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歌曲《在農(nóng)場里》學習表演活動,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并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唱歌曲《在農(nóng)場里》,通過模仿小動物的叫聲與動作,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受力、音樂表現(xiàn)力和音樂創(chuàng)造力。
3.“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進一步體驗、復習和鞏固音樂知識“休止符”、“漸強”、“漸弱”。
(2)能用小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3)在老師的幫助下,嘗試根據(jù)自己熟悉的動物叫聲為歌曲編詞演唱。
教學重點
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
《在農(nóng)場里》是一首美國兒歌,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其中第1、第2句歌詞完全相同,節(jié)奏相同,旋律則用了二度模進的創(chuàng)作手法。歌曲節(jié)奏以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為主,描寫了豬、牛、鴨三種動物的叫聲。歌曲簡單易學,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教學準備
鋼琴、動物頭飾、課件、小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復習并引入新課
1.邊唱《雁群飛》邊舞蹈
2.引入新課:說說圖畫里都有些什么小動物
歌曲學唱
1.聽一聽
活動:教師播放范唱,請學生帶著問題聽聽:農(nóng)場里的由哪些小動物?它們都是怎么叫的?
2.說一說
學生說說歌曲里小動物的叫聲。
3.讀一讀
讀讀歌曲里小動物的叫聲
豬兒 嚕嚕叫
牛兒 哞哞叫
鴨子 嘎嘎叫
(2)分析歌曲節(jié)奏,把歌曲中帶休止符“0”和不帶休止符“0”的歌詞著重練習。(出示休止符“0”卡片)
(3)按節(jié)奏朗讀整首歌詞
4.唱一唱
(1)聽范唱,說一說歌曲由那幾個音構成的?(出示音卡)
(2)第一段跟唱
(3)第二段接龍唱
(4)學生自己試唱
(5)在動物形象的啟發(fā)下,讓學生邊模仿動物特征動作
(6)邊唱邊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三、歌曲力度的處理——漸強、漸弱記號
1.請學生說說“ ”“ ”表達的意思。
2.體驗帶漸強、漸弱記號的樂句演唱效果。
3.跟伴奏演唱整首歌曲,注意力度變化。
4.分角色演唱
四、拖拼音練習
1.課件出示課本第23頁的拖拼音練習,請學生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將相應的拼音拖到()里。
2.將三幅畫的詞填在歌曲里,并唱出來。
3.模仿圖片小雞、狗兒、貓兒的動作,分組扮演并演唱。
五、唱一唱、敲一敲
用小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三角鐵:
木魚:
雙響筒:
唱一唱、編一編
提問學生喜歡哪個小動物?這個小動物通常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教師可作示范:小鳥在枝頭啾啾)
2.小組合作:用歌曲《在農(nóng)場里》的旋律,請學生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編一首歌。
3.請個別學生上臺演唱創(chuàng)編歌曲。
七、課程延伸
1.教師說說小動物對我們?nèi)祟惖囊嫣帯?br>2.教育學生要愛護小動物,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
八、結束課業(yè)
1.布置作業(yè):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唱給家人聽。
2.聽曲出室。
這是一份花城版一年級上冊歌曲《在農(nóng)場里》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歌曲學唱,分組競賽得紅旗,我問你答,課后拓展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花城版一年級上冊歌曲《在農(nóng)場里》教案,共2頁。
這是一份小學音樂花城版一年級上冊第6課 動物世界歌曲《在農(nóng)場里》教學設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組織教學,引入新課,體驗成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