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時 細胞呼吸的過程
知識點一 細胞呼吸
1.概念:細胞內(nèi)進行的將__糖類等有機物__分解成__無機物__或__小分子有機物__,并且釋放出能量的過程。
2.分類:根據(jù)細胞呼吸過程中是否有__氧__參與,把細胞呼吸分為__需氧呼吸__和__厭氧呼吸__。
3.__需氧呼吸__是細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知識點二 需氧呼吸
1.條件:有__氧__參與。
2.場所:__細胞溶膠__和線粒體,主要是__線粒體__。
3.反應式:__C6H12O6+6H2O+6O2 eq \(――→,\s\up7(酶)) 6CO2+12H2O+能量__。
4.需氧呼吸的過程
5.實質:葡萄糖中的碳氧化為二氧化碳,其中的氫被氧化成水。
小思考:需氧呼吸真正需要氧氣的是第幾階段?氧氣中的氧原子最后的去向是哪里?
【答案】第三階段。水中。
【提醒】
需氧呼吸中各元素的來源及去路
(1)CO2是在第二階段由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的,CO2中的O來自葡萄糖和水。
(2)O2在第三階段與[H]結合生成水,所以需氧呼吸產(chǎn)生的H2O中的O全部來自O2。
(3)水在第二階段參與反應,電子傳遞鏈反應會產(chǎn)生水。
知識點三 厭氧呼吸
1.條件:__無氧或缺氧__。
2.場所:__細胞溶膠__。
3.過程:乳酸發(fā)酵和乙醇發(fā)酵
【提醒】(1)不同生物厭氧呼吸的產(chǎn)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2)厭氧呼吸只釋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儲存在分解不徹底的氧化產(chǎn)物——乙醇或乳酸中。
(3)水稻等植物長期水淹后爛根的原因是厭氧呼吸產(chǎn)生的乙醇對細胞有毒害作用。
(4)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產(chǎn)物最大的區(qū)別是厭氧呼吸沒有水生成,并且厭氧呼吸只在第一階段產(chǎn)生ATP。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細胞呼吸過程中有CO2產(chǎn)生,則一定進行需氧呼吸。( × )
(2)進行需氧呼吸的細胞一定有線粒體。( × )
(3)線粒體外膜和內(nèi)膜上存在轉運葡萄糖的載體蛋白。( × )
(4)線粒體內(nèi)氧氣的濃度一般比細胞溶膠中的低,二氧化碳濃度比細胞溶膠的高。( √ )
(5)1個ATP中的能量大約是1個葡萄糖中能量的1%,故細胞每氧化1個葡萄糖,可產(chǎn)生100個ATP。( × )
(6)細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效率大約為30%。( √ )
(7)合成ATP的酶都鑲嵌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 × )
(8)消耗等量葡萄糖,厭氧呼吸產(chǎn)生的ATP僅為需氧呼吸的1/16。( √ )
(9)酵母菌在面團中進行需氧呼吸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使面團“發(fā)起”的原因。( × )
(10)人體厭氧呼吸產(chǎn)生的乳酸刺激神經(jīng)末梢,會使人產(chǎn)生酸痛的感覺。( √ )
(11)氧氣對乳酸菌是有毒的,會抑制其生存。( √ )
(12)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主要用于ATP的合成,少量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 )
(13)細胞呼吸過程中化學能轉變?yōu)闊崮芎虯TP。( × )
2.案例分析:生物體內(nèi)葡萄糖分解代謝過程如下,請據(jù)圖解回答:
(1)A是__丙酮酸__,其產(chǎn)生的部位是__細胞溶膠__。
(2)反應①②③④中,必須在有氧條件下進行的是__②__,反應①③④發(fā)生的場所是__細胞溶膠__。
(3)可在人體細胞中進行的是__①②④__。
(4)蘋果儲藏久了,會有酒味產(chǎn)生,其原因是發(fā)生了圖中__①③__過程;而馬鈴薯儲藏久了會有乳酸產(chǎn)生,其原因是馬鈴薯塊莖在__無氧或缺氧__條件下進行了圖中__①④__過程。
(5)糧食儲藏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生糧堆濕度增大現(xiàn)象,這是因為__需氧呼吸產(chǎn)生水__。
(6)如果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產(chǎn)生了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__1∶3__。
【解析】(1)在細胞呼吸的第一階段中,葡萄糖分解產(chǎn)生A丙酮酸和[H],其發(fā)生的場所為細胞溶膠。(2)反應①②③④中,需氧呼吸的二、三兩個階段(②)必須在有氧條件下進行;反應①③④進行的是厭氧呼吸,發(fā)生的場所是細胞溶膠。(3)人體細胞既可以進行需氧呼吸,也可以進行厭氧呼吸產(chǎn)生乳酸,因此可在人體細胞中進行的是①②④。(4)蘋果儲存久了,會聞到酒味,是因為蘋果細胞進行了酒精發(fā)酵,包括①厭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和③厭氧呼吸的第二階段。而馬鈴薯塊莖儲藏久了會有乳酸產(chǎn)生,其原因是馬鈴薯塊莖進行乳酸發(fā)酵,即在無氧(缺氧)條件下進行了圖中①④過程。(5)糧食儲藏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生糧堆濕度增大現(xiàn)象,這是因為種子在需氧呼吸過程中產(chǎn)生了水。(6)由于需氧呼吸條件下,葡萄糖消耗量∶氧氣的吸收量∶二氧化碳釋放量=1∶6∶6;而厭氧呼吸條件下,葡萄糖消耗量∶二氧化碳釋放量=1∶2。如果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產(chǎn)生等量的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為1∶3。
eq \(\s\up7(),\s\d5( 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過程的注意點))
eq \a\vs4\al(典例) 下列有關需氧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 B )
A.三個階段中電子傳遞鏈產(chǎn)生的ATP最多
B.葡萄糖在線粒體中被分解為CO2和H2O
C.1分子丙酮酸徹底分解形成3分子CO2
D.與第三階段有關的酶分布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
【解析】電子傳遞鏈發(fā)生在第三階段,此階段釋放大量能量,產(chǎn)生的ATP最多,A正確;葡萄糖在細胞溶膠中分解為丙酮酸,丙酮酸在線粒體內(nèi)分解為CO2和H2O,在線粒體中葡萄糖不能分解,B錯誤;在檸檬酸循環(huán)中,2分子丙酮酸徹底分解形成6分子CO2和還原氫,并釋放少量能量,則1分子丙酮酸徹底分解形成3分子CO2,C正確;與第三階段有關的酶分布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D正確。
1.需氧呼吸過程中的CO2產(chǎn)生于( A )
A.丙酮酸分解時
B.葡萄糖剛要分解時
C.ADP形成ATP時
D.還原氫和氧結合成水時
【解析】丙酮酸分解時產(chǎn)生CO2,A正確;葡萄糖分解的產(chǎn)物是丙酮酸和還原氫,B錯誤;ADP形成ATP時不一定產(chǎn)生CO2,ADP形成ATP這一過程發(fā)生在需氧呼吸三個階段中,C錯誤;還原氫和氧結合成水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沒有CO2生成,D錯誤。
2. 成熟的大蘋果儲藏一段時間后切開會有酒味,這是因為果肉中進行了乙醇發(fā)酵。下列關于蘋果儲藏過程中發(fā)生的生理過程的敘述,錯誤的是( D )
A.蘋果表皮細胞每氧化一個葡萄糖分子,可以合成約32個ATP
B.蘋果長期儲藏產(chǎn)生的代謝產(chǎn)物對果肉細胞有毒害作用
C.蘋果細胞的細胞溶膠和線粒體中均有CO2產(chǎn)生
D.丙酮酸轉化為乙醇的生化過程伴隨著少量ATP的生成
【解析】氧氣充足時,蘋果表皮細胞每氧化一個葡萄糖分子,可以合成約32個ATP,A正確;蘋果厭氧呼吸的產(chǎn)物乙醇對細胞有毒害作用,B正確;需氧呼吸時,在線粒體中產(chǎn)生CO2,厭氧呼吸時,丙酮酸→乙醇+CO2,發(fā)生在細胞溶膠中,C正確;丙酮酸轉變?yōu)橐掖紝儆趨捬鹾粑牡诙A段,該階段不產(chǎn)生ATP,D錯誤。
3. 下圖表示的是需氧呼吸過程,A~F表示物質,①②③表示過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C )
A.可表示水的是E和F
B.表示O2和CO2的分別是D和B
C.①②③過程都是在細胞內(nèi)的線粒體中完成的
D.①②③過程中,產(chǎn)生能量最多的過程是③
【解析】可表示水的是E和F,A正確;表示O2和 CO2的分別是D和B,B正確;①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發(fā)生在細胞溶膠,②③分別是需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階段,發(fā)生在線粒體中,C錯誤; ①②③過程都能產(chǎn)生能量,其中產(chǎn)生能量最多的過程是③需氧呼吸第三階段,D正確。
eq \(\s\up7(),\s\d5( 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比較))
1.過程模型
2.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3.不同生物細胞呼吸的理解誤區(qū)
原核生物無線粒體,但有些原核生物仍可進行需氧呼吸,如藍細菌、硝化細菌等。原核生物的需氧呼吸發(fā)生在細胞溶膠和細胞膜上。
eq \a\vs4\al(典例) 如圖表示動物體內(nèi)葡萄糖分子部分代謝過程的圖解,①②③表示相關生理過程,甲、乙、丙、丁、戊表示物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 )
A.①過程釋放的能量大多儲存在有機物中
B.乙、丁、戊分別代表丙酮酸、CO2、乳酸
C.②過程氧與丙酮酸中的碳結合生成丁
D.人體肝臟細胞中可同時存在催化戊轉化和乙醇氧化的酶
【解析】①過程釋放的少量能量中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合成ATP,A錯誤;乙、丁、戊分別代表[H]、二氧化碳、乳酸,B錯誤;②過程水與丙酮酸中的碳結合生成丁,C錯誤;人體肝臟細胞中可同時存在催化戊(乳酸)轉化和乙醇氧化的酶,D正確。
1.細胞呼吸包括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下列不屬于兩者共同點的是( B )
A.都需要多種酶參與
B.都能將有機物徹底分解
C.都有還原氫的產(chǎn)生和消耗
D.釋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解析】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都需要多種酶參與,A不符合題意;需氧呼吸能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而厭氧呼吸不能將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B符合題意;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都有還原氫的產(chǎn)生和消耗,C不符合題意;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散失,D不符合題意。
2.下列關于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 A )
A.線粒體內(nèi)膜上轉運葡萄糖的載體蛋白比外膜上多
B.有氧氣和無氧氣狀態(tài)下,細胞呼吸產(chǎn)物不完全相同
C.厭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參與,該過程最終沒有[H]的積累
D.需氧呼吸生成CO2的階段產(chǎn)生少量ATP
【解析】線粒體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可見線粒體內(nèi)外膜上不存在運輸葡萄糖的載體蛋白,A錯誤;有氧氣和無氧氣狀態(tài)下,細胞呼吸產(chǎn)物不完全相同,前者為CO2和H2O,后者為C2H5OH和CO2,B正確;厭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參與,其第一階段產(chǎn)生的[H]與丙酮酸參與第二階段的反應,最終無[H]積累,C正確;需氧呼吸第三階段能產(chǎn)生大量ATP,需氧呼吸生成CO2的階段是第二階段,只產(chǎn)生少量ATP,D正確。
3.下圖為小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淀粉的部分代謝過程,圖中的 X、Y、M、N 代表物質,①②代表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D )
A.X 為麥芽糖,是淀粉在細胞溶膠中的水解產(chǎn)物
B.Y 為丙酮酸,是 X 物質在細胞溶膠中的水解產(chǎn)物
C.M 為乙醇,①釋放的能量大部分儲存在 M 中
D.在低氧條件下,①和②過程可能同時發(fā)生
【解析】X 為葡萄糖,是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的產(chǎn)物,該過程發(fā)生在小麥種子的胚乳組織中,A錯誤;Y 為丙酮酸,是葡萄糖經(jīng)過糖酵解過程的產(chǎn)物,該過程在細胞溶膠中發(fā)生,葡萄糖是單糖,不能水解,B錯誤;M 為乙醇,①為厭氧呼吸第二階段,不產(chǎn)生ATP,C錯誤;在低氧條件下,小麥種子既可以進行需氧呼吸,也可以進行厭氧呼吸,即圖中①和②過程可能同時發(fā)生,D正確。
1.在需氧呼吸過程中,大量ATP的形成發(fā)生在( D )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階段
B.丙酮酸脫氫分解成CO2階段
C.丙酮酸分解成乳酸階段
D.脫下的[H]和氧分子結合成水的階段
【解析】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屬于需氧呼吸的第一階段,會生成少量的ATP,A錯誤;丙酮酸脫氫分解成CO2階段,發(fā)生在需氧呼吸第二階段,生成少量的ATP,B錯誤;丙酮酸分解成乳酸階段,屬于厭氧呼吸的第二階段,不生成ATP,C錯誤;脫下的[H]和氧分子結合成水的階段,屬于需氧呼吸的第三階段,會產(chǎn)生大量的ATP,D正確。
2.下列選項中,屬于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共同點的組合是( B )
①都產(chǎn)生 CO2 ②都需要酶 ③都在線粒體中進行
④都產(chǎn)生 ATP ⑤都生成丙酮酸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解析】①厭氧呼吸不一定能產(chǎn)生CO2,①錯誤;②二者都需要酶的催化,②正確;③需氧呼吸的場所是線粒體和細胞溶膠,厭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溶膠,③錯誤;④需氧呼吸可以產(chǎn)生較多的ATP,厭氧呼吸可以產(chǎn)生少量的ATP,④正確;⑤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第一階段都會生成丙酮酸,⑤正確。
3.需氧呼吸全過程的物質變化可分為三個階段:①C6H12O6→丙酮酸+[H];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下列與此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D )
A.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都能發(fā)生①②兩個階段
B.第①②③階段過程中合成ATP的量都相同
C.第③階段反應所需要的[H]都來自丙酮酸
D.葉肉細胞中第③階段的反應發(fā)生在生物膜上
【解析】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都能發(fā)生①過程,A錯誤;第①②③階段過程中合成ATP的量不同,其中第③階段產(chǎn)生的ATP最多,B錯誤;第③階段反應所需要的[H]來自葡萄糖、丙酮酸和水,C錯誤;葉肉細胞中第③階段的反應發(fā)生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D正確。
4.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成熟蘋果的果肉細胞缺氧時主要進行乳酸發(fā)酵
B.馬鈴薯塊莖細胞厭氧呼吸產(chǎn)生的乳酸由丙酮酸轉化而來
C.厭氧呼吸不需要 O2的參與,該過程最終有[H]的積累
D.需氧呼吸時細胞溶膠中的葡萄糖進入線粒體需經(jīng)過兩層膜
【解析】成熟蘋果的果肉細胞缺氧時主要進行酒精發(fā)酵,同時產(chǎn)生CO2,A錯誤;馬鈴薯塊莖細胞厭氧呼吸產(chǎn)生的是乳酸,由丙酮酸轉化而來,場所為細胞溶膠,B正確;厭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參與,該過程最終沒有[H]的積累,C錯誤;細胞溶膠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線粒體,被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進入線粒體,D錯誤。
5.下列關于細胞的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C )
A.細胞的厭氧呼吸產(chǎn)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細胞的厭氧呼吸在細胞溶膠和線粒體內(nèi)膜上進行
C.細胞的需氧呼吸與厭氧呼吸過程中都會產(chǎn)生丙酮酸
D.若適當提高蘋果果實儲藏環(huán)境中的O2濃度,會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解析】需氧呼吸是有機物徹底氧化分解的過程,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全部釋放出來,產(chǎn)生大量ATP,而厭氧呼吸的產(chǎn)物乳酸或乙醇中還儲存著能量,產(chǎn)生的ATP少得多,A錯誤;細胞的厭氧呼吸在細胞溶膠中進行,B錯誤;細胞的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第一階段都是糖酵解過程,將1個葡萄糖分子轉變?yōu)?個丙酮酸分子,C正確;若適當提高蘋果果實儲藏環(huán)境中的O2濃度,會抑制細胞的厭氧呼吸,酒精的生成量減少,D錯誤。知識目標
核心素養(yǎng)
1.概述需氧呼吸及厭氧呼吸的概念、反應式和反應過程。
2.舉例說明細胞呼吸在實踐中的應用,探討細胞呼吸與生產(chǎn)生活的關系。
3.說出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及根據(jù)其影響,掌握如何應用。
4.比較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的異同
在學習過程中認同活細胞中物質、能量和信息變化的統(tǒng)一性。從物質和能量的角度,闡明細胞呼吸過程中始終貫穿著物質與能量的變化,從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角度,解釋細胞各部分結構的分工合作是細胞呼吸發(fā)生的基礎。提升學生將微觀的細胞代謝和宏觀的生命現(xiàn)象建立聯(lián)系的能力,讓學生從宏觀現(xiàn)象認識生命活動的本質,發(fā)展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項目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場所
__細胞溶膠__
__線粒體基質__
__線粒體內(nèi)膜__
過程
C6H12O6→
2__丙酮酸__+4__[H]__+少量能量
2丙酮酸+
6__H2O__→
6__CO2__+20[H]+少量能量
24[H]+6__O2__→ 12__H2O__+
大量能量
類型
第一階段產(chǎn)物
第二階段產(chǎn)物
代表生物
乳酸發(fā)酵
__丙酮酸__、__[H]__
和少量ATP(2個)
__乳酸__
__乳酸菌__
乙醇發(fā)酵
丙酮酸、[H]和少量ATP(2個)
__乙醇和
CO2__
__酵母菌__
需氧
呼吸
過程
注意

(1)根據(jù)需氧呼吸發(fā)生的場所可判斷線粒體內(nèi)膜上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比外膜多。
(2)需氧呼吸中H2O既是反應物,又是生成物,且H2O中的氧全部來自O2。
(3)需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溶膠和線粒體,主要場所是線粒體;原核生物需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溶膠和細胞膜。
(4)需氧呼吸是徹底的氧化分解,三個階段都有ATP形成,細胞中每氧化1個葡萄糖分子,所釋放的能量只合成約32個ATP分子,大部分的能量以熱能形式散失,能量利用效率約為30%。
(5)真核生物的細胞并非都能進行需氧呼吸,如蛔蟲生活在腸道無氧的環(huán)境中,細胞內(nèi)無線粒體。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內(nèi)無核、無細胞器,被血紅蛋白填充,只能進行厭氧呼吸。
(6)如果需氧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則消耗的O2和產(chǎn)生的CO2比值為1,如果需氧呼吸的底物是脂肪,則O2和CO2比值大于1
厭氧
呼吸
過程
注意

(1)厭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和需氧呼吸第一階段的場所、底物、酶種類等都相同。
(2)厭氧呼吸是不徹底的氧化分解;只有第一階段才有ATP合成;細胞中每氧化1個葡萄糖分子,所釋放的能量只合成約2個ATP分子。
(3)產(chǎn)乳酸的厭氧呼吸是丙酮酸被[H]還原(靠乳酸脫氫酶催化),產(chǎn)酒精的厭氧呼吸是乙醛被[H]還原。
(4)不同生物厭氧呼吸的產(chǎn)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應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5)產(chǎn)乳酸的厭氧呼吸的生物一般是動物、乳酸菌、某些植物器官(玉米的胚、甜菜的塊根、馬鈴薯的塊莖);產(chǎn)酒精的厭氧呼吸的生物一般是大多數(shù)植物、酵母菌。
(6)人體肌肉細胞可以靠厭氧呼吸維持短時間的活動, 所產(chǎn)生的乳酸則被運至肝臟再生成葡萄糖;肌肉細胞進行厭氧呼吸是一種克服暫時缺氧的應急措施
項目
需氧呼吸
厭氧呼吸



條件
需氧、酶及適宜的溫度
不需氧,需酶及適宜的溫度
場所
第一階段(糖酵解):細胞溶膠;
第二階段:線粒體基質;
第三階段(電子傳遞鏈):線粒體內(nèi)膜
第一、二階段:細胞溶膠
分解
程度
氧化分解徹底
氧化分解不徹底
產(chǎn)物
CO2和H2O
乳酸或乙醇和CO2
能量
變化
穩(wěn)定的化學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熱能
穩(wěn)定的化學能→ATP中活躍的化學能+熱能+不徹底氧化產(chǎn)物中的化學能
ATP的
產(chǎn)生階段
三個階段都產(chǎn)生ATP
只有在第一階段產(chǎn)生ATP
[H]的
用途
需氧呼吸第一、二階段產(chǎn)生的[H]用于第三階段與O2結合生成水
厭氧呼吸第一階段產(chǎn)生的[H]用于第二階段將丙酮酸還原為C2H5OH和CO2或將乙醛還原為乳酸



本質
都是氧化還原反應,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合成ATP供生命活動需要
過程
第一階段糖酵解(葡萄糖→丙酮酸)完全相同
意義
①為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②為細胞內(nèi)有機物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聯(lián)系
厭氧呼吸進化為需氧呼吸;有氧氣存在時厭氧呼吸受抑制

相關學案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五節(jié) 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第3課時導學案: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五節(jié) 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第3課時導學案,共19頁。

2021學年第三章 細胞的代謝第五節(jié) 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第2課時導學案: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三章 細胞的代謝第五節(jié) 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第2課時導學案,共11頁。

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四節(jié) 細胞呼吸為細胞生活提供能量第2課時導學案:

這是一份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四節(jié) 細胞呼吸為細胞生活提供能量第2課時導學案,共13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學案 更多

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三節(jié) 物質通過多種方式出入細胞第2課時學案設計

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三節(jié) 物質通過多種方式出入細胞第2課時學案設計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三章 細胞的代謝第三節(jié) 物質通過多種方式出入細胞第1課時學案設計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三章 細胞的代謝第三節(jié) 物質通過多種方式出入細胞第1課時學案設計

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三章 細胞的代謝第二節(jié) 酶是生物催化劑第1課時學案

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三章 細胞的代謝第二節(jié) 酶是生物催化劑第1課時學案

2021學年第一節(jié) ATP是細胞內(nèi)的“能量通貨”導學案

2021學年第一節(jié) ATP是細胞內(nèi)的“能量通貨”導學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與細胞》電子課本

第四節(jié) 細胞呼吸為細胞生活提供能量

版本: 浙科版 (2019)

年級: 必修1《分子與細胞》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