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劌論戰(zhàn)
(一)(2022·四川廣安·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小題。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磸蹋窀囊??!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
(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楚莊王欲伐陳①,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鼻f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溝洫②深,蓄積多也。”寧國③曰:“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賦斂重也,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洫深,則民力罷④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注:①陳:國名。②洫:護(hù)城河③寧國:楚國大臣。④罷:通“?!?br />
1.請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
(1)雖不能察_________________???????????????(2)夫大國,難測也_________________
(3)其城郭高_(dá)________________???????????????(4)則民怨上矣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使人視之???????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
C.何以戰(zhàn)???????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興兵伐之,陳可取也??????? 輟耕之壟上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2)莊王聽之,遂取陳焉。
4.請閱讀選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兩個小題。
(1)【甲】文第一自然段中曹劌認(rèn)為魯莊公憑借“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能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乙】文中陳國因?yàn)椤癬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導(dǎo)致戰(zhàn)爭的失敗。
(2)魯莊公和楚莊王最終取勝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二)(2022·遼寧撫順本溪遼陽·中考真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
(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
“民無常勇,亦無常怯。有氣①則實(shí)②,實(shí)則勇;無氣則虛,虛則怯。怯勇虛實(shí)其由甚微不可不知。勇則戰(zhàn),怯則北③。戰(zhàn)而勝者,戰(zhàn)其勇者也;戰(zhàn)而北者,戰(zhàn)其怯者也。怯勇無常,倏忽往來,而莫知其方,惟圣人獨(dú)見其所由然?!贝恕秴问洗呵铩Q勝》篇之語,予愛而書之。
(選自《容齋隨筆》)
【注釋】①氣:精氣。②實(shí):充實(shí)。③北:敗北,退敗。
5.選出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
A.公問其故????????????????????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B.望其旗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記》)
C.戰(zhàn)其勇者也?????????????????其真無馬邪(《馬說》)
D.而莫知其方?????????????????今齊地方千里(《鄒忌諷齊王納諫》)
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2)此《呂氏春秋,決勝》篇之語,予愛而書之。
7.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
怯勇虛實(shí)其由甚微不可不知。
8.【甲】文中曹劌做了哪兩件事?請概括出來。
9.【甲】文中表明作戰(zhàn)中勇氣變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也有類似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曹劌論戰(zhàn)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br />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
【乙】楚將伐齊
楚將伐齊,魯親之,齊王患之。張丐曰:“臣請令魯中立?!蹦藶辇R見魯君①。魯君曰:“齊王懼乎?”曰:“非臣所知也,臣來吊②足下?!濒斁唬骸昂蔚??”曰:“君之謀過③矣。君不與④勝者而與不勝者,何故也?”魯君曰:“子以齊、楚為孰勝哉?”對曰:“鬼且不知也。”“然則子何以吊寡人?”曰:“齊、楚之權(quán)敵也,不用有魯與無魯。足下豈如令眾而合⑤二國之后哉!楚大勝齊,其良士選卒必殪⑥,其余兵亡⑦以待⑧天下;齊為勝,其良士選卒亦殪。而君以魯眾合戰(zhàn)勝后,此其為德也亦大矣?!濒斁詾槿?,身退師。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有刪改)
注:①魯君:魯國國君。②吊:悼念死者。③過:錯誤。④與:幫助。⑤合:聯(lián)合。⑥殪(yì):死。⑦亡:沒有。⑧待:防備,抵御。
10.下面對句中加點(diǎn)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A.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賜福,保佑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獄:監(jiān)獄
C.楚將伐齊,魯親之,齊王患之????????????????患:憂慮,擔(dān)憂
D.魯君以為然,身退師???????????????????????????? ??身:親自
11.下面各句中加點(diǎn)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乃入見???????????????????????????????????????????????? 乃為齊見魯君
B.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子以齊、楚為孰勝哉
C.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君之謀過矣
D.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
12.下面對甲、乙兩個文段理解分析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
A.甲文通過記敘齊魯長勺之戰(zhàn)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曹劌忠君愛國的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才能,刻畫了一位出身下層而深謀遠(yuǎn)慮的謀士形象。
B.乙文通過敘述張丐主動出使,勸說魯國國君撤兵的故事,表現(xiàn)了他高超的外交才能。
C.甲、乙兩文都是關(guān)于戰(zhàn)爭題材的文章,甲文強(qiáng)調(diào)取信于民并運(yùn)用正確的戰(zhàn)術(shù)才能取得戰(zhàn)爭勝利,乙文則說明只有獲得別國的幫助才能取勝的道理。
D.甲、乙兩文都運(yùn)用對話描寫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塑造人物形象。甲文中主要描寫曹劌與魯莊公對話,乙文中主要描寫張丐與魯君對話。
(四)(2021·云南·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br />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
嗚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語非不工也,政事文學(xué)非不敏且博也,然至于臨大事,鮮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樂全先生)為布衣,則頎然①已有公輔②之望。自少出仕,至老而歸,未嘗以言徇③物,以色假④人。雖對人主⑤,必同而后言,毀譽(yù)⑥不動,得喪若一,真孔子所謂大臣以道事君者。
(節(jié)選自蘇軾《樂全先生文集敘》)
【注釋】①頎然:高大的樣子。②公輔:三公首輔。③徇:追求。④假:看待、對待。③人主:君主。⑥毀譽(yù):毀謗和稱贊。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的意思。
(1)又何間焉
(2)小大之獄
(3)政事文學(xué)非不敏且博也
(4)則頎然已有公輔之望
1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2)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
15.認(rèn)真閱讀【甲】【乙】兩文,說說曹劌與樂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質(zhì)?
16.【甲】文中特別寫到了曹劌和鄉(xiāng)人的對話,這一情節(jié)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請作簡要分析。
(五)(2021·四川南充·中考真題)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下面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br />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左傳·莊公十年》)
【乙】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xí)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shí)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①”王笑曰:“圣人非所與熙②”也,寡人反取?、垩?。”
(選自《晏子春秋·內(nèi)篇》)
【注釋】①得無……耶:難道……嗎。②熙:同“嬉”,開玩笑。③病:侮辱。
17.下列加點(diǎn)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A.弗敢加也???加:虛夸,夸大
B.小信未孚???孚:使信服
C.忠之屬也???屬:屬于
D.齊人也,坐盜。 坐:因……獲罪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xiàng)是(?????)
A.肉食者謀之???齊之習(xí)辭者也
B.可以一戰(zhàn)???吾欲辱之,何以也
C.戰(zhàn)于長勺???今民生長于齊不盜
D.登軾而望之???出淤泥而不染
19.下列對選文理解有誤的一項(xiàng)是(?????)
A.甲文緊扣題目中的“論戰(zhàn)”二字,詳寫了戰(zhàn)前準(zhǔn)備和戰(zhàn)后論戰(zhàn),略寫了戰(zhàn)爭過程,詳略得當(dāng),突出了曹劌的軍事才能與政治謀略。
B.乙文晏子巧妙運(yùn)用類比說理,用橘生淮南為橘淮北為枳來類比齊人在齊為良民在楚為盜,有力地反擊了楚王的侮辱,使說理深入淺出,生動形象。
C.甲文中的曹劌在魯國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用卓越的軍事才能贏得了戰(zhàn)爭的勝利,化解了魯國的危機(jī);乙文中晏子在出使楚國時,面對楚王的侮辱,用敏捷的思維和出眾的口才維護(hù)了齊國的尊嚴(yán)。
D.甲乙兩文都主要采用對話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人物語言極具個性,充分展現(xiàn)了曹劌和晏子作為國之重臣的精神風(fēng)貌。
20.翻譯下列句子。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葉徒相似,其實(shí)味不同。
(六)(2022·上海奉賢·二模)文言文閱讀,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
【乙】
①曹南院知①鎮(zhèn)戎軍日,嘗出戰(zhàn)小捷,虜兵引去。瑋偵虜兵去以遠(yuǎn),乃驅(qū)所掠牛羊輜重,緩驅(qū)而還,頗失部伍。其下憂之,言與瑋曰:“牛羊無用,徒縻②軍,不若棄之,整眾而歸?!爆|不答,使人候③。虜兵去數(shù)十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還襲之。瑋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
②虜軍將至近,使人謂之曰:“蕃軍遠(yuǎn)來,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請休憩士馬,少選決戰(zhàn)?!碧敺娇嗥I酰孕廊?,軍嚴(yán)整。良久?,|又使人諭之:“歇定,可相馳④矣?!庇谑歉鞴能姸M(jìn),一戰(zhàn)大破虜師。
③遂棄牛羊而還,徐謂其下曰:“吾知虜已疲,故為貪利以誘之。比其復(fù)來,幾行百里矣。若乘銳便戰(zhàn),猶有勝負(fù)。遠(yuǎn)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不能立,人氣亦闌,吾以此取之?!?br />
【注釋】①知:掌管、主持。②縻:拖累。③候:偵查。④馳:驅(qū)車馬追逐,此處意為戰(zhàn)爭。
21.【甲】文選自《?? ?》,相傳作者是春秋時期的誰?【乙】文選自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
22.解釋下列加點(diǎn)的字。
(1)徒縻軍( )????????(2)徐謂其下曰( )
2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瑋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
24.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完成填空。
【甲】文和【乙】文都先敘述了作戰(zhàn)的過程,后分析了(1)________?!炯住课闹胁軇サ膬蓚€“未可”“可矣”表明“(2)_______”和“轍亂”“旗靡”是有利的戰(zhàn)機(jī)。
【乙】文中曹瑋故意制造了“(3)________”的假象,向敵人示弱,目的是引誘敵軍“(4)_________”,造成敵人的疲勞;又“請休憩士馬”,是為了(5)_______。于是把握戰(zhàn)機(jī),“(6)__________”,最終大破敵軍。由此觀之,曹劌和曹瑋都具有(7)_________才能。
(七)(2022·上海松江·二模)閱讀下列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飛將軍
李廣以衛(wèi)尉為將軍,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破敗廣軍,生得廣。單于素聞廣賢,令曰:“得李廣必生致之?!焙T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luò)①而盛臥之。行十余里,廣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②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shù)十里,復(fù)得其余軍,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騎數(shù)百追之,廣行取胡兒弓,射殺追騎,以故得脫。
【注】①絡(luò):用繩子編織成的網(wǎng)狀物。②暫:突然。
25.甲文選自《__________》,這是中國古代一部敘事完備的________體史書。
2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
(1)單于素聞廣賢( )???????(2)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 )
2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28.對文中劃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發(fā)現(xiàn)李廣一定要讓年輕人去抓他。 B.發(fā)現(xiàn)李廣一定要讓他活著回去。
C.抓到李廣一定要讓年輕人送過來。 D.抓到李廣一定要讓他活著送過來。
29.根據(jù)甲乙兩文內(nèi)容,完成填空。
所敘之事
主要人物形象特點(diǎn)
甲文
(1)
軍事才能卓越
乙文
李廣被生擒后伺機(jī)逃脫
(2)
30.下列對甲乙兩文理解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甲乙兩文都生動展現(xiàn)了古代悲壯的戰(zhàn)爭場面。
B.甲文略寫戰(zhàn)爭經(jīng)過是因?yàn)槲恼轮卦凇罢搼?zhàn)”。
C.乙文李廣逃脫的原因是他找到了殘余的軍隊(duì)。
D.甲乙兩文都借助對比的手法來揭示人物特點(diǎn)。
31.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在對方轍亂旗靡時乘勝追擊,李廣“□□”,見“旁有胡兒騎善馬”便馬上行動,甲乙兩文都給我們這樣的啟示:_______________。
(八)(2022·遼寧沈陽·一模)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弛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
【乙】
諸軍初至石頭,即欲決戰(zhàn),陶侃曰:“賊眾方盛,難與爭鋒,當(dāng)以歲月,智計(jì)破之?!奔榷鴮覒?zhàn)無功,監(jiān)軍部將李根請筑白石壘,侃從之。夜筑壘,至?xí)远桑劸佘妵?yán)聲,諸將咸懼其來攻??滋乖唬骸安蝗?。若峻攻壘,必須東北風(fēng)急,令我水軍不得往救;今天清靜,賊必不來。所以嚴(yán)者必遣軍出江乘掠京口以東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帥步騎萬余四面攻之,不克。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峻:指晉朝反叛將領(lǐng)蘇峻。
32.下面句子中加點(diǎn)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諸軍初至石頭????????禮愈至(《送東陽馬生序》)
B.侃從之??????????????????隸而從者(《小石潭記》)
C.若峻攻壘???????????????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記)
D.已而果然???????????????然后有千里馬(《說》)
3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賊眾方盛,難與爭鋒,當(dāng)以歲月,智計(jì)破之
(2)聞峻軍嚴(yán)聲,諸將咸懼其來攻
34.請用斜杠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所 以 嚴(yán) 者 必 遣 軍 出 江 乘 掠 京 口 以 東 矣
35.齊師戰(zhàn)敗,曹劌沒有立即下令追擊,是因?yàn)棰佟癬___”(限四字),他認(rèn)為追擊的有利時機(jī)是②____________時(限四字)。曹劌和陶侃作戰(zhàn)指揮才能的共同點(diǎn)有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用自己語言回答)
(九)(2022·上海楊浦·二模)閱讀下面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fēng)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曹劌論戰(zhàn)(節(jié)選)
《左傳》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椋窀囊?。”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br />
(丙)
謝翱傳(節(jié)選)
宋濂
①謝翱,字皋羽,福之長溪①人。父鑰,著《春秋衍義》《左氏辨證》傳于時。翱世②其學(xué),有大節(jié)。會丞相文天祥開府延平③,長揖軍門④,署咨事參軍。
②及宋亡,天祥被執(zhí)以死,翱悲不能禁,只影行浙水東。嚴(yán)有子陵臺,孤絕千丈。翱挾酒以登,設(shè)天祥主⑤荒亭隅,再拜跪伏。酹⑥畢,號而慟者三,復(fù)再拜,悲思不可遏,乃以竹如意擊石,竹石俱碎。元乙未,以肺疾作而死,年四十七。
③贊曰:翱一布衣爾,未嘗有爵位于朝,徒以被天祥之知,翱不負(fù)天祥,肯背國哉?翱蓋天下之士也。
(選自《宋濂散文選集》有刪節(jié))
【注釋】①長溪:福建省霞浦縣。②世:繼承。③開府延平:在延平地區(qū)開設(shè)府署。④長揖軍門:投拜軍營,文天祥抗元,謝翱曾率鄉(xiāng)兵來投,任咨議參軍。⑤主:死者的牌位。⑥酹:以酒澆地作祭奠。
36.初三教材中選用了宋濂的另一篇文章《______》。
3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詞。
(1)會丞相文天祥開府延平???????( )
(2)翱一布衣爾???????????????????????????( )
3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39.下列對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謝翱三次大聲痛哭,又再次下拜行禮,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B.謝翱多次大聲痛哭,又再次下拜行禮,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C.謝翱多次大聲痛哭,又拜了兩次,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D.謝翱三次大聲痛哭,又拜了兩次,悲痛的心情不可遏制。
40.閱讀甲詩丙文,謝翱祭拜文天祥亡靈的原因是:_______;閱讀乙丙兩文,謝翱和曹劌的共同點(diǎn)是:______(以上兩空都用自己的話回答)。
41.下列對詩文的理解分析,錯誤的一項(xiàng)是(?????)
A.甲詩格調(diào)悲壯,氣貫長虹;丙文敘述、描寫、議論相結(jié)合,讀來感人至深。
B.甲詩直抒胸臆表明詩人的志向;乙文主要運(yùn)用對比和對話形式刻畫人物。
C.從乙文和丙文中可以看出要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必須依靠百姓,取信于民。
D.從詩文中可見,文天祥、曹劌、謝翱都具有共同的精神品質(zhì)。
(十)(2022·遼寧阜新·九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br />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
夫?qū)⒅詰?zhàn)者,兵也;兵之所以戰(zhàn)者,氣也;氣之所以盛者,鼓也。能作士卒之氣,則不可太頻,太頻則氣易衰;不可太遠(yuǎn),太遠(yuǎn)則力易竭。須度敵人之至六七十步之內(nèi)乃可以鼓令士卒進(jìn)戰(zhàn)。彼衰我盛,敗之必矣。法曰:“氣實(shí)則斗,氣奪則走?!?br />
(節(jié)選自《百戰(zhàn)齊路·氣戰(zhàn)》)
4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diǎn)的詞。
(1)望其旗靡
(2)氣奪則走
43.下面句子對加點(diǎn)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既克,公問其故(已經(jīng)) B.再而衰(重復(fù))
C.夫?qū)⒅詰?zhàn)者(將領(lǐng)) D.太遠(yuǎn)則力易竭(窮盡)
44.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2)彼衰我盛,敗之必矣。
45.用“∕”線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須 度 敵 人 之 至 六 七 十 步 之 內(nèi) 乃 可 以 鼓 令 士 卒 進(jìn) 戰(zhàn)
46.甲乙兩文在談到進(jìn)擊敵人時都提到了“氣”的問題。(請用原文回答)
甲文認(rèn)為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彼竭我盈”之時,宜于進(jìn)攻。
乙文認(rèn)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進(jìn)擊敵人的最好時機(jī)。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通用版)19 曹劌論戰(zhàn)(原卷版),共11頁。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中考復(fù)習(xí) 19 曹劌論戰(zhàn)(解析版)-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通用版),共28頁。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中考復(fù)習(xí) 17 魚我所欲也(原卷版)-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通用版),共15頁。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