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張正方形的白紙對折三次后,每一小部分是這張白紙的( )。
A. B. C.
2.大于而小于的分數(shù)有( )個。
A.1 B.3 C.5 D.無數(shù)
3.把一個班的60個學生平均分成4組,每組人數(shù)占全班人數(shù)的( )。
A.15個 B. C. D.
4.把一根繩子剪成兩段,第一段繩子長米,第二段繩子長,兩段相比較,( )。
A.第一段長 B.第二段長 C.無法比較
5.媽媽買了4千克梨,比蘋果多買了1千克,媽媽買的蘋果的質量占兩種水果總質量的( )。
A. B. C.
6. 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把一個正方形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B.兩個數(shù)相乘的積一定比這兩個數(shù)大
C.小強壘球扔了16毫米
D.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積可能是三位數(shù),也可能是四位數(shù)
二.判斷題(共6題,共12分)
1.1噸的和7噸的一樣重。( )
2.4t巖石的和1t棉花的質量相等。( )
3.一袋3千克的糖果,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人分得這些糖果的。( )
4.因為6>5,所以>。 ( )
5.一批作業(yè)本,李老師取走了其中的,張老師又取走了余下作業(yè)本的,兩人取走的作業(yè)本數(shù)一樣多。( )
6.用下面的分數(shù)表示陰影部分對嗎?( )
三.填空題(共6題,共15分)
1.3個是( ),( )個是,是( )個( )。
2.把一塊蛋糕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3份是它的( )。
3.小紅把一張餅平均切成6塊,給奶奶3塊,占這個餅的( );給媽媽2塊,占這個餅的( );剩下的給自己,占這個餅的( )。
4.將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長________米,每段占全長的________。
5.一卷膠卷,照相時已經(jīng)用去了,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6.填空。
四.解答題(共6題,共29分)
1.工程隊要挖一條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長的,第二天挖了全長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共挖了全長的幾分之幾?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挖了全長的幾分之幾?
2.一本連環(huán)畫封面的寬是米,長比寬多米,這本連環(huán)畫封面的長是多少米?
3.一堆水果共56千克,賣了,是賣了的多還是剩下的多?
4.一塊菜地,其中的種西紅柿,種茄子,其余的種黃瓜。
(1)西紅柿和茄子一共占這塊菜地的幾份之幾?
(2)黃瓜占這塊菜地的幾分之幾?
5.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媽媽吃了西瓜的,爸爸吃了,小明吃了,剩下的給爺爺吃,爺爺吃了幾份西瓜?
6.一個三角形有兩條邊長都是米,另一條邊長米,周長是多少米?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
2.D
3.C
4.B
5.C
6.D
二.判斷題
1.√
2.√
3.×
4.√
5.×
6.√
三.填空題
1.;5;2;
2.;
3.;;
4.;
5.
6.40;45
四.解答題
1.;
2.米
3.方法一: 1-= 因為>,所以剩下的多。
方法二: 56÷7×3=24(千克) 56-24=32(千克)
因為32千克>24千克,所以剩下的多。答略。
4.(1);(2)
5.2份
6.++=1(米) 答:周長是1米。
這是一份數(shù)學六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優(yōu)秀課后練習題,共6頁。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北京版三年級下冊六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精品隨堂練習題,共6頁。
這是一份小學數(shù)學北京版三年級下冊六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精品課后復習題,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