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題形式:
1.本文采用了什么記敘順序?
2.本文采用這一寫作順序有什么作用?
答題方法:
1.記敘順序。
(1)順敘:按照時間的先后或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進行敘述。
(2)倒敘:把事情的結(jié)果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然后再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進行敘述。
(3)插敘:在敘述中心事件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展開情節(jié)或刻畫人物,暫時中斷敘述的線索,插入一段與主要情節(jié)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然后再接著敘述原來的內(nèi)容。
(4)補敘:敘述結(jié)束時,補充交代與主要情節(jié)相關(guān)的內(nèi)容。
分辨方法:讀文章,看其中有無時間的先后錯落現(xiàn)象,或事件的“開端一發(fā)展一高潮結(jié)局”模式的變動現(xiàn)象,如果有,那么這些地方就出現(xiàn)了記敘順序的變動,就可能是倒敘或插敘。一般情況下,倒敘看開頭,插敘看中間,補敘看結(jié)尾。常常
2.記敘順序的作用。
(1)順敘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luò)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使文章引人入勝。
(3)插敘作用:對中心內(nèi)容起補充、解釋或襯托作用,豐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
(4)補敘的作用:起補充交代的作用,使行文嚴密,人物形象更豐富,中心更突出。
答題舉例:
1.魯迅的《藤野先生》一文,從作者到東京開始寫起,再寫到仙臺后與藤野先生相處中的幾件事,最后寫離開仙臺后對藤野先生的懷念與崇敬,采用的是順敘。
2.《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采用倒敘:開頭寫道:“葉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記得那是舊歷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這消息,外面正響著鞭炮,萬想不到這繁碎而響亮的聲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雙層的悲哀?!毕旅媸腔貞浥c先生交往的幾件小事。
3.魯迅的《故鄉(xiāng)》一文中,當(dāng)“我”的母親談到閏土?xí)r,作者用“這時候,我的腦海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引出對少年閏土形象的回憶。這是插敘。
例題練習(xí):
最美的對視
孫道榮
①她久久凝視著,凝視著
②在她面前的,是一個16歲的男孩。與所有這個年齡的男孩子一樣,他有著清澈、純凈、稚氣未脫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視著她,凝視著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③幾個月前,他的眼前還一片漆黑。4歲那年因為一場大病,他失明了,從此,他的世界就漆黑片。直到三個月前,他獲得了一位剛剛?cè)ナ赖睦先藷o償捐助的眼角膜,才得以重見光明。
④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親。
⑤她的母親,被社區(qū)追評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經(jīng)去世的母親上臺領(lǐng)獎。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頒獎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⑥早在6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親就向子女表達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將自己的眼角膜無償捐獻給需要的人。一雙兒女都表示贊成,并和老母親同時作了捐獻登記,一家三口在登記表上的編號連在了一起,分別是351、352353。這組溫暖的數(shù)字,就像小時候媽媽牽著她和弟弟的兩只小手一樣,齊步向前走著,溫情、堅定而有力⑦隨著年齡增長,老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為嚴重的白內(nèi)障而使視力嚴重下降,看東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說服母親去做白內(nèi)障手術(shù),這是個小手術(shù),可以恢復(fù)不少的視力??墒?,老母親卻死活不肯答應(yīng),老人說,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沒啥用了,只有這眼角膜還行,將來還能夠捐給別人,萬一做了手術(shù),損壞了眼角膜,那可怎么辦?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幾年了,看不看清楚也沒什么關(guān)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讓別人一輩子都看得見。老人固執(zhí)己見。最后,還是眼科醫(yī)生說服了老人:“做白內(nèi)障手術(shù),對眼角膜不會有任何損傷。”老母親這才放心地接受了手術(shù)。
⑦老母親又生病住院了,這一次,病情兇險。
⑧知時日不多,老母親心里惦記著的,仍然是捐獻眼角膜的事,這可是她這一生最后的愿望。擔(dān)心自己臨終時,可能無法再清晰地表達捐獻的意愿,也害怕自己旦撒手走了,子女們悲痛之中也許會忘了這重要的茬,老人將那張“自愿捐獻眼角膜登記卡”放在了自己的病歷本中,好讓子女或者醫(yī)生在最后時刻不忘她的心愿。
⑨一個靜悄悄的凌晨,老母親走完了一生,溘然長逝。
⑩她強忍悲痛,第一時間通知了有關(guān)部門。眼科醫(yī)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0.5克的摯愛”
?老母親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給了受捐人,為他人點亮了光明。
?在母親節(jié)那天,她發(fā)了一條微博:“我知道,有人正用您的眼睛看著這個從未謀面的世界。說不定哪天,我們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我知道,那是您愛的目光?!边@是老母親離開之后的第一個母親節(jié),她再也不能喊一聲“媽媽”了,但她知道,母親仍在注視著這個世界。
?她沒有想到,會在這個場合,再一次看到母親的眼睛。她凝視著,凝視著,熱淚盈眶
?男孩也驚喜而羞怯地凝視看她。
?兩個人的目光,就這樣對視著。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滿柔情的愛的交會,那是我們所見過的最美最親的對視。
1.“最美的對視”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賞析第6段中畫線的句子。(2分)3第⑧段在內(nèi)容上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采取了什么記敘順序?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分析:第5題考查記敘的順序及作用。本文開頭先寫“她”和“小男孩”互相凝視,通讀全文可知這是事件的最終結(jié)果,所以可確定文章的寫作順序為倒敘。倒敘的作用:制造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diào),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可從這幾點去解答問題。
易混易錯:在判斷記敘的順序時,有時容易將倒敘和插敘混淆。要注意區(qū)分這兩種記敘順序。倒敘是根據(jù)表達的需要,把事件的結(jié)局或某個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面,然后再從事件的開頭按原來的發(fā)展順序進行敘述的方法。而插敘是在敘述主要情節(jié)或中心事件的發(fā)展過程中,暫時中斷敘述,即不依時間順序而插入有關(guān)的另一故事片段或事件,插敘結(jié)束后,再繼續(xù)原來的發(fā)展順序敘述。
參考答案:最美的對視
1.領(lǐng)獎臺上,捐獻眼角膜的老人的女兒------“她”,與受捐男孩互相深情地凝視。
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甘于捐獻眼角膜、心靈美好的母子三人的形象。
3.描寫了母親一直把捐獻眼角膜的事放在心上,突出了母親的形象。
4.呼應(yīng)開頭,使文章結(jié)構(gòu)更嚴謹。點明中心,升華主題。
5.倒敘。造成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避免了文章的平板單調(diào)。
這是一份小升初語文記敘文閱讀訓(xùn)練-考點7:記敘線索(答題技巧+練習(xí)+答案)-人教部編版學(xué)案,共4頁。
這是一份小升初語文記敘文閱讀訓(xùn)練-考點3:文章的標題(答題技巧+練習(xí)+答案)-人教部編版學(xué)案,共4頁。
這是一份小升初語文記敘文閱讀訓(xùn)練-考點6:主旨和情感(答題技巧+練習(xí)+答案)-人教部編版學(xué)案,共3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