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第二課《山川秀美》——季風的影響。
本框介紹了我國主要的氣候類型,以季風氣候為重點,闡述了我國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和影響,是學生了解我國氣候特點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和范圍;理解季風氣候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運用地圖觀察相關材料,逐步提高分析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通過分析季風氣候對我國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逐步學會辯證看待、分析事物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和析圖的習慣;樹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季風氣候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教學難點: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利弊影響
四、課時、課型
一課時、新授課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法、討論法、圖示法
六、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七、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七年級學生,學生在學習本課之前已經學習了世界的氣候,具備了相應的基礎知識,擁有一定的氣候圖判讀能力以及從地圖中分析、獲取信息的能力。但是本課內容涉及大范圍的氣候分布,學生從生活周圍獲取的感性認識還不充足,對中國氣候也缺乏整體、系統(tǒng)的感知,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握和引導。
八、教學過程
1、復習舊課
略
2、導入新課
教師設問:同學們,你們在生活中有沒有注意到杭州冬季吹的是什么風啊,和夏季的時候有沒有不一樣呢?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這種風向有規(guī)律變化的風就是季風,從而引出今天有關季風的學習內容《季風的影響》。
3、講授新課
(1)氣候類型多樣
1、觀察課本P14頁圖5—18中國氣候類型圖,找一找我國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我國氣候類型多樣,自南向北主要分為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以及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區(qū)的高原山地氣候)
氣候特點一:氣候類型多樣
2、活動:成雙成對
請將下列地區(qū)與其相對應的氣候類型連起來:
杭州 熱帶季風氣候
吉林 亞熱帶季風氣候
海南島 溫帶季風氣候
青藏高原 溫帶大陸性氣候
烏魯木齊 高原山地氣候
(2)季風氣候顯著
1、師:從觀察圖5—18中,同學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特點啊,我國各地受什么氣候影響最大啊?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指出季風氣候對我國的影響最大。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屬于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屬于非季風氣候)。
氣候特點二:季風氣候顯著
2、認識季風(季風的概念和類型、特點)
觀看有關季風的視頻,思考從視頻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闡述自己獲取的知識)
教師指出(季風是一種盛行風向隨季節(jié)發(fā)生明顯變化的風)。
根據(jù)課文P14頁的內容和P15頁圖5-19,同桌合作完成表格的填空。
師:在我們身邊能否感受到季風呢?生回答
師過渡:季風除了影響到杭州,還影響到其他哪些地區(qū)呢?
3、探索季風(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
師:我們把受到夏季風影響比較明顯的地區(qū)稱為季風區(qū);而西北內陸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或影響不到的地區(qū)稱為非季風區(qū)。
師:結合課本圖5-19,說說我國的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是以什么為界?
生: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
師總結:大陰賀巴岡(大鷹喝八缸)。以這條線為界線,這條線以西為非季風區(qū),以東為季風區(qū)。季風區(qū)面積更大。季風區(qū)降水較多,非季風區(qū)降水稀少。講到這里我不禁想到唐代著名詩人王之渙的一句詩:“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大家想一下,春風是什么季風?為什么春風不能“度玉門關”呢?
生回答略
師:夏季風;這個玉門關正是在賀蘭山以西。
(3)季風氣候對我國的正面影響
1、展示哈爾濱、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
思考:A、季風區(qū)內哪幾個月降水量較多,哪幾個月氣溫較高。
B、降水和氣溫兩者之間呈現(xiàn)什么特點,這對農業(yè)生產有什么好處?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雨熱同期,對農作物、森林的生長極為有利。
2、觀察課本P15圖5—20和P16閱讀卡《季風的功勞》,小組討論:
A、比較廣州和利雅得這兩座城市在位置上的相同點
B、這兩座城市冬季、夏季的氣溫和降水特點
C、你喜歡哪一個城市,請說明理由、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季風區(qū)濕潤,適合人類生存。
過渡:季風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的好處,那它是否百利而無一害呢?
(4)季風氣候對我國的負面影響
1、看課本P16的內容,說說季風產生的不利影響是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影響?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季風具有不穩(wěn)定性,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引起洪災,夏季風來得遲、退得早,引起旱災。冬季風太強烈會爆發(fā)寒潮。
2、觀看有關98特大洪水和寒潮凍雨的視頻,加深對季風負面影響的認識。
(5)我眼中的季風
請學生談一談自己感受到的季風對生活的影響,以及面對季風的不利影響,你有何高招。
4、總結鞏固
運用詩歌,回顧整堂課的教學內容。
新三字經——季風篇
我之國,氣候多;季風顯,曰冬夏。夏偏南,暖又濕;冬偏北,冷又干
雨熱時,利作物;不穩(wěn)定,旱澇災。功與過,大家論;
5、作業(yè)布置
略類型
發(fā)源地
風向
特點(氣溫、降水)
冬季風
西伯利亞、蒙古
偏北
寒冷干燥
夏季風
印度洋、太平洋
偏南
溫暖濕潤
這是一份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二課 山川秀美教案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微課文本,地形復雜多樣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與社會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冊綜合探究六 區(qū)域的變化一等獎第二課時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標解讀】,【教材簡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思想和策略方法】,【教學過程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歷史與社會人教版 (人文地理)下冊第四單元 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第二課 山川秀美第三框 母親河優(yōu)質課第三課時教案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課前系統(tǒng),教材處理,教學準備,教學流程,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