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甜北咸,東酸西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飲食文化的地區(qū)差異。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等地居民多喜辣,素有“貴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說,這種飲食習慣與當?shù)貧夂蛴兄苯雨P系。據(jù)此完成第1~2題。
1.由材料分析,文化和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是( )
A.自然環(huán)境是文化現(xiàn)象產生的基礎
B.在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下,產生的文化現(xiàn)象是完全不同的
C.某地文化的形成只與自然環(huán)境有關,與人文社會環(huán)境無關
D.自然環(huán)境影響文化,但文化不會影響自然環(huán)境
2.下列關于材料中提到的湖南等地居民喜辣原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這些地區(qū)是我國的高溫地區(qū),居民吃辣可以幫助消化,增強食欲
B.有助于防止高濕期間人們出現(xiàn)消化液分泌少、腸胃蠕動減弱現(xiàn)象
C.有助于防止涼季高濕期間人們患風濕病、腰肌痛等
D.這些地區(qū)的氣候適宜辣椒生長,辣椒的生產量大
【答案】1.A 2.D
【解析】第1題,文化是在自然環(huán)境的基礎上形成的;其中人文社會環(huán)境在文化形成中也具有作用;即使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產生的文化現(xiàn)象也有相似之處;環(huán)境與文化是相互影響的,某一地區(qū)的習俗,與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是分不開的。第2題,湖南氣候潮濕,吃辣椒可祛濕氣、助消化,緩解胸腹冷痛,增強食欲。
文化設施是一個城鎮(zhèn)的文化名片,它不但代表著這個城鎮(zhèn)的精神和文化高度,更代表著一種生活質量。早在2003年,嘉興每萬人公共文化設施建筑面積就達625平方米,居全省前列。據(jù)此完成第3~4題。
3.下列關于嘉興市文化設施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改變了群眾的生活方式 ②滿足了各種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成為提高市民素質的教育基地 ④提高了城鎮(zhèn)化水平
⑤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嘉興是歷史文化名城,下列不屬于文化設施的是( )
A.嘉興大劇院
B.嘉興博物館
C.南湖
D.圖書館
【答案】3.A 4.C
【解析】第3題,城鎮(zhèn)的文化設施能夠提高城鎮(zhèn)的文化品位,與城鎮(zhèn)的精神文化密切相關,與城鎮(zhèn)化水平及城鎮(zhèn)的經濟發(fā)展關系不大。第4題,南湖是自然景觀,不屬于文化設施。
讀下圖,完成第5~6題。
5.傳統(tǒng)民居可以反映鄉(xiāng)村聚落與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福建土樓主要受地形條件影響
B.陜西窯洞主要受科技水平影響
C.北京四合院主要受交通條件影響
D.云南竹樓主要受氣候條件影響
6.我國的建筑物一般都“坐北朝南”(大門、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邊),從地理角度理解正確的是( )
A.南面河流、湖泊密布
B.朝南陽光足、氣溫高
C.南面地形平坦開闊
D.朝南土壤肥沃、深厚
【答案】5.D 6.B
【解析】第5題,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shù)氐纳?、木材、鵝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jié)約、堅固、防御性強的特點;黃土高原地區(qū)的黃土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土質疏松均一,適宜開鑿窯洞;北方平原冬季盛行西北風,四合院可以有效抵御風沙和冬季寒風;云南竹樓主要是適應當?shù)亟K年高溫潮濕的氣候環(huán)境而建。第6題,中國地處北半球,大部分地區(qū)地處北回歸線以北,陽光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從南邊照射過來的,建筑物“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冬季室內更溫暖。
讀圖,完成第7~8題。
7.以上兩圖體現(xiàn)了建筑物在 方面的差異。( )
A.空間布局形式
B.建筑結構
C.地域組合
D.以上三個方面
8.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 )
A.自然環(huán)境的差異
B.科技發(fā)展水平的差異
C.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差異
D.地域文化的差異
【答案】7.B 8.D
【解析】中國園林和美國園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異,在建筑結構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
下圖為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門與柏林市中心的勃蘭登堡門。據(jù)此完成第9~10題。
9.造成這兩種建筑景觀差異的因素最可能是( )
A.氣候差異
B.地域文化差異
C.地形差異
D.經濟差異
10.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門附近區(qū)域是我國的政治中心,其形成因素為( )
A.歷史因素
B.經濟因素
C.社會因素
D.自然因素
【答案】9.B 10.A
【解析】第9題,北京市中心的天安門與柏林市中心的勃蘭登堡門都是城市的文化景觀,反映不同地區(qū)的地域文化差異。第10題,北京市為我國的古都,且目前為我國的首都,受歷史因素的影響,北京市的市中心為紫禁城、天安門廣場,成為我國的政治中心而不是中央商務區(qū)。
11.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我國山西省有一些老式的四合院民居,其房屋的屋脊向單面傾斜,用當?shù)氐脑捳f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下圖為山西省一些老四合院示意圖。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 )
A.山西人以勤儉持家出名
B.山西的水資源較少,居民對水資源十分珍惜
C.山西人認為這樣的結構堅固、美觀
D.山西人對水有特殊的“風俗習慣”
(2)請說出這種屋頂?shù)男问脚c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之間的密切關系。
(3)一般情況下,我國南方的屋脊多呈 式樣,這樣可以與當?shù)? 的自然條件相適應。
【答案】(1)B
(2)山西省地處內陸,降水稀少;屋脊由外向內傾斜可以收集較多的降水,使水資源得到較充分利用。
(3)尖頂(或由屋頂?shù)闹虚g向內外兩邊傾斜) 降水較多
【解析】根據(jù)山西氣候條件及圖示可知,“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出山西水資源較少,當?shù)鼐用駥λY源十分珍惜,屋脊由外向內傾斜可以收集較多的降水。我國南方降水較多,為保證排水,屋脊多為尖頂。
北京市某校同學到門頭溝區(qū)爨底下村參加社會大課堂實踐活動,他們在考察報告中寫道:“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觀為主,輔以山水之趣,與自然交相輝映……”“這個小山村本是由古時商路上一個驛站發(fā)展而來……隨著古道的漸漸沒落與破敗,爨底下村也陷入了一個舉步維艱的境地?!睋?jù)此完成第1~3題。
1.下列關于古村落建筑特色的敘述,最可能出自上述考察報告的是( )
A.紅墻綠瓦的皇家園林
B.高低錯落,利于采光通風
C.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xiāng)
D.毛氈制作,利于拆卸搬運
2.考察發(fā)現(xiàn),影響爨底下村興衰的主要因素是( )
A.氣候B.地形
C.交通D.政策
3.為實現(xiàn)傳承與振興,該村最適宜發(fā)展的是( )
A.現(xiàn)代物流業(yè)
B.水稻種植業(yè)
C.高新技術產業(yè)
D.旅游服務業(yè)
【答案】1.B 2.C 3.D
【解析】第1題,閱讀材料可知,學生考察的古村是一座小山村,小山村依山而建,因而高低錯落,有利于采光通風。故選B項。第2題,“這個小山村本是由古時商路上一個驛站發(fā)展而來……隨著古道的漸漸沒落與破敗,爨底下村也陷入了一個舉步維艱的境地”,說明影響爨底下村興衰的主導因素是交通,故選C項。第3題,“爨底下村以人文景觀為主,輔以山水之趣,與自然交相輝映”,說明該村的旅游資源豐富,為了實現(xiàn)傳承和振興,該村適宜發(fā)展旅游服務業(yè),故選D項。
安徽省南部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氣候濕熱,地形以山地為主,對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當?shù)貍鹘y(tǒng)的菜肴、民居、戲曲、農業(yè)生產等明顯打上了地理環(huán)境的烙印。據(jù)此完成第4~5題。
4.安徽省南部傳統(tǒng)特色菜的選料較多采用( )
①海鮮 ②牛羊肉 ③山貨 ④腌臘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下列敘述與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媽祖,盛行媽祖文化
B.農業(yè)以種植茶、竹等為特色
C.評劇、秦腔為傳統(tǒng)地方戲曲
D.泥草房和吊腳樓是傳統(tǒng)民居
【答案】4.D 5.B
【解析】第4題,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為主,所以山貨較多;氣候類型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根據(jù)氣候特點推斷,腌臘制品較多。第5題,閩臺地區(qū)敬奉媽祖,盛行媽祖文化;評劇流行于我國北方地區(qū),秦腔流行于我國西北地區(qū);吊腳樓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南地區(qū)。
6.由于人們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為了適應當?shù)氐沫h(huán)境,各地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聚落景觀,并不斷地發(fā)展變化。下面兩圖是我國距今7 000多年前的陜西西安半坡遺址、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中房屋結構示意圖,屬世界最早的原始房屋雛形。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越是在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代,人類活動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越大,帶有的環(huán)境的印痕越深。請判斷兩圖分別屬于哪個遺址中的房屋雛形,并說出你的判斷依據(jù)。
(2)我國古人為避寒暑風雨、防蟲蛇猛獸,曾采用“巢居”和“穴居”形式,兩圖中 由穴居演變而來, 由巢居演變而來。
(3)不同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居建筑各具特色,建筑設計風格不僅融入了地方的傳統(tǒng)文化特色,而且許多建筑的結構設計也體現(xiàn)了對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適應。下列三種傳統(tǒng)建筑都采用了用木樁或水泥柱將房屋架高的方式,但它們的設計目的是不同的,請結合所學的地理知識,簡要說明這樣設計的原因。
(4)城鎮(zhèn)地域文化的形成也和地理環(huán)境相關,下列城鎮(zhèn)景觀中,最能反映阿拉伯城鎮(zhèn)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
【答案】(1)圖1為陜西西安半坡遺址房屋雛形,圖2為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房屋雛形。依據(jù):圖1房頂坡度較小,適應北方干燥寒冷的氣候,而圖2房頂坡度大,適應南方高溫多雨的氣候。
(2)圖1 圖2
(3)由于云南傣族人民居住的地區(qū)氣候終年濕熱,竹樓架高可以防潮、防野生動物襲擊,并利于通風。海邊一些地區(qū)的房屋架高,主要是為了減少風浪的破壞。凍土地帶房屋樁基打在永久凍土層上,比較穩(wěn)固;房屋架高在地面上,利于通風,可防寒,減少積雪堆積。
(4)A
【解析】第(1)題,陜西西安和浙江余姚分屬我國的北方和南方地區(qū),氣候條件的干濕、冷暖相差很大,因此在居住時要考慮的重點不同:北方重在防風、防寒,南方主要以通風、防潮濕為主。第(2)題,南方氣候濕熱,多毒蛇等害蟲且多洪水,因此多“巢居”;北方氣候冷干,“穴居”適于抗寒。第(3)題,傣族竹樓是為了適應當?shù)貧夂驖駸幔喽旧?、野獸的地理環(huán)境;海邊房屋架高是為了適應風浪大的海邊環(huán)境;凍土地帶的季節(jié)性凍土不穩(wěn)固,為保證房屋穩(wěn)定,樁基應打至永久凍土層。第(4)題,阿拉伯國家信仰伊斯蘭教,多清真寺等建筑。

相關試卷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練習: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練習,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課后練習題:

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課后練習題,共6頁。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精品課堂檢測:

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精品課堂檢測,文件包含同步講義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23《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講義學生版docx、同步講義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23《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講義教師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章 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練習題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章 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練習題

高中地理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同步練習題

高中地理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同步練習題

中圖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精練

中圖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二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精練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復習練習題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復習練習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冊電子課本

第三節(jié) 地域文化與城鄉(xiāng)景觀

版本: 人教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二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