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0  運動和力(測試)(解析版)(時間60分鐘,共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2分)1.用手捏著一支粉筆靜止于空中,現(xiàn)將手松開,假設(shè)在手松開的同時,粉筆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時消失,則( ?。?/span>。A.粉筆將靜止于原來位置 B.粉筆將豎直向上運動 C.粉筆將豎直向下運動 D.粉筆將沿水平方向運動【答案】A【解析】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我們知道,物體不受外力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將永遠(yuǎn)保持靜止?fàn)顟B(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將永遠(yuǎn)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變。因為粉筆原來是靜止的,而松開手的同時,一切外力又同時消失,所以粉筆仍然保持原來的靜止?fàn)顟B(tài),故選項A正確。故選:A。2.以下所給出的現(xiàn)象中,物體運動狀態(tài)不發(fā)生改變的是( ?。?/span>A.在彎曲的路上汽車勻速轉(zhuǎn)彎;B.熟透的蘋果從樹上下落;C.小孩沿筆直的滑梯勻速下滑;D.行駛的火車開始進站【答案】C。【解析】A、在彎曲的路上汽車勻速轉(zhuǎn)彎,速度的方向時刻在變,即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不符合題意;B、熟透的蘋果從樹上下落,速度的大小時刻在變,即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不符合題意;C、小孩沿筆直的滑梯勻速下滑,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即運動狀態(tài)不變,符合題意;D、行駛的火車開始進站時,速度的大小變小,即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不符合題意;故選:C。3.在中國科技館內(nèi)有如圖所示的展品,小火車勻速向左行駛,將要通過橫跨火車軌道的小橋時,從車廂上的小孔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小球在空中運動一段時間后,落回到火車上并恰好進入原來的小孔內(nèi)。對于這一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span>。A.小球能夠落到原來的小孔是由于小火車具有慣性;B.小球在空中運動的速度大小是不變的;C.小球能夠落到原來的小孔是由于小球具有慣性;D.小球從拋出到落回的過程中運動狀態(tài)保持不變【答案】C。【解析】AC、小球能夠落到原來的小孔是由于小球具有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而不是由于火車具有慣性。故A錯誤,C正確;B、小球在空中運動時,其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小是不變的,而豎直方向上其運動速度是變化的。故B錯誤;D、小球從拋出到落回的過程中運動方向,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速度都發(fā)生了變化,所以運動狀態(tài)改變了。故D錯誤。故選:C。4.關(guān)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B.運動物體的慣性比靜止時大;C.航天員在空間站中失去慣性D.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答案】D。【解析】任何物體都有慣性,A、C兩項錯;物體的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大小有關(guān),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B項錯。5.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下列為一對平衡力的是(    )。A,汽車的牽引力和汽車所受的重力;B.汽車所受的重力和汽車對地面的壓力C.汽車的重力和地面對汽車的支持力;D.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汽車所受摩擦力【答案】C。【解析】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必須同時具備。A選項中,牽引力與重力不是在同一直線上,B選項不符合作用在同一物體上,D選項中汽車對地面的壓力和汽車所受摩擦力,既不在同一直線上,又不在同一物體上。6.超市的購物小車被推開后,向前運動,最終停下來。在這一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對小車的推力越來越小;B.離開人手后的小車不受力的作用;C.剛離開手的小車相對于貨架是運動的;D.小車在運動過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小車被推開后,就不受人的推力,但仍受重力的作用,故A、B均錯誤。剛離開手的小車相對于貨架發(fā)生了位置的改變,故C正確。小車被推開后,最終停下來,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因此小車受力一定不平衡,故D錯誤。7.如圖1所示,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塊,受水平拉力F作用,F(xiàn)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2所示,從t=0開始,小兵每隔2s記錄的物塊位置和時刻如圖3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4s內(nèi),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4N;B.8﹣10s內(nèi),物塊受到的摩擦力為6NC.t=10s時,物塊的速度一定小于5m/sD.若16s時撤去F,物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C。【解析】由圖3知,12到18s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做勻速直線運動,由圖2知,此時f=F=4N;A、由圖2知,0﹣4s內(nèi),物體受到的拉力F=2N,小于滑動摩擦力,所以此時物體應(yīng)處于靜止?fàn)顟B(tài),所受靜止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A錯誤;B、由圖3知,8﹣10s內(nèi),物體處于運動狀態(tài),根據(jù)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摩擦力仍等于4N,B錯誤;C、由圖3知,從10到12s時間內(nèi),物體的平均速度v=5m/s,而在這段時間內(nèi)物體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做加速運動,因此全程的平均速度應(yīng)大于10s時的速度,C正確;D、若16s時撤去F,物體受摩擦力的作用將做減速運動,D錯誤。8.關(guān)于慣性的理解和現(xiàn)象解釋,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高速飛行的子彈具有慣性,穿人木頭靜止后慣性消失;B.汽車駕駛員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汽車行駛中人的慣性;C.行駛中的公交車緊急剎車時,乘客會向前傾,是由于慣性力的作用;D.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dá)終點不能馬上停下來,是由于運動員具有慣性【答案】 D。【解析】慣性是物體的屬性,是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的,與物體是否運動無關(guān),A錯誤;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未變,慣性大小就不會變,B錯誤;慣性不是力,c錯誤;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dá)終點時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向前運動,所以不能馬上停下來,D正確。9.目前人類發(fā)射的探測器已飛出了太陽系,如果探測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測器將(   。A.沿原路徑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線運動   D.沿原方向做減速直線運動【答案】B。【解析】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fàn)顟B(tài)。究竟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要由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前的運動狀態(tài)決定,靜則恒靜,動則恒動。10.下列物體中,正在受平衡力作用的是(   A.正從地面騰空而起的火箭    B.豎直向上拋出的石子C.沿光滑斜面滾下的小球      D.在水平直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答案】D。【解析】物體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火箭騰空而起,速度增大,運動狀態(tài)改變,所以火箭受到的不是平衡力。石子拋出、沿斜面下滑的小球,運動狀態(tài)改變,不受平衡力,而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即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以此時汽車受平衡力。11.小明發(fā)現(xiàn)正常行駛的汽車,遇到緊急情況突然剎車時,坐在車上的乘客會向前傾倒,他用下面的四句話解釋了造成這個現(xiàn)象的原因:①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的下半身隨車停了下來;②乘客和汽車同時向前運動;③乘客就會向前傾倒;④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慣性繼續(xù)保持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這四句話的正確排列順序是( ?。?/span>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②①③【答案】A。【解析】該題中,原來乘客和汽車都處于向前運動狀態(tài),當(dāng)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的下半身由于摩擦力隨車停了下來,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慣性繼續(xù)保持向前運動的狀態(tài),故乘客就會向前傾倒。故正確的順序為:②①④③。故選:A。12.在學(xué)習(xí)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我們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span>A.每次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B.根據(jù)甲、乙、丙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C.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D.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答案】D。【解析】A、實驗中,我們讓小車從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為了讓小車每次到達(dá)水平面時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較,故A錯誤;B、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減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推理概括出來的,故B錯誤;C、實驗表明:小車在木板表面運動的距離最遠(yuǎn),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遠(yuǎn),故C錯誤;D、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其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D正確。故選:D。13.下列事例中利用慣性的是( ?。?/span>。A.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dá)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B.車輛在進站前提早剎車;C.乘客在車輛急剎車時要朝前沖;D.自行車在上坡前要多蹬幾下【答案】D。【解析】A、百米賽跑運動員到達(dá)終點后,速度還比較大,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因此不能立即停下來,故該選項不是利用慣性,而是慣性現(xiàn)象,不符合題意。B、車輛進站時,速度比較快不會立即停下來,由于慣性會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因此會提早剎車,是防止慣性不是利用了慣性,不符合題意。C、車輛急剎車時,乘客的腳已隨車靜止,而身體上部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前運動,因此乘客的身體會向前沖,故該選項不是利用慣性,而是慣性現(xiàn)象,不符合題意。D、自行車上坡前多蹬幾下,具有了很大的速度,在上坡時由于慣性車子會保持原來的速度前進,這樣上坡就比較容易了,是利用了慣性,故該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14.小華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時,先后進行了如圖甲、乙所示的實驗,其中乙圖將紙片旋轉(zhuǎn)了一個角度,該實驗是想探究二力平衡時( ?。?/span>A.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B.是否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C.方向是否相反 D.大小是否相等【答案】A。【解析】由題知,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小卡片兩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條直線上,紙片就會轉(zhuǎn)動,說明了不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不能平衡。故選:A。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8分)15.在一個光滑的水平面上,用繩子拉小車做直線運動,當(dāng)小車的速度達(dá)到4m/s時,繩子脫落,這時小車在水平面上做     運動,小車的運動速度是     。【答案】勻速直線運動;4m/s。【解析】分析題意可知,當(dāng)拉小車的繩子突然斷開時,小車由于慣性仍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即小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速度仍為4m/s。故答案為:勻速直線運動;4m/s。16.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當(dāng)它持續(xù)受到一個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時,它的速度將     ,撤去此力后,它的速度將     【答案】變大;不變。【解析】原來靜止的物體如果合外力不為零,那么它將做加速運動。當(dāng)物體的合外力為零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fàn)顟B(tài)。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當(dāng)它持續(xù)受到一個沿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時,它的合外力就是該水平力,而且不為零,所以物體的速度將變大,撤去此力后,物體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速度,而且此時它的合外力為零,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物體的速度將不變。故答案為:變大;不變。17.2020年春晚,劉歡與鄭楚馨合唱了電影《流浪地球》主題曲,讓觀眾進入了奇妙的科幻世界。地球自轉(zhuǎn)方向自西向東,為了使地球剎車,地球發(fā)動機噴射的“火焰”應(yīng)偏向     (選填“東”或“西”)方,這是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答案】東;相互的。【解析】地球自轉(zhuǎn)方向為自西向東,那么為了使地球剎車,地球發(fā)動機噴射的“火焰”應(yīng)偏向東方,這是利用了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為:東;相互的。18.一個小鐵球從斜面上從靜止?jié)L下后在桌面上運動,將磁鐵按如圖先后正對球運動方向和側(cè)對球運動方向放置,觀察到小球在圖甲中直線運動加快,乙中小球運動發(fā)生轉(zhuǎn)彎。請找出一個與以上情景有關(guān)的物理現(xiàn)象,并指出相應(yīng)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fù)示例:物理現(xiàn)象:甲圖中鐵球做直線運動越來越快;物理知識: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作答:物理現(xiàn)象     物理知識     【答案】乙圖中鐵球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解析】物理現(xiàn)象:乙圖中鐵球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物理知識: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答案為:乙圖中鐵球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19.如圖所示,木塊豎立在表面粗糙的小車上,隨小車一起在地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不考慮空氣阻力。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與木塊所受重力是一對     力;當(dāng)小車突然停車時,木塊將向     (選填“左”或“右”)傾倒。【答案】平衡;右。【解析】(1)木塊隨小車一起在地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小車對木塊的支持力與木塊受到的重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且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是一對平衡力;(2)小車突然停止運動,木塊下部由于受摩擦力而速度減小,而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木塊向右傾倒。故答案為:平衡;右。20.物體所受的幾個力的   相互抵消了,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當(dāng)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    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于平衡狀態(tài)。答案作用效果;轉(zhuǎn)動效果。【解析】物體同時受到幾個力的作用,這些力的合力為0,即這幾個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衡;當(dāng)動力和阻力對杠桿的轉(zhuǎn)動效果相互抵消時,杠桿將處于平衡狀態(tài),即處于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故答案為:作用效果;轉(zhuǎn)動效果。21.如圖所示,用手推動書本使書本和鋼筆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鋼筆受到的   個力的作用,書本勻速直線運動的原因是                              。答案2;書本受平衡力的作用,等效于不受外力。【解析】分析可知,書本和鋼筆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鋼筆和書本之間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故在水平方向上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并且這兩個力是一對平衡力;運動的書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在豎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并且這兩對力都是平衡力;書本受平衡力的作用,等效于不受外力,所以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故答案為:2;書本受平衡力的作用,等效于不受外力。22.“足球進校園”推進了39中校園足球的發(fā)展,運動員將靜止的足球斜向上踢飛,足球在空中飛行到最高點時受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足球落地后會繼續(xù)向前滾動,是因為     。當(dāng)足球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它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關(guān)系是     (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答案非平衡力;足球具有慣性;平衡力。【解析】運動員將靜止的足球斜向上踢飛,足球在空中飛行到最高點時受重力和阻力的作用,這兩個力的大小、方向都不相同,所以不是平衡力;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落地后的足球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會繼續(xù)向前滾動;當(dāng)足球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時,它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是一對平衡力。故答案為:非平衡力;足球具有慣性;平衡力。23.滑板運動是青少年喜愛的運動之一,如圖所示,用腳向后蹬地,滑板車會沿地面向前加速運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車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答案相互;運動狀態(tài)。【解析】將一只腳踏在滑板上,另一只腳向后蹬地,給地面一個向后的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給人一個向前的力,推動人前進;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車的速度會越來越慢,最后停下來,這是因為它在運動中受到阻力,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答案為:相互;運動狀態(tài)。三、實驗探究題(20分)24.8如圖(a)、(b)所示,某小組同學(xué)以硬紙板為研究對象,利用彈簧測力計,細(xì)線等器材進行實驗,該小組同學(xué)是在做“探究           實驗”。按圖(a)所示進行實驗操作時,應(yīng)在硬紙板處于     狀態(tài)下讀取測力計的示數(shù);按圖(b)所示進行實驗操作時,放開硬紙板前,應(yīng)使兩測力計的示數(shù)       ,兩細(xì)線對硬紙板拉力的方向       。【答案】二力平衡條件;靜止;相同;相反。【解析】由實驗裝置圖可知,以硬紙板為研究對象,利用彈簧測力計,細(xì)線等器材可以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實驗;按圖(a)所示進行實驗操作時,兩個拉力都作用在紙板上,且方向相反,當(dāng)在硬紙板處于靜止?fàn)顟B(tài)下讀取測力計的示數(shù),比較其大?。?/span>按圖(b)所示進行實驗操作時,探究二力是否共線,將硬紙板轉(zhuǎn)過一定角度,應(yīng)保持兩拉力大小相等,故放開硬紙板前,應(yīng)使兩測力計的示數(shù)相同,兩細(xì)線對硬紙板拉力的方向相反,放手后觀察紙板是否靜止,即可得出結(jié)論。25.6分如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活動中的實驗過程。(1)實驗中要讓小車每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這樣做是為了使小車到達(dá)水平面時     。(2)實驗中通過觀察、比較小車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由此可推論: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它將     ;同時也能說明力是改變物體     的原因。【答案】(1)速度相等;(2)以恒定的速度永遠(yuǎn)運動下去(或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狀態(tài)。【解析】(1)讓小車每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這樣做是為了使小車到達(dá)水平面時的機械能相同,速度相同;(2)實驗中通過觀察、比較小車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可知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由此可推論:如果運動的物體不受力,它將以恒定的速度永遠(yuǎn)運動下去(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同時也能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答案為:(1)速度相等;(2)以恒定的速度永遠(yuǎn)運動下去(或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狀態(tài)。26.6如圖是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請回答:(1)三次實驗中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它在平面上開始運動的   相同。(2)實驗結(jié)論是: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   ,速度減小得越   (3)根據(jù)實驗結(jié)論,可推理得出:運動的小車如所受的阻力為零,小車將做            運動。(4)汽車在快速行駛過程中,突然前方有行人橫穿馬路,司機緊急剎車,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人幸虧系著安全帶,才沒有破窗飛出。請你解釋這一現(xiàn)象。答:剎車前人和車都是   的。剎車后車速突然減慢,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人由于具有   ,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因此,若不系安全帶就可能會破窗飛出。【答案】(1)速度;(2)小;慢;(3)勻速直線;(4)運動;慣性。【解析】(1)該實驗要比較的是小車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離,這樣就要求我們控制變量:初速度,而從同一點滑下,可以保證每次到達(dá)水平面的速度相同;(2)分析三個不同水平面上,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三個小車主要不同為距離的不同,而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所受阻力的不同,所以小車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最遠(yuǎn);小車在毛巾表面上速度變化得最快;(3)由三個水平面上距離的不同我們可以通過合理外推,想象到,如果物體不受阻力,小車速度將不再發(fā)生改變,它將作勻速直線運動;(4)剎車前人和車都是運動的,剎車后車速突然減慢,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人由于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因此,若不系安全帶就可能會破窗飛出。故答案為:(1)速度;(2)??;慢;(3)勻速直線;(4)運動;慣性。
 

相關(guān)試卷

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12 浮力(講練)(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12 浮力(講練)(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共2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了解,理解,掌握,認(rèn)識,75×103kg/m3;,汽艇和熱氣球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12 浮力(測試)(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12 浮力(測試)(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共1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試題探究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11 壓強(測試)(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復(fù)習(xí) 專題11 壓強(測試)(解析版)-2022年中考一輪復(fù)習(xí)講練測,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yīng)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fù)下載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rèn)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xí)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xí)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xí)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wù)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guān)注“教習(xí)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