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二章(一)(2022·山西·中考真題)在班級舉辦的“善學精思”交流會上,啟慧小組以下面的閱讀材料為例,帶領大家學習古詩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span>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選自《論語》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秲睹吩?/span>學學半,其此之謂乎!選自《禮記·學記》1.辨其音·走進文本:與“知之者不如之者”中“好”的讀音和詞義相同的一項是(     A.語似珠 B.學不倦2.明其義·理解內容:請完成下面語句的翻譯。(1)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翻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悟其理·豐富思想:《禮記》中說:“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闭堈旅嬖娭懈嬖V了我們“至道”的詩句,并將這句詩蘊含的哲理批注在相應位置。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詩句:______________;批注:______________。 4.取其精·學以致用:《論語》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選擇其中一句作座右銘,你會選擇哪句?為什么?溫馨提示:①座右銘泛指激勵、警醒自己的格言;②可以選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論語》中的其他語句。   (二)(2022·內蒙古通遼·二模)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甲】《<論語>十二章》節(jié)選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span>(《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span>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span>(《子罕》)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乙】交友之間,尤當審擇,雖是同學,亦不可無親疏之辨。此皆當請于先生,聽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諂諛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見得五七分,更問以審之,宜無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從善,則益者不期疏而日遠,損者不期近而日親。此須痛加檢點而矯革之,不可荏苒漸習,自趨小人之域。如此,則雖有賢師長,亦無救拔自家處矣。(選自《朱子家訓》)注釋:①褻狎:輕佻玩忽。②矯革:矯正、革除。③荏苒:時間漸進,推移。④拔:挽救。5.解析下面句中加點的字詞。(1)人不知而不 (2)思而不學則(3)博學而(4)亦無救拔自家6.翻譯句子。(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span> (2)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 7.請用“/”符號給下面的句子斷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8.【甲】【乙】兩文在交友方面都表達了哪些觀點,請談談你的看法。   (三)(2022·寧夏中衛(wèi)·二模)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回答問題。[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span>《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span>《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span>《為政》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span>《雍也》(選自《論語十二章》節(jié)選)[乙]列子學射,中矣,請之于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對曰:“弗知也?!标P尹子曰:“未可”。退而習之三年,又以報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标P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 獨 射 也 為 國 與 身 亦 皆 如 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選自《列子學射》)9.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①學而習之     ②不亦③溫而知新     ④子知子之所以10.請將句子翻譯成現代語。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1.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非 獨 射 也 為 國 與 身 亦 皆 如 之12.乙文中,向關尹子學習的列子主動采用了甲文中的哪些學習方法?(至少兩種,用自己的話回答。)    (四)(2022·河南·模擬預測)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一)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②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③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span>《雍也》⑤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span>《述而》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span>《子罕》⑦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span>《子罕》(節(jié)選自《論語》十二章)(二)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fā)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節(jié)選自《宋史》)注:①普:趙普,北宋初年丞相。②太祖:指宋太祖趙匡胤。③篋(qiè):書柜、書箱。④薨(hōng):古代指諸侯、丞相等去世。13.下面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學而習之:按時             不亦乎:同“悅”,愉快B.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德的人         疏食飲水:動詞,吃C.知之者不如之者:喜愛,愛好       者如斯夫:往,離去D.好之者不如之者:快樂          三軍可帥也:改變14.語段(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5.找出語段(一)中兩章有關道德修養(yǎng)的論述(標出對應的序號),并就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章,說說你的理解。  16.語段(二)中寫趙普晚年對《論語》是手不釋卷,所以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請結合甲文說說趙普為什么樂于讀《論語》。    (五)(2022·遼寧本溪·七年級期末)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題。【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矩?!?/span>——《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span>——《述而》【乙】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人,群居講習,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能倍誦乃用力多者收功遠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蛟隈R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span>注釋:①司馬溫公:即司馬光。②患:擔心。③既:已經。④下?。旱涔?。指漢代董仲舒下帷講學三年不看窗外事。⑤絕編:典故。指孔子讀書用功,編木簡的牛皮繩子被多次折斷。⑥迨:等到。⑦倍:通“背”。17.解釋文中加點的詞的意思。(1)人不知而不__________                              (2)患記問不人__________18.請用現代漢語翻譯選文中畫線的語句。(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 19.用“/”為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用 力 多 者 收 功 遠 其 所 精 誦 乃 終 身 不 忘 也20.概括出【甲】【乙】兩文中相同的學習方法。    (六)(2022·河南周口·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個文段,完成下面小題。(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子曰:“溫故而知新   可以為師矣?!?/span>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span>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span>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span>(《論語》節(jié)選)(二)王生好學而不得法。其友李生問之曰:“或謂君不善學,信乎?”王生不說,曰:“凡師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學乎?”李生說之曰:“孔子云‘        ’,蓋學貴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終必無所成,何以謂之善學也?”王生益慍,不應而還走。居五日,李生故尋王生,告之曰:“夫善學者不恥下問,擇善而從之,冀聞道也。余一言未盡,而君變色以去。幾欲拒人千里之外,豈善學者所應有邪?學者之大忌,莫逾自厭,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雖欲改勵,恐不及矣!”王生驚覺,謝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請銘之坐右,以昭炯戒?!?/span>(《李生論善學者》)【注釋】①或謂:有人說。②志:記。③何以:憑什么。④還:同“旋”,掉轉身。⑤居:過了。⑥故:特地。⑦冀:希望。⑧盍:為什么。⑨迨:等到。⑩昭炯戒:展示明顯的警戒。2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橫線字的意思(1)學而不         厭:________   (2)擇其善者而從之   善者:__________22.把文段(一)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3.若從文段(一)中選出一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你選哪一句?請說說理由。24.比較閱讀。(1)聯系上下文,語段(二)橫線處可以選填語段(一)中“       ”一句。(2)這兩則材料都談到了一個共同話題,即學習方法,那么,孔子與李生都認為什么樣的人才是“善學者”?(用原文中的詞語回答)    (七)(2022·河南南陽·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甲)《論語》四則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span>《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span>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span>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span>(《述而》)(乙)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xiāng)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選自《史記?孔子世家》注釋:①低回:徘徊,流連。②六藝: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2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學而不思則(2)思而不學則(3)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4)可謂圣矣26.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擇其善者而/從之 B.孔子布衣/傳十馀世/學者宗之2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從甲文和乙文中,我們可以看出幾千年來人們對孔子敬仰的原因,請你簡要概括。   (八)(2022·湖北十堰·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篇古文,按要求回答后面小題。【甲】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span>(《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span>(《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span>(《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span>(《述而》)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span>(《子張》)(節(jié)選自《<論語>十二章》)【乙】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袊@,資給以書,遂成大學(選自《鑿壁借光》)【注】①逮:及,到達。②邑人:同鄉(xiāng)。③文不識:一個人的名字。④大學:大學問家。29.下列加點文言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不亦            同“悅”,愉快B.思而不學則     迷惑C.博學而     堅定D.人不知而不     生氣、惱怒30.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 31.下列對選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節(jié)選自《〈論語〉十二章》,《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宋代把它與《大學》《中庸》《尚書》合稱為“四書”。B.《〈論語〉十二章》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yǎng)、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C.【乙】文講述了西漢匡衡鑿穿墻壁引鄰舍之燭光勤奮讀書的故事,古代還有“以荻畫地、囊螢映雪”等很多刻苦讀書的小故事。D.【乙】文贊揚了匡衡勇于戰(zhàn)勝艱苦的決心,勤奮讀書的精神,為我們樹立刻苦讀書的好榜樣。32.【甲】【乙】兩文都談到學習,但各有側重,請說說各自側重什么?    (九)(2022·河南信陽·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各題。【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span>(《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好之者不如樂之者?!?/span>(《雍也》)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節(jié)選自《〈論語〉十二章》)【乙】人有賣駿馬者,比①三旦②立市,人莫③之知。往見伯樂,曰:“臣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言。愿子還⑤而視之,去而顧⑥之,臣請獻一朝之賈⑦?!?/span>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⑧而馬價十倍。【注釋】①比:連續(xù)、接連。②三旦:三天。③莫:沒有。④臣:先秦時代,普通人之間有時也謙稱自己為“臣”。⑤還:通假字,通“旋”,圍繞,繞圈子。⑥顧:回頭看。⑦一朝之賈:一天的價值。賈,通“價”,這里指報酬。朝,早晨,也指一天。⑧一旦:這里是“一會兒”的意思。3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思而不學則       殆:疑惑 B.好之者不如之者     樂:快樂。C.吾日三吾身       ?。鹤晕覚z查、反省。 D.三軍可帥也       奪:改變。34.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5.“吾日三省吾身”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請結合實際談談這么做的好處?  36.語段【乙】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   (十)(2022·河南駐馬店·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甲】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③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span>(《為政》)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span>((雍也))⑥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span>(<述而>)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span>(《述而))(節(jié)選自《<論語>十二章》)【乙】齊宣王見顏斶。曰:“愿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鳖仈咿o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選而祿焉,非不貴也,然形神不全。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眲t再拜辭去也。斶知足矣,歸真返璞,則終身不辱也。(節(jié)選自劉向《戰(zhàn)國策·齊策四》,有刪改)注:①顏斶(chù):戰(zhàn)國時齊國人,曾與齊宣王辯論。②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shǐ,豬)三牲全備。③麗都:雍容華貴。④自虞:自以為樂。37.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不習乎           傳:_______________(2)好之者不如之者       樂:_______________38.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9.【甲】文中孔子和曾子在學習方面給了我們哪些有益的啟示?  40.【甲】【乙】兩文中的孔子和顏斶二人對富貴所持的態(tài)度有所不同。請結合兩個語段做簡要說明。  
 

相關試卷

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通用版)01《論語》十二章(原卷版):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通用版)01《論語》十二章(原卷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辨其音·走進文本,明其義·理解內容,悟其理·豐富思想,取其精·學以致用,解析下面句中加點的字詞,翻譯句子,請用“/”符號給下面的句子斷句,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 (通用版)01《論語》十二章(解析版):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 (通用版)01《論語》十二章(解析版),共2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辨其音·走進文本,明其義·理解內容,悟其理·豐富思想,取其精·學以致用,解析下面句中加點的字詞,翻譯句子,請用“/”符號給下面的句子斷句,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語文中考復習 19 曹劌論戰(zhàn)(原卷版)-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通用版):

這是一份初中語文中考復習 19 曹劌論戰(zhàn)(原卷版)-備戰(zhàn)2023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對比閱讀(通用版),共14頁。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