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源遠流長.從歷史來看,它經歷了古代足球游戲和現(xiàn)代足球運動兩大歷史階段. 古代足球游戲起源于中國,在我國兩千五百年以前的漢字記載當中,當時足球叫“蹴鞠”,蹴就是踢,鞠就是球的意思. 現(xiàn)代足球起源于英國,1857年謝菲爾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足球俱樂部_謝菲爾德足球俱樂部.在此之后,英國其它地區(qū)相繼成立了足球俱樂部.1863年10月26日,由倫敦11個最主要的俱樂部和學校,在倫敦舉行會議創(chuàng)立了英格蘭足球協(xié)會,并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足球規(guī)則。這一日被世界公認為現(xiàn)代足球誕生日,,公認現(xiàn)代足球起源于英國。
1.參加比賽的人數多,集體性強.2.爭奪激烈.拼搶兇猛,對抗性強.3.比賽場地大,時間長.運動負荷大.4.技術動作多,戰(zhàn)術復雜,難度大.5.趣味濃厚,容易開展.
1、有利于良好的心理品質及思想品德的形成.2、有利于增強體質,促進健康.3、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4、有利于振奮民主精神.5、有利于人際交往與國際交往.6、有利于國家稅收.
⑴ 世界杯男子足球賽⑵ 奧運會足球比賽⑶ 19歲以下世界青年比賽⑷ 17歲以下世界少年比賽⑸ 五人制足球比賽⑹ 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
該比賽始于1930年,每4年舉辦一屆,其中能1942年和1946年兩屆因世界大戰(zhàn)而中斷。最初這一比賽叫做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改名為朱爾.里梅杯,即“雷米特杯”也叫“金女神杯”。1970年巴西隊首先第三次獲得冠軍,永久地占有了金女神杯。1971年國際足聯(lián)重新制作了新的獎杯,命名為“國際足聯(lián)世界杯”,并規(guī)定此杯為永久性流動杯。
1908年被認為是奧林匹克足球賽的誕生日,1912年正式被列入奧運會比賽項目。 1992年國際足聯(lián)明確規(guī)定,23歲以下球員均可參加奧林匹克足球賽。
1977年國際足聯(lián)決定每兩年舉辦一屆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1981年在澳大利亞舉辦的第3屆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得到國際足聯(lián)的正式承認,被命名為“國際足聯(lián)世界青年錦標賽——可口可樂杯”。隊員年齡必須在20歲以下。
為推動世界足球運動的發(fā)展,縮小足球運動發(fā)達與不發(fā)達國家間的差距,1985年中國試辦了國際足聯(lián)16歲以下柯達杯世界足球錦標賽。1991年正式成為國際足聯(lián)的世界少年(17歲以下)錦標賽,每兩年舉辦一次。
室內足球起源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1981年“室內足球國際聯(lián)合會”宣布成立。室內足球國際聯(lián)合會于1988年宣布加入國際足聯(lián)五人制足球委員會。國際足聯(lián)于1989年在荷蘭舉行了首屆五人制室內足球賽,此后每四年舉行一次。
在國際足聯(lián)倡導下,1988年6月在中國廣東成功舉辦了有12個國家參加的國際女子邀請賽。1992年第一屆世界女子足球錦標賽在中國廣東舉行。
決定踢球動作質量的關鍵
2.偏高球:擊球點在球的右下部,作用力通過球心,作用力方向朝著斜前上方.
1.平直球:擊球點在球的后中部,作用力通過球心,作用力方向朝著正前方.
踢球準確性和踢球力量分析
踢球準確性,主要取決于作用力的方向,擊球點和擊球作用力的大?。?br/>3.弧線球:擊球作用力不通過球心,球則會產生旋轉并且繞自身的旋轉軸沿弧線運動.
腳背正面踢球 動作方法和要領: 直線助跑,最后一步稍大,并要積極著地,支撐腳站在球的側方約10厘米左右處,腳尖正對出球方向,膝關節(jié)微屈;擺動腿要在準備作支撐的腳前跨和助跑的最后一步蹬離地面時,以髖關節(jié)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后向前擺,當膝蓋擺至接近球的正上方的剎那,小腿作爆發(fā)式前擺,腳背跖屈,腳趾扣緊,以腳背正面擊球的后中部。
腳背內側踢球 重點在五個環(huán)節(jié):(1) 助跑(斜線)(2)支撐腿支撐(3)擺動腿擺動(大腿帶小腿)(4)膝關節(jié)外屈,腳背外轉,以腳背內側觸球后中部(5)隨前運動
腳背內側運球 動作要點:運球時身體稍側,腿提起外展,膝微曲外轉,腳尖外轉,腳背內側正對運球方向,觸球的后中部,使球直線運行 腳背外側運球 動作要點:運球時腳背繃直并腳尖內轉,以腳背外側觸擊球的后中部,使球直線運行
動作方法和要領: 頂球時首先選好位置,身體正對來球,兩腳前后站立,兩膝微屈,上體后仰。兩臂自然張開,兩眼注視來球,重心放在后腳上,觸球前的剎那,后腳用力登地,重心移至前腳,收腹,上體迅速前擺,頸部緊張,快速甩頭,用前額頂球的中部。
原地前額正面頂球易犯錯誤和糾正方法:易犯錯誤:(1)上體不后仰,只用頭側擺動,頂球無力。糾正方法:將球懸吊在身后適當的高度,用頭部觸球做頂球的模仿練習,要求上體后仰,挺胸展腹,收腹轉體,反復練習。
易犯錯誤:(3)頂球時閉眼,縮脖,不敢主動迎球。糾正方法:反復練習頂懸吊球,要求頸部緊張,目迎目送球。
易犯錯誤:(2)頂球過早或過晚糾正方法:先做原地頂懸吊球練習,然后做一拋一頂練習,反 復體會頂球用力時機。
動作要領: 兩臂自然張開,先預判,胸部主動迎接來球。球觸胸剎那,兩腳蹬地身體上挺使球稍彈起自然落地為挺胸式停球;觸球剎那收胸收腹使球緩沖落地為收胸式停球 要點:迎球后仰,挺胸輕托球下部
比賽陣形就是為了適應攻守戰(zhàn)術的需要,全體隊員在場上的攻守力量的搭配、職責分工及位置的排列。它是根據攻守的需要而產生和發(fā)展的?,F(xiàn)代足球比賽陣形有了新的發(fā)展,鞏固不變的陣形已被“全攻全守”的要求所改變。場上每個隊員在明確基本位置和主要職責的前提下,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慧,機動靈活地行動。比賽陣形對隊員已不在是刻板僵死的規(guī)定。一個球隊所采用的陣形應是根據本隊隊員的條件、特長和賽隊的特點來選擇的。 當今,在整體、快速全攻全守戰(zhàn)術思想指導下,世界各國采用較多的陣形大體有:4-4-2、5-3-2、3-5-2、5-4-1、4-2-3-1以及歐洲流行的1-3-3-3陣形等。
二、各位置的戰(zhàn)術要求及職責
盡管現(xiàn)代足球發(fā)展以來,比賽陣形在不斷改革,但基本遵循按場區(qū)的劃分,進行不同的布局,即后場、中場、前場。同一場區(qū)也有左、中、右之分。全攻全守、全面型打法的興起,要求各個位置上的隊員要全面、多變,不要受到位置的局限:但在比賽中。每個隊員都應有各自的主要職責分工,各個位置也有不同的戰(zhàn)術要求。
(1)守門員 守門員的主要職責是守住本方球門,阻止一切可能進入本方球門的球。 (2)后衛(wèi) 后衛(wèi)職責是運用封堵、搶斷、破壞等技術阻止對方的進攻。邊后衛(wèi)主要防守對方的邊路進攻,同時要善于保護本方最危險的中路地區(qū)。特別是對方從邊路發(fā)動進攻的異側邊后衛(wèi),應適當內收,以保護中后衛(wèi)身后區(qū)域。中后衛(wèi)是防守的核心人物,主要保護門前最危險的地區(qū),阻止和封堵對方在中間地區(qū)起腳射門。盯人中衛(wèi)要禁逼對方最有威脅的前鋒,不讓其轉身、突破或射門。拖后中衛(wèi)是防守的最后一關,要隨時準確的向盯人中衛(wèi),邊后衛(wèi)補位保護,并應是全隊防守的組織者和指揮者。 (3)前衛(wèi) 前衛(wèi)的職責是控制中場,組織進攻、積極防守。要隨時向本方后防補位,特別是應注意補距離近臨近的本方已助攻到中、前場的后衛(wèi)位置。進攻時前衛(wèi)應傳球準確,轉移及時,隨時插上進攻,充當前鋒。 (4)前鋒 前鋒職責是突破、射門、接應中場。在沒有射門機會時應積極跑動,交叉換位,擾亂對方防守,為本隊同伴創(chuàng)造射門機會。
足球比賽場地1
(大型足球場)
(左圖)的圖畫,表示畫上記號和尺寸的大型足球場。
長100-110米寬45-90米
足球比賽場地2
(小型足球場)
● 初級和高級組通常所用的球圓周為68厘米至71厘米,重量在396克至453克之間?!?在學校群體足球比賽中,比較適宜用較輕及較小的足球。班際足球比賽慣用(5號球)
(甲)比賽由兩隊進行,每隊不得超過十一人(大型),比賽開始時,最少要有八名球員。最后可增至每隊十一人。 (乙)根據國際足協(xié)所訂有效規(guī)則,每隊入替球員以三名為限。在學校級別的比賽中,入替球員的數目可以由組織方預定。(慣用換人數量不限),但在比賽進行中被罰離場的球員不可以由其他球員入替。
球員不得穿戴對其他球員有危害的衣物及飾物(如戒指、項鏈等),尤其是球員裝備中最重要球鞋。每隊球員所穿球衣的顏色應著不同、且有明顯區(qū)別。守門員所穿球衣的顏色也應與其余球員有別。
● 高級組:A組(18歲以后),分兩節(jié),每節(jié)45分鐘?!?初級組:A組(14歲--18歲),分兩節(jié),每節(jié)35分鐘。 ● 初級組:B組(12歲--14歲),分兩節(jié),每節(jié)30分鐘?!?初級組:C組(10歲--12歲),分兩節(jié),每節(jié)25分鐘?!?初級組: D組(10歲以下),分兩節(jié),每節(jié)20分鐘。 半場休息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任何一組在同一日內舉行的短暫比賽時間,合計亦不得超過訂明時間。
比賽開始時,場地及開球由擲毫決定。球賽開始時首先將足球置放在球場中心點,由開球隊的一名球員將球入對方半場內,球賽即算開始,(開球可直接射門得分,最新規(guī)則規(guī)定)。尚未開球之前,雙方球員必須停留在已方球場,距離皮球至少( 9.15公尺、大型場、小型場為6公尺)。
比賽進行及死球:
有下列情形,球仍在比賽中
(一)皮球由球門柱、橫楣或角球旗桿反彈回場內。
(二)皮球觸及在球場內的裁判員或巡邊員。
(三)球證未吹哨子下令停止比賽。
凡整個球從兩門柱間楣下全部越過球門線,而又未經攻門球員用手觸及者,即算入球。
除下列情形外,凡進攻球員在最后踢球的時間所站位置較球更接近對方球門線,即作越位論: (如下三種情形不作越位)
(甲)該名球員在已方半場內,不算越位。
(乙)當時有對方球員二人比該名球員更接近守方球門線,而直接接得同伴的傳球,不算越位。
(丙)直接接得球門球,角球,界外球或由裁判員所開的公正球,不算越位。
越位特殊情況不應判越位
(甲)球員接得傳球時的位置和越位并無關系,關鍵是當皮球傳交給他的一剎那,他所站的位置。 (乙)在越位位置的球員不應受罰,除非球證認為他影響比賽或阻礙對方球員,或企圖利用越位位置取得利益。凡違犯越位規(guī)則者,概由對方球員在犯規(guī)地點主罰一間接自由球。
(乙)下列各情形亦屬犯規(guī)、且罰間接任意球(即二腳球)
二、 行撞或阻撓對方球員,而非志在搶球。
三、行撞守門員,當對方守門員并非持球在手、或故意阻撓對方員或已方球門區(qū)域。
四、 守門員若用手持球行走拖延時間超過六秒,仍未將球交出;觸犯以規(guī)則者,將判罰間接自由球。 (丙)若未得裁判員表示允許而擅自進入球場亦屬犯規(guī)。犯規(guī)球員會受警告,球賽若因此停頓,裁判員應在犯規(guī)的地方判罰間接自由球給對方,使比賽恢復進行。 (丁)凡犯行為不檢之球員,包括對球證有不禮貌行為,將會受到告并由對方罰間接自由球,使恢復進行比賽。 (戊)凡經警告后屢次犯規(guī)或行為不檢之球員,裁判員有權判令其場。
主罰任意球時,皮球必須停放在球員犯規(guī)地點,皮球可踢向 任何方向,對方球員在踢自由球之前必須距離皮球9.15公尺以外。
球員主罰直接任意球,可以直接將球射入對方球門取分,但如 果間接任意球,皮球必須在主踢者將球踢出后再觸及其他球員,然后進入球門,才算入球,在空中觸球亦算在內。
注意: 凡主罰任意球的球員將球踢出后,在球未觸及另一球員之前,便作第二次觸球,即作犯規(guī)論,須判罰改由對方主踢任意球,由犯規(guī)點踢出。
十二碼(十一米)罰球未踢出前,對方守門員必須站在已方的已方的球門線上。主踢罰球者,不得在皮球觸及其他球員之前再次玩球。 主罰十二碼(十一米)時,越位球規(guī)例仍有效。如果攻方有一名球員過早跑前,而該罰球已射入,則必須重踢;如果罰球不入,則該球判球門球。如果守方一個球員過早跑前,而該罰球已射入,則判入球。如果不入,十二碼(十一米)罰球必須重踢。假如發(fā)球擊中門柱或橫楣反彈,主射發(fā)球者不能立即第二次踢球。如有必要,半場完畢或全場完畢時可以加時,以便完成主踢在比賽進行中犯規(guī)引起的十二碼(十一米)發(fā)球。
十二碼(十一米、大型;九米,小型)罰球由主罰球員踢出,踢出時,除主踢者外,及對方守門者外,所有球員必須:(甲)距離皮球至少9.15公尺 (乙)站在比賽范圍內(丙)站在罰球區(qū)域外
皮球越過邊線時,即應擲回球場內,擲界外球的地點應為球出界處,由最后觸球者的對方球員擲出。 擲界外球應以雙手將球從頭后經頭頂向前擲出,他必須面向球場,雙足必須踏在邊線上或邊線外。
擲球者在皮球仍未觸及另一球員之前,不得再踢球,不得由界外球處直接擲入球門取勝。擲界外球如違例,則改由對方球員主擲。直接接得界內球之球員不能算作越位。
如果攻方球員將球踢到越出對方球門界,應判球門球。球門球應由守方球員在球門區(qū),直接向球場中踢出。
注意: 皮球必須踢出罰球區(qū),直接向球場踢出,對方球員在球門球踢出之前,必須站離罰球區(qū),否則必須重踢。球門球可直接射門,直接接得球門球員不算越位。
這是一份人教版五至六年級第二節(jié) 小足球教課課件ppt,共1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教學流程,熱身活動,腳背內側傳球學習,輔助練習,練習一,練習二,身體素質練習,放松活動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體育人教版三至四年級第十一章 水平二體育與健康教學工作計劃的制訂與示例備課課件ppt,共25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教師簡介,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觸球部位準確,本課分為五個部分,熱身運動,體能練習,拉伸放松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人教版第二節(jié) 小足球說課課件ppt,共1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