡時氮氣物質(zhì)的量為0.3mol、一氧化二氮物質(zhì)的量為0.1mol,則平衡時一氧化氮物質(zhì)的量為,氫氣物質(zhì)的量為,水蒸氣物質(zhì)的量為,故一氧化氮的有效去除率為,一氧化二氮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
(4)由圖示物質(zhì)關(guān)系分析化合價,氧氣和一氧化氮作氧化劑,銨根離子作還原劑,結(jié)合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離子方程式為;
(5)M極一氧化氮中+2價氮得電子降到銨根離子中-3價氮,發(fā)生還原反應,所以M極為電解池的陰極;故N極作陽極,一氧化氮失去電子生成硝酸根,即電極反應為。
13.(1)+115.4kJ?mol-1
(2)???? C???? 65.2%???? ???? 反應為放熱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溫度升高,將使平衡逆向移動;
(3)???? 降低混合氣的溫度,使溫度維持在200℃左右???? 200℃是催化劑的活性溫度,且反應速率較快
(4)3CH4-6e-+6OH-=CH3CH2CH2OH+5H2O

【詳解】(1)①CH4(g)+O2(g)CH3OH(g)????△H1=-126.4kJ?mol-1
②CH4(g)+H2O(g)CH3OH(g)+H2(g)????△H2
③H2(g)+O2(g)= H2O(l)?????△H3=-285.8kJ?mol-1
④H2O(l)=H2O(g)??????△H4=+44kJ?mol-1
利用蓋斯定律,將反應①-③-④,得反應②為CH4(g)+H2O(g)CH3OH(g)+H2(g) △H2=+115.4kJ?mol-1。答案為:+115.4kJ?mol-1
(2)①A.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CH4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減小,A不符合題意;
B.反應達到平衡后,再充入一定量He,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壓強都不產(chǎn)生影響,CH4的平衡轉(zhuǎn)化率不變,B不符合題意;
C.投料比不變,增大反應物濃度,相當于加壓,平衡正向移動,CH4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C符合題意;
故選C。
②在200℃下,向容積為5L的恒容密閉反應器中加入催化劑,并充入6.0kPaCH4、4.8kPaO2和一定量He使反應充分進行,從圖中看出,起始總壓強為12kPa,平衡時總壓強為9.05kPa,則He的壓強為12kPa-6.0kPa-4.8kPa=1.2kPa,設參加反應的CH4的壓強為x,則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則6.0-x+4.8-0.5x+x+1.2=9.05??x=5.9kPa
則達到平衡時體系中CH3OH的體積分數(shù)為≈65.2%。
③該反應溫度下,方法I的標準壓力平衡常數(shù)=。
④若將容器改為絕熱容器,初始溫度為200℃,其他條件不變,達到新平衡時,甲醇產(chǎn)率降低,原因是:反應為放熱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溫度升高,將使平衡逆向移動。答案為:C;65.2%;;反應為放熱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溫度升高,將使平衡逆向移動;
(3)通入CH4發(fā)生反應前,要往反應器中通入O2從而活化催化劑,活化催化劑后持續(xù)通入He一段時間的目的是:降低混合氣的溫度,使溫度維持在200℃左右;從反應速率的角度分析,通入CH4后反應溫度維持在200℃的原因:200℃是催化劑的活性溫度,且反應速率較快。答案為:降低混合氣的溫度,使溫度維持在200℃左右;200℃是催化劑的活性溫度,且反應速率較快;
(4)從圖中可以看出,ZrO2/NiCo2O4電極為負極,則CH4失電子產(chǎn)物與電解質(zhì)反應生成CH3CH2CH2OH等,電極反應式為3CH4-6e-+6OH-=CH3CH2CH2OH+5H2O。答案為:3CH4-6e-+6OH-=CH3CH2CH2OH+5H2O。
【點睛】在活性溫度時,催化劑的活性最大。
14.(1)???? ???? 大于???? ???? 1.6×10?3
(2)?1.0V、Cu6(S)
(3)???? p1>p2>p3???? TK之前以反應Ⅰ為主,轉(zhuǎn)化率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TK之后以反應Ⅱ為主,轉(zhuǎn)化率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
(4)2

【詳解】(1)①反應熱與反應物的鍵能之和與生成物的鍵能之和的差值相等,則反應Ⅰ的焓變ΔH1=(2×803+436)kJ/mol—(1071+2×464)kJ/mol=+43 kJ/mol,該反應為吸熱反應,所以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故答案為:+43 kJ/mol;大于;
②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Ⅱ—反應Ⅰ得到反應,則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故答案為:;
③由速率公式可得:2.0×10?4=k×0.02×0.013,解得k=1×104,則a=1×104×0.02×0.023=1.6×10?3,故答案為:1.6×10?3;
(2)由圖可知,電極電勢為?1.0V、Cu6(S)做催化劑時生成甲醇的法拉第效率最高,則最合適的電勢及最佳催化劑是?1.0V、Cu6(S),故答案為:?1.0V、Cu6(S);
(3)反應Ⅰ是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反應Ⅱ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增大,由圖可知,壓強為p1、p2、p3時,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依次減小,則壓強的大小順序為p1>p2>p3;反應Ⅰ是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應Ⅱ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由圖可知,壓強一定時,溫度升高,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先增大后減小,說明TK之前以反應Ⅰ為主,轉(zhuǎn)化率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TK之后以反應Ⅱ為主,轉(zhuǎn)化率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故答案為:p1>p2>p3;TK之前以反應Ⅰ為主,轉(zhuǎn)化率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TK之后以反應Ⅱ為主,轉(zhuǎn)化率隨著溫度升高而降低;
(4)設平衡時一氧化碳、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xmol、ymol,平衡時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是50%,由碳原子個數(shù)守恒可得:x+y=1,體系內(nèi)剩余1mol氫氣,由方程式和氫原子個數(shù)守恒可得:2x+x+y=2,解得x=y=0.5,則反應Ⅱ的平衡常數(shù)K=,故答案為:2。
15.(1)???? ???? 減小
(2)???? a>b>c???? 0.5???? 0.64
(3)???? ???? 4:1

【詳解】(1)設③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③=②-①,則;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二氧化碳的轉(zhuǎn)化率減??;
(2)①兩種物質(zhì)反應,增大二氧化碳的濃度則氫氣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會增大,故a、b、c各曲線所表示的投料比由大到小的順序為a>b>c;
②根據(jù)題給數(shù)據(jù)可得三段式如下,

平衡時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1.6mol,
則此時平衡常數(shù);
③根據(jù),
則;
(3)由圖可知,二氧化碳在銅電極上得到電子生成乙烯,電極反應式為:;根據(jù)電子轉(zhuǎn)移情況:、、,由于陰極生成CO、HCOOH、,且各產(chǎn)物生成速率相同,則每產(chǎn)生1 mol 電路中通過電子總物質(zhì)的量為16 mol,故Pt電極與Cu電極上產(chǎn)生與的體積比為16/4=4:1。
16.(1)
(2)???? ad???? ab
(3)???? n???? AD???? ????

【詳解】(1)由蓋斯定律可知a+b+d可得反應 ;
(2)①由圖示知隨著溫度升高,bc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ad平衡常數(shù)增大,故ad反應屬于吸熱,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②平衡常數(shù)大于即lgKp>5時可認為反應完全,則時,反應完全進行的有ab。
(3)①ad反應屬于吸熱,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故CO的含量增大,曲線n為CO的曲線;
②A.該體系只有氣體參與反應,質(zhì)量守恒,m總不變,反應體系是氣體物質(zhì)的量增大的反應,恒壓體系容器的體積增大,故密度是個變量,當氣體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選項A正確;
B.溫度升高,反應的、均增大,選項B錯誤;
C.平衡常數(shù)是個隨溫度變化的常數(shù),達到平衡時分離出部分,反應c的平衡常數(shù)不變,選項C錯誤;
D.恒壓環(huán)境中加入稀有氣體,容器體積增大,反應體系的分壓減小,ad平衡正向移動,重新達到平衡時的物質(zhì)的量增加,選項D正確;
答案選AD;
③、和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分別為0.20、0.32、0.12,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之和為1-(0.2+0.32+0.12)=0.36,設平衡時各物質(zhì)總的物質(zhì)的量為n總,根據(jù)碳元素守恒可知(0.20+0.36)n總=4,故n總=mol,則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0.32mol=mol;由圖可知,下達到平衡時CO和CO2的物質(zhì)的量相等,則n(CO)= n(CO2)=0.36n總=mol,n(H2O)=0.12 n總=mol,c(CH4)=0.2 n總=mol,反應c的平衡常數(shù)K=。
17.(1)???? +=2CO+ 2H2 =E3-E1???? 快反應
(2)???? B???? CO2的轉(zhuǎn)化率大于
(3)加入CaO和反應使?jié)舛冉档?,反應④平衡正向移動,平衡體系混合氣中H2的物質(zhì)的量增大
(4)???? >???? 0.75
(5)CH4-4e-+2O2-=CO2+2H2

【詳解】(1)-干重整反應生成CO和H2,由圖可知反應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該反應為吸熱反應,=生成物能量-反應物能量=E3-E1,熱化學方程式為:+=2CO+ 2H2 =E3-E1;由圖可知,反應Ⅱ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Ⅰ,反應Ⅱ是快反應。
(2)等物質(zhì)的量的CH4(g)和CO2(g)發(fā)生干重整反應+=2CO+ 2H2,同時還發(fā)生了副反應:CO2(g)+H2(g)?CO(g)+H2O(g),則CO2的轉(zhuǎn)化率大于,則表示CH4平衡轉(zhuǎn)化率的是曲線B。
(3)壓強為P0kPa,溫度低于700℃時,加入CaO和反應使?jié)舛冉档?,反應④平衡正向移動,平衡體系混合氣中H2的物質(zhì)的量增大。
(4)溫度、投料量相同,由圖乙可看出E、G兩點CH4轉(zhuǎn)化率相同,可知E、G兩點CH4物質(zhì)的量相等,但G點壓強大,所以G點對應的體積小,CH4的濃度大,即c(G) >c( E);500℃ 時由圖甲可知平衡時n( H2) =2.1 mol,由圖乙可知,相同反應時間,G點CH4轉(zhuǎn)化率小于F點,但G點壓強大于F點,則G點已達到平衡,CH4平衡轉(zhuǎn)化率為0.6,列三段式:


平衡時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為:0.4mol+0.3mol+2.1mol+0.3mol+2.1mol=5.2mol,此溫度下反應③的壓力平衡常數(shù) 。
(5)由外接直流電源可以判斷是電解池,根據(jù)元素化合價變化,Ni- YSZ電極上發(fā)生CH4→H2+ CO2的轉(zhuǎn)變,則該電極為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結(jié)合圖示,電極反應式為CH4-4e-+2O2-=CO2+2H2。
18.(1)+178
(2)AC
(3)???? C???? 積碳在其表面快速沉積使其活性降低
(4)???? a???? 比值增大,乙烷轉(zhuǎn)化率增大,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變化比CO和C2H4要大???? 0.077P

【詳解】(1)將反應Ⅰ加上反應Ⅱ得到反應的 ;故答案為:+178。
(2)A.升高溫度,活化分子數(shù)目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多,碰撞幾率增大,因此正、逆反應速率同時增大,故A正確;
B.和的物質(zhì)的量不再改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不能是物質(zhì)的量相等,故B錯誤;
C.增加起始投料時的體積分數(shù),單位體積的活化分子數(shù)增加,碰撞幾率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C正確;D.增加起始投料時的體積分數(shù),可以理解為再另外一個容器中加入后再加壓,由于反應是體積增大的反應,因此加壓后平衡逆向移動,平衡轉(zhuǎn)化率減小,故D錯誤;
綜上所述,答案為:AC。
(3)①在一定條件下,催化乙烷脫氫轉(zhuǎn)化為乙烯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該歷程的各步反應中,生成下列物質(zhì)速率最慢的是活化能最大的即第二步(TS2);故答案為:C。
②用基催化劑研究催化脫氫,該催化劑對鍵和鍵的斷裂均有高活性,易形成碳單質(zhì)。一定溫度下,基催化劑在短時間內(nèi)會失活,說明碳單質(zhì)沉積在Co上,Co沒有與乙烷接觸從而使其活性失活;故答案為:積碳在其表面快速沉積使其活性降低;故答案為:積碳在其表面快速沉積使其活性降低。
(4)①圖中曲線c表示的物質(zhì)為,比值增大,致使反應Ⅱ正向移動,乙烯濃度降低,致使反應Ⅰ也正向移動,乙烷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因此乙烷的改變量比乙烯變化量大,因此表示的曲線為a,判斷依據(jù)是比值增大,乙烷轉(zhuǎn)化率增大,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變化比CO和C2H4要大;故答案為:a;比值增大,乙烷轉(zhuǎn)化率增大,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變化比CO和C2H4要大。
②當時,平衡時體系壓強為P,建立三段式,,則反應Ⅰ的平衡常數(shù);故答案為:0.077P。
19.(1)
(2)AB
(3)
(4)???? 低???? 過多地占據(jù)催化劑表面,導致催化劑對乙苯的吸附率降低????
(5)

【詳解】(1)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I=反應II+反應III,則反應I的,故答案為:;
(2)A. 由反應I可知,及時分離出水蒸氣,有利于反應I平衡正向移動,從而提高平衡混合物中苯乙烯的含量,故正確;
B. 二氧化碳為反應物,CO為生成物,反應過程中二氧化碳逐漸減少,CO逐漸增多,則的比值在減小,當保持恒定時,說明反應I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故正確;
C. 其他條件相同,反應II正向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若在恒容條件下進行,容器內(nèi)壓強逐漸增大,不利于反應正向進行,因此恒壓條件下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更高,故錯誤;
D. 反應III為吸熱反應,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故錯誤;
故選:AB。
(3)由圖中信息可知反應ii為,故答案為:;
(4)①溫度相同時,∶n(乙苯)越大,乙苯的轉(zhuǎn)化率越高,結(jié)合圖像可知越靠上的曲線乙苯轉(zhuǎn)化率越高,則靠上曲線對應的∶n(乙苯)較大,則在轉(zhuǎn)化率相同時,∶n(乙苯) 較大的對應的溫度越低,故答案為:低;
②相同溫度下,投料比遠大于10∶1時,乙苯的消耗速率明顯下降,可能的原因是乙苯的濃度過低,也可能是過多地占據(jù)催化劑表面,導致催化劑對乙苯的吸附率降低,從而導致乙苯反應的量大大減少,轉(zhuǎn)化率降低,故答案為:過多地占據(jù)催化劑表面,導致催化劑對乙苯的吸附率降低;
③850K時,反應經(jīng)t min達到P點,初始時乙苯的物質(zhì)的量為n mol,此時乙苯轉(zhuǎn)化率為50%,則消耗的乙苯的物質(zhì)的量為0.5n,生成苯乙烯的物質(zhì)的量為0.5n,v(苯乙烯)=,故答案為:;
(5)


+CO2(g)


+
+
起始壓強
p1





變化壓強
x
x

x
x
x
平衡壓強
p1-x
p

x
x
x

由題意得:p1-x+ p+x+x+x=p2,解得:x=,苯乙烯的平衡分壓等于x=,故答案為:。
20.(1)不能
(2)???? 2???? ???? =???? 向右???? 不改變
(3)???? ????

【詳解】(1)因為該反應,高溫下能自發(fā)進行,低溫下不能自發(fā)進行;
(2)①相同溫度下,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互為倒數(shù),所以,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
②根據(jù),反應達平衡狀態(tài),等于;
③恒溫、恒壓條件下向平衡體系中通入氬氣,容器體積增大,相當于減小壓強,合成氨反應的平衡正向移動,催化劑降低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但是不改變反應的焓變;
(3)①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氨的體積分數(shù)越大,所以;
②根據(jù)三段式:,,,,。
21.(1)+247.3kJ/mol
(2)???? CO2★+H★=CO★+OH★???? CO★???? H★和OH★
(3)???? CH3★=CH2★+H★???? v2>v3>v1???? 脫氫反應第4步為CH★=C★+H★,發(fā)生該步反應,三種催化劑中Sn12Ni需要克服的活化能最大,反應不易發(fā)生,故產(chǎn)生的積碳較少
(4)???? CD????

【詳解】(1)因為CH4、H2、CO的燃燒熱分別為-890.3 kJ/mol、-285.8kJ/mol,-283kJ/mol,則①△H1=-890.3 kJ/mol;②△H2=-285.8kJ/mol;③△H3=-283kJ/mol;根據(jù)蓋斯定律,①-2②-2③得CH4(g)+CO2(g)?2CO(g)+2H2(g) △H=△H1-2△H2-2△H3=+247.3 kJ/mol;
(2)CO2的活化包括直接活化和氫誘導活化,在氫誘導活化中,CO2★+H★COOH★CO★+OH★,因此CO2的氫誘導活化反應方程式為CO2★+H★=CO★+OH★;由圖可知,過程3的最終產(chǎn)物為CO★;過程1甲烷逐步脫氫生成H★,過程3 CO2的活化過程中生成OH★,因此過程4發(fā)生擴散吸附的微粒為H★和OH★;
(3)①活化能最大的過程為反應的決速步驟,由圖可知,過渡態(tài)為TS2的反應為決速步驟,對應的方程式為:CH3*=CH2*+H*;
②催化劑能夠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活化能越低,則化學反應速率越大,所以v2>v3>v1;
③由圖可知,脫氫反應第4步為CH★=C★+H★,發(fā)生該步反應,三種催化劑中Sn12Ni需要克服的活化能最大,反應不易發(fā)生,故產(chǎn)生的積碳較少;
(4)①
A.投入量n(CH4):n(CO2)=2:1,主反應消耗量n(CH4):n(CO2)=1:1,副反應消耗CO2,因此主副反應消耗量n(CH4):n(CO2) 2:1,則平衡時體系中n(CH4):n(CO2) 2:1,A錯誤;
B.將H2O(g)液化,副反應平衡正向移動,導致CO2和H2濃度減小,CO濃度增大,則主反應CH4(g)+CO2(g)?2CO(g)+2H2(g)反應的速率減慢,B錯誤;
C.主反應正向為體積增大的反應,若反應在恒容條件下進行,等效于在恒壓的基礎(chǔ)上,縮小體積加壓,主反應平衡逆向移動,則甲烷轉(zhuǎn)化率小于40%,C正確;
D.由于主、副反應正反應均為吸熱反應,則若降低反應溫度,主、副反應均逆向進行,D正確;
故選CD。
②對主反應列三段式:

平衡時,設水的物質(zhì)的量為x mol,對副反應列三段式:
已知,平衡時水的分壓為P,在恒溫恒壓體系下,壓強之比等于物質(zhì)的量之比,所以有,所以x=,n(總)=4.6mol,則平衡時,P(CH4)=,P(CO2)=,P(CO)=,P(H2)=,
Kp ==。
22.(1)+=
(2)???? 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 氯鉑酸鉀在水中溶解度小
(3)3.67
(4)
(5)???? Mn2+???? MnO2
(6)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較大,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 和MnO2程度很大,歧化反應容易發(fā)生

【詳解】(1)可以與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具有較強活性的催化劑金屬鉑(鉑黑),化學方程式+=,答案:+2=。
(2)氯鉑酸溶液中加入過量的KCl溶液,攪拌均勻,過濾,濾液經(jīng)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后,干燥,得到氯鉑酸鉀,氯鉑酸鉀易結(jié)晶析出的原因是氯鉑酸鉀在水中溶解度小,答案: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氯鉑酸鉀在水中溶解度??;
(3)由題意可知,則 3.67,答案:3.67。
(4)物質(zhì)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由圖中信息可知能量比能量低,更穩(wěn)定,答案:;
(5)一般說來,自由能越高越不穩(wěn)定,越低越穩(wěn)定。由上圖可知,時,Mn元素自由能最低的的微粒是Mn2+,最穩(wěn)定狀態(tài)的存在微粒Mn2+,時,Mn元素自由能最低的的微粒是MnO2,最穩(wěn)定狀態(tài)的存在微粒是MnO2,答案:Mn2+;MnO2;
(6)離子反應,,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較大,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 和MnO2程度很大,歧化反應容易發(fā)生,答案: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較大,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 和MnO2程度很大,歧化反應容易發(fā)生。
23.(1)???? 增大???? 反應為氣體分子增加的反應,若水油比增大,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導致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 苯乙烯的選擇性和乙苯的轉(zhuǎn)化率均較高
(2)???? +128???? 降低了乙苯的轉(zhuǎn)化率???? 50%????


【詳解】(1)①一般控制原料氣中水油比為9∶1,反應為氣體分子增加的反應,若水油比增大,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導致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
②控制反應溫度為的理由是此時苯乙烯的選擇性和乙苯的轉(zhuǎn)化率均較高;若溫度過低,則反應速率減慢且乙苯轉(zhuǎn)化率變低;若溫度過高則苯乙烯選擇性下降且可能導致催化劑活性下降;
故答案為:增大;反應為氣體分子增加的反應,若水油比增大,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正向移動,導致乙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苯乙烯的選擇性和乙苯的轉(zhuǎn)化率均較高;
(2)①已知:
Ⅰ(g)+ H2(g);
Ⅲ;
則Ⅰ-Ⅲ得:(g)+CO2(g)(g)+ CO(g)+ H2O (g)=;
②催化劑表面酸堿性對乙苯脫氫反應性能影響較大,根據(jù)反應歷程可知,催化劑表面需要活化吸附,該微粒帶負電荷,如果催化劑表面堿性太強,則帶負電荷的氫氧根離子較多,不利于的吸附,且堿性物質(zhì)會和二氧化碳反應導致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二氧化碳發(fā)生反應從而降低了乙苯的轉(zhuǎn)化率;
③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增加1的反應,反應后總的物質(zhì)的量增加,一定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乙苯和,起始壓強為,平衡時容器內(nèi)氣體總物質(zhì)的量為,增加物質(zhì)的量為1mol,則反應的乙苯、二氧化碳均為1mol,平衡時乙苯、二氧化碳、苯乙烯、一氧化碳、水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1mol,反應后總壓為,則乙苯的轉(zhuǎn)化率為;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表示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
故答案為:+128;50%;降低了乙苯的轉(zhuǎn)化率;。
24.(1)???? +135.4 kJ?mol-1???? 1054kJ?mol-1
(2)A
(3)???? -65kJ?mol-1???? 1
(4)L1

【詳解】(1)根據(jù)圖可寫出①、
②,
②-①×2可得出。
根據(jù)反應,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代入數(shù)據(jù)-106.0=A+2×436-3×414-326-464,解得,的鍵能為;
(2)反應1、反應2均為放熱反應,并且反應1放熱多,反應1的速率快則說明反應1的活化能小,因此選A;
(3)根據(jù)圖象可寫出反應①,結(jié)合反應②,①+②可得出總反應?;罨茉酱髣t反應速率越慢,總反應的速率由活化能大的步驟決定,反應由第1步?jīng)Q定;
(4)橫坐標為溫度的倒數(shù),數(shù)值越大,溫度越低,主反應為放熱反應,降低溫度時平衡常數(shù)增大,所以表示主反應的變化曲線。

相關(guān)試卷

河南高考化學三年(2021-2023)模擬題匯編-15化學反應的熱效應(2):

這是一份河南高考化學三年(2021-2023)模擬題匯編-15化學反應的熱效應(2),共4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原理綜合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安徽省高考化學三年(2021-2023)模擬題匯編-15化學反應的熱效應(3):

這是一份安徽省高考化學三年(2021-2023)模擬題匯編-15化學反應的熱效應(3),共3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原理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9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這是一份山東省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9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共4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原理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湖南省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9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湖南省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9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河南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5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河南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5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河北省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6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河北省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6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6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安徽省2023年高考化學模擬題匯編-06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