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教班級 :  一(1)班          教師姓名 :                                 2022年春季學期 
 第四單元一、單元目標1.認識46個生字、4個偏旁;會寫28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長句子及問句,注意停頓,讀懂句子所表達的意思。3.理解“勇敢”等詞語的意思,用擴詞的方法積累一些常用詞語,歸類積累“×來×去”,嘗試說這樣的詞語。4.朗讀《靜夜思》并背誦積累。5.初步感受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文化,體會濃濃的親情。6.積累與身體部位有關的詞,歸類識記帶有“月”字旁的字。7.讀好帶有輕聲的詞語并積累。8.學寫“主、門、書、我”4個帶有點的字,了解“點的位置不同,書寫先后也不同”的筆順特點。9.借助拼音,正確朗讀古詩《尋隱者不遇》,讀正確、讀流利,并能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繞口令的情趣。二、     單元重難點重點:1.認字、寫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難點:讀好長句子及問句,注意停頓,讀懂句子所表達的意思。三、     知識框架《靜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語文園地四》                                             四、     教具學具準備教具:多媒體課件、卡片學具:鉛筆、橡皮擦、練習本五、     教學時數1.《靜夜思》………………………2課時2.《夜色》………………………2課時3.《端午粽》、………………………2課時4.《彩虹》……………………2課時5. 《語文園地四》…………2課時                                         第8課《靜夜思》 教學目標:1.會認“夜、思、床”等9個生字,會寫“思、床、前”等7個漢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3.初步感受詩歌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4.激發(fā)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積極主動地誦讀古詩。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教學難點:初步感受詩歌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教具學具準備:學具:田字格、鉛筆、橡皮擦教具:幻燈片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圖片導入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藘煞鶊D作為禮物(出示圖片),看到這樣的圖畫,你能想到什么樣的詩句呢?—《贈汪倫》和《古朗月行》。師:同學們,你們發(fā)現了嗎?這些詩句變成了美麗的圖畫,圖畫又能流淌出動人的詩句,這個就是咱們中國古詩的特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除此之外,同學們還發(fā)現這兩首詩的共同之處了嗎?—李白(相機簡單介紹李白。)2.師:今天我們將學習李白的另一篇詩文《靜夜思》,讓我們跟隨李白的腳步,繼續(xù)徜徉在詩歌的海洋,李白又會給我們打開一幅怎樣的畫卷呢?板書課題,齊讀課。引導學生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在一個安靜的夜晚,大詩人李白在思念著什么。)二、認識生字1.生自讀詩文(師:借助拼音小助手掃清識字路上的攔路虎)2.師范讀,生認真聽3.師:怎么樣?老師讀的和同學們讀的有什么差別,同學們想不想讀得像老師一樣,別著急,咱們先來認識生字新朋友,現在來和他們打招呼吧!1)老師帶讀生字,生練習讀。2)課件出示詞語,生練習讀,教師指正。4.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和詞語卡片,用多種方式(開火車讀、指名讀、男女生對讀、齊讀等)強化學生的識字效果。5.生交流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漢字的。師給予及時的鼓勵和指導:可以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可以編字謎、兒歌、故事,還可以做動作來幫助記憶。6.再次讀古詩,指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三、指導書寫1.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7個漢字:思、床、前、光、低、故、鄉(xiāng)。2.學生認讀漢字,找出它們在課文中的位置,并適當擴展組詞。3.學生自主觀察漢字的筆順,想一想如何才能把漢字寫漂亮。4.指名學生交流以上漢字的筆順和書寫方法。5.生描紅、仿寫、書寫生字,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唐代大詩人李白,學習了他寫的《靜夜思》,還在詩中認識了很多的漢字朋友。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這首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朗讀古詩1.指名學生朗讀古詩,全班齊讀。2.出示詞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單獨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齊讀,鞏固識字。3.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步認識了這位大詩人,知道他喜歡寫月亮。那么,在這首《靜夜思》中,他究竟看到了什么樣的月亮,又在“思”什么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二、理解詩意,感悟詩境1.學習1、2句。(1)指名朗讀第1句。結合課文插圖想一想:這句詩寫的是什么時候?猜一猜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月亮?(2)指名學生匯報。(寫的是有月亮的晚上。在作者睡覺的床前。)(3)理解“疑”和“霜”的意思?!耙伞钡囊馑际恰昂孟瘛?,“霜”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輔以多媒體圖片幫助學生理解。(4)讓學生說一說這句詩的意思,先同桌互相說,再指名說一說。師適當指導:床前那一片明亮的月光,好像是地上鋪著的一層白霜。(5)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古詩。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學習3、4句。(1)師過渡:在這樣一個明月當空的夜晚,詩人在干什么呢?請小朋友們輕輕地讀一讀詩的3、4句。(2)指名學生朗讀。理解“舉頭”就是“抬頭”的意思,“思”在此處是“思念”的意思,“故鄉(xiāng)”就是自己出生長大的地方。(3)指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兩句詩的意思,教師:詩人抬起頭,望著天上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下了頭,思念起自己的故鄉(xiāng)來。(4)師出示多媒體圖片,指導學生看圖,拓展想象:詩人一個人身在外地,此刻,他會思念故鄉(xiāng)的什么呢?生思考后與同桌輕聲交流。(5)指名交流。(預設:詩人孤身在外,思念遠在故鄉(xiāng)的家人,思念小時候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好朋友,思念家鄉(xiāng)的小河、草地……)(6)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孤單的時候會想些什么。(7)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8)師小結:是啊,作者孤身在外,內心寂寞,看到了天上的一輪明月,想到明月此時此刻也照著自己的家鄉(xiāng)和家人,久久難以入睡,就寫下了這首詩。讓我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練習背誦,指名背誦。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1.師過渡:大詩人李白很喜歡月亮,除了這首《靜夜思》,他還寫了很多與月亮有關的詩。2.多媒體出示: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3.師范讀,生自由練讀,拓展古詩積累。4.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走進了大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感受到了他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課后,請同學們再背一背這首古詩,還可以搜集其他一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讀一讀、背一背。板書設計:靜夜思景:明月光,地上霜                              思念故鄉(xiāng)和親人人:望明月,思故鄉(xiāng)              9. 教學目標:1.運用綜合的識字方法,認識12個生字,寫好7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感受童年的純真和無知,體會成長的快樂。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感受童年的純真和無知,體會成長的快樂。教具學具準備:學具:田字格、鉛筆、橡皮擦教具:幻燈片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談話導入1.揭示課題。齊讀課題。2.你們見到過夜晚的景色嗎?夜晚的景色是怎樣的?二、認識生字1.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讀一讀,認一認。2.出示詞語。指名分段讀課文。三、理解課文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自由讀課文。2.理解:(1)我膽子小。(2)媽媽給我講勇敢的故事,我還是怕黑。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四、課堂總結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第2課時一、復習鞏固1.分組開火車讀課文。學生有感情地齊讀全文。識記生字,積累詞匯。2.抽讀本課生字卡片。開火車進行擴詞。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記方法。3.出示詞語花籃:(1)指名讀,齊讀。(2)你還喜歡課文里的哪些詞語,說一說,再抄到“花籃”中。(3)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二、書寫生字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認讀。2.分類識記,指導書寫。(1)獨體字:再。(2)左右結構:晚、外。(3)上下結構:笑、爸、色、看。3.教師板演示范。學生書空。學生臨寫,教師巡視指導。三、書寫展示板書設計         從前:膽子小出去散步后:很勇敢        10.端午粽教學目標1.會認本課“端、粽、節(jié)”等13個生字,會寫“午、節(jié)、葉”等7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3.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fā)愛國情感。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教學難點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fā)愛國情感。教具學具準備:學具:田字格、鉛筆、橡皮擦教具:幻燈片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師: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什么節(jié)日?(端午節(jié)。)師:端午節(jié)都做什么?(吃粽子,賽龍舟。)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端午粽》這篇課文。(板書課題:端午粽)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橫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2.寫字。(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午、節(jié)、葉、米、真、分、豆”,指名認讀、領讀。(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四、課堂總結,鞏固知識在這節(jié)課里,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第2課時一、談話導入師:同學們,知道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呢?需要我們提前準備什么材料啊?(學生自由回答)師:下面讓我們一起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二、整體感和1.教師范讀,學生可以輕聲跟讀。學生分小組讀。2.讀了這篇課文你了解了什么?小組之間互相說說,教師抽一個小組匯報。三、理解課文1.文章有幾個自然段?(四個自然段。)2.師:讀文章第二段,說一說包粽子前要準備什么材料?(箬竹葉、糯米、紅棗。)師:下面我們來觀看一下包粽子的過程吧。(播放視頻)3.師:同學們平時吃過什么餡的粽子啊?(紅棗、蜜棗、豆沙。)師:那外婆給“我們”煮的什么餡的粽子???(紅棗、紅豆、鮮肉。)4.師:同學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嗎?(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師:誰能給大家講講屈原的故事?(學生可以試講,教師補充)師:同學們,聽了故事以后,你能說說屈原是個怎樣的人嗎?(屈原是個憂國憂民的人,愛國的詩人,和祖國共存亡的人。)師: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吃粽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四、課外拓展師:同學們,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除了吃粽子還干什么?(賽龍舟、掛香包等。)師:為什么吃粽子?為什么賽龍舟?(學生可能不知道或回答不完整)師:因為人們?yōu)榱朔乐刽~蝦傷害屈原的尸體,就用粽葉包上糯米投入江中。后來就有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因為人們?yōu)榱朔乐顾謧η?,就把小船裝扮成龍的形象,水怪以為是龍王來了,就會被嚇跑。這就形成了賽龍舟。五、總結全文端午節(jié)的習俗還有很多,如:飲雄黃酒、游百病、懸鐘馗像等。中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給我們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我們要熱愛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板書設計:端午粽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jié)            愛國之情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11. 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本課“虹、座、提”等12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著、那、到”等7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3.通過本文孩子豐富的想象力,讓我們學會關心父母、關心家人。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在文章的學習中教育學生做一個關心父母、關心家人的孩子。教具學具準備:學具:田字格、鉛筆、橡皮擦教具:幻燈片、生字卡片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師:(出示圖片)同學們,這是什么?(彩虹。)師:彩虹有什么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彩虹》這篇課文。(板書課題:彩虹)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想,課文講了幾件事情?師:誰來說說課文講了哪幾件事情?(三件事情:一是我在彩虹橋上灑水為爸爸澆田地;二是在彩虹橋上拿鏡子照媽媽梳頭;三是在彩虹橋上蕩秋千讓哥哥高興。)(教師引導)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橫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1)出示生字卡片,“虹、座、澆、提、灑、挑、興、鏡、拿、照、千、裙”指名讀。(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2.寫字。(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那、著、到、高、興、千、成”,指名認讀、領讀。(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2課時一、復習導入1.抽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生字。聽寫生字。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分段朗讀。二、整體感知1.學生分小組讀,給生字正音。文章有幾個自然段?(四個)2.課文讀給同桌聽,想一想,天上真的有一座美麗的橋嗎?三、課文詳解1.分小組朗讀課文,想一想:天上美麗的橋是什么?讀后,小組匯報交流。(天上美麗的橋是雨后的彩虹。)師:文中的我把彩虹說成美麗的橋,說明了什么?(說明我愛想象、愛思考。)師:那“我”真的能走上這座美麗的橋嗎?為什么?(不能,因為它是彩虹,像橋,而且在天空中。)師:那課文中“我”卻在這座橋上為爸爸、媽媽和哥哥做了好多事,又是怎么回事?(這是“我”想的,希望可以幫助他們。)師:“我”能想象出這么多事,說明了什么?(說明我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孩子。)2.全班集體讀二、三、四段,你發(fā)現了什么?(我為每一個家人都做了事情。這三段最后一句話都是“你高興嗎”。)師:從這些發(fā)現上你覺得“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懂事、關心父母、關心家人。)3.那么,我們也應該向這位小朋友學習,多關心父母、家人,同學們平時在家里是怎么做的?(學生自由回答)4.小組分段朗讀、小組比賽朗讀。四、總結全文1.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2.教師總結:除了學習,我們更應該多關心父母和家人。板書設計: 彩虹橋上為爸爸灑水澆田地彩虹橋上拿鏡子照媽媽梳頭 關心父母、家人彩虹橋上蕩秋千讓哥哥高興         語文園地四教學目標:1.認識、積累字詞;掌握“主、書、門、我”四字“點”的正確書寫。2.通過讀、寫背積累詞語并掌握詞語的輕聲朗讀;熟讀背誦古詩《尋隱者不遇》。3.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識字,寫字,通過讀、寫背積累詞語并掌握詞語的輕聲朗讀。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教學課時:2課時。教具學具準備:學具:田字格、鉛筆、橡皮擦教具:幻燈片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游戲導入。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做我說你指的游戲。(學生食指指著鼻子,教師說哪個人體器官,學生快速指出)二、趣味識字。1.學生自由讀字詞。(教師正音)2.從這些字詞里你們有什么發(fā)現?(都是人體器官)3.你還知道哪些人體器官?(眼睛、耳朵、手掌……)4.集體齊讀字詞。三、字詞句運用。1.讀一讀。(1)學生自由讀詞語。(2)教師范讀,學生正音。(3)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第一行詞語最后一個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稱呼的疊詞;這些詞語的最后一個字都是輕聲。)(4)小組再讀詞語。(5)集體讀詞語。四、書寫提示。1.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詞語,要求把字音讀準。教師抽查學生,然后泛讀。2.學生上臺書寫筆順。教師檢查,學生書空。(注意三個字:點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寫點)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指導)五、課堂總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1.閱讀輕聲詞語。2.誰還能說出一些輕聲詞語?(姐姐、孩子、燈籠……)二、日積月累。1.學生自由讀古詩。2.教師簡介作者賈島。3.請學生試說《尋隱者不遇》的意思。(教師指導)4.集體齊讀,學生背誦。三、布置作業(yè)。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妞妞趕?!?。四、課堂總結。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個性化修改)                                            (個性化修改)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語文人教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單元綜合與測試

版本: 人教部編版

年級: 一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