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試講課ppt課件,文件包含4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課件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pptx、4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教案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docx、煤炭的形成和分布mp4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4.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教案(教材P68~70)授課時間:______________ 累計____1____課時課題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課型新授課教學目標科學知識目標知道地球的很多資源如巖石、礦物、煤、石油、氧氣等都是化學變化的產物。科學探究目標1.通過查閱資料與分析推理尋找證據,嘗試解釋煤、石油、氧氣的形成經歷了復雜的化學變化過程。2.體驗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的重要性,能將自己的分析結果與已有的科學結論做比較。科學態(tài)度目標1.能夠懷有質疑精神,不迷信權威,愿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2.愿意與人交流查閱、收集的資料信息,分享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體會化學變化對人類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2.感受到資源的珍貴,認同珍惜資源、節(jié)約能源的觀點。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煤、石油、氧氣等人類生存所需的物質的形成。難點:觀察煤,通過尋找證據推理煤是怎樣形成的,并將自己的分析結果與科學結論做比較。教學準備為學生準備:學生活動手冊。教師準備:“煤的形成”相關視頻、“石油的形成與用途”相關視頻、“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關視頻、氧氣含量變化數據圖、教學課件。流程教學設計二次備課聚焦1.引入:經過前面幾節(jié)課對物質變化的探索,你們能說一說我們的廚房里有哪些化學變化嗎?(預設:加熱白砂糖、煤氣燃燒、面團發(fā)酵……)其他生活場景中呢?(預設:煙花綻放、鐵釘生銹、火柴點燃……)2.揭題:我們生活的地球家園,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化學變化。正是這些化學變化,給予了人類生存所需的各種物質和條件。除了上述化學變化,我們的地球家園中還有哪些主要的化學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來探索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板書: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 探索與研討探索一:大地之下的化學變化1.過渡:(教學提示:出示不同礦石、寶石和煤的圖片。)我們生活的大地蘊藏著許多寶藏。有各種礦石,可以用來冶煉不同的金
探索與研討屬;有許多美麗珍貴的寶石,可以裝點我們的生活;還有煤、石油等可以給我們提供能源。這些寶藏,并不是在一開始就存在的,而是經歷了億萬年的許多變化才形成的。2.提問:大地中蘊藏著的“寶藏”從何而來?又是怎樣形成的呢?(預設:大地中的礦石是巖石的一部分,由多種礦物組成,其形成可能和地質活動有關;大地中的煤、石油由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的遺體殘骸演變而來,是珍貴的能源。)3.布置任務:指導學生閱讀資料,提取信息,推測煤是怎樣形成的,并完成活動幫助卡。4.活動:播放“煤的形成”相關視頻,引導學生梳理煤的形成過程,并思考該過程是否發(fā)生了化學變化。5.小結:億萬年前,地球上生長著大片茂密的森林,植物的枝葉和根莖在湖泊、沼澤等低洼處大量堆積,被泥沙層層掩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地殼的變動,這些植物殘骸不斷地被埋入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并在地底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和化學變化,慢慢變成了煤。【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基于已有的認知經驗對煤的形成進行推理,再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對照分析,既了解了學生的前概念,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推理和信息處理能力。礦石:在地殼中的礦物,由于地殼變遷、火山爆發(fā)等因素影響,匯集到一起,對人類生活有一定價值的巖石。 煤:也叫煤炭,是一種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積巖,是古代植物埋在地下,經歷復雜的化學變化和高溫高壓形成的。 探索與研討探索二:大氣層中的化學變化1.過渡:了解了腳底大地的秘密后,我們再來研究一下周圍的空氣。2.講解:我們的呼吸離不開氧氣,氧氣體積占大氣總體積的約21%。但早期地球的大氣層中并沒有氧氣,甚至經過長時間的演變,氧氣含量仍然很低。(教學提示:出示氧氣含量變化數據圖。)3.提問:那么,大氣中的氧氣又是怎么來的呢?(預設:主要是由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綠色植物是如何增加地球氧氣含量的呢?(教學提示:播放“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相關視頻。)4.小結:我們生活的大氣層中,氧氣主要是由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的。綠色植物利用太陽能將二氧化碳與水轉化為氧氣和為生物提供能量的物質,增加了大氣層中氧氣的含量。探索三:資源利用與化學變化1.過渡:(教學提示:出示石油圖片。)地底下除了煤之外,還有另一種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常規(guī)能源——石油。石油有哪些用途呢?(教學提示:播放“石油的形成與用途”相關視頻。)2.講解:石油是地球賦予人類的寶藏,也是經歷化學變化形成的。我們利用石油可以生產很多重要的生產生活材料,如燃油、塑料、纖維、瀝青等。3.提問:不僅煤和石油的形成與化學變化有關,很多資源的利用也與化學變化有關,你們能列舉出一些具體的例子嗎?(預設:從鐵礦石里把鐵冶煉出來,需要經過化學變化;用不同的原料合成藥品,需要經過化學變化;在農業(yè)生產中有重要作用的化肥,是通過化學變化制造出來的;……)4.小結:化學變化影響著我們的生產生活,煤和石油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它們要經過億萬年的復雜變化才能形成,所以我們要珍惜、節(jié)約能源。研討匯報 石油:也稱原油,是一種黏稠的、深褐色(有時有點綠色)的液體,是由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壓縮和加熱后逐漸形成的。 探索與研討 拓展與小結小結:地球家園時時刻刻在發(fā)生著化學變化,很多資源如巖石、礦物、煤、石油、氧氣等都是化學變化的產物。其中,煤和石油是由億萬年前的古代生物經歷復雜的化學變化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我們應該節(jié)約能源,保護森林,愛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板書設計教學反思本次課先將大地之下的化學變化聚焦到煤等化石能源的形成過程,使學生認識到煤的形成也是化學變化。教學過程中,需要提供與煤相關的文字資料,并組織學生閱讀分析,引導學生按“信息呈現→推理想象→閱讀資料→分析研討”的流程展開學習。在探索“大氣層的化學變化”中,學生的前概念比較扎實,基本都知道氧氣的產生與綠色植物有關,因此只需利用氧氣含量變化數據圖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并通過資料大致介紹植物的光合作用,學生即能認識到大氣中的氧氣也是化學變化產生的,且主要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時也可提高學生保護森林的意識。最后,激勵學生在生活中勤觀察、多思考,舉出生活中一些利用化學變化制造的用品,拓寬學生的認知視野。課后作業(yè)二、判斷題。3.早期地球的大氣層中并沒有氧氣,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大地中的礦物分解出了氧氣,增加了大氣層中氧氣的含量。 ( )4.各式各樣的化學變化給予了人類生存所需要的各種物質和條件。 ( )5.大部分塑料的生產原料是從石油中提煉的。 ( )參考答案二、3.× 4.√ 5.√
這是一份教科版(2024)六年級下冊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試講課ppt課件,文件包含4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教學課件教科版pptx、4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教學設計教科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2024)六年級下冊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一等獎課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養(yǎng)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4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課件pptx、核心素養(yǎng)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下冊4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教案docx、煤炭的形成和分布mp4、石油是怎么形成的mp4、鐵礦石怎樣冶煉鐵mp4等5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2024)六年級下冊5.地球家園的化學變化完整版課件ppt,文件包含核心素養(yǎng)人美版七年級上美術第4單元第3課《校園展美》課件pptx、核心素養(yǎng)人美版七年級上美術第4單元第3課《校園展美》教案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