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液的三大特征:① ② ③ 。①均一:是指溶液各部分 完全一樣。②穩(wěn)定:是指在溫度等外部因素不改變的情況下,無論放置多久,溶液也不會出現 現象。
(練習):根據溶液的三大特征判斷下列物質是否溶液。是的就打√,不是就的打×。
(1)純水 ( )(2)粉筆灰放入水中并振蕩所得的物質 ( )(3)糖水( )(4)海水 ( )(5)礦泉水 ( )(6)澄清的石灰水( )(7)碘酒( )
物質溶解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1、獨立設計實驗方案:探究硝酸銨、氯化鈉和氫氧化鈉分別溶于水時的熱量變化。
2、小組內交流實驗方案并且對設計的方案進行比較、評價、完善,書寫于白紙上。
3、實驗步驟(1)取3個燒杯,各注入30ml 水,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 (2)分別將一藥匙硝酸銨、氯化鈉和氫氧化鈉加入上述3個燒杯中,用玻璃棒攪拌至固體完全溶解,測量溶液的溫度。
物質溶解時溫度變化實驗
表6-3 物質溶解時的溫度變化
4、進行實驗,將溫度記錄在表6-3中,分析并得出結論
5、結論:物質溶解于水的過程中通常伴隨熱量的變化。
物質溶解于水的過程中通常伴隨熱量的變化。
1、有些物質溶解使溶液的溫度降低,如硝酸鉀、硝酸銨等
2、有些物質溶解使溶液的溫度沒有明顯變化,如食鹽、蔗糖等
3、有些物質溶解使溶液的溫度升高,如氫氧化鈉、洗衣粉等
氧化鈣放入水中溫度會明顯的升高,氫氧化鈉放入水中溫度也會明顯的升高,它們的原理一樣嗎?
不一樣,前者是氧化鈣與水生成氫氧化鈣而放熱,是由于發(fā)生化學變化而放熱;后者是溶解過程放熱,溶解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1、顏色:有些物質溶于水后,會使溶液呈現一定的顏色,如高猛酸鉀溶液紫黑色、含Cu2+ 溶液呈藍色、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含Fe3+的溶液呈黃色等;有些物質溶于水無顏色,如鹽水、酒精溶液、蔗糖溶液等。
2、溫度變化:溶解過程可能伴隨吸熱或放熱,使溶液溫度降低或升高。
3、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我們知道金屬通電時能導電,金屬為什么能導電呢?
金屬中存在能夠自由移動的電子。
1、在5個燒杯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水、食鹽溶液、蔗糖溶液、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分別按圖6-5所示裝置進行實驗。當閉合開關時,觀察實驗現象。
請比較食鹽水以及蔗糖溶液溶于水的過程,推測兩種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的差異,并分析食鹽水能夠導電的原因?
H2O分子、Na+、Cl- 離子能自由移動
H2O分子、H+、SO4- 離子能自由移動
H2O分子、 Na +、OH- 離子能自由移動
蔗糖溶液不導電
分析原因
導電原因:水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
不導電: 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水中。
1、你能推測出其他溶液能夠導電的原因?
氫氧化鈉溶于水生成自由移動的Na+和OH-,稀硫酸中含有自由移動的H+和SO42-,所以氫氧化鈉溶液及稀硫酸都能夠導電
2、做水的電解實驗時,為什么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滬教版九年級下冊第1節(jié) 物質在水中的分散完美版課件ppt,文件包含上海教育版中學化學九年級下第6章第1節(jié)第2課時教學課件pptx、61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第二課時教案docx、上海教育版化學九年級下冊第6章第1節(jié)練練基礎題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1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九年級下冊第6章 溶解現象第1節(jié) 物質在水中的分散一等獎課件ppt,文件包含上海教育版中學化學九年級下第6章第1節(jié)第1課時教學課件pptx、61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第一課時教案docx、同步練習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滬教版九年級下冊第6章 溶解現象第1節(jié) 物質在水中的分散多媒體教學課件ppt,共2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快來嘗嘗我吧,食鹽去哪兒,本節(jié)課重點,都是溶解嗎,溶液的組成,被溶解的物質,溶解溶質的物質,通常是水,探究二乳化現象,乳化作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