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仁愛版七年級上冊 1.3 第2課時 地圖 課件第1頁
1/35
初中地理仁愛版七年級上冊 1.3 第2課時 地圖 課件第2頁
2/35
初中地理仁愛版七年級上冊 1.3 第2課時 地圖 課件第3頁
3/35
初中地理仁愛版七年級上冊 1.3 第2課時 地圖 課件第4頁
4/35
初中地理仁愛版七年級上冊 1.3 第2課時 地圖 課件第5頁
5/35
初中地理仁愛版七年級上冊 1.3 第2課時 地圖 課件第6頁
6/35
初中地理仁愛版七年級上冊 1.3 第2課時 地圖 課件第7頁
7/35
初中地理仁愛版七年級上冊 1.3 第2課時 地圖 課件第8頁
8/35
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10學貝
1學貝=0.1元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開通VIP,可無限預覽資料內容
資料下載85折優(yōu)惠 ,本單可省0.2元

所屬成套資源:初中地理仁愛版七年級上冊 課件(成套)

成套系列資料,整套一鍵下載

初中地理仁愛科普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地圖課堂教學ppt課件

展開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愛科普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地圖課堂教學ppt課件,共3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等高線地形圖,海平面,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課堂檢測,易錯辨析,山脊和山谷,方法一口訣法,凸高為谷凸低為脊,方法二切線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地圖的“語言”,即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2.地圖的分類:按內容分: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按比例尺:大比例尺地圖和小比例尺地圖。按制圖區(qū)域:世界地圖、大洲地圖、國家地圖、分省地圖等3.根據(jù)自身需要選擇適合的地圖。
【學習目標】
1.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緩2.能在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3.能在地形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種基本地形
1.一般用 來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表形態(tài)。2.海拔(又叫絕對高度):以 為起點,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3.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等于兩地的海拔之差。)
中國的最高與最低相差多少?
艾丁湖為吐魯番盆地的“盆底兒”,湖面低于黃海海平面154.43米,是我國陸地海拔的最低點。
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為8844.43米,是中國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
4.等高線:定義:圖上 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的封閉的曲線。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線 ;坡度緩的地方,等高線 。(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為了節(jié)省體力,登山應該選擇緩坡,即等高線 的地方。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的數(shù)值之 。
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成封閉的曲線。
等高線密集,坡度陡;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坡度陡,等高線密集;坡度緩,等高線稀疏
5.等深線: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的封閉曲線。6.在不同的等高線或等深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繪制出來的圖稱為: 7.陸地的五種基本形態(tài): 、平原、高原、 、盆地。
高原:海拔較高(500米以上)地面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峻。
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面起伏小、平坦廣闊的地形。
丘陵:海拔較低,坡度較緩,相對高度不超過500米、崎嶇不平的地形區(qū)。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崎嶇不平、坡度陡,溝谷深的地形區(qū)
盆地:中間低、但較平坦、四周相對較 高地形區(qū)。
陸地表面的五種基本地形的特點
較高,海拔在500米以上
面積較大,外圍較陡、內部起伏較為和緩
具有聳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10.在地形圖上識別陸地5種基本形態(tài)
①若海拔在500米以下,等高線分布稀疏且彎曲部分較和緩(相對高度較小),則為丘陵地區(qū);②若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線密集(相對高度較大),則為山地地區(qū);③若海拔在200米以下,且分布十分稀疏,則為平原地區(qū);④若海拔在500米以上,且等高線在地形的邊緣地區(qū)分布十分密集,而在地形區(qū)的內部卻明顯稀疏,則為高原地區(qū);⑤四周數(shù)值高中間數(shù)值低的地形為盆地地區(qū)
9.為了更直觀地表示沿地面某條線上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可以使用 。 10.山體的不同部位與相關地理事物和活動:(1) (集水線),有可能發(fā)育成河流,條件允許可以進行漂流;(2) ,可以成為分水嶺;(3) ,可以攀巖;(4)當流水遇見 ,可以發(fā)育成瀑布。
1.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
2.集體探討:山體不同部位的判讀方法?
(1)判斷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形態(tài)。 A B C D E (2)圖中等高線之間等高距是米。
(1)A.山峰(山頂) B.山脊 C.鞍部  D.山谷 E.陡崖)) (2)100
2.山頂與盆地山頂:等高線數(shù)值中心大,四周小;表示中間高,四周低。盆地:等高線數(shù)值中心小,四周大;表示中間低,四周高。
1.河流流向的判斷 方法1:口訣法
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的方向相反
1.河流流向的判斷 方法2:取點法
2.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1)爬山要求距離近選陡坡(等高線密集),要求省力選緩坡(等高線稀疏),攀巖選陡崖;(2)建壩選口袋型洼地(集水面積大,庫容量大),壩址選在河流流出山口的最窄處(工程量小);(3)修路選擇穿過等高線較少的線路,盡量少穿越河流,避免通過沼澤和陡崖;(4)聚落或城市建設選等高線稀疏的河流附近地區(qū);(5)宿營地選擇在靠近水源、遠離陡崖、地形較平緩的地方。(6)河流流向的判斷:河流發(fā)源于山谷,由高處流向低處。
【精巧點撥】利用握緊的拳頭記憶不同的山體部位:A——山峰,B——山脊,C——山谷,D——鞍部,E——陡崖。
1.(2020?通遼)北京和張家口聯(lián)合舉辦2022年冬奧會,據(jù)圖,完成:L1、L2、L3、L4四條滑雪道中,坡度較緩適合初學者滑雪練習的滑雪道和位于山脊處的滑雪道分別是(  )
A.L1 L2 B.L2 L3 C.L3 L4 D.L4 L1
2.(2019年黑龍江綏化市)下列各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山峰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020·山東東營中考真題)讀我國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3.下列關于山體部位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甲處易形成河流 B.乙處適合攀巖C.丙處為山谷 D.站在丁處嘹望范圍最大4.對圖示區(qū)域信息的判斷, 正確的是( )A.地形以高原為主 B.居民區(qū)分布在河流沿岸C.生產的柑橘遠近聞名 D.若ab兩地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實地直線距離為2千米

相關課件

仁愛科普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 世界的氣候第二節(jié) 氣溫與降水教學演示ppt課件:

這是一份仁愛科普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章 世界的氣候第二節(jié) 氣溫與降水教學演示ppt課件,共2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降水隨時間的變化,二降雨量的測量,三降雨的等級,降水的分布,地形雨,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仁愛科普版第一節(jié) 海陸分布圖文課件ppt:

這是一份仁愛科普版第一節(jié) 海陸分布圖文課件ppt,共3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陸地38%海洋62%,陸地20%海洋80%,陸地19%海洋81%,陸地39%海洋61%,不均勻,二七大洲,找一找,大洋洲,非洲大陸,非洲大洋洲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地圖的閱讀教課課件ppt: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地圖的閱讀教課課件ppt,共18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三維目標,鞏固練習,快樂體驗,等高線地形圖,仔細聽作好記錄,課堂延伸,這節(jié)課你有那些收獲,聯(lián)系生活拓展提升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仁愛科普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人口與人種示范課課件ppt

仁愛科普版七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人口與人種示范課課件ppt

初中第三節(jié) 地圖備課課件ppt

初中第三節(jié) 地圖備課課件ppt

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地球與地球儀集體備課課件ppt

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節(jié) 地球與地球儀集體備課課件ppt

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地圖的閱讀課前預習ppt課件

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地圖的閱讀課前預習ppt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地理仁愛科普版(2024)七年級上冊電子課本 舊教材

第三節(jié) 地圖

版本: 仁愛科普版(2024)

年級: 七年級上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