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依據(jù)】本節(jié)位于科粵版第三章維持生命之氣——氧氣中的第二節(jié)制取氧氣。
一、設計思路
1、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化學課程標準》,以素質教育精神、化學新課程理念和先學后教——師生互動教學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陣地,以信息教學融入學科教學為手段,圍繞開展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要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化學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從內(nèi)容結構看,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突出的是反應原理,而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突出的是實驗方法。因此,第一課時的教學應是突出原理教學,再此基礎上,簡要學習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方法(簡單討論裝置),而在第二課時,則是根據(jù)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反應原理,結合與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的對比,突出探究用高錳酸鉀制氧氣的實驗方法,從而形成對實驗室制取氧氣知識的完整認識。
3、學生情況分析
在進行具體的教學設計前,我準備對所授課班級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問卷設計見附件一。對調(diào)查結果的預計:
在知識層面上:學生對氧氣制法的了解甚少,不明確、不系統(tǒng),可能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對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有一定了解。
學生的興奮點可能有:氧氣制取的過程,如選取哪個裝置?
可能存在的問題有:二氧化錳是催化劑,學生對其理解和認識有一些難度。
4、教學方式和手段說明
本課時教學的基本思路:利用先學后教——師生互動的模式,大致為 :“情境創(chuàng)設——學生自學資料——提出問題——師生互動探究——反饋交流——感悟內(nèi)化”,它是體驗、探究、講授等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
5、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催化劑的定義(了解),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理解)。
(2)、初步學習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方法,了解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理解)。
過程與方法
(1)、通過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探究活動,使學生進一步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重要意義,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通過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的探究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獲取信息,用化學語言表述信息,用分析、比較、總結、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3)、通過探究活動中對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解釋和結論,培養(yǎng)學生清楚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現(xiàn)代教學手段運用
用化學仿真實驗室協(xié)作實驗,避免實驗操作的危險性,幫助學生直觀形象理解實驗,加深理解。
6、學習重點與難點
重點: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方法和原理
難點:對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催化作用和催化劑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準備
信息技術融入化學學科教學:多媒體課件《3.2制取氧氣》的制作;8支試管(4支試管實驗,4試管備用)、10%過氧化氫溶液、小木條、火柴、酒精燈、鐵架臺、集氣瓶、帶孔橡皮塞,酒精燈
三、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教師用ppt展示如下一首自作的小詩,和學生一起朗讀。
致……
是誰,讓人們在深海、山巔自由呼吸?
是誰,帶給垂危病人生的希望?
是誰,在焊接與切割間自由馳騁?
是誰,縱火生鋼?
又是誰,讓Fe火星四射;Mg、Al白光耀眼?
由這首小詩再結合上節(jié)課做過的氧氣性質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物質在純凈的氧氣中燃燒要比在空氣中燃燒劇烈得多,實際上,除了普通的燃燒、動植物的呼吸等需要空氣中的氧氣就可以了,而在生產(chǎn)和科研等許多領域里,更多的是需要純凈的氧氣,那么如何得到純凈的氧氣?引出課題和實驗室制氧氣的標題——3.2制取氧氣,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氧氣。
【教師活動】教師將學生分為4組,用ppt呈現(xiàn)自學指導1,學生實驗,教師巡視。
【學生活動】
自學指導1
1.分組協(xié)作完成以下實驗,并完成以下表格。
實驗:用約10%的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做下列實驗。
實驗1:用量筒量取4ml過氧化氫溶液加入1號試管中,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1號試管內(nèi);取出小木條,用酒精燈加熱試管,再次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內(nèi),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作出推斷。
實驗2:取2g二氧化錳裝入2號試管中,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2號試管內(nèi),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作出推斷。
實驗3:用量筒量取4ml過氧化氫溶液加入3號試管,再向其中加入2g二氧化錳,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作出推斷。
實驗4:待實驗3的試管內(nèi)的液體不再放出氣泡時,重新加入4ml過氧化氫溶液,再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并作出推斷。
實驗5:帶實驗4結束后,將二氧化錳回收,干燥,稱量,發(fā)現(xiàn)二氧化錳的質量為2g,就此,你有什么想法?
【查閱資料】氧氣濃度過低,也不能支持燃燒。
【教師活動】學生邊討論,教師用ppt逐題呈現(xiàn)我們的發(fā)現(xiàn)。
我們的發(fā)現(xiàn)
【學生活動】
自學指導2
【教師活動】教師呈現(xiàn)以下問題,學生討論交流?
1、過氧化氫在什么條件下能分解放出氧氣?
2、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分解反應中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教師活動】教師巡視,適時點撥。
【教師活動】教師用ppt呈現(xiàn)我們的發(fā)現(xiàn)。
我們的發(fā)現(xiàn)
1、過氧化氫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分解放出氧氣;若不加熱,在有二氧化錳存在的條件下,也能分解放出氧氣。
2、二氧化錳使過氧化氫在較低溫度下很快分解放出氧氣。
【學生活動】
自學指導3
【教師活動】教師用ppt呈現(xiàn)以下內(nèi)容。
在( )中,能( )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 )和( ), 在反應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叫催化劑
【教師活動】教師用ppt呈現(xiàn)查閱資料,詳細系統(tǒng)介紹催化劑。
【查閱資料】催化劑
1、概念: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 在反應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叫催化劑(又叫觸酶)。
2、簡稱:一變二不變
“一變”: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注意:改變: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減慢)。
“二不變”: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改變。
3、說明
⑴催化劑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反應條件。
⑵催化劑不能使生成物質量增加。
⑶催化劑的物理性質在反應前后可能改變。
⑷催化劑是針對具體反應而言的,不是對所有反應都起作用。
【學生活動】
自學指導4
學生閱讀P75“知識視窗”,讓學生感受催化劑的重要性,加深對催化劑的理解。
【教師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寫出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教師簡單強調(diào)催化劑作為反應條件在反應文字表達式中的標注方法。
【教師提出問題】上面的實驗中,我們要想得到試管中產(chǎn)生的氧氣,該怎么辦?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交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教師活動】教師巡視“從怎們能把氣體導出來”引導,最后形成“在試管口加帶導管塞”的一致意見。
【教師活動】教師以查閱資料的形式把這種裝置展示給學生,然后再向學生介紹幾種常見適用于過氧化氫制氧氣的氣體發(fā)生裝置,簡單說明一下各自的裝置原理、優(yōu)缺點。
【查閱資料】
【教師活動】教師給學生發(fā)放堂堂清達標測試題,在旁巡視,最后用ppt呈現(xiàn)出試題答案。
堂堂清達標測評
認真審題 獨立誠信作答 書寫工整
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1、下列有關催化劑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催化劑就是用來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的
B. 二氧化錳是催化劑
C.沒有二氧化錳的催化,過氧化氫也能分解放出 氧氣
D.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的性質不變
2、在化學反應中,催化劑( )
A.質量減少
B.在化學反應后化學性質發(fā)生了變化
C.能使生成物的質量增加
D.能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
布置作業(yè)
⒈必做題:倍速課時學練課后作業(yè)中的基礎鞏固
⒉拓展提升(選做):中考在線1、2題
⒊梳理筆記,預習P76-P79。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采用先學后教-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旨在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打好基礎。在教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一.為了高效利用時間采取了分組實驗,學生積極主動,但每位學生動手的機會不均等,個別學生成為了“觀眾”。 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安排每位學生為一組,討論時可以組間交流。
二.在實驗過程中,往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即可迅猛放出大量氣體和大量熱,由于水蒸氣的大量產(chǎn)生而干擾對“氧氣使帶火星的木條持續(xù)復燃”的觀察,不易達到最佳效果,而且雙氧水在做實驗過程中不安全。
三.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催化劑的認識朦朦朧朧,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進一步強調(diào)催化劑的概念,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科學的催化劑概念,加深對催化劑概念的理解。實驗序號
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推斷
1
2
3
4
5
6
實驗序號
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推斷
1
木條沒有復燃;加熱試管后,再次將帶火星小木條伸入,此時小木條復燃
過氧化氫溶液在常溫下緩慢分解,放出極少量的氧氣,這些氧氣不能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加熱能夠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放出氧氣
2
木條沒有復燃
二氧化錳在常溫下不能放出氧氣
3
木條復燃
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放出氧氣,這些氧氣能使帶火星的小木條復燃
4
木條復燃
催化過氧化氫溶液的二氧化錳能繼續(xù)催化過氧化氫溶液放出氧氣
5
二氧化錳反應前是2g反應后依舊是2g
二氧化錳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
裝置
裝置操作說明
優(yōu)點
先加固體藥品,再加液體藥品,迅速蓋上膠塞
裝置簡單
先加固體藥品,蓋緊膠塞,再從長頸漏斗注入液體藥品,加至沒過長頸漏斗,起到液封作用
便于添加液體藥品
先加固體藥品,蓋緊膠塞,再從分液漏斗中加入適量液體,擰緊活塞;或者再用注射器注入適量藥品
便于控制反應速率
長頸漏斗末端常在塑料板以下,上方放反應固體,需要反應時,從長頸漏斗放入液體,液面沒至塑料板以上時反應開始,當需要停止時,在橡皮管上夾止水夾,液體被產(chǎn)生氣體壓回塑料板以下,反應暫停。
便于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
附件一:關于課前的學情調(diào)查
《3.2氧氣的制取》課前調(diào)查問卷設計
1、空氣的成分是什么?
2、氧氣的用途有哪些?
3、你認為,如何制取氧氣?
附件二:
1、 通過本課的學習,解決了你的問題沒有?
2、 通過本課的學習,產(chǎn)生了哪些新問題?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感想?
4、在學習本課的過程中,對老師提出的問題,你沒有答出來或者沒有做答的原因是什么?
這是一份化學科粵版4.2 水的組成優(yōu)秀教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第三章 維持生命之氣——氧氣3.2 制取氧氣優(yōu)質教案,共1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科粵版九年級上冊4.2 水的組成教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手段,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