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1.襟三江而帶五湖三江:泛指長江中下游。舊說古時長江流過彭蠡(今鄱陽湖),分成三道入海,故稱“三江”。五湖:泛指太湖區(qū)域的湖泊。一說,指太湖、鄱陽湖、青草湖、丹陽湖、洞庭湖,南昌在五湖之間。2.鐘鳴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因古代貴族吃飯時要鳴鐘列鼎,鼎中盛食物。
3.望長安于日下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陽比喻帝王,帝王所在處稱為“日下”?!妒勒f新語·夙惠》:“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郛愔C魅占撼佳鐣?,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凼唬骸疇柡喂十愖蛉罩孕埃俊鹪唬骸e目見日,不見長安?!?.酌貪泉而覺爽貪泉:古代傳說廣州有水名貪泉,人喝了這里的水就會變得貪婪。
5.東隅已逝,桑榆非晚東隅:指日出的地方,表示早。桑榆:指日落的地方,表示晚。6.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三尺:衣帶下垂的長度,指幼小。古時服飾制度規(guī)定束在腰間的紳的長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士規(guī)定為三尺。古人稱成人為“七尺之軀”,稱不大懂事的小孩兒為“三尺童兒”。
7.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請纓:請求皇帝賜給長纓(長繩)。后用此指投軍報國。弱冠:指20歲,古代以20歲為弱年,行冠禮,為成年人。投筆:指投筆從軍。后人把班超投筆于地、參軍作戰(zhàn)的故事叫作“投筆從戎”,比喻棄文從武,有志報國。8.朝菌不知晦朔晦:陰歷每月最后一日。朔:陰歷每月的第一日。
9.不過數(shù)仞而下仞: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為八尺。10.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外:指自己一房之外的親族。古代以親屬關系的遠近制定喪服的輕重。期功:古代喪服的名稱。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個月)、小功服(五個月)的親族。這都指關系比較近的親屬。
11.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太守: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察舉制:又稱舉薦制。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它的確立是自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開始的。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內(nèi)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后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太守。秀才:漢代以來選拔人才的一種察舉科目。這里是優(yōu)秀人才的意思,與后代科舉的“秀才”含義不同。
12.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郎中:官名,始于戰(zhàn)國,秦漢時為宮中的侍衛(wèi)武官,晉至南北朝時為尚書曹司的長官。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后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洗馬:官名,太子的屬官,掌管圖書。13.當侍東宮東宮:指太子,因太子居東宮。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建儲指確定儲君,也即確定皇位的繼承人,我國古代通常采用嫡長子繼承制。
14.皇天后土實所共鑒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靈的總稱。指天地。舊時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萬物。亦作“后土皇天”。15.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該典故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晉大夫魏武子臨終時,囑咐其子魏顆將其愛妾殺死殉葬,魏顆沒有從命,而是把她嫁了出去。后來魏顆與秦將杜回作戰(zhàn),看見一位老人結(jié)草把杜回絆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顆夜里夢見老人,老人自稱是那名愛妾的父親,特來報恩。后世用“結(jié)草”表示死后報恩。
二、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16.寫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其義(1)乃瞻衡宇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2)曷不委心任去留    通______,__________(3)所賴君子見機     通______,_______(4)儼驂馬非于上路    通______,____________(5)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   通______,_______(6)北冥有魚     通______,_______(7)小知不及大知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橫”  橫木,橫木為門
“嚴”  整齊的樣子
“智”  智識、智慧
(8)此小大之辯也     通______,_______(9)而御六氣之辯     通______,______(10)而征一國者     通______,_____(11)夙遭閔兇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零丁孤苦 通______,___________
“憫”  指可憂患的事(多指疾病死喪)
“伶仃” 孤獨的樣子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顏色的實詞(1)生生所資,未見其術: _______(2)會有四方之事: _______(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______(4)三徑就荒: ______(5)知來者之可追: _____(6)聊乘化以歸盡: ______(7)識盈虛之有數(shù): ______(8)氣凌彭澤之樽: _____
(9)時維九月,序?qū)偃铮?________________(10)時運不齊,命途多舛:________________(11)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________(12)野馬也,塵埃也: ___________(13)未數(shù)數(shù)然也: _________________(14)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______(15)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___________
18.解釋下列加顏色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1)雖然,猶有未樹也古義:____________今義:轉(zhuǎn)折連詞,用于上一個分句。(2)腹猶果然古義: _____________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連詞,假設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3)之二蟲又何知古義: ________________今義:蟲子。
(4)九歲不行古義: ____________今義:不可以;不被允許,表示否定。(5)至于①成立②①古義: ________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表示另提一事。②古義:____________今義:(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理論、意見)有根據(jù)。
(6)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古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義:(數(shù)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7)臣之辛苦古義:____________今義:身心勞苦;客套話,用于求人做事。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________乘虛而入__________________聊乘化以歸盡____________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詞,讀“shènɡ”,輛
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______________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__________________     
賓主盡東南之美________潦水盡而寒潭清__________則智者盡其謀__________      
故夫知效一官______斯用兵之效也___________信者效其忠______      
辯乎榮辱之境_______________而御六氣之辯_________________兩小兒辯日____________      
猥以微賤______聽臣微志________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_門衰祚薄,晚有兒息____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_________________     
20.指出下列加顏色詞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1)眄庭柯以怡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棹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生所資: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園日涉以成趣: ___________________(5)倚南窗以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審容膝之易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策扶老以流憩: 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愉快。
形容詞作名詞,自得自足的心情。
動詞作名詞,容膝的小屋。
(8)襟三江而帶五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四美具,二難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怒而飛: 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不過數(shù)仞而下: ____________________(14)絕云氣: 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而后乃今將圖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襟,以……為帶。
名詞作狀語,像霧一樣,像星星一樣。
形容詞作名詞,美好的事物,困難的事情。
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逃。
(16)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_____________________(17)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歷職郎署:____________________(20)則劉病日篤:____________________(21)凡在故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臣具以表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詞作名詞,景色迷茫的地方。
使動用法,使……滿意,使……信任。
形容詞作名詞,年老而有功德的舊臣。
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聽到。
三、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21.重點虛詞系列練指出下列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1)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________________(2)鵬之徙于南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而莫之夭閼者: _______________(4)之二蟲又何知: ______________(5)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_______________(6)其翼若垂天之云: _______________(7)及其所之既倦: __________________
結(jié)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8)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________________(9)仰觀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向之所欣: _________________(11)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填然鼓之: ___________(13)句讀之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___________
結(jié)構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人稱代詞,活用為“我”
結(jié)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四、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2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1)既自以心為形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復駕言兮焉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望長安于日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纖歌凝而白云遏: ___________________(6)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動句,“為”譯為“被”
賓語前置句,“焉求”即“求焉”
介賓短語后置句,“以春及告余”
介賓短語后置句,“于日下望長安”
賓語前置句,“不逢楊意”
(7)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齊諧》者,志怪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賓語前置句,“之夭閼”即“閼夭之”
五、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3.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姑且順隨自然的變化,度到生命的盡頭,樂天安命,還有什么可疑慮呢!
解析 注意“聊”“乘”“歸盡”等詞的意義。
24.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了更應當有壯志,哪能在白發(fā)蒼蒼的老年改變自己的心志?處境艱難反而更加堅強,不放棄遠大崇高的志向。
解析 注意前一句為反問語氣,后一句中的“青云”的比喻義。
25.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寧愿舍棄一生的功名富貴,到萬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親。自己并不是像謝玄那樣出色的人才,卻能在今日的宴會上結(jié)識各位名士。
解析 注意“簪笏”“百齡”“晨昏”等詞的意義,“寶樹”“芳鄰”屬用典。
26.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野中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相吹拂的結(jié)果。
解析 “野馬”是喻體,須譯出本體;句末“也”表示判斷。
2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于順應天地萬物之性,駕馭六氣的變化,來漫游于無窮無盡宇宙的人,他們憑借什么呢?所以說: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忘掉自我而順應萬物,精神境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沒有建功立業(yè)的偏見,圣明的人不去追求名譽和地位。
解析 “乘”“御”“待”“無己”“無功”“無名”等為關鍵詞。
28.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面沒有什么近親,家里沒有可以照應門戶的童仆,孤單沒有依靠地獨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互相安慰。
解析 “期功”“孑立”“吊”是關鍵詞。

相關課件

新高考語文第6部分 專題9 必修5——《歸去來兮辭并序》《滕王閣序》《逍遙游》《陳情表》課件PPT:

這是一份新高考語文第6部分 專題9 必修5——《歸去來兮辭并序》《滕王閣序》《逍遙游》《陳情表》課件PPT,共3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何”為什么,“幾”預兆,“消”消散,“溟”海,“辨”分別,“變”變化,“耐”能,時序春夏秋冬,有蹉跎有坎坷,游動的霧氣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6部分 專題9 必修3 ——《寡人之于國也》《勸學》《過秦論》《師說》 (含詳解):

這是一份(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6部分 專題9 必修3 ——《寡人之于國也》《勸學》《過秦論》《師說》 (含詳解),共4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又”再,“智”智慧,荒年谷物收成不好,細密的網(wǎng)池塘,餓死的人,尊敬父母敬愛兄長,檢查省察,磨刀石,下層人民,古代君主的自稱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6部分 專題6 圖文轉(zhuǎn)換 (含詳解):

這是一份(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6部分 專題6 圖文轉(zhuǎn)換 (含詳解),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答案教子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6部分 專題5 語段壓縮 (含詳解)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6部分 專題5 語段壓縮 (含詳解)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5部分 教學文言文點線面 必修5 課文4 陳情表 (含詳解)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5部分 教學文言文點線面 必修5 課文4 陳情表 (含詳解)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5部分 教學文言文點線面 必修5 課文3 逍遙游 (含詳解)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5部分 教學文言文點線面 必修5 課文3 逍遙游 (含詳解)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5部分 教學文言文點線面 必修5 課文2 滕王閣序 (含詳解)

(全國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課件第5部分 教學文言文點線面 必修5 課文2 滕王閣序 (含詳解)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