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功與功率的單位;機械能概念。
2.會:計算功的大小;計算功率;解釋生活中利用動能或勢能的現象。
3.理解:功的概念;功與速度的關系;動能和勢能的概念。
4.掌握:功率的概念;影響物體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機械能守恒定律。
一、思維導圖
二、知識梳理
知識點一:功
1.功的定義: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在 通過一段 ,這個力就對物體做了功。
2.功的公式:功等于 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 的乘積。公式:。
3.功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 ,符號是 ,1J= 1N·m 。
4.功的公式的應用: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功的單位“焦”(牛·米 = 焦),不是力和力臂的乘積(?!っ祝Ρ蹎挝徊荒軐懗伞敖埂保?。
要點詮釋:
(1)理解判斷的依據:
依據: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重點:抓住力作用在物體上是否有“成效”。
(2)明白不做功的三種情況:
A. 物體受力,但物體沒有在力的方向上通過距離,此情況叫“勞而無功”。
B. 物體移動了一段距離,但在此運動方向上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如物體因慣性而運動),此情況叫“不勞無功”。
C. 物體既受到力,又通過一段距離,但兩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機吊起貨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動),此情況叫“垂直無功”。
(3)在分析做功情況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A. 當物體的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不垂直時,這個力就要做功。
B. 一個物體同時受幾個力的作用時,有一些力做了功,有些力沒有做功,因此講做功必須指出是哪一個力對哪一個物體做功。
C. 什么叫物體克服阻力做功:若物體在運動方向上受到一個與此方向相反的力F的作用,我們通常說物體克服阻力F做了功。
比如:在豎直向上,物體克服重力做功,功的大小為W=Gh;在水平方向上,物體克服摩擦力做功,功的大小為W=fs。
(4)有力才有可能做功,沒有力根本不做功。
(5)F與s的方向應在同一直線上(初中要求)(比如一個人提著一重物G,從山腳順著一之字形的山路爬到山頂,此時人克服重力做功所移動的距離并不是山路的長,而是從山腳到山頂的高。)
(6)做功的多少,由W=Fs決定,而與物體的運動形式無關。
知識點二: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里完成的 ;或說成:單位時間內力作做的功。
2.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是表示力做功 的物理量;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
3.公式:。
4.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率單位是 ,符號是 。常用單位還有千瓦(kW)、馬力。
換算關系:。
5.功率公式的解釋:
(1)物體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沿拉力的方向做 ,則拉力做功的功率等于力與物體速度的乘積,即。
(2)利用該公式時要注意:拉力F必須是恒力,且物體運動的速度應不變;v的單位必須用m/s,這樣算出的功率單位才是W;速度v跟拉力F必須對應,即v必須是受到拉力的物體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動的速度。
要點詮釋:
(1) 注意區(qū)別功與功率:功率與功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功”表示做功的“多少”,而“功率”則表示做功的“快慢”,“多少”與“快慢”的意義不一樣,只有在做功時間相同時,做功多的就做功快;否則,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就快,即“功率”不一定就大,也就是說:功率與功和時間兩個因素有關。
(2)由P=W/t變形為P=F·v可知:功率一定時,力F與速度v成反比。
(3)將上述歸納:
知識點三:動能
1.什么是動能:物體由于 而具有的能。如圖所示,物體都具有動能。
2.影響動能的因素
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物體的 ,二是物體運動的 大小。當物體的質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其動能 ,物體的速度越小其動能 ;具有相同運動速度的物體,質量越大動能 ,質量越小動能 。
3.動能是“由于運動”而產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動能”,不運動的物體也具有能量,但不具有動能。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動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要點詮釋:
(1)一切運動的物體都有動能。
(2)動能是“由于運動”這個原因而產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運動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動能”。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動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知識點四:勢能
1.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 。
(1)重力勢能的大小與 和 有關。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則它的重力勢能 。
(2)重力勢能是“被舉高”這個原因而產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被舉高的物體具有重力勢能,同時也具有其他形式能量。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重力勢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2.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做 。如圖所示,撐桿跳高時彎曲的桿、拉開的弓箭都具有彈性勢能。
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形變程度越大,其彈性勢能 。
要點詮釋:
(1)一切被舉高的物體都有重力勢能。
(2)重力勢能是“被舉高”這個原因而產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勢能”。例如在空中飛行的飛機,不但有重力勢能而且還具有其它形式的能量。
(3)一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都有彈性勢能。
(4)彈性勢能是“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這個原因而產生的,一定不要把它理解成“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
知識點五:機械能及其轉化
1.動能、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統稱為 。
2.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
(1)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重力勢能之間可以 。如將一塊小石塊,從低處拋向高處,再從高下落的過程中,先是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后又是重力勢轉化為動能。
(2)在一定的條件下,動能和彈性勢能之間可以 。如跳水運動員,在起跳的過程中,壓跳板是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跳板將運動員反彈起來是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
(3)機械能守恒:如果一個過程中,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就保持不變,這個規(guī)律叫做 。
(4)水能和風能的利用:自然界的流水和風能都是具有大量機械能的天然資源。利用水能發(fā)電,一定量的水,上、下水位差越大,水的重力勢能越大,能發(fā)出的電就越多。利用風能發(fā)電,在風力資源豐富的地區(qū),可以同時安裝幾十臺到幾百臺風力發(fā)電機,組成“風車田”聯在一起供電。
考點一:功與功的計算
【備考方略】
1.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做了功。功是物理學中表示力對距離的累積的物理量;公式:W=Fs;在國際單位制中力F的單位是(N),距離s的單位是(m),功的單位就是?!っ祝∟·m)。功的單位有一個專門的名稱—焦耳,簡稱焦,用字母(J)表示。
2.即使存在力,也可能沒有做功。例如,在水平地面上拉動重物,水平拉力做了功,但重力沒有做功,因為在重力方向上沒有產生路程;同樣,桌上的一本書,盡管桌對書有支持力,但因沒有位移而沒有做功。
3.普通力的功:W=Fs;重力的功:W=Gh。
4.對于“功”,主要考查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主要內容有:功概念的認識以及簡單計算,能解釋生活中做功例子等。涉及功的考題,常見題型是選擇題和計算型填空題,均屬于基礎題型,試題難度以中等為主;難度較高主要是涉及功的大型計算題,這類題型屬于綜合計算題,考查學生計算題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經典例題】(2021·黑龍江大慶市)一定質量的物體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直線運動,其路程(s)—時間(t)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正確的是( )。
A.物體20s時的速度大于8s時的速度;
B.0~12s物體所受的拉力大于12s~24s物體所受的拉力;
C.0~12s拉力做的功大于12s~24s拉力做的功;
D.0~12s拉力做功的功率小于12s~24s拉力做功的功率
【舉一反三】
1.(2021·湖南常德市)下面四幅圖中所描述的力,對物體做了功的是( )。
A.使小車向前運動了一段距離的推力;
B.搬石頭但沒有搬動,手對石頭的力;
C.托著貨物停在水平地面上,叉車對貨物的力;
D.提著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前行,手提滑板的力
2.(2021·湖北十堰市)某汽車公司對自主研發(fā)的無人駕駛汽車性能進行測試,甲、乙兩輛完全相同的汽車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且v甲<v乙,若不計空氣阻力,則汽車受到的牽引力F甲和F乙以及牽引力在相同時間內所做的功W甲和W乙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A.F甲<F乙,W甲<W乙B.F甲>F乙,W甲>W乙
C.F甲=F乙,W甲<W乙D.F甲=F乙,W甲=W乙
3.(2021·江蘇中考真題)下列有關中學生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
A.眨眼一次的時間約為3s;
B.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4km/h;
C.游泳時受到的浮力約為500N;
D.完成一次引體向上做的功約為2000J
考點二:功率及其計算
【備考方略】
1.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稱為功率,它在數值上等于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用P表示。功率表示力做功快慢程度。
2.在國際單位制中,規(guī)律單位是瓦特(W)。常用單位還有千瓦(kW),1kW=1×103W;馬力,1馬力=735W。
3.對“功率”的考查主要有對功率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主要內容有:功率概念的認識以及簡單計算,能進行功率的計算并利用功率解釋生活中例子等。
功率在中考中出現概率很高并經常與功的概念結合出現。考題主要題型以填空題、選擇題和計算題為主,常見題型是選擇題和計算型填空題,均屬于基礎題型,試題難度以中等為主;難度較高主要集中在判斷物體(力)做功功率并與效率結合在一起的題目,通過對功率的計算考查學生對功率概念的理解程度。
【經典例題】(2021·湖南岳陽市)小明兩次分別用時60s、40s把同一捆書從一樓勻速搬上三樓,比較兩次搬書過程對書做功和做功的功率,判斷正確的是( )。
A.用時少的做功多B.用時少的做功功率大
C.用時多的做功多D.用時多的做功功率大
【舉一反三】
1.(2021·黑龍江大慶市)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滑輪組裝置,當施加圖乙所示隨時間變化的水平拉力F時,重物的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丙所示。不計繩與滑輪的重量及滑輪轉動時的摩擦,繩對滑輪的拉力方向近似看成水平方向。在0-1s內,重物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______N,在2s-3s內,拉力F做功的功率為______W。
2.(2021·吉林中考真題)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50s內通過的路程是1000m,它的速度為______m/s,汽車受到的牽引力為3000N,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為______W。
3.(2021·湖北荊州市)經過三年的緊張施工建設,荊州復興大道主線于2020年12月31日貫通,如圖甲,為荊州市居民出行帶來極大的方便。圖乙為復興大道高架橋的部分路段示意圖,水平路面AB長400m、斜坡BC長200m、坡高CD高4m??傎|量m為1.5t的小汽車,每個輪胎與水平路面接觸面積為0.1m,當它以大小不變的速度v通過AB段和BC段,共用時36s;小汽車在AB段和BC段行駛時受到的阻力始終是車總重的0.01倍,小汽車通過AB段時,牽引力的功率為P1,通過BC段時,牽引力的功率為P2,g=10N/kg。求:
(1)小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時對地面的壓強p是多大?
(2)小汽車的速度v是多少km/h?
(3)小汽車通過AB段時,牽引力的功率P1是多少?
(4)小汽車牽引力的功率P1與P2之比是多少?
考點三:動能及其應用
【備考方略】
1.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具有的動能就越大。
2.“動能”主要考查物體是否具有動能、動能大小比較以及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經典例題】(2021·浙江衢州市)如圖所示,物塊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物塊的相關科學量隨時間變化規(guī)律的圖像正確的是( )。
A.B.C.D.
【舉一反三】
1.(2021·湖北十堰市)如圖所示,“和諧號”高鐵滿載旅客從十堰東站緩緩駛出前往武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列車由靜止變?yōu)檫\動,列車的慣性增大了;
B.列車加速前進時,列車的動能一直增加;
C.列車受到的牽引力和鐵軌對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和諧號”高鐵外形設計成流線型是為了增大對地面壓力提高行駛穩(wěn)定性
2.(2021·河南中考真題)為迎接 2022 年北京冬奧會,運動員積極訓練。關于圖中的項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跳臺滑雪運動員在下落過程中,重力對運動員做功;
B.短道速滑運動員在轉彎滑行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不變;
C.花樣滑冰運動員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慣性的作用;
D.擲出后的冰壺對冰面的壓力與其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3.(2021·北京中考真題)在體育課上,小康用胳膊將排球向上墊起后,排球上升過程中運動得越來越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排球在脫離胳膊后能繼續(xù)上升,是由于排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排球的慣性;
B.排球在脫離胳膊后的上升過程中,受到方向向上的力;
C.排球在脫離胳膊后的上升過程中,重力勢能逐漸減??;
D.排球在脫離胳膊后的上升過程中,動能逐漸減小
考點四: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備考方略】
1.實驗內容
【實驗目的】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實驗器材】木板,長方形木塊,質量不同的小球。
【實驗原理】運動的小球碰到水平桌面上的木塊,木塊被推的越遠,說明小球對木塊做的功越多,小球動能越大。
【實驗步驟】一、實驗裝置如圖。
二、讓小球A從斜面頂端自由滾下,小球碰到木塊B后,將B推動一段路程,記錄路程大小s1,并計入表格。
三、讓小球A從斜面中間位置自由滾下,小球碰到木塊B后,將B推動一段路程,記錄路程大小s2,并計入表格。
四、換另一個質量不同的小球,重復上述兩步實驗,并記錄路程s3、s4;數據并計入表格。
五、實驗表格
六、整理器材。
【實驗結論】物體動能與質量有關,與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的物體,動能越大。
2.考查內容
【經典例題】(2021·湖北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
(1)實驗中,讓同一個鋼球從斜面上的不同高度由靜止自由滾下,是為了探究鋼球動能的大小與______的關系;
(2)本實驗是通過比較木塊被撞擊后______來比較鋼球動能大小;
(3)小明猜想,如果水平面是光滑的,木塊被撞擊后將會______。
【舉一反三】
1.(2021·內蒙古中考真題)學完動能知識后,小亦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模擬汽車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甲、乙兩圖中的小車、斜面、木板、木塊均完全相同。
(1)實驗中,通過比較小車推動木塊距離的遠近來判斷小車動能的大小,這種研究方法叫______法。
(2)由圖中實驗現象得到的結論是______。
2.(2021·天津中考真題)興趣小組的同學認為車禍的危害程度與汽車的動能大小有關,于是他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汽車的動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假設)由“十次車禍九次快”可猜想:汽車的動能可能跟______有關;
由“安全駕駛莫超載”可猜想:汽車的動能可能跟______有關。
(進行實驗)他們做了如圖所示的三次實驗:用金屬球模擬汽車,讓金屬球從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塊,將物塊撞出一段距離。
物塊被撞得越遠,說明金屬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動能就越______;
(分析論證)分析甲、丙兩圖的實驗現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
(實踐應用)用甲、乙兩圖的實驗現象所得到的結論,可以解釋汽車______(選填“超載”或“超速”)行駛時危險性大的原因。
3.(2020?鄂爾多斯)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實驗中,準備的器材有:質量分別為m、2m兩個鋼球,木塊和斜面等。實驗過程如圖:
(1)本實驗是通過 來反映鋼球動能大小的。
(2)為了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應選擇 兩圖進行實驗分析。
(3)實驗中為了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應讓質量相同的鋼球,從同一斜面 (填“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實驗現象表明:當質量一定時,鋼球速度越大,動能越 。這個結論可用解釋汽車 (填“超速”或“超載”)帶來的危害。
(4)實驗裝置中,如果水平面光滑,能否完成本實驗的探究內容?并說明理由。 。
考點五:勢能及其應用
【備考方略】
1.重力勢能:對于重力勢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體的相對位置決定。物體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本領越大,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多。
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重力勢能,關鍵看此物體相對某一個位置有沒有被舉高,即相對此位置有沒有一定的高度。若有,則物體具有重力勢能,若沒有,則物體不具有重力勢能。
2.彈性勢能:由于物體發(fā)生形變而具有的能量。確定彈性勢能的大小需選取零勢能的狀態(tài),一般選取彈簧未發(fā)生任何形變,而處于自由狀態(tài)的情況下其彈力勢能為零。
3.本考點主要考查物體是否具有勢能,勢能大小比較以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動能和勢能考題中,注意聯系生活實際,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
【經典例題】(2021·陜西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為拉弓射箭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用力將弓拉彎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箭被射出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C.射出的劍可以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
D.斜向上射出的箭在空中飛行時重力勢能不變
【舉一反三】
1.(2021·浙江溫州市)一顆番茄從手中由靜止開始下落,撞擊水面時濺起許多水珠如圖,同時番茄仍有較大速度并繼續(xù)下沉。若不計一切機械能損耗,番茄從開始下落至剛好浸沒時減少的勢能( )。
A.等于所有濺起的水珠在撞擊過程中增加的機械能總和;
B.大于所有濺起的水珠在撞擊過程中增加的機械能總和;
C.等于所有濺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過程中增加的機械能總和;
D.小于所有濺起的水珠在空中上升過程中增加的機械能總和
2.(2021·云南中考真題)同學們正在進行排球訓練,排球離開手后先向上運動,達到最高點后落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排球離開手上升過程中一直受到托力的作用;
B.排球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C.排球運動到最高點時受平衡力的作用;
D.排球運動過程中與空氣摩擦產生熱量,機械能不變
3.(2021·湖北中考真題)幾個同學在玩蕩秋千時,感到秋千往返擺動的時間是有規(guī)律的。于是對“哪些因素影響秋千往返擺動的時間”提出下列猜想∶(1)可能與秋千的擺長l有關; (2)可能與人和秋千坐墊的總質量有關;(3)可能與秋千擺幅(擺動時人離開中心點B的最大距離)有關。于是進行了如圖實驗,將細繩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拴一小球制成一個擺,讓小球自由往返擺動,記錄數據如下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序號3、4探究的是擺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跟___________(選填 “擺長”“擺球質量”或“擺幅”的關系;
(2)從本次實驗可以得到的結論是∶擺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由___________決定;
(3)本實驗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4)擺鐘是利用本實驗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擺鐘變慢了,要調準它,應將擺鐘的擺長調___________(選填“長”或“短”)。
考點六:機械能及其轉化
【備考方略】
1.物體由于做機械運動所具有的能量,叫機械能。機械能包括動能、勢能兩種,勢能又包括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2.動能和勢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在滾擺實驗中可以看到,滾擺旋轉著下降,越轉越快。到最低點時,滾擺轉而上升,上升中它越轉越慢,直到差不多回到原來的位置。然后它又下降、上升,重復原來的運動。滾擺下降時,它的重力勢能越來越小,動能越來越大,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滾擺上升時,它的動能越來越小,重力勢能越來越大,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3.機械能守恒:如果物體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則物體運動過程中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換,但他們的總和(即總機械能)保持不變。
4.本考點主要涉及到動能和勢能之間的轉化以及機械能守恒;當物體只受重力作用時,物體的動能和重力勢能之和不變,這就是機械能守恒。在機械能轉化和守恒考題中,注意把物體的實際運動與生活實際,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
【經典例題】(2021·甘肅蘭州市)飛機在林場上空某一高度噴灑農藥時,水平勻速飛行,關于飛機的動能和勢能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動能減少,勢能減少B.動能減少,勢能增加
C.動能增加,勢能減少D.動能不變,勢能不變
【舉一反三】
1.(2021·湖南張家界市)張家界大峽谷玻璃橋高空蹦極體驗項目正式對公眾開放,不考慮空氣阻力,關于人在蹦極下降過程中的能量分析,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彈性繩繃直前,人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B.彈性繩剛好繃直時,人的重力勢能最小,動能最大;
C.下降到最低點的過程中人的機械能守恒;
D.下降到最低點時,人的重力勢能最小,彈性繩的彈性勢能最大
2.(2021·甘肅中考真題)如圖所示,小球從左側斜面的P點由靜止釋放,在右側斜面上能到達的最高位置是Q點,M、N是小球運動過程中先后通過的兩個等高點,下列關于該過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在左側斜面向下運動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B.小球從P點向Q點運動的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
C.小球從P點向Q點運動的過程中,所受支持力不做功;
D.小球通過M、N兩點時的速度大小相等
3.(2021·江蘇蘇州市)如圖,質量為2m的物塊P下方連接有一個質量為m的鉤碼,上端通過細線繞過輕質定滑輪連接一質量為2m的物塊Q,將它們由靜止釋放,在物塊P下落到地面的過程中,P、Q間細線拉力大小為F。(細線重力及各處的摩擦均不計,鉤碼落地后不彈起)( )。
A.鉤碼落地前F=3mg,Q的機械能增大;B.鉤碼落地前F2mg,P的機械能減小
功(W)
功率(P)
概念
當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作用下通過一段距離。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功與做功所用時間之比
單位
功的單位是力的單位與距離的單位的乘積?!っ?,也叫焦耳。1J=1N·m。
功率的單位也是復合單位,焦/秒,叫做瓦特。1W=1J/S
計算
W=Fs
其它
以下三種情況力對物體不做功:
(1)“不勞無功”,物體通過了距離,但沒有力作用在物體上;
(2)“不動無功”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靜止不動,沒有通過距離;
(3)“勞而無功”,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也通過了距離,但力的方向和通過的距離方向互相垂直,沿力方向上物體沒有通過距離。
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有:
(1)比較相同時間內做的功,做功多的做功快;
(2)比較做相同的功所用時間,所用時間少的做功快;
(3)比較功和時間的比值,比值大的做功快。
行駛的汽車
飛翔的小鳥
空中的客機
自由下落的小球
撐桿跳高
拉開的弓箭
實驗步驟
小球A
實驗步驟
小球B
次數
路程s/cm
次數
路程s/cm
斜面頂端s1
1
斜面頂端s3
1
2
2
3
3
斜面中間s2
1
斜面中間s4
1
2
2
3
3
考查方向
解答思路
研究方法
轉換法(動能大小轉換成木塊移動距離)
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能否達到實驗目的
不能,在光滑平面上,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比較哪兩步可以看出動能與速度有關
步驟二、三
比較哪兩步可以看出動能與物體質量有關
步驟二、四
判斷動能和質量有關必須
控制小球到水平面時速度相同
判斷動能和速度有關必須
使用相同小球
起點位置越高
小球達到斜面底端速度越大
木塊運動距離越大
動能越大
實驗序號
擺長1/m
擺球質量/g
擺幅/m
擺球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s
1
0.7
20
0.05
1.7
2
1.0
20
0.08
2.0
3
1.0
30
0.05
2.0
4
1.0
30
0.08
2.0
5
1.3
20
0.05
2.3

相關試卷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講練測:專題13 功和機械能(含解析):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習講練測:專題13 功和機械能(含解析),共3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掌握,功率公式的解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物理一輪復習講測練專題13 功和機械能(測試)(教師版):

這是一份中考物理一輪復習講測練專題13 功和機械能(測試)(教師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3 功和機械能(講練)(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3 功和機械能(講練)(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掌握,功率公式的解釋,6m,因此做的功約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3  功和機械能(測試)(原卷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3 功和機械能(測試)(原卷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3  功和機械能(測試)(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3 功和機械能(測試)(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2  浮力(講練)(原卷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2 浮力(講練)(原卷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1  壓強(講練)(原卷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 專題11 壓強(講練)(原卷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習講練測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