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
1.當你徜徉在亞洲甲地古城的街頭巷尾,吸引目光的是濃郁的宗教文化.讀亞洲部分地區(qū)圖,完成題.
甲地所屬國家主要的出口產(chǎn)品是( )
A.茶葉B.錫礦C.石油D.咖啡
2.小強說:“今年寒假要和爸爸媽媽去世界上最大的半島旅行”,你知道是哪嗎?( )
A.中南半島B.印度半島C.阿拉伯半島D.索馬里半島
3.以下關于中東地區(qū)描述錯誤的是( )
A.該地區(qū)處于“五海三洲之地”
B.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
C.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該區(qū)主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
D.本區(qū)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4.中東地區(qū)戰(zhàn)爭不斷的原因是( )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以白色人種為主
③石油資源豐富
④淡水資源匱乏
⑤民族宗教矛盾突出
⑥地形以高原為主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D.①④⑤⑥
5.小張到國外考察,在某地多見圖所示的居民。完成下列題。
(1)根據(jù)居民服飾由此推測當?shù)鼐用袷褂玫恼Z言主要是( )
A.英語B.法語C.阿拉伯語D.西班牙語
(2)此地居民主要人種是( )
A.白色人種B.黑色人種C.黃色人種D.混血人種
6.他們身穿白色長袍,頭戴白色頭巾的風俗與下列哪項因素有關()
A.美觀休閑能保暖B.地形崎嶇易行走
C.炎熱干燥多風沙D.狩獵探險真方便
7.中東,被稱為“三洲五海之地”,又有“世界油庫”、“世界的火藥桶”之稱。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耶路撒冷,來這里朝拜的信徒都信奉伊斯蘭教
B.②是霍爾木茲海峽,溝通了紅海與波斯灣
C.③是里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D.④是世界主要產(chǎn)油國沙特阿拉伯
8.讀圖,回答題
波斯灣石油輸出的“咽喉”是( )
A.蘇伊士運河B.霍爾木茲海峽
C.直布羅陀海峽D.曼德海峽
9.中東地區(qū)是當前世界的熱點地區(qū)。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爭端、對石油和水資源的爭奪,使中東地區(qū)長期動蕩不安。根據(jù)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各題。
(1)中東地區(qū)水資源匱乏,爭水也是局勢緊張的原因之一。下列不屬于解決當?shù)厮Y源短缺的主要措施的是( )
A.海水淡化B.推廣節(jié)水農(nóng)業(yè)
C.修建跨流域調(diào)水工程D.倡導人們節(jié)約用水
(2)中東地區(qū)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個宗教的發(fā)源地,被這三個宗教奉為圣城的是( )
A.麥加B.德黑蘭C.耶路撒冷D.多哈
(3)在中東地區(qū)生活的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的有( )
①阿拉伯人②猶太人③波斯人④土耳其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二、綜合題
10.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7年5月20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訪問沙特阿拉伯,開啟了對西亞的訪問,這是他宣誓就職以來的首次出國訪問。
材料二卡塔爾是波斯灣沿岸國家,夏季極其炎熱,冬季則較涼爽。 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將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11月21日舉行開幕式,決賽將在12月18日進行,這將是首次在冬季舉辦世界杯足球賽。
材料三西亞部分地區(qū)圖
(1)沙特阿拉伯主要的氣候類型為 。該國水資源極其短缺,請你列舉一個解決該國水資源短缺的措施: 。
(2)請從氣溫的角度簡述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賽選擇在冬季舉行的原因。
11.讀“世界某區(qū)域圖”,回答下列各題。
(1)圖中A、B之間是 海。
(2)本地區(qū)東西文化交流頻繁, 被譽為 教、猶太教、 教的圣城。沙特阿拉伯的麥加被尊為 教圣城。
(3)本地區(qū)能源產(chǎn)量遠大于消費量,所產(chǎn)能源大部分供出口,主要通過 運輸?shù)姆绞捷斖? , 和東亞的中國、日本等國家。
(4)本地區(qū)氣候的突出特征是 ,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點】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
【解析】【分析】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chǎn)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qū),西亞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甲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產(chǎn)油國。
故答案為: C
【點評】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chǎn)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qū).西亞石油的探明儲量約占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一半以上,石油產(chǎn)量通常占世界總產(chǎn)量的 1/4.西亞各國所產(chǎn)石油的90%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3/5.西亞的石油主要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
2.【答案】C
【考點】世界的海陸分布
【解析】【分析】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島,位于西亞地區(qū),屬于熱帶沙漠氣候.
故答案為:C.
【點評】世界之最需要學生多記憶,多閱讀課外知識,如還有一些世界之最如下: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8848米)
陸地最低點:死海(-400米)
最熱的地方:巴士拉
最冷的地方:南極(-88.3℃)
最高大的山脈:喜瑪拉雅山脈
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9000千米)
最大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千米)
最高的死火山:阿根廷境內(nèi)的阿空加瓜山
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
3.【答案】D
【考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中東地區(qū)的概況。
中東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nèi)陸湖)之間,所以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故A正確;
中東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故B正確;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該區(qū)主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故C正確;
中東地區(qū)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終年炎熱干燥,故D錯誤。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中東地理位置、石油的主要分布區(qū)、農(nóng)業(yè)與氣候關系,是??嫉念}目,解題是一定要注意審題即可容易答題。,
4.【答案】A
【考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人文地理特點(宗教與文化習俗)
【解析】【分析】中東長期以來戰(zhàn)爭不斷,導致中東地區(qū)沖突不斷的因素:①“三洲五海之地”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③豐富的石油資源,④淡水資源緊張,⑤民族和宗教矛盾等,故答案A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位于“五海三洲兩洋”之地的中東,是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連接西方和東方的要道,也是歐洲經(jīng)北非到西亞的樞紐和咽喉。中東在世界政治、經(jīng)濟和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為世界歷史上資本主義列強逐鹿、兵家必爭之地。
5.【答案】(1)C
(2)A
【考點】中東人文地理特點(宗教與文化習俗)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中東地區(qū)的語言和民族,理解解答即可。根據(jù)圖中居民服飾可以推測,當?shù)鼐用袷前⒗褡?,使用的語言主要是阿拉伯語。故C正確,ABD錯誤。
(2)本題考查中東地區(qū)的主要人種,理解解答即可。根據(jù)圖中居民服飾可以推測,當?shù)鼐用袷前⒗褡?,主要分布在中東地區(qū),主要是白色人種。故A正確,BCD錯誤。
故答案為:(1)C;(2)A;
【點評】中東地區(qū)主要是以阿拉伯民族為主的國家。他們有統(tǒng)一的語言--阿拉伯語,有統(tǒng)一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絕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屬于白色人種。傳統(tǒng)民居為墻厚、窗小的平頂房。
6.【答案】C
【考點】中東人文地理特點(宗教與文化習俗);自然環(huán)境對民居、服飾、飲食、文化的影響
【解析】【分析】解:中東大部分地區(qū)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氣候炎熱干燥,光照強,所以中東的居民身穿白色長袍,這樣可以反射太陽光線,降低體內(nèi)溫度,而且中東居民也頭戴白色頭巾,這樣可以減少抵御風沙,C對,ABD錯。故答案為:C。
【點評】“中東”是指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qū),氣候類型主要有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由于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的控制,終年炎熱干燥,使得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廣,水資源成為制約中東地區(qū)發(fā)展的主要因素。
7.【答案】D
【考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
【解析】【分析】讀圖可得,①是耶路撒冷,該地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圣城,故A錯誤;
②是霍爾木茲海峽,溝通阿拉伯海與波斯灣,故B錯誤;
③是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故C錯誤;
④是沙特阿拉伯,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中東地區(qū)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波斯灣的唯一出口是霍爾木茲海峽,該海峽是世界上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產(chǎn)油國。
8.【答案】B
【考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
【解析】【分析】波斯灣又稱海灣,它的沿岸和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波斯灣的惟一出口是霍爾木茲海峽.海峽長150千米,最窄處僅38.9千米.它是世界上石油運輸最繁忙的海峽,平均每5分鐘就有1艘油輪進出海峽.每年有占世界出口總量一半以上的石油從這里運出.如果將這一海峽封鎖住,西方世界的主要石油來源就被切斷了,西方經(jīng)濟就會陷入癱瘓狀態(tài).因此,人們稱霍爾木茲海峽為“西方的生命線”。
故答案為: B
【點評】西亞的石油生產(chǎn)和銷售原控制在西方壟斷集團手中.經(jīng)過長期斗爭,許多西亞國家掌握了開發(fā)本國石油資源的自主權.石油帶來了巨大財富,不少產(chǎn)油國人均國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石油資源畢竟是有限的.目前,西亞的一些產(chǎn)油國在穩(wěn)定生產(chǎn)的同時,努力使經(jīng)濟朝多樣化的方向發(fā)展。
9.【答案】(1)C
(2)C
(3)D
【考點】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中東人文地理特點(宗教與文化習俗)
【解析】【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解決中東地區(qū)水資源短缺的措施。中東地區(qū)大部分地區(qū)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地面河流較少,所以不能通過修建跨流域調(diào)水工程來解決中東的缺水問題,C錯;但是可以通過海水淡化、推廣節(jié)水農(nóng)業(yè)、提倡節(jié)約用水等措施來解決水資源的短缺問題,ABD對。
(2)本題主要考查了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圣城。位于中東地區(qū)的耶路撒冷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圣城,C對,ABD錯。
(3)本題主要考查了中東地區(qū)的主要宗教。生活在中東地區(qū)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大部分都信仰伊斯蘭教,猶太人信仰基督教,②錯,①③④對。所以D對,ABC錯。
故答案為:(1)C;(2)C;(3)D;
【點評】(1)中東缺水的原因:
①中東處在北緯30度附近,在這個區(qū)域上,全球同緯度的地區(qū)都是比較干旱的
②大部分為熱帶沙漠氣候,是典型的少雨氣候
③地形為多高原,多沙漠,缺少大的河流湖泊
(2)中東地區(qū)主要是以阿拉伯民族為主的國家。他們有統(tǒng)一的語言--阿拉伯語,有統(tǒng)一的文化和風俗習慣,絕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屬于白色人種。傳統(tǒng)民居為墻厚、窗小的平頂房。
10.【答案】(1)熱帶沙漠氣候;海水淡化;節(jié)約用水;推廣使用噴灌、滴灌技術;進口水資源等
(2)夏季極其炎熱,不利于開展體育運動;冬季較為涼爽,有利于體育運動的開展
【考點】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西亞地區(qū)的人種、語言、宗教、氣候等知識,熟記課本知識點解答即可。
(1)讀圖分析可知,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島上,主要的氣候為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解決該地區(qū)缺水問題的措施有海水淡化,節(jié)約用水,一水多用,采用噴灌、滴灌等節(jié)水技術,進口水資源等。
(2)卡塔爾世界杯賽將于11月至12月期間舉行,冬季舉行世界杯的主要原因是該國家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氣溫過高,不宜舉行足球比賽,冬季氣溫較為涼爽,有利于開展體育運動。
【點評】中東地區(qū)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qū)域, 它包括部分西亞和非洲埃及。中東地區(qū)的氣候類型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其中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廣。中東聯(lián)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歐洲和亞洲,位于"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zhàn)略位置極其重要。中東地區(qū)的人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chǎn)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qū),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qū)。但中東水資源十分缺乏。也正是由于石油、領土、水資源和宗教文化的差異導致中東地區(qū)常年矛盾突出,十分不穩(wěn)定。
11.【答案】(1)紅
(2)耶路撒冷;基督;伊斯蘭;伊斯蘭
(3)海洋;西歐;美國
(4)干旱;水資源
【考點】中東的位置和范圍;中東石油的世界地位;中東匱乏的水資源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中東人文地理特點(宗教與文化習俗)
【解析】【分析】(1)根據(jù)陸地輪廓特征和國家名稱可知,B為阿拉伯半島,其以西與A大洲(非洲)之間的海為紅海。
(2)圖示地區(qū)為中東,該地區(qū)東西文化交流頻繁。耶路撒冷有猶太教的哭墻和圣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耶路撒冷被這三大宗教都奉為圣城。另外,麥加城因為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誕生地而名震寰宇,被尊為伊斯蘭教圣城。
(3)圖示地區(qū)的波斯灣及沿岸地區(qū)石油產(chǎn)量大,大部分供出口,主要采用大型油輪,通過海洋運輸?shù)姆绞捷斖鳉W、美國和東亞的中國、日本等國家。
(4)該地區(qū)為熱帶沙漠氣候,氣候特征是干旱,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水資源。
【點評】中東地區(qū)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qū)域, 它包括部分西亞和非洲埃及。中東地區(qū)的氣候類型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其中熱帶沙漠氣候分布最廣。中東聯(lián)系亞、歐、非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歐洲和亞洲,位于"兩洋三洲五海"之地,戰(zhàn)略位置極其重要。中東地區(qū)的人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猶太教和基督教。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chǎn)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qū),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qū)。但中東水資源十分缺乏。也正是由于石油、領土、水資源和宗教文化的差異導致中東地區(qū)常年矛盾突出,十分不穩(wěn)定。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晉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9.2西亞——世界的石油寶庫精品一課一練,文件包含晉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92西亞世界的石油寶庫分層練原卷版docx、晉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92西亞世界的石油寶庫分層練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三節(jié) 西亞優(yōu)秀一課一練,文件包含同步講義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73西亞課時2世界石油寶庫阿拉伯國家學生版docx、同步講義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73西亞課時2世界石油寶庫阿拉伯國家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第一節(jié) 中東第1課時精練,共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關于中東的敘述,正確的是,中東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