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例編號
學科
化學
年級
高二
學期
第一學期
課題
水與水溶液(2)
教科書
書名:選擇性必修-化學反應原理
出版社: 山東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3 月
教學人員
姓名
單位
授課教師
指導教師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從平衡原理角度,進一步認識水的電離及影響因素,理解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的含義,并能夠利用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進行相關計算;認識溶液的酸堿性與H+、OH-濃度以及與pH的關系;會進行有關pH的簡單計算;知道溶液酸堿度的測量方法。
教學重點:溶液的酸堿性與H+、OH-濃度以及與pH的關系;pH的簡單計算
教學難點:溶液的酸堿性與H+、OH-濃度關系
教學過程
時間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要師生活動
8
復習回顧
[活動一]回憶并討論水的電離平衡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1溫度對水的電離的影響以及溫度對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的影響;
2溶質對水的電離的影響以及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適用的條件;
學生利用化學平衡原理以及數(shù)據(jù)分析認識溫度對水電離的影響和對Kw的影響
,初步了解Kw能夠反映溶液中H+ 、OH—濃度的關系。
15
交流研討
[活動二]通過例題分析演示,學會利用Kw計算溶液中H+ 、OH—濃度的方法。
學生通過分析過程,認識在水溶液體系中要關注溶質和溶劑均能提供H+ 、OH—這一特點,建立根據(jù)溶質對水電離的影響判斷平衡體系中H+ 、OH—濃度的思路。
[活動三]通過室溫下一些溶液H+ 、OH—濃度數(shù)據(jù)分析,尋找規(guī)律,找出H+ 、OH—濃度和溶液酸堿性之間的關系。
歸納數(shù)據(jù),認識到根據(jù)H+ 、OH—濃度的相對大小確定溶液酸堿的方法,并認識到室溫下,可以簡化為用氫離子濃度大小來判斷,同時要關注到他們的適用范圍。
進一步認識到室溫下還可以用pH替代氫離子濃度來表示更簡便的表達溶液的酸堿性。
[活動四]如何進行pH的測定和計算
pH的測定:回憶初中學習的定性測定、pH試值使用方法;介紹更精密的pH測定的方法,感受化學的科學美。
pH的計算:通過例題學習簡單的pH計算方法,總結出pH計算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2
交總結提升
[活動五]總結收獲: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于水和水溶液有哪些新的收獲?請你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出來。
這是一份2020-2021學年第2章 化學反應的方向、 限度與速率第2節(jié) 化學反應的限度教案,共1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化學(魯科版)11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魯科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3章 物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第1節(jié) 水與水溶液教學設計及反思,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化學(魯科版)17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魯科版 (2019)選擇性必修1第3節(jié) 化學反應的速率教案,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