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過關練]
1.已知H—Cl鍵的鍵能為431 kJ·ml-1,H—H鍵的鍵能是436 kJ·ml-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每生成1 ml H—Cl鍵放出431 kJ能量
B.每生成1 ml H—Cl鍵吸收431 kJ能量
C.每拆開1 ml H—Cl鍵放出431 kJ能量
D.每拆開1 ml H—H鍵放出436 kJ能量
A [成鍵釋放能量,H—Cl鍵的鍵能為431 kJ·ml-1,即每生成1 ml H—Cl鍵放出431 kJ能量,A正確;成鍵釋放能量,每生成1 ml H—Cl鍵放出431 kJ能量,B錯誤;斷鍵吸收能量,每拆開1 ml H—Cl鍵吸收431 kJ能量,C錯誤;斷鍵吸收能量,每拆開1 ml H—H鍵吸收436 kJ能量,D錯誤。]
2.汽車發(fā)動機工作時會引發(fā)N2和O2反應,其能量變化示意圖如圖。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N2和O2反應生成NO的反應為吸熱反應
B.1 ml N2(g)和1 ml O2(g)的總能量大于2 ml NO(g)的總能量
C.2 ml氣態(tài)氮原子結合生成1 ml N2(g)時,能放出945 kJ的熱量
D.從圖中數據可知N2比O2更穩(wěn)定
B [舊鍵的斷裂吸熱,新鍵的形成放熱,則生成2 ml NO(g)時吸收熱量=945 kJ+498 kJ-630 kJ×2=183 kJ,N2和O2反應生成NO的反應為吸熱反應,A正確;結合選項A可知1 ml N2(g)和1 ml O2(g)的總能量大于2 ml NO(g)的總能量,B不正確;2 ml氣態(tài)氮原子結合生成1 ml N2(g)時,能放出945 kJ的熱量,C正確;氮氣的鍵能遠大于氧氣,可知N2比O2更穩(wěn)定,D正確。]
3.如圖為反應CH4(g)+Cl2(g)→CH3Cl(g)+HCl(g)的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發(fā)生的條件為加熱
B.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與鍵的斷裂和形成無關
C.斷裂化學鍵放出能量,形成化學鍵吸收能量
D.由圖可知CH4(g)+Cl2(g)→CH3Cl(g)+HCl(g) ΔH=-100kJ·ml-1
D [該反應的條件為光照,A錯誤;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的主要原因為鍵的斷裂和形成,B錯誤;斷裂化學鍵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釋放能量,C錯誤;由圖可知,斷開化學鍵吸收的能量為416 kJ·ml-1+243 kJ·ml-1=659 kJ·ml-1,形成化學鍵釋放的能量為431 kJ·ml-1+328 kJ·ml-1=759 kJ·ml-1,因此CH4(g)+Cl2(g)→CH3Cl(g)+HCl(g)ΔH=-100 kJ·ml-1,D正確。]
4.下列有關金剛石晶體和二氧化硅晶體(如圖所示)的敘述正確的是( )

金剛石及其晶胞
二氧化硅
A.金剛石晶體和二氧化硅晶體均屬于共價晶體
B.金剛石晶胞中含有6個碳原子
C.60 g SiO2晶體中所含共價鍵數目為6 NA(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
D.金剛石晶體熔化時破壞共價鍵,二氧化硅晶體熔化時破壞分子間作用力
A [金剛石晶體和二氧化硅晶體均屬于共價晶體,A項正確;金剛石的晶胞中含有碳原子數為8×eq \f(1,8)+6×eq \f(1,2)+4=8個,B項錯誤;60 g SiO2晶體的物質的量為1 ml,1 ml Si原子與4 ml O原子形成4 ml硅氧鍵,1 ml O原子與2 ml Si原子形成2 ml硅氧鍵,故1 ml SiO2中含4 ml硅氧鍵,即共價鍵數為4NA,C項錯誤;二氧化硅晶體屬于共價晶體,熔化時破壞共價鍵,D項錯誤。]
5.已知反應NO2(g)+CO(g)===NO(g)+CO2(g)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A→B的過程為放熱過程
B.1 ml NO2和1 ml CO斷鍵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1 ml NO和1 ml CO2成鍵放出的能量
C.1 ml NO2(g)和1 ml CO(g)的總能量低于1 ml NO(g)和1 ml CO2(g)的總能量
D.該反應可以看成將儲存在NO2(g)和CO(g)內部的能量以熱能的形式釋放出來
D [B比A的能量高,則圖中A→B的過程為吸熱過程,A錯誤;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且焓變等于斷裂化學鍵吸收的能量減去形成化學鍵釋放的能量,則1 ml NO2和1 ml CO斷鍵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 ml NO和1 ml CO2成鍵放出的能量,B錯誤;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1 ml NO2(g)和1 ml CO(g)的總能量高于1 ml NO(g)和1 ml CO2(g)的總能量,C錯誤;該反應為放熱反應,則該反應可以看成將儲存在NO2(g)和CO(g)內部的能量以熱能的形式釋放出來,D正確。]
6.下面有關氮化硼(BN)兩種晶體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種晶體均為共價晶體
B.兩種晶體的化學式相同所以屬于同種物質
C.兩種晶體中均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
D.根據立方相氮化硼的晶體結構推測其可用作超硬材料,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
D [六方相氮化硼為混合型晶體,立方相氮化硼為共價晶體,A錯誤;二者結構不同,不屬于同種物質,B錯誤;兩種晶體均只含有B—N鍵,屬于極性共價鍵,C錯誤;立方相氮化硼為空間網狀立體構型,原子間以共價鍵相結合,難以形變,所以硬度大,可用作超硬材料,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D正確。]
7.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氫氣的制取與儲存是氫能源利用領域的研究特點。
Ⅰ.已知:4HCl(g)+O2(g)eq \(――――――→,\s\up10(CuO/CuCl2),\s\d5(400 ℃))2Cl2(g)+2H2O(g) ΔH=-115.6 kJ·ml-1
H2(g)+Cl2(g)===2HCl(g) ΔH=-184 kJ·ml-1
(1)H2與O2反應生成氣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2)斷開1 ml H—O鍵所需能量為________kJ。
Ⅱ.已知:CH4(g)+H2O(g)===CO(g)+3H2(g) ΔH=+206.2 kJ·ml-1 ①
CH4(g)+CO2(g)===2CO(g)+2H2(g) ΔH=+247.4 kJ·ml-1 ②
又知CH4的燃燒熱為890.3 kJ·ml-1。
(1)利用上述已知條件寫出甲烷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甲烷為原料制取氫氣是工業(yè)上常用的制氫方法,CH4(g)與H2O(g)反應生成CO2(g)和H2(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根據①4HCl(g)+O2(g)eq \(――――――→,\s\up10(CuO/CuCl2),\s\d10(400 ℃))2Cl2(g)+2H2O(g) ΔH=-115.6 kJ·ml-1,②H2(g)+Cl2(g)===2HCl(g) ΔH=-184 kJ·ml-1,則①+②×2為2H2(g)+O2 (g)===2H2O(g) ΔH=-483.6 kJ·ml-1,則H2與O2反應生成氣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是2H2(g)+O2 (g)===2H2O(g) ΔH=-483.6 kJ·ml-1。
(2)根據反應熱ΔH=反應物斷鍵吸收的總能量-生成物成鍵釋放的總能量,根據斷鍵能量圖可知:斷開1 ml H—O鍵所需能量=
eq \f(436 kJ·ml-1×2+496 kJ·ml-1+483.6 kJ·ml-1,4),則H—O鍵能為462.9 kJ·ml-1,故斷開1 ml H—O鍵所需能量為462.9 kJ。
Ⅱ. (1)已知CH4的燃燒熱可得甲烷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CH4(g)+2O2 (g)===CO2(g)+2H2O(l) ΔH=-890.3 kJ·ml-1。
(2)由已知: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2 kJ·ml-1;②CH4(g)+CO2(g)===2CO(g)+2H2(g) ΔH=+247.4 kJ·ml-1可知,則①×2-②為CH4(g)+ 2H2O(g)===CO2(g)+4H2(g) ΔH=+206.2 kJ·ml-1×2-247.4 kJ·ml-1=+165.0 kJ·ml-1。
[答案] Ⅰ.(1)2H2(g)+O2 (g)===2H2O(g) ΔH=-483.6 kJ·ml-1 (2) 462.9 Ⅱ. (1)CH4(g)+2O2 (g)===CO2(g)+ 2H2O(l) ΔH=-890.3 kJ·ml-1 (2)CH4(g)+ 2H2O(g)===CO2(g)+4H2(g) ΔH=+165.0 kJ·ml-1
[拓展培優(yōu)練]
8.科學家已獲得了氣態(tài)N4分子,其結構為正四面體型(如圖所示)。已知斷裂1 ml N—N鍵吸收193 kJ能量,斷裂1 ml N≡N鍵吸收946 kJ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4屬于一種新型的共價晶體
B.N4(g)===4N(g)的過程中吸收772 kJ能量
C.1 ml N4轉化為N2時要吸收734 kJ能量
D.N4和N2互為同素異形體,N4轉化為N2屬于化學變化
D [N4屬于氣態(tài)分子,A錯誤;N4(g)===4N(g)的過程中是斷裂化學鍵,吸收的熱量為6×193 kJ=1158 kJ,B錯誤;1 ml N4氣體中含有6 ml N—N鍵,可生成2 ml N2,形成2 ml N≡N鍵,則1 ml N4氣體轉變?yōu)镹2化學鍵斷裂吸收的熱量為6×193 kJ=1158 kJ,形成化學鍵放出的熱量為946 kJ×2=1892 kJ,所以反應放熱,放出的熱量為1892 kJ-1158 kJ=734 kJ,C錯誤;N4和N2是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兩者互為同素異形體,且N4轉化為N2屬于化學變化,D正確。]
9.已知Cl2(g)+NH3(g)===NH2Cl(g)+HCl(g) ΔH=+12 kJ·ml-1,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據如下表:
則H2(g)+Cl2(g)===2HCl(g)的ΔH為( )
A.-183 kJ·ml-1B.248 kJ·ml-1
C.-431 kJ·ml-1D.-207 kJ·ml-1
A [根據ΔH=反應物的鍵能之和-生成物的鍵能之和,由反應Cl2(g)+NH3(g)===NH2Cl(g)+HCl(g) ΔH=+12 kJ·ml-1知,[E(Cl—Cl)+3×E(N—H)]—[2×E(N—H)+E(N—Cl)+E(H—Cl)]=ΔH,E(Cl—Cl)+3×391 kJ·ml-1-2×391 kJ·ml-1-191 kJ·ml-1-431 kJ·ml-1=+12 kJ·ml-1;E(Cl—Cl)=243 kJ·ml-1;反應H2(g)+Cl2(g)===2HCl(g)的ΔH=E(H—H)+ E(Cl—Cl)-2×E(H-Cl)=436 kJ·ml-1+243 kJ·ml-1-2×431 kJ·ml-1=-183 kJ·ml-1。]
10.化學反應可視為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瘜W鍵的鍵能是形成(或拆開)1 ml化學鍵時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P4)和六氧化四磷(P4O6)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現提供以下化學鍵的鍵能:P—P 198 kJ·ml-1,P—O 360 kJ·ml-1,氧氣分子內氧原子間的鍵能為498 kJ·ml-1,則P4+3O2eq \(========,\s\up10(一定條件))P4O6的反應熱ΔH為( )
A.+1 638 kJ·ml-1B.-1 638 kJ·ml-1
C.-126 kJ·ml-1D.+126 kJ·ml-1
B [各化學鍵鍵能為P—P 198 kJ·ml-1、P—O 360 kJ·ml-1、O===O 498 kJ ·ml-1,反應熱ΔH=反應物總鍵能-生成物總鍵能,由圖可知:1個白磷分子中含有6個P—P,1個P4O6分子中含有12個P—O,1 ml P4和3 ml O2完全反應(P4 + 3O2eq \(========,\s\up10(一定條件))P4O6 )生成1 ml P4O6,所以反應P4+3O2eq \(========,\s\up10(一定條件))P4O6的反應熱ΔH=6×198 kJ·ml-1+3×498 kJ·ml-1-12×360 kJ·ml-1 =-1 638 kJ·ml-1,故B正確。]
11.現在已能在高壓下將CO2轉化為具有類似SiO2結構的共價晶體,下列關于CO2共價晶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 ml CO2共價晶體中含有2NAπ鍵
B.在一定條件下,CO2共價晶體轉化為CO2分子晶體是物理變化
C.熔點:金剛石>共價晶體CO2
D.在CO2的共價晶體中,每個C原子周圍結合4個O原子,每個O原子與兩個C原子相結合
D [CO2晶體轉化為共價晶體后不存在π鍵,只存在σ鍵,A錯誤;兩者的晶體類型不同,CO2共價晶體轉化為CO2分子晶體時存在化學鍵的斷裂和生成,屬于化學變化,B錯誤;由于氧原子的半徑小于碳原子的半徑,故C—O鍵鍵長小于C—C鍵鍵長,故鍵能C—O強于C—C,故共價鍵強弱:C—O>C—C,所以熔點應該是共價晶體CO2>金剛石,C錯誤;由題意知CO2共價晶體與SiO2結構相似,每個C周圍結合4個O,每個O周圍結合2個C,D正確。]
12.已知:P4(g)+6Cl2(g)===4PCl3(g) ΔH=a kJ·ml-1,P4(g)+10 Cl2(g)===4PCl5(g) ΔH=b kJ·ml-1,P4具有正四面體結構,PCl5中P—Cl鍵的鍵能為c kJ·ml-1,PCl3中P—Cl鍵的鍵能為1.2c kJ·ml-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P—P鍵的鍵能大于P—Cl鍵的鍵能
B.可求Cl2(g)+PCl3(g)===PCl5(s)的反應熱ΔH
C.Cl—Cl鍵的鍵能為eq \f(b-a+5.6c,4) kJ·ml-1
D.P—P鍵的鍵能為eq \f(5a-3b+12c,14) kJ·ml-1
C [由于P—P鍵的鍵長大于P—Cl鍵的鍵長,鍵長越短,鍵能越大,故P—P鍵的鍵能小于P—Cl鍵的鍵能,A錯誤;由于不知道PCl5(g)===PCl5(s)的反應熱ΔH,所以不能求得Cl2(g)+PCl3(g)===PCl5(s)的反應熱ΔH,B錯誤;設Cl—Cl鍵的鍵能為x,將題中已知的兩個式子按順序依次編號為①、②,將②-①可得4Cl2(g)+4PCl3(g)===4PCl5(g) ΔH=(b-a) kJ·ml-1,由于化學反應中斷鍵吸熱、成鍵放熱,可得4x+4×3×1.2c kJ·ml-1-4×5×c kJ·ml-1=(b-a) kJ·ml-1,解得x=eq \f(b-a+5.6c,4) kJ·ml-1,C正確;設P—P鍵的鍵能為y,將①×5-②×3可得:2P4(g)+12PCl5(g)===20PCl3(g) ΔH=(5a-3b) kJ·ml-1,根據蓋斯定律,可得2×6y+12×5×c kJ·ml-1-20×3×1.2c kJ·ml-1=(5a-3b) kJ·ml-1,解得y=eq \f(5a-3b+12c,12)kJ·ml-1,D錯誤。]
13.已知幾種共價鍵的鍵能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穩(wěn)定性:HCl>CH4
B.斷裂1 ml CCl4(g)中共價鍵吸收的能量為1356 kJ
C.鍵長:C—HC;第3周期8種元素形成的單質金屬晶體:鈉、鎂、鋁;分子晶體:白磷、硫、氯氣、氬氣;共價晶體:硅;共價晶體的熔點最高,所以序號“8”代表的Si;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由于氯氣的熔點僅比氬氣高,由圖可知,電負性最大的是Cl,序號為2。
(3)由j原子跟c原子以1∶1相互交替結合而形成的晶體為碳化硅,碳化硅與晶體硅均屬于共價晶體,共價鍵鍵長越短,鍵能越大,熔點越高,由于碳的原子半徑小,所以鍵長:C—SiO>C Si 2 (3)SiC 碳化硅與晶體硅均屬于共價晶體,由于碳的原子半徑小,碳化硅中C—Si鍵鍵長小于晶體硅中Si—Si鍵鍵長,C—Si鍵鍵能大,因而熔點高 (4)①12 4 ②eq \f(\r(2)M,8NAd3)
17.據古籍《燕閑清賞箋》記載:“宣窯之青,乃蘇勃泥青”,說明宣德時期青花瓷使用的顏料是“蘇勃泥青”,它是從一種鉆毒砂[主要成分:(C,Fe)AsS]中提取出來的。回答下列問題:
(1)基態(tài)S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子核外電子共有________種空間運動狀態(tài)。
(2)比較元素第一電離能:S________P(填“>”、“”、“

相關試卷

魯科版 (2019)選擇性必修2微項目 青蒿素分子的結構測定——晶體在分子結構測定中的應用當堂達標檢測題:

這是一份魯科版 (2019)選擇性必修2微項目 青蒿素分子的結構測定——晶體在分子結構測定中的應用當堂達標檢測題,共9頁。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第四單元 分子間作用力 分子晶體達標測試: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第四單元 分子間作用力 分子晶體達標測試,共10頁。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第三單元 共價鍵 共價晶體隨堂練習題: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第三單元 共價鍵 共價晶體隨堂練習題,共9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第二單元 離子鍵 離子晶體同步測試題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第二單元 離子鍵 離子晶體同步測試題

高中化學第一單元 金屬鍵 金屬晶體練習

高中化學第一單元 金屬鍵 金屬晶體練習

高中化學第三單元 物質結構研究的意義課時訓練

高中化學第三單元 物質結構研究的意義課時訓練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專題1 揭示物質結構的奧秘第二單元 物質結構研究的范式與方法習題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專題1 揭示物質結構的奧秘第二單元 物質結構研究的范式與方法習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化學蘇教版 (2019)選擇性必修2電子課本

第三單元 共價鍵 共價晶體

版本: 蘇教版 (2019)

年級: 選擇性必修2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