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慶市中考化學試卷(A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2分)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易拉罐屬于( ?。?br /> A. B.
C. D.
2.(2分)神舟十三號返回艙在返回過程中,一定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br /> A.脫離空間站 B.自由下落 C.外殼燒蝕 D.打開降落傘
3.(2分)物質分類是一種化學觀念。廚房里的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 ?。?br /> A.酸奶 B.冰塊 C.白酒 D.食醋
4.(2分)化肥能提高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下列化肥屬于復合肥的是( ?。?br /> A.Ca3(PO4)2 B.NH4Cl
C.KNO3 D.CO(NH2)2(尿素)
5.(2分)液氮能長時間保存活體組織和生物樣品,主要利用氮氣的性質是( ?。?br /> A.密度小 B.沸點低 C.難溶于水 D.無色無味
6.(2分)工業(yè)煉鎢原理為WO3+3H2 W+3H2O,發(fā)生還原反應的物質是( ?。?br /> A.H2 B.WO3 C.W D.H2O
7.(2分)“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氟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氟屬于非金屬元素
B.氟的原子序數(shù)是9
C.氟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9.00
D.氟原子失去1個電子變成氟離子
8.(2分)重慶是熱門旅游城市。下列對游客和商戶的提醒中正確的是( ?。?br /> A.燃著的煙頭扔進垃圾箱
B.甲醛浸泡毛肚防變質
C.在封閉室內(nèi)進行炭火燒烤
D.常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
9.(2分)千金藤素(C37H38N2O6)對新冠病毒有良好抑制作用。下列有關千金藤素說法正確的是(  )
A.含有3個氧氣分子
B.含有83個原子
C.所含氫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大
D.由四種元素組成
10.(2分)“中和反應”實驗中,同學們使用滴管有如下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A.滴加酚酞 B.取用鹽酸
C.攪拌溶液 D.用完放置
11.(2分)《本草綱目》記載“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br /> A.“燒”涉及氧化反應
B.“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鉀
C.“灰淋汁”涉及溶解
D.“取堿浣(洗)衣”利用堿的腐蝕性
12.(2分)王亞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難分難舍”的神奇實驗:她用力搖晃裝有油和水的瓶子,讓油水充分混合、靜置,發(fā)現(xiàn)油水不分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劑
B.在地面油水混合物會產(chǎn)生分層現(xiàn)象
C.在不同環(huán)境中同一實驗可能現(xiàn)象不同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滌劑會產(chǎn)生乳化現(xiàn)象
13.(2分)科學家利用太陽光在新型催化劑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觀過程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B.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目不變
C.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
D.該過程可看出化學反應經(jīng)歷了原子重新組合
14.(2分)實驗室制取CO2、O2和H2是初中化學必備知識。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 A.CO2和O2的發(fā)生裝置可以相同
B.CO2和O2的發(fā)生裝置可以不同
C.CO2和H2的收集裝置完全相同
D.O2和H2的發(fā)生和收集裝置可以相同
15.(2分)下列關于溶解度圖像分析(不考慮結晶水合物)正確的是(  )

A.高于t1℃時甲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更大
B.降溫是將a處的甲溶液變飽和的唯一方法
C.t1℃時50g乙投入水中一定能完全溶解
D.t2℃時相同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劑質量更大
16.(2分)學會識圖能發(fā)展科學思維。下列圖像與反應過程的變化趨勢對應正確的有( ?。?br /> 序號




圖像




反應過程
KMnO4受熱分解
向含等質量HCl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Zn和Fe至過量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
硫在充滿O2的集氣瓶中燃燒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個小題,共21分)
17.(4分)氮化硅是新型陶瓷材料。用化學用語填空。
(1)硅元素在地殼中含量(質量分數(shù))位居第    (填數(shù)字)。
(2)3個硅原子    ;2個氮氣分子    。
(3)氮化硅中硅、氮元素化合價分別為+4和﹣3,其化學式為    。
18.(4分)2025年長安汽車廠將停止銷售傳統(tǒng)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成為主要趨勢。
(1)下列不屬于新能源的是   ?。ㄌ钚蛱枺?。
A.氫能
B.汽油
C.生物質能
(2)乙醇是一種生物燃料,它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水和   ?。▽懟瘜W式),并放出大量熱。
(3)肼﹣空氣燃料電池有望應用于汽車工業(yè),其原理是肼(N2H4)與氧氣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水,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19.(4分)鈦合金、鋁合金廣泛應用于航空工業(yè)。
(1)下列礦石主要成分含相同金屬元素的是   ?。ㄌ钚蛱枺?。
A.磁鐵礦
B.鋁土礦
C.菱鐵礦
(2)鈦與鹽酸反應:2Ti+6HCl═2X+3H2↑,則X化學式為    。若把鈦放入硝酸銀溶液中   ?。ㄌ睢坝小被颉皼]有”)單質銀析出。
(3)工業(yè)制鋁原理為電解熔融的Al2O3,生成鋁和一種可供呼吸的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0.(4分)北京冬奧會,融入中國元素,彰顯科技力量,向世界貢獻中國方案。
(1)冰墩墩外殼材料是環(huán)保PVC塑料,它屬于    (填“天然有機高分子”或“有機合成”)材料。
(2)頒獎禮儀服內(nèi)膽添加了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石墨烯發(fā)熱材料。下列物質也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是   ?。ㄌ钚蛱枺?br /> A.氯化鈉
B.金剛石
C.二氧化碳
(3)“冰絲帶”速滑館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技術,利用高壓獲得的液態(tài)CO2蒸發(fā)吸熱,降低水溫,快速制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
A.加壓后CO2分子體積變小
B.水變?yōu)楸蠓肿油V惯\動
C.蒸發(fā)后CO2分子間隔變大
(4)《千里江山圖》為運動員服裝設計提供靈感,其真跡顏料含有石綠。石綠[主要成分 Cu2(OH)2CO3]受熱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無化合價變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1.(5分)我國承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體現(xiàn)大國擔當。丁仲禮院士認為“碳中和”是讓人為排放的CO2,被人為努力和自然過程所吸收。

Ⅰ、碳排放
(1)查閱圖1,動植物呼吸    (填“能”或“不能”)釋放CO2。
Ⅱ、碳中和
(2)自然吸收:查閱圖1,CO2的自然吸收途徑有   ?。ㄌ顖D中序號)。
(3)人為努力:工業(yè)上一種利用NaOH溶液實現(xiàn)“碳捕集”技術的流程如圖2所示。

①反應、分離室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有CaO、   。
Ⅲ、碳利用
(4)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實現(xiàn)以CO2和H2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C6H10O5)n],若用44gCO2人工合成淀粉(假設反應過程中無含碳物質的加入和損失),理論上制得淀粉的質量為    g。
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2個小題,共11分)
22.(5分)化學實驗能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雙減”背景下,同學們更加喜愛實驗探究。

(1)實驗一:去除粗鹽中的泥沙。過濾器的制作過程如圖1所示,正確操作的順序為    (填序號)。蒸發(fā)過程中,提供熱源的玻璃儀器名稱為    。
(2)實驗二: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白磷化學式為P4,著火點為40℃)。
向圖2裝置中通入O2后,  ?。ㄌ睢凹住被颉耙摇保械陌琢兹紵?,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比較乙燒杯中通入O2前、后的現(xiàn)象,得出燃燒需要的條件是   ?。ㄌ钚蛱枺?。
A.可燃物
B.溫度達到著火點
C.需要氧氣參與
23.(6分)化學產(chǎn)品制備正向著綠色、低碳、可持續(xù)的方向發(fā)展。
(1)工業(yè)制備硫酸銅的兩種方案原理如下:
Ⅰ:Cu+2H2SO4(濃)═CuSO4+SO2↑+2H2O
Ⅱ:2Cu+O2 2CuO CuO+H2SO4═  ?。ㄍ瓿苫瘜W方程式)
(2)某興趣小組三名同學探究制備硫酸銅的新方案,原理如下:
Ⅲ:Cu+H2O2+H2SO4═CuSO4+2H2O
將反應物混合,觀察到:開始有少量氣泡,而后反應劇烈產(chǎn)生大量氣泡,溶液呈藍色,試管發(fā)熱。逸出氣體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該氣體為    。
他們對反應產(chǎn)生大量氣泡非常好奇,推測是某些因素導致了H2O2分解。
甲同學認為是反應生成的CuSO4所導致,乙同學認為是反應放熱使溫度升高所導致。于是設計了如表實驗進行探究。
編號
試劑
溫度
現(xiàn)象

10mL30%H2O2、1mL10%CuSO4
30℃
產(chǎn)生少量氣泡

10mL30%H2O2、   
30℃
無明顯現(xiàn)象

10mL30%H2O2、1mL10%CuSO4
80℃
產(chǎn)生較多氣泡
甲同學對比實驗①②認為自己的推測正確,請將表中實驗②補充完整。
乙同學對比實驗    (填編號)認為自己的推測正確。
丙同學認為,甲、乙同學的結論都不嚴謹,其理由是    。
(3)綜合評價制備CuSO4的方案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ㄌ钚蛱枺?。
A.Ⅲ比Ⅰ更環(huán)保、比Ⅱ更節(jié)能
B.消耗等質量銅,Ⅲ生成CuSO4最多
C.Ⅲ中有原料發(fā)生分解,造成試劑浪費
四、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個小題,共6分)
24.(6分)化學泡沫滅火器是常用滅火器之一,其反應原理為: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現(xiàn)將34.2kg質量分數(shù)為10%的Al2(SO4)3溶液與270kgNaH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應(假設生成的氣體全部逸出)。
已知相對分子質量:Al2(SO4)3 342;Na2SO4 142;Al(OH)3 78。
試計算:
(1)Al2(SO4)3中O元素與S元素的質量比為    。
(2)最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質量分數(shù)。
(3)將34.2kgAl2(SO4)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10%變?yōu)?0%可以用不同方法。請選擇一種方法進行計算(只寫出計算過程,不答具體操作)。

2022年重慶市中考化學試卷(A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分析】可根據(jù)鋁質易拉罐的成分及垃圾分類箱的依據(jù)進行分析。
【解答】解:鋁質易拉罐是金屬制品,可以回收利用。所以鋁質易拉罐要放入可回收垃圾箱。
故選:A。
2.【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jù)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脫離空間站,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
B.自由下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
C.外殼燒蝕,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
D.打開降落傘,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
故選:C。
3.【分析】本題考查利用純凈物的概念來判斷物質是否為純凈物,宏觀上看只有一種物質,微觀上只有一種分子.
【解答】解:A.酸奶中含有酸性物質和蛋白質等物質,屬于混合物,故A錯誤;
B.冰塊是指固態(tài)的水,屬于純凈物,故B正確;
C.白酒中含有酒精和水等,屬于混合物,故C錯誤;
D.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
故選:B。
4.【分析】氮、磷、鉀三種元素中只含有氮元素的化肥稱為氮肥;只含有磷元素的化肥稱為磷肥;只含有鉀元素的化肥稱為鉀肥;若氮、磷、鉀三種元素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化肥,稱為復合肥。
【解答】解:A.Ca3(PO4)2中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磷元素,屬于磷肥,不是復合肥,故A錯誤;
B.NH4Cl中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是復合肥,故B錯誤;
C.KNO3中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故C正確;
D.CO(NH2)2中只含有氮、磷、鉀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是復合肥,故D錯誤。
故選:C。
5.【分析】根據(jù)氮氣的性質決定用途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液氮能長時間保存活體組織和生物樣品,是利用了氮氣汽化吸熱的性質,說明氮氣的沸點低。
故選:B。
6.【分析】氧化劑在反應中失去氧發(fā)生還原反應,據(jù)此分析。
【解答】解:工業(yè)煉鎢原理為WO3+3H2 W+3H2O中,氧化鎢在反應中失去氧,發(fā)生還原反應,氫氣得到氧發(fā)生氧化反應,故選:B。
7.【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種元素占據(jù)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數(shù),右上角是元素符號,中間是元素名稱,下面是相對原子質量;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核內(nèi)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原子序數(shù);除汞外,金屬元素的名稱都帶金字旁,非金屬元素的名稱不帶金字旁;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單位不是g。
一般情況下,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的,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大于4的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電子,也不容易失去電子,因此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的元素化學性質相似,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8的是一種穩(wěn)定結構,第一層也是最外層時,達到2個電子也是一種穩(wěn)定結構。
【解答】解:A、由元素名稱的偏旁“氣”字可知,氟屬于非金屬元素,故A正確;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氟的原子序數(shù)是9,故B正確;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氟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9.00,故C正確;
D、由氟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氟原子的最外層有7個電子,多于4個,因此氟原子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氟離子,故D錯誤。
故選:D。
8.【分析】A、根據(jù)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
B、根據(jù)甲醛的性質進行分析;
C、根據(jù)碳燃燒的產(chǎn)物進行分析;
D、根據(jù)六大營養(yǎng)物質的食物來源進行分析。
【解答】解:A、燃著的煙頭扔進垃圾箱會引發(fā)火災,錯誤;
B、甲醛能使蛋白質變性,不能浸泡毛肚,錯誤;
C、炭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有毒,因此不能在密閉室內(nèi)進行燒烤,錯誤;
D、常吃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正確。
故選:D。
9.【分析】A、根據(jù)千金藤素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千金藤素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jù)千金藤素化學式的含義,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構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B、千金藤素是由千金藤素分子構成的,1個千金藤素分子中含有83個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C、千金藤素中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37):(1×38):(14×2):(16×6)=222:19:1:48,則所含碳元素質量分數(shù)最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D、千金藤素是由碳、氫、氮、氧四種元素組成的,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0.【分析】根據(jù)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燒杯內(nèi)或接觸燒杯內(nèi)壁,應垂直懸空在燒杯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B、為防止腐蝕膠頭滴管,使用滴管的過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膠頭滴管不能用于攪拌溶液,應使用玻璃棒,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用完放置滴管,不能放在桌面上,應放置在燒杯中或試管架上等,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A。
11.【分析】A.根據(jù)氧化反應的定義進行分析;
B.根據(jù)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鉀進行分析;
C.根據(jù)草木灰中的碳酸鉀溶于水進行分析;
D.根據(jù)堿能與油污反應進行分析。
【解答】解:A.“燒”即是薪在空氣中燃燒,所發(fā)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故A正確;
B.“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鉀,故B正確;
C.“灰淋汁”是用水溶解得到碳酸鉀溶液,涉及溶解,故C正確;
D.“取堿浣(洗)衣”是利用的堿能與油污反應的性質,故D錯誤。
故選:D。
12.【分析】A、根據(jù)水是常用的溶劑來分析;
B、根據(jù)油不溶于水來分析;
C、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來分析;
D、根據(jù)乳化原理來分析。
【解答】解:A、在太空中,油水充分混合、靜置,發(fā)現(xiàn)油水不分層,說明太空中水能作溶劑,故A錯誤;
B、在地面上油是不溶于水的,因此在地面油水混合物會產(chǎn)生分層現(xiàn)象,故B正確;
C、由題干信息可知,在不同環(huán)境中同一實驗可能現(xiàn)象不同,故C正確;
D、洗滌劑對油污有乳化作用,因此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滌劑會產(chǎn)生乳化現(xiàn)象,故D正確。
故選:A。
13.【分析】根據(jù)微觀反應示意圖的信息書寫化學方程式,然后根據(jù)化學方程式以及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解答。
【解答】解: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氫氣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H2O2H2↑+O2↑。
A、該反應是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新物質,符合“一變多”的特征,屬于分解反應,故A正確;
B、由微觀反應示意圖以及分子結構模型可知,反應前后分子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故B錯誤;
C、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C正確;
D、由微觀反應示意圖可知,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組合,水分解過程首先水分子聚集在催化劑表面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每兩個氫原子結合成一個氫分了,每兩個氧原子結合成一個氧分子,然后氫分子聚集成氫氣,氧分子聚集成氧氣,即該過程可看出化學反應經(jīng)歷了原子重新組合,故D正確。
故選:B。
14.【分析】根據(jù)反應物的狀態(tài)、反應發(fā)生需要的條件及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選擇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解答】解:A、實驗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該反應是固液不加熱型,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和二氧化錳混合物制取氧氣,也是固液不加熱型,故A正確。
B、實驗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該反應是固液不加熱型,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加熱制取氧氣或用高錳酸鉀加熱制取氧氣,選固體加熱型裝置,故B正確。
C、二氧化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所以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氣法,氫氣密度比空氣小,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難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C錯誤。
D、氧氣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氫氣密度比空氣小,可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難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確。
故選:C。
15.【分析】根據(jù)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根據(jù)溶解度進行有關的計算;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方法。
【解答】解:A、由于沒有說明溶液的狀態(tài),故不能說明高于t1℃時甲溶液溶質質量分數(shù)一定更大,故A錯誤;
B、a處甲的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旱姆椒ㄓ屑尤苜|或蒸發(fā)水或降溫,故B錯誤;
C、t1℃時乙的溶解度為50g,則t1℃時100g水中最多可溶乙50g,t1℃時50g乙投入水中,要完全溶解,水至少要100g,故C錯誤;
D、t2℃時,乙物質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質的溶解度,所以相同質量的甲、乙飽和溶液,乙溶液中溶劑質量更大,故D正確。
故選:D。
16.【分析】A、根據(jù)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分析。
B、根據(jù)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關系及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分析。
C、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溶液的pH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7,稀鹽酸過量后,溶液的pH小于7。D、硫在氧氣中燃燒,放熱,故溫度升高,但反應結束,冷卻降溫,溫度減小,最終恢復用來溫度。
【解答】解:A、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氧氣是氣體,逸出,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故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逐漸減小,但不會為0,故A錯誤。
B、鋅、鐵與鹽酸反應都生成氫氣,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65 2 56 2
等質量的鋅和鐵與鹽酸反應,鐵生成氫氣質量大,由于鋅、鐵過量,鹽酸完全反應,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氯化氫質量相等,最終生成氫氣質量相等,故B正確。
C、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溶液的pH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7,稀鹽酸過量后,溶液的pH小于7,故C正確。
D、硫在氧氣中燃燒,放熱,故溫度升高,但反應結束,冷卻降溫,溫度減小,最終恢復原來溫度,故D正確。
故選:C。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5個小題,共21分)
17.【分析】(1)根據(jù)地殼中元素含量,進行分析解答。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分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3)化合物化學式的書寫一般規(guī)律:金屬在前,非金屬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個數(shù)不能漏,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
【解答】解:(1)硅元素在地殼中含量(質量分數(shù))位居第2位。
(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3個硅原子表示為:3Si。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分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則2個氮氣分子可表示為:2N2。
(3)氮化硅中硅、氮元素化合價分別為+4和﹣3,其化學式為Si3N4。
故答案為:
(1)2;
(2)3Si;2N2;
(3)Si3N4。
18.【分析】(1)根據(jù)常見的新能源進行分析;
(2)根據(jù)乙醇的來源及乙醇燃燒的產(chǎn)物進行分析;
(3)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確定單質,然后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進行分析。
【解答】解:(1)氫能和生物質能都是新能源,汽油屬于化石燃料,故答案為:B;
(2)乙醇可以由糧食釀造得到,屬于可再生能源,乙醇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答案為:可再生;CO2;
(3)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則生成的單質是氮氣,化學方程式為N2H4+O2N2+2H2O,故答案為:N2H4+O2N2+2H2O。
19.【分析】(1)根據(jù)礦石的主要成分進行分析;
(2)根據(jù)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及金屬的活動性進行分析;
(3)根據(jù)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進行分析。
【解答】解:(1)磁鐵礦和菱鐵礦中都含有鐵元素,故答案為:AC;
(2)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反應前有2個Ti、6個H和6個Cl,反應后有6個H,則X的化學式為TiCl3,鈦能置換出稀鹽酸中的氫,則金屬活動性在氫之前,因此將鈦放入硝酸銀溶液中有銀析出,故答案為:TiCl3;有;
(3)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則氧化鋁電解生成鋁和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Al2O34Al+3O2↑,故答案為:2Al2O34Al+3O2↑。
20.【分析】(1)根據(jù)材料的分類來分析;
(2)根據(jù)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來分析;
(3)根據(jù)分子的性質來分析;
(4)根據(jù)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
【解答】解:(1)冰墩墩外殼材料是環(huán)保PVC塑料,它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答案為:有機合成;
(2)A.氯化鈉是由金屬元素與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離子構成的;
B.金剛石是一種固態(tài)非金屬單質,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兩種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構成的;
故答案為:B;
(3)A.加壓后CO2分子間的間隔變小,而分子體積不變,故說法錯誤;
B.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的,故說法錯誤;
C.蒸發(fā)后CO2分子間隔變大,故說法正確;
故答案為:C;
(4)石綠[主要成分Cu2(OH)2CO3]受熱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無化合價變化)——水、二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2CuO+H2O+CO2↑;故答案為:Cu2(OH)2CO32CuO+H2O+CO2↑。
21.【分析】(1)根據(jù)呼吸作用的原理來分析;
(2)根據(jù)圖示信息來分析;
(3)根據(jù)流程圖信息、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
(4)根據(jù)化學式來分析計算。
【解答】解:(1)查閱圖1,動植物呼吸能釋放CO2;故答案為:能;
(2)查閱圖1,CO2的自然吸收途徑有光合作用、土壤吸收、海水吸收等;故答案為:④⑥;
(3)①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2NaOH+CaCO3↓;故答案為:Ca(OH)2+Na2CO3=2NaOH+CaCO3↓;
②由流程圖可知,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有CaO、NaOH;故答案為:NaOH;
(4)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與生成淀粉中碳元素的質量相等,則用44gCO2人工合成淀粉的質量為:
44g×÷=27g
故答案為:27。
三、實驗題(本大題包括2個小題,共11分)
22.【分析】(1)根據(jù)過濾器中漏斗的正確折疊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首先將濾紙對折兩次成一個扇形,即③→①,然后打開中間,使其中一邊是3層,一邊1層,即,故正確的順序是③①②。
蒸發(fā)過程中,提供熱源的玻璃儀器名稱為酒精燈。
(2)向圖2裝置中通入O2后,乙燒杯中的白磷溫度能達到著火點,能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P4+5O22P2O5。
比較乙燒杯中通入O2前、后的現(xiàn)象,通氧氣前,不能燃燒,通氧氣后,能燃燒,得出燃燒需要的條件是需要氧氣參與。
故答案為:
(1)③①②;酒精燈;
(2)乙;P4+5O22P2O5;C。
23.【分析】(1)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
(2)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根據(jù)控制變量實驗方法分析;
(3)A.Ⅰ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Ⅱ中需要加熱,消耗能源;
B.根據(jù)Ⅰ、Ⅱ、Ⅲ方程式可知,銅和生成的硫酸銅關系為Cu~CuSO4,故消耗等質量銅,生成CuSO4一樣多;
C.Ⅲ中過氧化氫發(fā)生分解。
【解答】解:(1)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化學方程式為 CuO+H2SO4═CuSO4+H2O;(2)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該氣體為氧氣;甲同學認為是反應生成的CuSO4所導致,甲同學對比實驗①②認為自己的推測正確,根據(jù)控制變量實驗的方法,硫酸銅是變量,故②10mL30% H2O2、1mL水;乙同學認為是反應放熱使溫度升高所導致,乙同學實驗變量是溫度,其它相同,故乙同學對比實驗①③認為自己的推測正確。甲、乙同學的結論都不嚴謹,其理由是可能是硫酸或銅加快了過氧化氫分解;
(3)A.Ⅰ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Ⅱ中需要加熱,消耗能源,故Ⅲ比Ⅰ更環(huán)保、比Ⅱ更節(jié)能,正確;
B.根據(jù)Ⅰ、Ⅱ、Ⅲ方程式可知,銅和生成的硫酸銅關系為Cu~CuSO4,故消耗等質量銅,生成CuSO4一樣多,錯誤;
C.Ⅲ中過氧化氫發(fā)生分解,造成試劑浪費,正確;
故選:AC。
故答案為:
(1)CuSO4+H2O;
(2)氧氣;1mL水;①③;可能是硫酸或銅加快了過氧化氫分解;
(3)AC。
四、計算題(本大題包括1個小題,共6分)
24.【分析】(1)根據(jù)元素質量比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
(2)根據(jù)硫酸鋁的質量結合反應的方程式計算生成硫酸鈉的質量及生成沉淀的質量和氣體的質量,進而計算質量分數(shù);
(3)根據(jù)由稀溶液變?yōu)闈馊芤嚎梢圆捎谜舭l(fā)溶劑或增加溶質的方法進行分析。
【解答】解:(1)Al2(SO4)3中O元素與S元素的質量比為(16×12):(32×3)=2:1,故答案為:2:1;
(2)設完全反應生成硫酸鈉的質量為x,生成氫氧化鋁的質量為y,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z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342 426 156 264
34.2kg×10% x y z
x=4.26kg
y=1.56kg
z=2.64kg
則最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1.42%
答:最后所得溶液中Na2SO4的質量分數(shù)為1.42%。
(3)將34.2kgAl2(SO4)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10%變?yōu)?0%,可以蒸發(fā)溶劑或加入溶質,
設蒸發(fā)水的質量為n,溶液濃縮前后溶質的質量不變,則34.2kg×10%=(34.2kg﹣n)×20%,解得n=17.1kg;
設加入溶質的質量為n,則,解得m=4.275kg;
答:將34.2kgAl2(SO4)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10%變?yōu)?0%可以蒸發(fā)17.1kg的水或增加4.275kg硫酸鋁。
聲明: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日期:2022/6/16 13:31:06;用戶:胡俊波;郵箱:orFmNt1R7QLg1Kha-p-byzLzngWw@weixin.jyeoo.com;學號:28379410

相關試卷

2022年浙江省麗水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

這是一份2022年浙江省麗水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解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年四川省遂寧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

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遂寧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年四川省涼山州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

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涼山州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

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

2022年浙江省舟山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

2022年重慶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b卷)(含詳解)

2022年重慶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b卷)(含詳解)

2022年安徽省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

2022年安徽省初中畢業(yè)(學業(yè))考試中考真題化學試卷(含詳解)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