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9 詩詞賞析 1.(2021·河北張家口·七年級期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后面問題。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1)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短詩,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奈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B.“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边@里“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文人。C.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詩人面前仿佛出現(xiàn)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圖景。D.全詩句式長短不齊,音節(jié)抑揚變化,具有韻律美。(2)“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眱删湓姞I造了一種極其特殊的意境。請簡要談談你對“獨”字的理解。【答案】(1)B(2)示例:此詩是一首吊古傷今的生命悲歌。獨,獨自,詩中有孤獨之意。縱觀古今,尋遍天地,報國無門,懷才不遇,體現(xiàn)詩人理想破滅,孤寂郁悶的心情。(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本題考查詩句理解與賞析。B.“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圣君,不是“能夠禮賢下士的文人”,故選B。(2)本題考查詩人的思想感情分析。詩句寫:向前看不見古之賢君,向后望不見賢明君主。一想到天地無窮無盡,我倍感凄涼獨自落淚。像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可見,后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詩人感嘆自己真是生不逢時;當?shù)桥_遠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詩人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因此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fā)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嘆。這里免不了有對時世的感傷,但也有詩人對詩壇污濁的憎惡。這首詩以慷慨悲涼的調(diào)子,表現(xiàn)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 2.(2021·四川巴中·七年級期末)閱讀《望岳》,完成各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1)描述頸聯(lián)“蕩胸生曾云,決眥人歸鳥”呈現(xiàn)的畫面。(2)下列詩句中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所抒之志相似的一項是(       )A.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B.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C.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答案】(1)山中的云氣,層出不窮,在胸中蕩漾;定睛凝望,鳥兒飛歸,眼眶也似乎要裂開。(2)D【解析】(1)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此題就是對語句的翻譯,只是在翻譯中注意多使用描述性的悠美的語言。描述畫面時首先要明確詩歌的景物,即意象。然后分析景物(意象)的特點,然后用流暢的語言將之描述出來。望著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蕩滌著我的心靈,極目追蹤那暮歸的鳥兒隱入了山林。此題中把握“層云”“歸鳥”“決眥”等要素,由此進行描述即可。(2)本題考查把握詩人的情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表達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A.“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思是: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對親人強烈思念之情,希望回到家鄉(xiāng)、回到親人身邊的迫切心情。B.“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思為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身處在廬山之中。這兩句詩啟迪人們;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C.“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意思為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時驚動了山中棲鳥,在春天的溪澗里不時地鳴叫。表達唯其心境灑脫,才能捕捉到到別人無法感受的情景。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意思是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高度決定眼界。與“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標的的的意思相似。故選D。 3.(2021·廣東·湛江七年級期末閱讀古詩,完成各題。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1)下列對這首詩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span>   A.本詩既是一首田園詩,又是一首七言律詩。B.本詩筆調(diào)低沉、抒情,全詩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游興十足,游意不盡。C.首聯(lián)一個“足”字,表達了農(nóng)家待客傾其所有的盛情,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主人的敦厚淳樸和誠摯好客。D.頸聯(lián)既寫出春社歡快,又表現(xiàn)民風的淳樸可愛,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nóng)村風俗畫卷。(2)如果陸游有微信,他寫完此詩后就將詩歌發(fā)布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留言:“放翁此詩,頷聯(lián)最佳:寓哲理于寫景,讓人豁然開朗?!蹦阌X得頷聯(lián)蘊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網(wǎng)友點贊?【答案】(1)B(2)示例一:在困境中堅持下去,也許會出現(xiàn)豁然開朗的轉(zhuǎn)變,世間事物是消長變化的。示例二: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出現(xiàn)一個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解析】(1)考查對詩歌的理解。B.這首詩以游村貫穿,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村民習俗和諧地統(tǒng)一在完整的畫面上,構(gòu)成了優(yōu)美的意境和恬淡、雋永的格調(diào)。全詩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選項“筆調(diào)低沉”說法有誤;故選B。(2)考查詩句的賞析。解答此題時,首先要明確這句詩歌原意是: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然后圍繞意思來描繪畫面即可。詩句中從“山重水復”到“柳暗花明”,從“疑無路”到“又一村”,既寫出了山西村山巒重疊、水流曲折的自然美景,也表現(xiàn)出詩人由最初的緊張急迫到愉悅驚喜的心情,感到無路可走時,眼前卻豁然開朗。“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來的衍生義: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回路轉(zhuǎn)、撲朔迷離,出路難尋,于是頓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舍,繼續(xù)前行,忽然間眼前出現(xiàn)一線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開朗,發(fā)現(xiàn)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此聯(lián)給人們的啟發(fā),啟發(fā)人們困難中堅持下去,也許會出現(xiàn)豁然開朗的轉(zhuǎn)變,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道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出現(xiàn)一個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 4.(2020·福建寧德·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列小題。竹里館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是唐代詩人王維晚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塑造了一個隱者形象。B.詩歌前兩句描繪詩人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時而彈琴時而長嘯的畫面。C.“相照”與“獨坐”相呼應,表達無人陪伴唯有明月相照的孤寂愁苦。D.全詩寫景寫人平淡自然,但詩中有畫,清幽環(huán)境、人物活動如在眼前。(2)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答案】(1)C(2)(意對即可)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境。【解析】(1)本題考查詩句理解。“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翻譯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獨坐”“彈琴”“長嘯”是人物的活動,表現(xiàn)出人物高雅的情趣,體現(xiàn)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zhì)。所以作者并不認為“獨坐”是孤苦的,后文中“相照”不是表現(xiàn)孤苦,而是雖然無人理解,但是有明月這個知心人懂得與陪伴,表達的是閑適、淡泊的心境。故C錯誤,選C。(2)本題考查詩句主題。(1)翻譯:我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沒人知道我在竹林深處,只有明月相伴靜靜照耀。(2)主題。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fā)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xiàn)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zhì),表現(xiàn)出不同流俗的追求,以動襯靜的手法,寫出環(huán)境的靜,用環(huán)境的靜謐襯托出內(nèi)心的寧靜。后兩句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作者雖然沒有功名富貴、沒有關注他的人、懂得他的人,但是明月的懂得與陪伴已經(jīng)令他滿足,表現(xiàn)出對名利的淡泊。全詩的格調(diào)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表達了詩人寧靜、淡泊的心境。 5(2021·山東濟南·七年級期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以下小題。春夜洛城聞笛唐 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span>     A.“折柳”指《折楊柳》,漢代樂府曲名,內(nèi)容多敘離別之情。B.“飛”字寫出了笛聲出乎聽眾的意料,使無形的聲音形象化。C.作者詳寫笛聲表現(xiàn)吹笛人技藝高超,烘托笛聲的藝術魅力。D.“何人不起故園情”運用了反問語氣,由己及人,情真意切。(2)請從修辭方法角度賞析“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句。【答案】(1)C(2)[示例一]運用擬人和夸張的修辭手法,賦予玉笛人的情態(tài),表現(xiàn)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主義情懷。[示例二]聽覺描寫和觸覺描寫相結(jié)合,寫出了笛聲隨春風時隱時現(xiàn)的特點。[示例三]以聲音反襯夜晚的安靜,寫出詩人此時百無聊賴,思念家人。【解析】(1)C. 此詩抒發(fā)了詩人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xiāng)之情,沒寫吹笛人技藝高超的意思。選項錯誤;故選C。(2)本題考查賞析重點詩句的能力。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罢l家玉笛暗飛聲”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吧⑷氪猴L滿洛城”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夸張。這兩句詩運用擬人和夸張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懷。 6.(2021·河南鄭州·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小題。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1)下列對兩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望岳》詩題中的“望”字和尾聯(lián)的“會當”二字,說明作者并未登上泰山,此詩寫的是他望泰山之所見所想。B.“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用設問句表現(xiàn)詩人乍一看到泰山時的真實感受,流露出驚訝、贊嘆之情。C.“蕩胸生層云”寫泰山上白云層層涌現(xiàn),翻滾變化,讓詩人心胸為之開闊,仿佛胸中也有云氣回蕩一樣。D.《望岳》寫山,突出其連綿不絕、高大巍峨,為抒情做鋪墊;《登飛來峰》寫山,突出其神話色彩,為議論做鋪墊。(2)這兩首詩都是詩人青年時期的作品,它們在感情基調(diào)上有什么共同點?各自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懷?【答案】(1)D(2)昂揚向上。杜甫借望泰山抒發(fā)不怕困難、勇攀人生巔峰的豪情壯志。王安石借登飛來峰表達高瞻遠矚的胸懷和無所畏懼的精神。【解析】(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D.有誤,“齊魯青未了”是對上一句詩歌“岱宗夫如何”做出的回答,是說泰山的青色在齊魯廣大區(qū)域內(nèi)都能望見,以此來表現(xiàn)泰山雄偉壯闊的氣勢,并沒有表現(xiàn)“連綿不絕”。故選D。(2)本題考查對詩歌情感的理解。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不僅寫出了泰山的雄偉,更表現(xiàn)出詩人的心胸氣魄,激勵人們在人生路上克服困難勇攀高峰,抒發(fā)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豪邁氣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這本是詠物抒懷之句,卻也包含著深刻的哲理。山中的浮云能夠遮住登山人的雙眼,而人類社會這座高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無論生活或?qū)W習,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所以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感情基調(diào)上,都是昂揚向上的。 7.(2021·江蘇·蘇州市吳江區(qū)存志外國語學校七年級期末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竹里館王維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梁)劉孝竹生空野外,梢云聳百尋。無人賞高節(jié),徒自抱貞心。恥染湘妃淚,羞入上宮琴。誰人制長笛,當為吐龍吟。(1)下列對《竹里館》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詩人晚年隱居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絕。一個“獨”字貫穿全詩,刻畫了一個高潔脫俗的隱者形象。B.全詩用字造句、寫景寫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來,就寫出了清幽的氛圍與淡泊的心態(tài),達到“詩中有畫”的高超境界。C.“明月來相照”運用擬人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象力。D.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竹林中彈奏、舒嘯之狀,表達了詩人因仕途坎坷而內(nèi)心落寞無限惆悵之情。(2)有人評價《竹里館》具有“以聲寫靜、以動襯靜”的藝術特色,你贊同這個觀點嗎?請簡述理由。(3)《竹里館》和《竹》這兩首詩分別是怎樣利用“竹”這一形象來表情達意的?【答案(1)D(2)示例:贊同。①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彈琴”“長嘯”,這是以聲響托出靜境,即“以聲寫靜”;②以動態(tài)的景物“彈琴”“長嘯”來渲染、反襯靜態(tài)的景象,烘托出一種更寧靜的環(huán)境,即“以動襯靜”。(3)①在劉詩中,作者托物言志,將竹擬人化,借竹表達持守清高氣節(jié)、不慕權貴的心志,表現(xiàn)尋覓同道知音的意愿。②在王詩中,竹形成一種幽深寧靜的環(huán)境氛圍,烘托了主人公特立獨行、清高脫俗、醉心自然的形象。【詳解】(1)本題考查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解答時要結(jié)合具體詩句加以分析。D.無中生有,詩中沒有表達詩人因仕途坎坷而內(nèi)心落寞、無限惆悵之情。故選D。(2)本題考查分析詩歌藝術特點能力,根據(jù)題目可知詩歌運用了“以聲寫靜、以動襯靜”的手法,結(jié)合具體詩句指出這種手法的運用即可?!蔼氉捏蚶铮瑥椙購烷L嘯”前一句寫月夜幽林,屬于靜,第二句寫“彈琴”“長嘯”,屬于聲,同時也是屬于動態(tài)的景物;整理答案時注意先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然后再結(jié)合具體的詩句分析。(3)本題考查古詩比較閱讀。《竹里館》這首詩表現(xiàn)了一種清靜安詳?shù)木辰纭G皟删鋵懺娙霜氉砸蝗俗谟纳蠲艿闹窳种?,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fā)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xiàn)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zhì),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后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币馑际钦f,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全詩的格調(diào)幽靜閑遠,仿佛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致全部融為一體了,也烘托了主人公特立獨行、清高脫俗、醉心自然的形象。《竹》采用擬人手法詠竹,通過描寫竹子身居荒野、高聳向上、外直中空等特點,賦予竹子不慕奢華、不媚俗、高潔、堅貞、追求理想的品性,表達自己要像竹子一樣堅貞高潔,追求夢想,愿為國家效力的高尚志趣。結(jié)尾兩句抒寫竹子希望能制成長笛高聲吟唱的愿望,寄寓了作者的獨特情懷。 8.(2021·江蘇·星海實驗中學七年級期古往今來,家鄉(xiāng)一直是文人騷客們不變的談論話題。樹高千尺,落葉歸根,在他們看來,家鄉(xiāng)是他們心靈的依靠、感情的寄托。他們借詩言志,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的思戀。閱讀下面兩首,完成下面兩題。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新年作劉長卿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注】①本詩為作者被貶謫南巴時所作。②長沙傅:賈誼,他曾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1)中國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國度,有時候,你只需說起一個意象,我便知曉你的心意。請你在以上詩歌中找出兩個這樣的意象,并簡要概括這些意象傳遞出的情緒。(2)“借人言己”是詩人創(chuàng)作時常用的一種方法,請你比較《春夜洛城聞笛》和《新年作》兩首詩歌,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和背景資料分析一下兩位詩人這樣做的目的。【答案】(1)示例一:《春夜洛城聞笛》中春風徐徐,笛聲飄散在風中,風又吹送笛聲,飄滿了洛陽城。“春風”交代詩人情感生發(fā)(思鄉(xiāng)之情)的原因;《新年作》中的“嶺猿”,渲染了哀傷凄婉的氛圍,詩人與之“旦暮”相處,寫出了詩人獨自謫居異鄉(xiāng),內(nèi)心的孤獨無依、惆悵迷茫。示例二:《春夜洛城聞笛》中此夜聽聞折柳曲,誰人不起思鄉(xiāng)之情呢!“折柳”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新年作》中“江柳共風煙”寫出了詩人與江邊楊柳共同領受風煙侵吹,“風煙”,渲染了傷感氛圍,寫出了詩人在異鄉(xiāng)孤苦無依,內(nèi)心凄苦惆悵。(2)《春夜洛城聞笛》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里,偶然聽到笛聲,而這笛聲未點明是誰吹奏,可能是樂師,可能是和詩人一樣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而不管是誰,這都不重要,“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思鄉(xiāng)之情是天下所有游子所共有的,所以在此夜聽到詞曲,詩人和眾多游子一樣觸發(fā)思鄉(xiāng)之情;《新年作》作者被貶謫南巴時所作,“已似長沙傅”借用賈誼的典故,賈誼漢代名士,有匡扶國家之志,遭人詆毀,被貶為長沙王太傅,詩人聯(lián)系與賈誼遭貶的共同的遭遇,心里更是充滿凄涼寥落之情。“老至居人下”滿含年老失時的辛酸和仕途失意的悲憤:剛正到老,卻落了個受人陷害、寄人籬下的下場! 詳解(1)本題考查詩歌意象及情感把握。題干要求找出兩個意象,并分析這些意象所傳遞出的情緒。《春夜洛城聞笛》中意象有“玉笛”、“春風”、“折柳曲”等,“誰家玉笛暗飛聲”,誰家的玉笛,在靜夜里悄悄地響起?詩人或許正在讀書、閑坐,或做著其他的事,一曲笛聲不期然響起,夜深人靜,笛聲清遠而動聽。他被吸引住了,循聲望去,卻辨不清笛聲來自哪里?!吧⑷氪猴L滿洛城”,春風徐徐,笛聲飄散在風中,風又吹送笛聲,飄滿了洛陽城?!按艘骨新務哿保褚?,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xiāng)懷親的《折楊柳》。這里的意象既表明寫詩的時令,交代詩人情感生發(fā)的原因,也表達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新年作》中意象有“嶺猿”、“江柳”、“風煙”等,根據(jù)“鄉(xiāng)心新歲切”可知,新年來臨,詩人思鄉(xiāng)的心情格外迫切,“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意思是年老了反而被貶謫他處居于人下,連春天也腳步匆匆走在我的前頭。由前面兩聯(lián)的鋪墊敘述,接著分析頸聯(lián)中的意象,“嶺猿”嶺南山間的猿猴,猿啼積淀著哀傷的詩歌意象?!暗┠骸睆脑绲酵恚帮L煙”,晨風暮靄,以及邊的柳樹,這里的意象寫盡了詩人孤獨無告、迷惘無依的凄苦情狀:謫居異鄉(xiāng),只能同無情的動物為伍,只能與無感的植物結(jié)伴,嶺猿聲哀,江柳意迷,縱有萬般心事,又何處得說?自身遭遇的凄苦,前途未卜的迷惘,全在景中。(2)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這里借用賈誼的典故,洛陽才子賈誼,有濟世匡國之志,脫穎初露,而為權貴宿老讒毀,疏放為長沙太傅。詩人這次遭貶,也是以功蒙過,心中哀怨,時有流露。所以借賈誼的典故,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已似”之感。而自忤權門,擔心滯此難返,不免生出“從今又幾年”的憂慮。至此詩人引頸遙望長安,歸心不已,步履遲遲的徘徊背影已如在眼前;似可聽見深深的長吁短嘆。“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xiāng)之情呢?聯(lián)系第一句看,這種游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一一去分別,因為思鄉(xiāng)之情對游子來說,都是共有的。它綿綿不絕,彌漫在夜空中,纏繞在游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何人”一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思鄉(xiāng)之情。

相關試卷

專題08:詩詞賞析(專題過關)-2021-2022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部編版) (解析版):

這是一份專題08:詩詞賞析(專題過關)-2021-2022學年八年級語文下學期期末考點大串講(部編版) (解析版),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對《關雎》賞析有誤的一項是,《詩經(jīng)》經(jīng)常使用興的手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09: 詩詞賞析-2021-2022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好題匯編(部編版):

這是一份專題09: 詩詞賞析-2021-2022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好題匯編(部編版),文件包含專題09詩詞賞析-2021-2022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好題匯編部編版解析版docx、專題09詩詞賞析-2021-2022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學期期中考試好題匯編部編版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3頁, 歡迎下載使用。

專題08+古詩詞賞析-2021-2022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知識匯編與訓練(部編版):

這是一份專題08+古詩詞賞析-2021-2022學年七年級語文下冊知識匯編與訓練(部編版),文件包含專題08古詩詞賞析提升訓練解析版docx、專題08古詩詞賞析提升訓練原卷版docx、專題08古詩詞賞析基礎訓練解析版docx、專題08古詩詞賞析考點講解docx、專題08古詩詞賞析基礎訓練原卷版docx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6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nèi)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nèi)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 精品推薦
  • 所屬專輯23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 0

    資料籃

  • 在線客服

    官方
    微信

    添加在線客服

    獲取1對1服務

  • 官方微信

    官方
    微信

    關注“教習網(wǎng)”公眾號

    打開微信就能找資料

  • 免費福利

    免費福利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