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愛科普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課文內容課件ppt,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地球的真實形狀,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模型,知識回顧,知識回顧1,知識回顧2,知識回顧3,一地球的自轉,自西向東北逆南順,一天約24小時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1.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歷程:
“天圓地方說”/“蓋天說”
地球是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球體
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
5.地軸并不存在,只是人們假象的地球旋轉軸
半圓(任意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經線圈)
不相等(赤道最長,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北緯越往北度數(shù)越大,南緯越往南度數(shù)越大。
東經越往東度數(shù)越大,西經越往西度數(shù)越大。
本初子午線(0°經線)
向東、向西各分作180°
向南、向北各分作90°
東經(E)、西經(W)
南緯(S)、北緯(N)
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赤道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個半球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東早西晚)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
1.與著名詩句“坐地日行八萬里”最為吻合的地理現(xiàn)象是______。2.地球上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為____,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由黑夜進入白晝的界線為_____,由白晝進入黑夜的界線是______。
3.右圖中地球自轉方向為( )A.順時針 B.逆時針C.自東向西 D.自北向南4.下圖中我們看到的晨昏線是晨線還是昏線:
1.閱讀課本17、18頁文字,完成以下表格:
2.閱讀課本17圖1-2-4,完成以下表格:
3.閱讀課本18頁第一段文字,完成以下表格:
閱讀課本18頁第三段文字及圖1-2-6和圖1-2-7完成以下問題:
1.五帶劃分的依據(jù)?2.劃分五帶的界線?3.五帶分別有什么典型特點熱帶南溫帶和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閱讀課本17頁圖1-2-4、18頁第二段文字、圖1-2-5,結合黑板板圖1完成以探究:
1.從春分日到夏至日,再到秋分日(1)此時,太陽的直射點在哪個半球?(2)此時,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 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
2.從夏至日到秋分日,再到次年春分(1)此時,太陽的直射點在哪個半球?(2)此時,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 北半球晝夜長短情況?
閱讀課本17頁圖1-2-4、18頁第二段文字、圖1-2-5,結合黑板板圖2完成以探究:
3. 從去年冬至日到春分日再到夏至日(1)在此期間太陽直射點向哪個方向移動?(2)在此期間晝夜長短變化情況?
4. 從夏至日到秋分日再到冬至日(1)在此期間太陽直射點向哪個方向移動?(2)在此期間晝夜長短變化情況?
1.從春分日到夏至日,再到秋分日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晝長夜短,南半球晝短夜長。2.從夏至日到秋分日,再到次年春分
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晝短夜長,南半球晝長夜短。
3.從去年冬至日到春分日再到夏至日
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南半球白晝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4.從夏至日到秋分日再到冬至日
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南半球白晝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
2.北半球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比較
在木桿長度相同情況下,太陽的高度角越大,木桿的影子越短。同一地區(qū),夏季太陽高度角大于冬季,所以夏天中午時木桿的影子比冬天的要短得多。
4.熱帶——北回歸線至南回歸線之間 北溫帶——北回歸線至北極圈之間 北寒帶——北極圈以北 南溫帶——南回歸線至南極圈之間 南寒帶——南極圈以南
晝夜交替 時間差異(東早西晚)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
四季變化五帶劃分晝夜長短變化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
(2020河南中考試題)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課文配套ppt課件,共3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北回歸線,南回歸線,無太陽直射,一次太陽直射,兩次太陽直射,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愛科普版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背景圖課件ppt,共1頁。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第二節(jié) 地球的運動評課ppt課件,共3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地球的自轉,地球的公轉,地球的五帶,真題演練,思考下列問題,北逆南順,讀圖思考,時間差異,公轉與太陽直射的移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