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
1.(2019七下·龍崗期末)讀我國南極科考站位置示意圖.回答下列小題。
(1)我國科考船從長城站出發(fā),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繞南極洲航行一周,依次經過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B.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D.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
(2)一年中四個科考站極晝時間最長的是( )
A.昆侖站B.泰山站C.中山站D.長城站
(3)四個科考站氣溫最低的是( )
A.長城站B.中山站C.泰山站D.昆侖站
2.(2019·湘潭) 2018年2月7日,我國第五個南級科學考察站羅斯海新站正式奠基,預計22年建成。
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羅斯海新站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地處中緯度地區(qū)
②位于西半球
③有極晝極夜現象
④嚴寒、降水豐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南極地區(qū)特征及其原因搭配正確的是( )
A.淡水寶庫--降水豐富、河湖眾多
B.白色荒漠--沙漠面積廣大
C.冰雪高原--冰川覆蓋、海拔高
D.科研寶地—企鵝、北極熊等獨特生物多
(2021八下·長春月考)閱讀南極及周邊地區(qū)圖( 下圖 ),圖中虛線為某次科學考察路線,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小題。
3.貝貝在常德某中學偶遇英語外教老師“珍珠”,老師自我介紹來自南非開普敦。請你在圖中幫貝貝找到“珍珠”老師祖國所在的位置( )
A.①B.②C.③D.④
4.本次科學考察從①地東部出發(fā),沿圖中箭頭方向航行至中山站,先后經過 大洋為( )
A.大西洋、印度洋B.印度洋、大西洋
C.印度洋、太平洋D.太平洋、印度洋
5.有關此次科學考察的情況,不可信的是( )
A.考察時間可能為11月至次年2月
B.考察期間遭遇了惡劣天氣烈風、暴雨
C.在大陸上看見成群的企鵝
D.該大陸至今無人定居
6.(2019七下·平遙期末)南、北極地區(qū)是人類干預最少的地區(qū),是最具科學考察價值的地區(qū)。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以下關于兩極地區(qū)共性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兩極地區(qū)均是高緯度地區(qū)且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
B.兩極地區(qū)均外圍是海洋,中心是陸地
C.兩極地區(qū)均無常住人口
D.南極的長城站和北極的黃河站都有極晝、極夜現象
(2)兩極地區(qū)氣候都很寒冷,但是南極比北極更寒冷的原因( )
④南極地區(qū)冰雪覆蓋②南極地區(qū)海拔更高
③南極地區(qū)緯度更高④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7.(2019·呼倫貝爾) 2018年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在南極恩克斯堡島正式奠基,預計2022年建成。讀南極地區(qū)圖(下圖中陰影部分為夜晚)。
完成下列各題。
(1)長城站位于擬建的羅斯海新站的_________方向( )
A.東南B.西北C.西南D.東北
(2)在南極建科考站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是( )
①酷寒
②烈風
③沙塵暴
④暴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從圖中獲取的信息正確的是( )
A.甲處在本初子午線上,跨東西兩半球
B.乙處坐地日行八萬里,跨南北兩半球
C.該日甲處的白晝時間比乙處長
D.該日為6月22日前后
8.(2018·云南)2018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羅斯海新站正式選址奠基。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羅斯海新站選址奠基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是( )
A.酷寒、烈風B.缺少淡水資源
C.此時處于極夜D.正值雨季,多暴雪
(2)下列關于我國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有極晝極夜現象
B.羅斯海新站所處緯度最低
C.最靠近南極點的是昆侖站
D.羅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東北方
9.(2018·威海)極地地區(qū)作為科考寶地,受到人類越來越多的關注和研究,2018年1月,我國宣布愿依托北極航道的開發(fā)利用,與各方共建“冰上絲綢之路”;2018年2月,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在南極洲羅斯海難言島上正式選址莫基。讀“我國北極通道路線圖”(左圖)和“南極洲圖”(右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我國北極通道路線(大連—鹿特丹)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該路線的行進方向總體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
B.該路線沿途經過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
C.該路線穿過了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
D.該路線因為路程短,可以全年通航
(2)有關極地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南極地區(qū)比北極地區(qū)氣溫低、降水多、風速大
B.與南極地區(qū)相比,北極地區(qū)自然資源并不豐富,只有相對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
C.兩極的科學考察都選擇在2月份,因為此時冰面堅固,利于通行
D.圖示科考站中只有長城站無極晝極夜現象
10.(2019·中山模擬)北京時間2019年1月19日10時47分,我國雪龍?zhí)枠O地考察船在(69°59.9’S,94°04.2'W)位置與冰山碰撞,致使船桅桿及部分舷墻受損。經檢修后考察船駛向距事發(fā)地最近的我國南極科考站。下圖為南極地區(qū)示意圖。
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1)雪龍?zhí)柵c冰山碰撞的位置大致在下列那點附近( )
A.①B.②C.③D.④
(2)關于圖中四個的科考站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長城站和泰山站的季節(jié)相反
B.四個科考站都有極晝極夜現象
C.中山站在泰山站的正南方向
D.北半球冬至日,長城站的白晝最短
(3)科考隊到達泰山站時,下列敘述可信的是( )
A.環(huán)境惡劣,無生命現象B.常遇烈風、酷寒
C.看到北極熊在嬉戲玩耍D.此時黃河正值汛期
11.(2017·揭西模擬)讀南極洲簡圖,完成下列各題。
(1)北京時間2016年2月7日22時,某工程師在長城站參加了央視春晚微信搶紅包活動,對南極地區(qū)是一個自然資源的“大倉庫”,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埋藏著豐富的礦產
B.儲存著大量固體淡水資源
C.地球上動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方
D.存在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
(2)下列關于南極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處大洋為太平洋
B.該地區(qū)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
C.我國四個科考站都有極晝極夜現象
D.每年6~8月是南極科考的最佳時期
12.(2017·湘潭模擬)2016-2017南極旅游季于2016年11月正式拉開序幕。結合南極地區(qū)圖,回答下列各題。
(1)泰山站位于長城站的( )方向
A.東南B.東北C.西南D.西北
(2)關于南極地區(q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煤炭、鐵礦、水能資源豐富
B.科考的最佳時間是6、7、8月
C.冰蓋面積逐漸縮小
D.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南極地區(qū)幾乎沒有生物資源
13.讀南極洲略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與長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
B.我國三個科學考察站都位于東半球
C.南極洲年平均降水量雖少,但水資源豐富
D.我國在南極建科學考察站都選擇在7月
14.(2018七下·豐城期末)2017年4月11日,經過161天、超過3萬海里的航行,“雪龍”號抵達上海,中國第33次南極科考圓滿收官。本次南極考察開創(chuàng)了海陸空立體協同考察的新模式,完成了我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的選址考察工作。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上圖中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科考站、氣候最寒冷的科考站分別是( )
A.長城站、昆侖站B.中山站、泰山站
C.昆侖站、長城站D.泰山站、中山站
(2)上圖中甲地為我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選址地點,其位于中山站的( )
A.西南方B.東南方C.西北方D.東北方
(3)我國在南極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 )
A.開發(fā)南極地區(qū)豐富的淡水資源B.作為游客旅游觀光的休息區(qū)域
C.體驗南極地區(qū)酷寒的氣候特點D.利用獨特的環(huán)境進行科學實驗
15.(2017七下·平定期末)關于兩極地區(q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兩極地區(qū)都有極晝和極夜的現象
B.兩極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都很惡劣
C.北極地區(qū)具有“白色沙漠”之稱
D.南極地區(qū)的企鵝被稱作是南極的主人
二、綜合題
16.(2018·衡陽)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8年2月7日,我國在南極大陸上舉行了第五個考察站(恩克斯堡)新站選址奠基儀式。
材料二:下圖為兩極地區(qū)圖
(1)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積最 (大/小)的大洋。
(2)北極地區(qū)的主要居民因紐特人是 人種,南極四個科考站中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 ,南極代表性的動物是 。
(3)同樣是極地地區(qū),南極地區(qū)比北極地區(qū)的年平均氣溫低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單項選擇)
A.南極地區(qū)的緯度位置比北極地區(qū)高
B.南極地區(qū)沒有定居人口
C.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
D.南極地區(qū)的地勢比北極地區(qū)高
(4)我國在南極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選擇在2月份,簡述理由。(至少回答一點)
(5)由于全球變暖,北極海域冰層減少,嚴重影響北極地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注意哪些事情緩解這種情況?(至少回答一點)
17.讀極地地區(qū)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大洋①是 。
(2)圖中②點的緯度是 ,經度是 。每年對該地區(qū)進行科考的最佳時間是
A.1~3月 B.4~6月 C.7~9月D.10~12月
(3)賽普爾站屬于A 國,該國a工業(yè)區(qū)發(fā)展工業(yè)的有利條件是 ;(至少兩條)。B國的首都是 ;昭和站屬于C (國家),該國的工業(yè)區(qū)主要分布在 。
18.(2021七下·確山期中) 全球環(huán)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由于人類活動,極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讀“南極和北極科考站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兩極地區(qū)非常寒冷的共同原因是 。
(2)當我們這里正值“淋雨”時節(jié), (南極、北極)有極夜現象。
(3)北極圈穿過的 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
(4)我國在南極建立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的地板采用“夾心”式,中間為保溫材料,窗戶小為雙層玻璃,這樣設計的原因是 。
(5)從20世紀20年代起,到南極進行科學考察的國家越來越多,試列舉極地的科考價值。(一條即可)
(6)為了保護極地環(huán)境,留一片凈土,我們能做些什么?(一條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A
(3)D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晝夜長短的變化;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從長城站出發(fā)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繞南極洲航行一周,也就是按順時針方向繞行一周,依次經過的大洋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故B符合題意。
(2)讀圖可知,四個科考站中,昆侖站、泰山站、中山站位于南極圈以內,有極晝現象,其中昆侖站緯度最高,極晝時間最長。長城站位于南溫帶,沒有極晝現象。故A符合題意。
(3)讀圖可知,四個科考站中,昆侖站緯度最高,因此氣溫最低。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B;(2)A;(3)D。
【點評】(1)地球自轉風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呈逆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呈順時針方向。
(2)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北極圈以北為北寒帶,南極圈以南為南寒帶,寒帶有極夜和極晝現象;在北回歸線和北極圈之間為北溫帶,南回歸線和南極圈之間為南溫帶,溫帶既沒有極夜和極晝現象,也沒有陽光直射現象。
(3)世界氣溫從低緯度向極地逐漸降低;同緯度夏季氣溫陸地高,海洋低,冬季反之;同緯度地區(qū),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降低0.6℃。
2.【答案】(1)B
(2)C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
【解析】【分析】(1)讀圖分析可知,羅斯海新站地處高緯度地區(qū),位于西半球,有極晝極夜現象,嚴寒、降水稀少。故選B。(2)南極大陸降水稀少,固體淡水儲存豐富;南極洲的年平均降水量僅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陸,而且降水幾乎全部是雪,所以南極地區(qū)有“白色荒漠”之稱;南極大陸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氣溫低,海拔高,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圖示地區(qū)有豐富的淡水、生物資源,是一塊科研寶地,北極能是北極的代表動物。故選C。
【點評】(1)南極大陸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陽輻射最少,且地表為白雪和冰覆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又減少大部分。南極附近有終年的南極漂流(寒流),又使南極大陸降溫減濕,所以南極地區(qū)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烈風。南極地區(qū)4-11月為極夜,11月至次年4月為極晝,極夜時間長度要長于極晝。而北極地區(qū)4-11月為極晝,11月至次年4月為極夜,極晝時間長度要長于極夜。
(2) 南極大陸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它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南極地區(qū)氣候特點是酷寒、大風和干燥,氣候嚴寒的南極洲,植物難以生長,偶能見到一些苔蘚、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島嶼附近有鳥類和海獸,鳥類以企鵝為多。
【答案】3.D
4.A
5.B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
【解析】【點評】(1)南極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包圍,與南美洲、非洲、大洋洲隔海相望。
(2)南極地區(qū)處于地球的最南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獨特的氣候環(huán)境:南極洲的氣候通常較同緯度的北極區(qū)為冷,是世界最冷的地區(qū);南極大陸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陸,有“白色沙漠”之稱,年平均降水量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陸內部,降水量越少,南極點附近只有3毫米;南極常年刮大風,最大風速每秒可達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級大風還高出近3倍;由此可見南極地區(qū)的氣候特點是:酷寒、烈風、干旱。
3.讀圖可知,①位于南美洲,②③位于澳大利亞,④位于非洲。 南非開普敦位于非洲。故D符合題意。
A. 此次科學考察時間可能為11月至次年2月,A不符合題意;
B.考察期間可能會遭遇惡劣天氣烈風,但不會遇到暴雨,B符合題意;
C.企鵝是南極地區(qū)的代表動物,因此會在大陸上看見成群的企鵝,C不符合題意;
D. 南極大陸至今無人定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4.讀圖可知,本次科學考察從①地東部出發(fā),沿圖中箭頭方向航行至中山站,先后經過的大洋為大西洋、印度洋。故A符合題意。
A. 此次科學考察時間可能為11月至次年2月,A不符合題意;
B.考察期間可能會遭遇惡劣天氣烈風,但不會遇到暴雨,B符合題意;
C.企鵝是南極地區(qū)的代表動物,因此會在大陸上看見成群的企鵝,C不符合題意;
D. 南極大陸至今無人定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5.A. 此次科學考察時間可能為11月至次年2月,A不符合題意;
B.考察期間可能會遭遇惡劣天氣烈風,但不會遇到暴雨,B符合題意;
C.企鵝是南極地區(qū)的代表動物,因此會在大陸上看見成群的企鵝,C不符合題意;
D. 南極大陸至今無人定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6.【答案】(1)A
(2)D
【知識點】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1)A、兩極地區(qū)均是高緯度地區(qū)且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故A符合題意;
B、南極地區(qū)外圍是海洋,中心是陸地,北極地區(qū)外圍是陸地,中心是海洋,故B不符合題意;
C、北極地區(qū)有常住人口,故C不符合題意;
D、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以外,無極晝極夜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2)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④正確;同時南極洲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個洲,增大了南極地區(qū)的寒冷,②正確;所以南極地區(qū)比北極地區(qū)更為寒冷,故D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A;(2)D
【點評】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夏季出現極晝時,太陽總在地平線上,但太陽高度小,陽光嬌弱無力,根本無法驅散冰原上的寒氣。無論南極洲還是北冰洋,都是一望無際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地區(qū)。兩極地區(qū)都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7.【答案】(1)D
(2)A
(3)C
【知識點】晝夜長短的變化;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及正午太陽高度;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
【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長城站位于南極圈外,羅斯海新站位于南極圈以內,因此長城站位于羅斯海新站的北方;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南極上空看是順時針,羅斯海新站位于180o經線附近,長城站位于60oW。因此根據自轉方向可知,長城站位于羅斯海新站的東部。綜上,長城站位于擬建的羅斯海新站的東北方向。故答案為:D。(2)結合所學可知,南極地區(qū)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因此選A。(3)讀圖可知,甲處在本初子午線上,位于東半球,A錯;乙處位于60 oS,地處南半球,B錯;圖中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因此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即南半球晝長夜短且緯度越高晝越長,甲的緯度大于乙的緯度,因此該日甲處的白晝時間比乙處長,C正確;圖中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因此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12月22日前后,D錯。故答案為:C。
【點評】(1)在經緯網圖上判斷方向時,利用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來辨別。同一經線上為正南或正北關系,同一緯線上為正東或正西關系。既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又不在同一條緯線上的兩個點,通常要先判斷出二者的東西方向,再判斷出南北方向,最后結合前兩步的判斷最終確定位置關系。
(2)南極大陸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它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南極地區(qū)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和烈風。氣候嚴寒的南極洲,植物難以生長,偶能見到一些苔蘚、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島嶼附近有鳥類和海獸,鳥類以企鵝為多。
(3)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各地為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的時刻,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各地為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時刻,且越往北晝越短,夜越長。二分日時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8.【答案】(1)A
(2)C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南極地區(qū)是世界上氣溫最低的地區(qū),這里的氣候特征是酷寒、烈風、干燥,是冰雪高原和白色沙漠。
(1)羅斯海新站選址奠基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是酷寒、烈風;此時是南極地區(qū)的暖季,處于極晝期,淡水資源極為豐富,南極地區(qū)降水少,沒有雨季,故選A。
(2)關于我國五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敘述,除長城站外,都有極晝極夜現象;長城站所處緯度最低;最靠近南極點的是緯度最高的昆侖站;羅斯海新站位于中山站的東南方,故選C。
故答案為:(1)A;(2)C;
【點評】(1)考查極地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關鍵在是學生要主要區(qū)分南極和北極的區(qū)別,并且要知道根本原因是什么。
(2)考查南極科考站的相關情況,南極科考站較多,位置各不相同,建站時間不同,記憶難度較大,平時要多注意區(qū)分。
9.【答案】(1)D
(2)D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南北兩極地區(qū)是世界上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地區(qū),其中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1)關于我國北極通道路線(大連—鹿特丹)的說法,該路線的行進方向總體上是先向北,再向西,最后向南,故該項說法不符合題意;該路線沿途先后經過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故該項說法不符合題意;該路線穿過了亞洲和北美洲、太平洋與北冰洋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故該項說法不符合題意;該路線因為經過北極地區(qū),冬季氣候寒冷,有大面積的結冰,不能通航,故該項說法符合題意。(2)南極地區(qū)比北極地區(qū)氣溫低、降水少、風速大,故A錯誤;兩極地區(qū)都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原始的自然環(huán)境,故B錯誤;南極的科學考察選擇在2月份,因為此時是南極的暖季,適合考察,故C錯誤;圖示科考站中只有長城站在南極圈以外,無極晝極夜現象,故D正確。
故答案為:(1)D;(2)D。
【點評】(1)該小題考查北極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包括方向判讀、大洋位置及大洲分界線等內容,有較大難度,需要學生綜合掌握所學內容。
(2)該小題考查兩極地區(qū)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的對比分析,有難度,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點解答問題。
10.【答案】(1)D
(2)D
(3)B
【知識點】經緯網判斷方向、定位;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1)自轉方向為順時針,為南極點俯視圖,讀圖可知,東西經度的劃分是以0°經線為界,向東向西各分了180°,以東為東經,用符號E表示,以西為西經,用符號W表示,南北緯度的劃分都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用符號S來表示;由經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可知,①點的經緯度是80°S,85°E;②點的經緯度是80°S,95°E;③點的經緯度是70°S,85°W;④點的經緯度是70°S,95°W;由題意我國雪龍?zhí)枠O地考察船在(69°59.9'S,94°04.2'W)位置與冰山碰撞,可以判斷D正確。(2)長城站和泰山站都在南半球,季節(jié)相同;極圈內會出現極晝極夜現象;長城站位于極圈以外,無極晝極夜現象;中山站在泰山站的正北方向;北半球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長城站的白晝最短;故答案為:D。(3)根據所學的知識可知,南極地區(qū)的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烈風,環(huán)境惡劣,無常居人口現象;科考隊到達泰山站時,是北半球的冬季,此時黃河正值枯水期;故答案為:B。
【點評】(1)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
(2)中國南極科考站是提供中國科學家及科研團體或組織對南極開展多項學科考察研究、多項重大科學研究的科學實驗基地,其最早科考站長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設完工。目前我國南極科考站包括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新建的泰山站。2018年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正式選址奠基,預計2022年建成。緯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侖站,最早建成的是長城站。
(3)南極大陸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它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南極地區(qū)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和烈風。氣候嚴寒的南極洲,植物難以生長,偶能見到一些苔蘚、地衣等植物。海岸和島嶼附近有鳥類和海獸,鳥類以企鵝為多。
11.【答案】(1)C
(2)B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1)A、南極洲上已發(fā)現220多種礦物,除煤儲藏豐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爾斯王子山脈有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鐵礦床,大陸架還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故A不符合題意; B、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地區(qū)。故B不符合題意; C、在南極大陸上約有800種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蘚和淡水藻類。動物以企鵝為代表.故C符合題意。D、極地地區(qū)是研究地球環(huán)境的“天然實驗室”。20世紀50年代以來,各國掀起了極地科學考察的熱潮。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A、圖中甲處是印度洋。故A不符合題意; B、無論南極洲還是北冰洋,都是一望無際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儲存在兩極地區(qū)。 故B符合題意; C、我國四個科考站中長城站位于南極圈以北,無極晝極夜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 D、極地地區(qū)氣候惡劣,考察時間應選擇當地暖季。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到南極地區(qū)考察,應選擇11~次年3月,即我國的冬季,此時段南極地區(qū)為暖季,氣溫較高,且有極晝現象,便于進行科學考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點評】極地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夏季出現極晝時,太陽總在地平線上,但太陽高度小,陽光嬌弱無力,根本無法驅散冰原上的寒氣。冬季出現極夜時,長夜漫漫,暴風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無論南極洲還是北冰洋,都是一望無際的冰雪世界。
12.【答案】(1)A
(2)C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南極地區(qū)是世界緯度最高、海拔最高、氣溫最低的大陸,冰雪的平均厚度達到2000米以上。
⑴在圖中南極地區(qū)的夜視圖可以看出,經線表示南北方向,緯線表示東西方向,所以泰山站位于長城站的東南方向。
⑵關于南極地區(qū)的敘述,煤炭、鐵礦資源豐富,但水能資源不豐富;科考時間最佳時間每年的12、1、2月,這個季節(jié)是南半球的夏季,最適合科學考察;隨著全球變暖,南極的冰層在縮小,在極端惡劣的氣候條件下,南極地區(qū)仍然有生物資源。
故答案為:(1)A;(2) C;
【點評】考查南極地區(qū)的科學考查以及南極地區(qū)的自然特征,我國在南極建立了四個科學考察站,分別是昆侖站,長城站,中山站、泰山站,其中長城站在極圈以外沒有極晝極夜出現。南極地區(qū)緯度高,氣候主要是寒帶氣候,終年寒冷干燥,冰川廣布,多大風天。
13.【答案】C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
【解析】【分析】
我國在南極地區(qū)的科學考察站有長城站、中山站和昆侖站,在北極地區(qū)的科學考察站有黃河站.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南極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該季節(jié)是去南極洲考察的最佳時間。與長城站相望的大洲是南美洲,敘述錯誤,所以A錯;長城站位于西半球,中山站和昆侖站位于東半球,所以B錯;南極洲年平均降水雖少,但該大洲是世界上淡水資源最豐富的大洲,多以冰川的形式存在,所以C對;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南極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該季節(jié)是去南極洲考察的最佳時間,所以D錯。
14.【答案】(1)A
(2)B
(3)D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南極地區(qū)是世界上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大陸,也是世界上唯一沒有常住居民的大洲;我國在南極地區(qū)有4個科學考察站。
(1)上圖中我國的科學考察站中,沒有極晝極夜現象的科考站是南極圈以外的長城站;氣候最寒冷的科考站是緯度最高的昆侖站,故選A。
(2)上圖中甲地為我國第五座南極科考站選址地點,根據經緯網的位置可以看出,其位于中山站的東南方向,故選B。
(3)我國在南極建立科考站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獨特的環(huán)境進行科學實驗,其他三個都不是考察的意義,故選D。
故答案為:A B D
【點評】(1)昆侖站海拔最高、緯度最高所以氣候最寒冷。
(2)越靠近南極點,方向越往南。東西方向可以根據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來判斷,注意是用劣弧判斷。
(3)由于自然環(huán)境獨特,而且沒有人類干擾,南極被稱為“天然實驗室”。
15.【答案】C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由于兩極地區(qū)緯度高,在兩極地區(qū)有極晝和極夜現象,A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
兩極地區(qū)氣候酷寒,風速大,降水少,其自然環(huán)境都很惡劣,B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
南極地區(qū)由于降水極少,具有“白色沙漠”之稱,C敘述錯誤,符合題意;
企鵝是南極地區(qū)的主人,D敘述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兩極地區(qū)的相關知識,對比記憶較好,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對于課本中的重點必須要牢記。
16.【答案】(1)小
(2)黃色;長城站;企鵝
(3)D
(4)有極晝現象;氣溫相對較高:外圍結冰少。
(5)節(jié)能減排;植樹造林;低碳出行。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1)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積最小的大洋,是跨經度最多的大洋。
(2)北極地區(qū)的主要居民因紐特人是黃色人種,南極四個科考站中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長城站(位于極圈以外),南極代表性的動物是企鵝。
(3)同樣是極地地區(qū),南極地區(qū)比北極地區(qū)的年平均氣溫低很多,主要是因為南極地區(qū)地勢比北極更高,南極地區(qū)以陸地為主,北極地區(qū)以海洋為主。
(4)我國在南極建立科考站一般都選擇在2月份,因為此時是南極地區(qū)的暖季,氣溫高,有極晝現象。
(5)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節(jié)能減排、植樹造林等來保護環(huán)境,遏止全球變暖。
故答案為:(1)小;(2)黃色;長城站;企鵝;(3)D;(4)有極晝現象;氣溫相對較高:外圍結冰少;(5)節(jié)能減排;植樹造林;低碳出行。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較多,包括極地地區(qū)的概況及環(huán)境保護的相關內容,屬于理解記憶類知識點,有一定難度,要求學生具有較多的知識儲備及較強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17.【答案】(1)大西洋
(2)66.5°S;150°E;A
(3)美;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水資源豐富,人口密集,開發(fā)歷史悠久;莫斯科;日本;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知識點】經緯線的特點及劃分;美國發(fā)達的工業(yè)、高新技術產業(yè);日本的工業(yè);俄羅斯的人口、城市、民族和文化;極地地區(qū)的位置、方向判斷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南極地區(qū)、美國、日本、俄羅斯的相關知識,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1)讀圖可知,①是大西洋,②是印度洋。
(2)讀圖可知,該地區(qū)是南極地區(qū),位于南半球,因此圖中②點的緯度是66.5°S,根據經緯度的變化規(guī)律可知,②地的經度是150°E。每年對該地區(qū)進行科考的最佳時間是.1~3月,因為此時是暖季,且有極晝現象,便于進行科學考察。故選A。
(3)讀圖可知,賽普爾站屬于A美國,a是東北部工業(yè)區(qū),發(fā)展工業(yè)的有利條件是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水資源豐富,人口密集,開發(fā)歷史悠久。B是俄羅斯,首都是莫斯科;昭和站屬于C日本國家),工業(yè)區(qū)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便于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yè)制成品。
故答案為:(1)大西洋;(2)66.5°S;150°E;A;(3)美;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水資源豐富,人口密集,開發(fā)歷史悠久;莫斯科;日本;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點評】(1)本題考查南極洲瀕臨海洋的位置,讀圖解答即可。
(2)本題考經緯度的判讀及南極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3)本題考查美國、日本、俄羅斯的相關知識,根據教材知識點理解解答即可。
18.【答案】(1)大部分位于極圈內,氣候寒冷
(2)南極
(3)格陵蘭
(4)南極地區(qū)寒冷,雙層玻璃有利于保暖,隔離寒冷
(5)有利于開發(fā)新能源,開展科學研究等
(6)不亂燒廢棄物,倡導節(jié)能生活,出門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知識點】極地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極地地區(qū)的科學考察與環(huán)境保護
【解析】【分析】(1)兩極地區(qū)非常寒冷的共同原因是由于兩極地區(qū)大部分位于極圈內,太陽輻射弱,氣候寒冷。
(2)當我們這里正值“淋雨”時節(jié),是我們一年中的夏季,此時是南極地區(qū)的冬季,會有極夜現象。
(3)由圖可知,北極圈穿過的格陵蘭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
(4)我國在南極建立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的地板采用“夾心”式,中間為保溫材料,窗戶小為雙層玻璃,這樣設計的原因南極地區(qū)寒冷,雙層玻璃有利于保暖,隔離寒冷。
(5)南極地區(qū)科學考察有利于開發(fā)新能源,開展科學研究等。
(6)為了保護極地環(huán)境,留一片凈土,我們應該不亂燒廢棄物,倡導節(jié)能生活,出門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點評】(1) 南極大陸孤獨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素有“白色大陸”之稱,它至今仍然沒有常住居民。南極地區(qū)氣候特點是酷寒、干燥和烈風。北極地區(qū)是一片浮冰覆蓋的海洋——北冰洋(占總面積的60%),其周圍是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北部的永久凍土區(qū)。氣候寒冷,北極海區(qū)最冷月平均氣溫可達-40~-20℃,暖季也多在8℃以下。
(2)夏至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各地為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的時刻,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各地為一年中晝最短,夜最長的時刻,且越往北晝越短,夜越長。二分日時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3)格陵蘭島位于北美洲的東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全島面積為216.6萬平方千米,海岸線全長3.5萬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比西歐加上中歐的面積總和還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格陵蘭次大陸。丹麥屬地,全島終年嚴寒,是典型的寒帶氣候,沿海地區(qū)夏季氣溫可達零度以上,內陸部分則終年冰凍。
(4)南極大陸位于地球最南端,所接受的太陽輻射最少,且地表為白雪和冰覆蓋,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又減少大部分。南極附近有終年的南極漂流(寒流),又使南極大陸,降溫減濕,更加寒冷。
(5)地球的南北兩極是全球變化的驅動器、全球氣候變化的冷源。尤其是南極,是地球上至今未被開發(fā)、未被污染的潔凈大陸,那里蘊藏著無數的科學之謎,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20世紀中已有40多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100多個科學考察站,對南極開展了多學科考察研究,有多項重大科學研究都是在南極取得突破性進展的。
這是一份【備戰(zhàn)中考】 初中地理人教版分類檢測題(十二)中東,文件包含備戰(zhàn)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類檢測題十二中東學生版docx、備戰(zhàn)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類檢測題十二中東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中考】 初中地理人教版分類檢測題(十九)中國的氣候,文件包含備戰(zhàn)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類檢測題十九中國的氣候學生版docx、備戰(zhàn)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類檢測題十九中國的氣候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備戰(zhàn)中考】 初中地理人教版分類檢測題(六)天氣與氣候,文件包含備戰(zhàn)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類檢測題六天氣與氣候學生版docx、備戰(zhàn)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類檢測題六天氣與氣候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