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項02 工業(yè)流程題
一、金屬的回收與制備
1.從某廢舊電子產(chǎn)品中可以提煉貴重金屬,并得到硫酸銅溶液,其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圖中“操作”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
(2)寫出最后所得的貴重金屬中任意一種成分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
(3)寫出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寫一種);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
(4)寫出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鈦合金具有強度大、耐腐蝕等特性,是國防等工業(yè)的重要材料。以鈦鐵礦[主要成分為FeTiO3(鈦酸亞鐵),同時含有少量的Fe2O3、FeO等]為原料先制備TiO2,再由TiO2制金屬Ti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查閱資料】鈦、鎂在高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
等反應。
(1)FeTiO3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操作2的名稱是________
(2)寫出工藝流程中生成硫酸鐵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
(3)工藝流程中,水解屬于________變化。
(4)工業(yè)上常在高溫和氬氣氛圍中,用金屬鎂與TCl4反應的方法制備,氬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鎂最終成為________(填化學式)。
3.一種以“氫能煉鋼”替代“焦炭煉鋼”的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1)高溫下,用H2煉鐵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焦炭煉鋼”工藝相比,“氫能煉鋼”的主要優(yōu)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物質(zhì)組成的角度說明向煉鋼爐中加入廢鋼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合物的制備
4.Fe(OH)3可用于制造醫(yī)藥、顏料等,其膠體可用于凈水?;瘜W興趣小組利用廢鐵屑來制備Fe(OH)3粉末的流程如圖所示:
提示:
①廢鐵屑主要為表面附有大量鐵銹的鐵。
②Fe(OH)3難溶于水,加熱時會分解生成氧化鐵和水。
③H2O2溶液能將FeSO4氧化成Fe2(SO4)3。
(1)將廢鐵屑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a的名稱為________。
(2)濾液I中溶質(zhì)除了FeSO4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3)反應Ⅲ中生成Fe(OH)3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
(4)操作b后對Fe(OH)3進行洗滌。①確認是否洗滌干凈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現(xiàn)象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到的Fe(OH)3經(jīng)洗滌后只能放在陰涼處晾干,而不能用酒精燈烘干,否則會變質(zh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高純度氧化鈣的用途非常廣泛。工業(yè)制造高純度氧化鈣(CaO)的流程如圖所示:
(1)反應器1中先加入一定量水。氣體從底部緩慢通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器2中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過濾器中分離出的固體是;檢驗該固體________;已洗凈的方法(寫出操作、現(xiàn)象及結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
6.碳酸氫銨是一種常用的化學肥料。工業(yè)生產(chǎn)碳酸氫銨的一種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合成”步驟中發(fā)生的反應為N2+3H2eq \(\s\up8(催化劑),\s\d0(=),\s\d7(高溫高壓))2NH3
(1)碳酸氫銨屬于化肥中的________肥。
(2)“造氣”步驟中為加快反應速率,可采取的具體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3)“碳酸化”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步驟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化”步驟的作用是制取碳酸氫銨和________.
(5)“循環(huá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工廠生產(chǎn)高錳酸鉀的流程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
(1)“混合加熱室”發(fā)生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2)“電解室”反應中,反應前后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元素有________(填元素符號)。
(3)生產(chǎn)流程中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________(填化學式)。
8.硫酸亞鐵是一種重要的補鐵劑。實驗室以廢鐵屑(含少量Fe2O3)為原料制備硫酸亞鐵晶體的流程如圖所示:碳酸鈉溶液稀硫酸
已知:鐵與硫酸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Fe2(SO4)3=3FeSO4
(1)“堿洗”是為了洗去鐵屑表面的油污。用熱的碳酸鈉溶液浸泡,過濾,再用蒸餾水洗滌2~3次。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測其pH,若pH=________,說明洗滌液中無碳酸鈉。
(2)“酸溶”是向“堿洗”過的鐵屑中加入過量稀硫酸。
①寫出鐵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用硫酸溶液濃度不能太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廢鐵屑中的少量Fe2O3不需要進行除雜處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晶”的相關操作依次為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蒸發(fā)濃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結晶。
三、能源、環(huán)境保護類
9.為解決能源與環(huán)境問題,有學者提出如圖甲所示的含碳物質(zhì)轉(zhuǎn)化的技術路線。
(1)“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②屬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
(3)反應④中,參加反應的CO2和生成的CH4的分子數(shù)目之比為________。
(4)我國學者開發(fā)促進反應③的一種新型催化劑,催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乙所示。該過程的中間產(chǎn)物________(填化學式)、氧和氫進一步作用生成甲醇(CH3OH)和水。
(5)該技術路線有利用于實現(xiàn)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碳循環(huán)利用B.減少碳排放C.減少“白色污染”
10.煙氣脫硫是目前控制SO2污染的重要手段。如圖為氧化鎂濕法脫硫的主要工藝流程。
(1)若工業(yè)煙氣沒經(jīng)處理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易對空氣造成的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吸收塔內(nèi)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槽中,通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生產(chǎn)流程中,為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充分,所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即可)。
11.“綠色化學”是化工生產(chǎn)中的重要理念。如圖為利用尿素工廠廢氣和磷肥工廠廢渣(液)聯(lián)合生產(chǎn)硫酸銨的工藝流程。
(1)副產(chǎn)品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淀池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藝流程中體現(xiàn)“綠色化學”理念的設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點即可)。
12.我國將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CO2的捕捉是減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一種利用NaOH溶液捕捉回收CO2的過程如圖所示:
(1)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噴成霧狀,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分離”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的復分解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方程式)。
(3)“反應、分離”環(huán)節(jié)分離物質(zh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用途廣泛,寫出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二氧化碲(TeO2)是性能優(yōu)良的聲光晶體材料。用某工業(yè)廢渣(主要含有TeO2,還有少量Cu、Ag)為原料制備純凈的TeO2的一種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TeO2微溶于水,能與NaOH發(fā)生反應生成亞碲酸鈉(Na2TeO3);亞碲酸脫水形成二氧化碲。
(1)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類比CO2與NaOH的反應,寫出“堿浸”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堿浸”后過濾,此時濾渣成分為__________。
(4)“沉碲”時,加入硫酸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14.從天然鹽井中獲取的粗鹽中含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雜質(zhì),為了除去以上雜質(zhì)得到精鹽,小明設
計了如下實驗:
提示:雜質(zhì)含量較少,不考慮微溶物形成沉淀。
(1)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
(2)沉淀b所含物質(zhì)為Mg(OH)2和________________。
(3)物質(zhì)X是________。
(4)濾液c中加入稀鹽酸后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了證明滴加的Ba(OH)2溶液已過量,取少許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一種試劑即可。下列物質(zhì)的溶液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Ba(OH)2B.K2CO3C.Na2SO4D.KCl
15.海洋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海水“曬鹽”和海水“制堿”體現(xiàn)了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請根據(jù)粗鹽“制堿”的流程圖(如圖)回答問題。
(1)步驟I除雜中,常見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物理方法,即用NaCl溶液浸洗粗鹽,溶解除去其中的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則浸洗溶液應選用NaCl的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二是化學方法,操作步驟依次為加水溶解→加過量試劑①→加過量試劑②→過濾→加適量鹽酸,以下試劑①②組合選用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①Ca(OH)2 ②Na2CO3B.①Na2CO3 ②Ca(OH)2C.①KOH ②Na2CO3D.①NaOH ②Na2CO3
(2)步驟Ⅲ先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氨氣,再通入二氧化碳,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出步驟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驟IV發(fā)生的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應類型)。
《參考答案及解析》
專項二 工業(yè)流程題
1.(1)過濾
(2)Au或Pt
(3)Fe+H2SO4=FeSO4+H2↑或2Al+3H2SO4=Al2(SO4)3+3H2↑ 置換反應
(4)2Cu+2H2SO4+O2 eq \(\s\up5(△),\s\d3(=)) 2CuSO4+2H2O
[解析]
(1)圖中“操作”的名稱是過濾,通過過濾將固體與液體分離。
(2)金、鉑是貴重金屬,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不參加化學反應,化學式分別是Au、Pt。
(3)①中稀硫酸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與鋁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氫氣,都是置換反應。
(4)②中,加熱條件下稀硫酸與銅、氧氣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
2.(1)+4 過濾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復分解
(3)化學
(4)防止鈦、鎂在高溫時被氧化 MgCl2
[解析]
(1)FeTiO3中氧元素為-2價,鐵元素為+2價,設鈦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2+x+(-2)×3=0,x=+4;操作2為過濾,將FeSO4晶體與TiOSO4溶液分離。
(2)鈦鐵礦中的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該反應是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
(3)水解過程中有新物質(zhì)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4)氬氣是一種稀有氣體,化學性質(zhì)穩(wěn)定,該反應在氬氣的環(huán)境中進行,能防止鈦、鎂在高溫時被氧化。鎂與氯化鈦反應生成氯化鎂和鈦,所以鎂最終生成氯化鎂。
3.(1)3H2+Fe2O3 eq \(\s\up5(高溫),\s\d3(=)) 2Fe+3H2O
(2)不排放二氧化碳,無污染(合理即可)
(3)調(diào)節(jié)鋼中的含碳量
[解析]
(1)由流程圖中箭頭指向可知,煉鐵時,反應物為H2、Fe2O3,生成物為H2O、Fe。
(2)跟“焦炭煉鋼”工藝相比,“氫能煉鋼”的產(chǎn)物是H2O,對環(huán)境無污染。
(3)鋼的含碳量為0.03%~2%,向煉鋼爐中加入廢鋼是為了調(diào)節(jié)鋼中的含碳量。
4.(1)增大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充分進行 過濾
(2)Fe2(SO4)3、H2SO4
(3)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 復分解反應
(4)①取最后一次洗滌液適量于試管內(nèi),加入無色酚酞溶液和氯化鋇溶液②溶液不變色,且沒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氫氧化鐵已洗滌干凈
(5)2Fe(OH)3 eq \(\s\up5(△),\s\d3(=)) Fe2O3+3H2O
[解析]
(1)廢鐵屑粉碎后,增大了與硫酸的接觸面積,加快了反應速率,有利于反應充分進行;經(jīng)過操作a實現(xiàn)了固液分離,為過濾操作。
(2)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鐵銹的主要成分為氧化鐵,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且硫酸過量,所以濾液I中含有硫酸亞鐵、硫酸鐵和硫酸。
(3)經(jīng)過反應Ⅱ之后,硫酸亞鐵被氧化為硫酸鐵,因此反應Ⅲ為硫酸鐵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鐵,書寫化學方程式時注意配平及沉淀符號;反應物互相交換成分,并有沉淀生成,所以屬于復分解反應。
(4)沉淀表面沾有氫氧化鈉和硫酸鈉溶液,氫氧化鈉可以使無色酚酞變紅,硫酸鈉可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氯化鈉,有白色沉淀生成。
(5)氫氧化鐵受熱易分解生成氧化鐵和水,因此不能用酒精燈加熱烘干。
5.(1)氣體和水充分混合,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NH4)2CO3+CaCl2=CaCO3↓+2NH4Cl
(3)碳酸鈣取最后一次洗滌液適量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若不產(chǎn)生沉淀,說明該固體已洗滌干凈
(4)CO2(或二氧化碳)
[解析]
(3)反應器2中,碳酸銨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銨,過濾器中分離出的固體是碳酸鈣。碳酸鈣固體表面沾有氯化銨溶液,根據(jù)氯離子的化學性質(zhì)檢驗該固體是否洗凈。
(4)焙燒爐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可通入反應器1中參加反應,所以為可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
6.(1)氮
(2)將煤粉碎(或升高溫度或加入催化劑)
(3)NH3+CO2+H2O=NH4HCO3 防止碳酸氫銨分解,減少氨水的揮發(fā)
(4)吸收二氧化碳,分離出氮氣和氫氣
(5)提高氮氣、氫氣的利用率,節(jié)約資源
[解析]
(1)碳酸氫銨中含有農(nóng)作物所需的氮元素,屬于氮肥。
(2)將煤粉碎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升高溫度或加入催化劑都可以加快反應速率。
(3)由流程圖可知,“碳酸化”步驟的反應物是氨氣、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氫銨。碳酸氫銨受熱易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且較高溫度下氣體易揮發(fā),所以在較低溫度下進行。
7.(1)物理變化 (2)Mn、H (3)KOH
[解析]
(1)“混合加熱室”中二氧化錳和氫氧化鉀變?yōu)槿廴谖?,沒有新物質(zhì)生成,發(fā)生的主要是物理變化。
(2)“電解室”中反應前后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元素有Mn和H,K2MnO4中Mn的化合價為+6,生成的KMnO4中Mn的化合價為+7,H2O中H的化合價為+1,生成的H2中H的化合價為0。
(3)“電解室”中生成的氫氧化鉀能作為“氧化室”中反應的反應物。
8.(1)7
(2)①Fe+H2SO4=FeSO4+H2↑ ②反應速率太慢,結晶步驟能耗過多
③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硫酸鐵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3)形成熱的飽和溶液
[解析]
(1)碳酸鈉溶液呈堿性,取最后一次洗滌液,測其pH,若pH=7,說明洗滌液中已無碳酸鈉。
(2)①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②硫酸溶液的濃度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為了加快反應速率,且結晶時蒸發(fā)的水過多會浪費能源,因此所用硫酸的濃度不能過低。③已知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硫酸鐵與鐵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因此當廢鐵屑中含有少量氧化鐵時,不需要進行除雜處理。
(3)蒸發(fā)濃縮過程是先蒸發(fā)使溶液由不飽和變成熱的飽和溶液,然后再降溫,更有利于硫酸亞鐵結晶析出。
9.(1)CH4+202 eq \(\s\up5(點燃),\s\d3(=)) CO2+2H2O (2)分解反應 (3)1:1 (4)CO (5)AB
[解析]
(1)“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反應②是KHCO3分解生成K2CO3、CO2和H2O,由一種物質(zhì)生成三種物質(zhì),屬于分解反應。
(3)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CO2+4H2 eq \(\s\up5(催化劑),\s\d3(=)) CH4+2H2O,參加反應的CO2和生成的CH4的分子數(shù)目之比為1∶1
(4)圖中“”表示CO。
(5)該技術路線有利用于實現(xiàn)碳循環(huán)利用、減少碳排放。“白色污染”是由廢棄塑料造成的。
10.(1)酸雨
(2)SO2+Mg(OH)2=MgSO3+H2O
(3)把亞硫酸鎂氧化成硫酸鎂
(4)粉碎[或攪拌或噴淋或濁液(或漿液)從上口進入或氣體從下口通入等]
[解析]
(1)二氧化硫在空氣中發(fā)生反應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會形成酸雨。
(2)由吸收塔內(nèi)進、出的物質(zhì)可知,反應物是SO2、Mg(OH)2,生成物是MgSO3,由質(zhì)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可知,生成物中含有H2O。
(3)氧氣具有氧化性,能將MgSO3氧化成MgSO4
11.(1)CaO
(2)2NH3+CO2+H2O+CaSO4=CaCO3↓+(NH4)2SO4
(3)尿素工廠廢氣再利用[或磷肥工廠廢渣(液)再利用或煅燒爐生成的二氧化碳再利用等]
[解析]
(1)碳酸鈣高溫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
(2)沉淀池中,氨氣、二氧化碳、水、硫酸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硫酸銨。
(3)尿素工廠廢氣再利用、磷肥工廠廢渣(液)再利用,保護環(huán)境;煅燒爐生成的二氧化碳再利用,節(jié)約資源。
12.(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Na2CO3+Ca(OH)2=CaCO3↓+2NaOH
(3)過濾
(4)用于人工降雨(合理即可)
[解析]
(2)“反應、分離”環(huán)節(jié)發(fā)生的反應: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化合反應),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復分解反應)。
(3)分離固體和液體用過濾操作。
(4)CO2用途廣泛,可以用于光合作用、滅火,可作用化工產(chǎn)品的原料、氣體肥料,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13.(1)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使反應更快、更充分
(2)2NaOH+TeO2=Na2TeO3+H2O
(3)Cu、Ag
(4)使亞碲酸鈉轉(zhuǎn)化為亞碲酸沉淀,然后亞碲酸脫水,形成二氧化碲
[解析]
(3)廢渣中Cu、Ag不與NaOH反應,所以“堿浸”后過濾,濾渣成分為Cu、Ag
14.(1)漏斗 (2)BaSO4 (3)Na2CO3 (4)NaOH+HCl=NaCl+H2O (5)C
[解析]
(1)過濾操作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承接濾液)、玻璃棒(引流)和漏斗(過濾)。
(2)氫氧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氫氧化鋇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鋇,所以沉淀b所含物質(zhì)為Mg(OH)2和BaSO4。
(3)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氫氧化鈉,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所以除去氯化鈣、氯化鋇及氫氧化鋇,需要加入的試劑為碳酸鈉。
(4)濾液c中加入過量稀鹽酸,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中和反應),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5)選項中與Ba(OH)2反應的物質(zhì)有K2CO3、Na2SO4。Na2SO4與Ba(OH)2反應生成BaSO4沉淀。K2CO3既與Ba(OH)2反應生成BaCO3沉淀,也會與CaCl2反應生成CaCO3沉淀,對Ba(OH)2的檢驗造成干擾.故選C。
15.(1)可溶性雜質(zhì) 飽和 AD
(2)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或吸收盡可能多的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3)分解反應
[解析]
(1)溫度不變的條件下,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同種溶質(zhì),用NaCl溶液浸洗粗鹽時,目的是溶解除去其中的可溶性雜質(zhì),但氯化鈉不能溶解,因此浸洗溶液應選用NaCl的飽和溶液。利用化學方法除去雜質(zhì)氯化鈣和氯化鎂兩種雜質(zhì),從實驗的流程分析,試劑①②均過量。A.先加入過量的Ca(OH)2除去Mg2+,再加入過量的Na2CO3除去原有的和新引入的Ca2+,充分反應后過濾,最后加入適量稀鹽酸除去過量的OH-和CO32-,故正確;B.先加入過量的Na2CO3除去Ca2+和Mg2+,再加入過量的Ca(OH)2反而引入新雜質(zhì),故錯誤;C.先加入過量的KOH除去Mg2+,再加入過量的Na2CO3除去Ca2+,充分反應后過濾,最后加入適量稀鹽酸除去過量的OH-和CO32-,但引入新雜質(zhì)K+,故錯誤;D.先加入過量的NaOH除去Mg2+,再加入過量的Na2CO3除去Ca2+,充分反應后過濾,最后加入適量稀鹽酸除去過量的OH和CO3,故正確。
(2)飽和食鹽水呈中性,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氨氣極易溶于水,所以先通氨氣使溶液呈堿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3)步驟Ⅳ發(fā)生的反應是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為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特點是“一變多”,屬于分解反應。
這是一份02 工業(yè)流程題(含解析)——【中考二輪重難點復習】2023年化學人教版專項熱點強化訓練,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金屬的回收與制備,化合物的制備,能源,海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熱點突破06 實驗探究題-2022年中考化學熱點題型專項突破(通用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混合物成分的探究,缺失標簽的藥品成分的探究,藥品變質(zhì)的探究,無明顯現(xiàn)象的探究,反應后溶液中溶質(zhì)成分的探究,活動建議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熱點突破04 物質(zhì)推斷題-2022年中考化學熱點題型專項突破(通用版),共1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