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
1. 印度與我國同屬發(fā)展中大國,其自然條件和社會經(jīng)濟狀況與我國既有相似之處,更有自身特點.讀印度略圖,完成下題.
(1)印度半島北部的高大山脈是( )
A.安第斯山B.喜馬拉雅山C.阿爾卑斯山D.落基山脈
(2)根據(jù)圖中的資源分布情況分析,適宜發(fā)展鋼鐵工業(yè)的城市是( )
A.①B.②C.③D.④
(3)不能從此圖中直接得到的信息是( )
A.印度三面環(huán)海B.印度緯度較低
C.印度煤、鐵、錳資源豐富D.印度人口眾多
2.如圖是在印度拍攝的照片,其反映的主題是 ( )
A.人口和糧食問題B.人口和住房問題
C.交通和住房問題D.人口和交通問題
3.讀“印度主要農作物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黃麻是麻紡工業(yè)的原料,如果讓你投資建廠,廠址應選擇在印度的( )
A.西北部B.東北部C.西南部D.中部
(2)印度軟件外包產業(yè)發(fā)源地是( )
A.孟買B.加爾各答C.班加羅爾D.新德里
4.“金磚國家”中的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興市場國家之一。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印度是人口大國,下列符合印度人口狀況的敘述是( )
A.印度人口數(shù)量已超過中國,居世界第一位
B.印度的人口還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勞動力資源豐富
C.印度20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控制人口計劃,目前成效顯著
D.印度老齡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
(2)印度龐大的人口規(guī)模需要強大的農業(yè)支撐。下列關于印度農業(yè)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全國多數(shù)地區(qū)都適宜耕作,耕地面積居亞洲第一
B.農業(yè)生產科技水平低,經(jīng)過兩次“綠色革命”,生產效率仍然不高
C.氣候條件良好,雨熱同期,糧食產量高且穩(wěn)定
D.氣候濕熱,主要糧食作物為水稻
(3)印度服務外包業(yè)發(fā)達,被稱為“世界辦公室”,印度發(fā)展服務外包業(yè)的優(yōu)勢有( )
①英語普及②勞動力成本低③受教育水平高④信息技術發(fā)展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根據(jù)如圖中印兩國領土重疊示意圖估算,印度的面積大約是( )
A.5萬平方千米B.100萬平方千米
C.300萬平方千米D.4000萬平方千米
6.讀孟買年內各月氣溫、降水量圖和南亞1、7月風向圖,回答下題。
(1)對孟買氣候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A.全年高溫多雨B.冬季溫和多雨
C.夏季炎熱干燥D.雨季前氣溫最高
(2)結合兩圖分析可以看出( )
A.盛行東北季風時降水多B.盛行西南季風時降水多
C.水熱豐富無洪澇災害D.地形對降水沒有影響
二、綜合題
7.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區(qū)名稱:
A 山脈B 平原C 高原。
(2)填寫圖中序號所代表的海域名稱:
① 海,② 灣,③ 洋。
(3)鄰國:D ,E 。
8.讀印度農作物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印度以 氣候為主,特點是 。
(2)恒河平原東部地區(qū)主要糧食作物是 ,德干高原西北部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如此分布的原因是 。
(3)該國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最主要的不利條件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B
(2)A
(3)D
【考點】印度概況;印度的工業(yè)和服務外包產業(yè)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印度北部的山脈。從圖可以看出,印度北部是巨大的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故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本題考查印度工業(yè)的分布。從圖可以看出,①加爾各答附近有煤、鐵等礦產資源,宜發(fā)展鋼鐵工業(yè)。故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3)本題考查印度的地理位置、資源以及學生的讀圖能力。從圖可以看出,印度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三面環(huán)海,A不合題意;從圖中緯線可以看出,印度大部分位于10°N~30°N之間,緯度較低,B不合題意;從圖例可以看出,印度煤、鐵、錳資源豐富,C不合題意;從圖中看不出印度人口眾多,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
【點評】(1)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地形從北向南分為三大地形區(qū),北部為喜馬拉雅山、中部為恒河平原、南部為德干高原。
(2)印度的工業(yè)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東北部、西部沿海以及南部地區(qū)。東北部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恒河三角洲地區(qū)盛產黃麻,在此基礎上發(fā)展了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麻紡織工業(yè)和鋼鐵工業(yè);西部孟買為著名的棉紡織工業(yè)中心;南部的班加羅爾以生產計算機軟件而聞名于世,被稱為“南亞硅谷”。
(3)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jīng)濟產業(yè)多元化,涵蓋農業(yè)、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yè)。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yè)維生,近年來服務業(yè)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件、金融等服務業(yè)最重要出口國。
2.【答案】D
【考點】印度概況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印度的人口發(fā)展過快帶來的問題。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人口增長過多過快,給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造成很大壓力,使居民的就業(yè)、居住、教育、醫(yī)療等問題難以解決,還有一部分國家則長期處于貧困狀態(tài).圖中“印度擁擠的火車”是人口增長過多過快造成交通擁擠的生動體現(xiàn)。
故答案為:D
【點評】印度屬于南亞地區(qū),是南亞最大的國家,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共有12多億人口,人口過多,給印度發(fā)展造成很大的壓力。
3.【答案】(1)B
(2)C
【考點】印度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印度的工業(yè)和服務外包產業(yè)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印度的工業(yè)分布特點。印度的棉紡織工業(yè)靠近棉花產地、麻紡織工業(yè)靠近黃麻產地、鋼鐵工業(yè)靠近煤鐵錳產地,這種布局模式最有利于降低原料運輸費用。黃麻是麻紡工業(yè)的原料,印度的東北部盛產黃麻,如果投資建廠,廠址應選擇在印度的東北部。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2)本題考查了印度的工業(yè)分布特點。印度高新技術產業(yè)區(qū)分布在班加羅爾,印度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稱“印度硅谷”。所以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點評】(1)印度的工業(yè)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東北部、西部沿海以及南部地區(qū)。東北部礦產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恒河三角洲地區(qū)盛產黃麻,在此基礎上發(fā)展了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麻紡織工業(yè);西部孟買為著名的棉紡織工業(yè)中心;南部的班加羅爾以生產計算機軟件而聞名于世,被稱為“南亞硅谷”。
(2)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印度第三大城市,人口約1050萬人。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后,班加羅爾發(fā)展成重工業(yè)的中心。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羅爾的成功建立使其成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被譽為“亞洲的硅谷”。
4.【答案】(1)B
(2)A
(3)B
【考點】印度概況;印度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印度的工業(yè)和服務外包產業(yè)
【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印度人口的概況。印度的人口數(shù)量還沒有超過中國,居世界第二位,A錯;印度20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控制人口計劃,但是成效不明顯,C錯;印度老齡化人口比重不大,人口老齡化問題不嚴重,D錯;印度的人口還在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勞動力資源豐富,B對。故答案為:B。(2)本題主要考查了印度農業(yè)大概況。印度多數(shù)地區(qū)都適宜耕作,耕地面積居亞洲第一,A對;印度農業(yè)生產科技水平低,經(jīng)過兩次“綠色革命”,生產效率已經(jīng)較高,B錯;印度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頻繁的水旱災害頻繁使得印度的糧食產量不穩(wěn)定,C錯;印度氣候濕熱,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麥,D錯。故答案為:A。(3)本題主要考查了印度服務外包產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勢條件。印度利用本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勞動力成本較低、英語普及、信息技術發(fā)展較早的優(yōu)勢,積極發(fā)展服務外包產業(yè),使得服務外包業(yè)發(fā)達,被稱為“世界辦公室”,①②④對,③錯。所以B對,ACD錯。故答案為:B。
【點評】(1)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經(jīng)濟產業(yè)多元化,涵蓋農業(yè)、手工藝、紡織以至服務業(yè)。印度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yè)維生,近年來服務業(yè)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件、金融等服務業(yè)最重要出口國。
(2)印度是一個農業(yè)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jù)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但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西南季風很不穩(wěn)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wěn)定。
(3)印度軟件產業(yè)發(fā)達,其發(fā)展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產業(yè)的有利條件是:勞動力資源豐富且成本較低,英語的普及促進了印度和世界的接軌,為經(jīng)濟合作提供了有利條件。近幾十年來,印度的信息技術發(fā)展迅速,為印度服務外包產業(yè)迅速發(fā)展起了促進作用。由于承接全球服務外包和軟件外包量大被形象地稱為“世界辦公室”。
5.【答案】C
【考點】印度概況
【解析】【分析】印度陸地面積不足我國的三分之一,約300萬平方千米.故答案為:C.
【點評】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
6.【答案】(1)D
(2)B
【考點】印度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對孟買氣候特點的判斷。根據(jù)氣溫降水柱狀圖可知,孟買為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雨季(夏季)多雨,ABC錯誤;讀圖可知,雨季前氣溫最高,D正確。故答案為:D。(2)本題考查南亞季風氣候的相關知識點。冬季,盛行東北風,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降水少,A錯誤;夏季,盛行西南風,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多,B正確;季風氣候降水年際,變化大,容易發(fā)生洪澇災害,C錯誤;地形與降水關系密切,D錯誤。故答案為:B。
【點評】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干濕兩季。但習慣上人們把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三季。赤道以南的東南信風在7月北移成為西南季風,給印度帶來豐沛降水,1月主要為東北季風。由于西南季風進退的反常,極易形成旱澇災害。
7.【答案】(1)喜馬拉雅;恒河;德干
(2)阿拉伯;孟加拉;印度
(3)巴基斯坦;中國
【考點】印度概況
【解析】【分析】(1)由圖中國家的位置和輪廓可知,圖中國家為印度。印度的地形大致分為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部的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由圖中字母的位置可知,圖中A是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B是印度中部的恒河平原,C是印度南部的德干高原。
(2)由圖中國家的位置和輪廓可知,圖中國家為印度。印度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由圖中海洋的位置可知,圖中①是印度西部的阿拉伯海,②是印度東部的孟加拉灣,③是印度南部的印度洋。
(3)由圖中國家的位置和輪廓可知,圖中國家為印度。印度的主要鄰國有中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不丹、尼泊爾、緬甸等。由圖中國家的位置和輪廓可知,圖中D是巴基斯坦,E是中國。
【點評】(1)印度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喜馬拉雅山地,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占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2)印度是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孟加拉國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
8.【答案】(1)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明顯的雨、旱兩季
(2)水稻、小麥;水稻;喜溫喜濕,而小麥對氣溫和降水的要求不高
(3)水旱災害頻繁
【考點】印度熱帶季風氣候與糧食生產
【解析】【分析】(1)由印度農作物分布圖可知,印度大部分地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是全年高溫,分為明顯的旱雨兩季。
(2)由印度農作物分布圖可知,恒河平原降水多,地形平坦,所以種植了喜溫喜濕的水稻;印度德干高原西北部的地區(qū)降水少,所以種植了對氣溫和降水要求不高的小麥。
(3)印度大部分地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西南季風能給印度帶來大量的降水。但是西南季風強弱不穩(wěn)定也會導致頻繁的旱澇災害,嚴重影響了印度農業(yè)的發(fā)展。所以印度發(fā)展農業(yè)生產最主要的不利條件是水旱災害頻繁。
【點評】(1)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干濕兩季。但習慣上人們把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三季。赤道以南的東南信風在7月北移成為西南季風,給印度帶來豐沛降水,1月主要為東北季風。
(2)印度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和半島東西兩側的沿海地區(qū),這里屬于平原地形,氣候濕潤,降水較多;小麥分布在半島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區(qū);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區(qū),這里氣溫、降水適宜,土壤為肥沃的黑土,日照充足,生長后期多晴朗天氣;黃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葉分布在東北部排水良好的低山坡,氣候濕潤,雨水充足。
(3)由于西南季風不穩(wěn)定,南亞地區(qū)常發(fā)生水旱災害,當西南季風強盛,來得早,退得晚,持續(xù)時間長,則容易發(fā)生洪澇,當西南季風風力較弱,來的晚,退得早,持續(xù)時間短,則容易發(fā)生旱災。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晉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10.2印度——世界第二人人口大國精品練習,文件包含晉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分層練原卷版docx、晉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分層練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三節(jié) 印度課后復習題,共10頁。
這是一份晉教版七年級下冊10.2印度——世界第二人人口大國練習,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共36分,填空題(共10分,判斷題(共10分,解答題(共44分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