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掌握懷古詩詞的一般特點。
2.感受蘇軾豪放的詞風,學習蘇軾曠達豪放的胸襟和努力進取的精神。
3.使學生在體味山川的壯美、人物的俊杰過程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學重點】
1.讓學生在學習《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比較閱讀杜牧的赤壁詩之后了解、掌握懷古詩詞的一般特點。
2.體會作者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所抒發(fā)的情感。
三、【學法建議】
誦讀,賞析,感受“歷史的回聲”。
四、【資料鏈接】
蘇軾二十一歲中進士,力圖有所作為。宋神宗時,王安石當政,行新法,他極力反對,寫詩諷刺。于是有人搜集蘇軾對新政不滿的詩句,彈劾蘇軾,致其入獄。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蘇軾被捕入獄,歷時五個月,后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本詞就是作者在此時寫就的。這時作者47歲,自覺功名事業(yè)還沒有成就,就借懷古以抒發(fā)自己的懷抱,借古代英雄偉績感嘆自身失意,抒發(fā)胸中的怨憤和對人生的感喟。
蘇軾的詞的意境和風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詞不糾纏于男女之間的綺靡之情,也不喜歡寫那些春愁秋恨的濫調(diào),一掃晚唐五代以來文人詞的柔靡纖細的氣息,創(chuàng)造出高遠清新的意境和豪邁奔放的風格。
蘇軾的詞強烈地反映著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觀的矛盾。他政治上長期失意,一生經(jīng)歷坎坷不平,但仍能保持樂觀豪邁的精神,不時發(fā)出爽朗的笑聲;另一方面作者在達觀瀟灑的風度里潛伏著一種濃厚的、逃避現(xiàn)實追求解脫的老莊思想,用來寄托自己對現(xiàn)實不滿的心情。
五、【自主學習】
聽名家朗誦,讓學生初步感受本詩雄奇壯闊、氣勢非凡的意象。
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再次有感情地誦讀全詞。然后探討如下問題:
1.題為“赤壁懷古”,本首詞描繪了哪些赤壁景觀,這些景物有何特點?對活動在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具有怎樣的情感?
提示:大江、故壘、亂石、驚濤、千堆雪。作者抓住了懸崖、陡壁、怒濤、波浪這些可視性極強、變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闊斧,橫畫縱抹,描繪了一幅奇險雄偉的畫面,基調(diào):豪邁、奔放。
大江滔滔,猶如歷史長河,英雄人物的業(yè)績,被淘洗變淡。這些英雄人物現(xiàn)在又在何方呢?不盡的懷念從中可見。
2.“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卞\繡河山必然產(chǎn)生、哺育和吸引無數(shù)的英雄人物,而三國時期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在諸多的英雄人物中,作者為何要選擇周瑜作為詠誦的對象?
提示:雖然三國時期是英雄輩出的年代,但只有周瑜符合作者的審美要求:婚姻美滿、英俊瀟灑、少年得志、功成名就,于是作者選取了周瑜的三個方面:“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便把一個叱咤風云的儒將風采寫得形象生動。在周瑜身上寄托著作者的人生理想,同時也引發(fā)自己未能建功立業(yè)的感傷。東坡當年47歲,不但無建樹,反而待罪黃州。懷古思今,對比反差強烈,因而感慨萬千。
3.在下闋中作者抒發(fā)了怎樣的人生感慨?
提示:對周瑜的追述表現(xiàn)的是一種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種現(xiàn)實,這反映了作者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灑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萬古愁懷隨江而去。感慨和動作中現(xiàn)出一種超脫與曠達。(可結(jié)合蘇軾的生平思想及創(chuàng)作背景來分析:蘇軾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響。儒、道、佛三家思想,本來是矛盾的,但蘇軾習慣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yún)^(qū)別對待,采用“外儒內(nèi)道”的形式,把它們統(tǒng)一起來,從而構(gòu)成了蘇軾世界觀中既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又交織著齊生死、等是非的虛無態(tài)度。這首詞中壯麗江山、英雄業(yè)績,既激起了他豪邁奮發(fā)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所以當蘇軾在時空交織的宏大背景上抒發(fā)人生感慨時,里面包含著多少幽憤和悵恨?。。?br>4.蘇軾所游的是湖北黃州赤壁,而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地是在湖北蒲圻。那么蘇軾知不知道他所見的赤壁并非真正歷史的赤壁?如果他知道,為何還要這樣感懷?
提示:從上闋的“人道是,三國周郞赤壁”一句可以看出,蘇軾知道這并非歷史上的赤壁,至少他對此有懷疑,但文學與歷史畢竟不同,文學的真實不等于歷史的真實。當他站在波濤洶涌的長江邊,感受到天地的浩大與自身的渺小,再聯(lián)想到當時的處境,已經(jīng)情難自已,故此以景為依托,詠史抒懷。
六、【合作探究】
全文線索:大江東去→江山如畫→公瑾當年→人生如夢
(總攬全篇)(描畫景色)(追想歷史)(抒寫情懷)
這首詞把寫景、詠史、議論、抒情融為一體,豪邁奔放,一瀉千里。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和對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體現(xiàn)了豪壯的情調(diào)。用烘托和映襯的手法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
七、【鞏固練習】
比較賞析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思考:
1.詩篇開頭借什么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慨嘆,引起了“思古之幽情”?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2.詩中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句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東風”一詞的深層寓意是什么?
3.后兩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
1.借一把折戟來興起對前朝人物和事跡的慨嘆,這樣寫的作用是為后二句論史抒懷做了鋪墊。
2.這一句表現(xiàn)手法是運用典故?!皷|風”一詞的深層寓意是建功立業(yè)的各種條件和因素。
3.曲折地反映了詩人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畤@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是因為他自己生不逢時,有政治軍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另一層意思:只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所作為,顯示出一種逼人的英氣。
這是一份語文必修二我與地壇(節(jié)選)導(dǎo)學案及答案,共7頁。學案主要包含了【課前預(yù)習】1,【自主學習】 1,【合作探究】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蘇教版必修二念奴嬌·赤壁懷古學案,共5頁。學案主要包含了學習目標,資料鏈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鞏固練習,拓展延伸,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二*金岳霖先生導(dǎo)學案及答案,共3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鞏固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