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單元的教材編排大致分為了解現有工程-親歷工程實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以住房和港珠澳大橋為素材,引導學生了解現有工程;第二部分以塔臺為載體,讓學生親歷招投標-設計-制作-測試-評估改進的工程基本程序。
《評估改進塔臺模型》屬于六年級下冊《小小工程師》單元的第七課,是本單元的總結課,是設計環(huán)節(jié)的最后步驟。經過了上一節(jié)課的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每個小組都有了新的想法,雖然各組之間進行了展示和交流,但是并沒有給學生提供完整、系統(tǒng)的交流時間與機會。所以,在改進之前我們要先進行評估,評估包括組內評估和組間評估兩個部分,讓學生在互評中相互借鑒、相互幫助、資源共享、遷移應用創(chuàng)新來完善各組的方案,力求將設計方案改進的更準確、完整和科學,從而達到工程要求。
第一部分評估與改進,主要參照本單元所使用的所有過程性資料,包括招標計劃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據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等,重點從制作過程和作品表現兩個維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組內、組間交流。第二個活動是“明確”,學生依照討論結果,對所出現的問題依次提出修改方案和措施,完成《設計修改方案記錄單》;第三個活動是“改進設計”,依照修改方案對設計圖進行修改,完成第二輪的修改設計-制作-測試-評估。通過這三個活動,讓學生體驗完成的工程設計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
【學情分析】
經過上節(jié)課的測試活動,學生已經清楚什么樣的塔臺模型是優(yōu)秀的,應該從哪些維度來評價一個塔臺模型。本節(jié)課中通過對其他小組的塔臺模型的參觀和研討,學生更能明確自己小組的不足之處。研討過程不但是自己發(fā)現問題尋求突破的過程,同時也是尋求幫助,借鑒他組經驗的過程。在這樣的全班交流活動中,不但可以借鑒大量的優(yōu)秀經驗,學會相關科學知識,還可以增強傾聽他人意見、遷移應用知識、學會交流合作等一系列科學探究能力。同時本節(jié)課的修改設計方案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開啟第二輪修改設計-制作-測試-評估的開端,通過反復的改進測試,讓學生認識到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加深對工程的認識和理解。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工程要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
科學探究目標:
能依據評估標準,針對每一組模型開展小組自我評估與組際評估。
能根據評估結果,梳理出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問題。
根據已梳理的問題,依據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再次改進。
科學態(tài)度目標:
進一步增強對工程建設的興趣與認識。
能夠學會傾聽,樂于交流,不斷改進設計。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STSE)目標:
加深對工程的認識和理解,認識到科學、技術與工程的關系。
理解工程的關鍵是設計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組內、組間交流,明確問題,對設計方案進行修改。
難點:結合其他小組的建議,對塔臺模型出現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材料準備】
實驗器材:招標計劃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據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
【教學流程圖】
【教學過程】
1.聚焦
展示:拿出上節(jié)課的問題梳理記錄單
引入:你們建造的塔臺模型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進才能使它建造的更好?
設計意圖:通過回憶上節(jié)課的測試結果,對制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
2.評估與改進
活動1:小組交流評估
學生組內交流
小組內部結合前幾節(jié)課的資料對建造的塔臺進行交流評估:
①建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②建造塔臺的抗風、抗震、抗壓能力;
③建造塔臺需要改進的地方;
④每項問題的改進措施
【用到的材料】招標計劃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據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等。
(2)學生小組間交流:向其他小組展示講解本組塔臺的優(yōu)缺點和改進設想,進行組間互評,其他小組成員可以提出一些修改建議。
設計意圖:給學生提供一個時間,整理整個單元的過程性資料(標計劃書、設計圖紙、建造過程中的修改記錄、制作的模型成品、測試數據記錄表、問題梳理記錄單等),讓學生以此為依據提出改進設計,在互評中相互學習,相互促進,資源共享,遷移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證據意識,真正體會工程師的工作過程。
活動2:確定修改計劃
拿出前一課的問題梳理記錄單,結合之前的組內、組間討論結果,針對每項問題提出修改計劃,完成本組的《設計方案修改記錄單》。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反思匯總各自設計暴露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辦法,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融合集體的智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
活動3:改進設計方案
拿出原始設計圖,根據研討出的修改方案有針對性的進行修改??梢圆捎梦淖终f明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圖形結合的方式進行標注。
文字說明 圖形標注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完整的設計-制作-測試-評估之后,進入第二輪的修改誰-設計-制作-測試-評估,體會工程設計的真實過程,認識到工程要經過反復評估改進,不斷完善才能達到最終的工程要求。
研討
(研討1)通過建造塔臺模型的活動,你對做好一項工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研討2)假如學校再組織開展一項工程活動,你會怎樣做?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工程設計的過程,進行自我反思和認識梳理,總結單元學習收獲,在對本單元工程設計總結提升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讓學生完成遷移,思考遇到新的工程問題時要如何解決。
4.拓展
請大家利用課后時間,根據新的設計圖繼續(xù)對作品進行改進和測試。
設計意圖:拓展板塊突破課時的限制,鼓勵學生繼續(xù)完成本工程的剩余內容,體驗工程師工作的特點,完成第二輪的修改設計-制作-測試-評估。
【板書設計(生成)】
【板書說明】
主板書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流程,副板書是一份設計方案修改記錄單,匯報時方便用于展示交流。
【學生記錄單設計】
這是一份小學教科版 (2017)7.評估改進塔臺模型教學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7.評估改進塔臺模型精品教學設計及反思,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簡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活動手冊使用說明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小學科學教科版 (2017)六年級下冊3.日食教案,共5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重難點,教學流程,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