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掌握一些重要的實詞和虛詞/句式;
2.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
3.學習本文的寫景及抒情
4.感受親情
5.理清思路
二.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完成目標:
1.誦讀全文,理清思路(局部思路 全文思路)
2.背誦第一 二自然段
3.掌握并積累幾個重點實詞和特殊句式.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下面的成語,并以這個成語為謎面,猜一明代作家名。
謎面:衣錦還鄉(xiāng)。
謎底:歸 有 光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歸有光的一篇散文名作《項脊軒志》。
(二)解題:
1.作者簡介:
明代:
字: 號:
文學主張:獨出于胸臆
有人稱贊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風味”。
強調(diào)真實感情
被譽為:“明文第一” ﹑ “今之歐陽修”
2.作品簡介:
項脊軒 :注解①
志:注解①
其它作品:《先妣事略》《寒花葬志》
(三)品讀
全班學生朗讀全文:
自讀全文:
提出不能解釋的詞語和疑難問題(抄寫在一張紙上)
朗讀第一 二段:
朗讀第三 四 五段:
(四) 集體朗讀第一段,協(xié)作完成下列問題
1. 你認為該段應該用什么語調(diào)朗讀?應讀出什么效果?
平緩 親切
2. 修葺前的項脊軒有何特點?作者嫌棄它嗎?
特點: 小 舊 破 漏 暗
感情: 喜愛
3. 經(jīng)過修葺后的項脊軒變得如何了?
不漏
不暗 ( 亮 )
幽雅(美 )
靜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讀書,你覺得如何?試用一個詞概括作者的感受.
樂
4.思考并討論:
“萬籟有聲”是什么意思?是寫幽靜還是寫喧囂?
體會“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一句.
(五) 理清思路,背誦第一段.
思路:
(六) 背誦練習:
理解記憶:根據(jù)寫作思路練習
(七) 練習
1.課本第一題的1和2小題。
2.課本第二、三題。
3.小屋與作者內(nèi)心感情的聯(lián)系。
第一,此軒牽系著歸家的幾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
第二,小軒牽系著自己和家族的許多事,小軒的變遷反映了家族命運的變化。
第三,小屋是自己喜悅與悲哀、希望與夢想的見證。
此文處處寫小屋,實際上是處處在寫自己的感情,小屋成了全文思想感情的一個綰結(jié),成為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的一個觸發(fā)點。
項 脊 軒 志 作者:歸有光
譯 文
原 文
項脊軒,就是原來的南閣子。室內(nèi)面積僅一丈見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間百年老屋,灰塵和泥土常從屋頂上漏下來,(尤其是)下雨時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動桌子,環(huán)顧四周沒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門朝北開,不能得到陽光照射,太陽一過中午,屋里就暗了下來。我稍微加以修補,使屋頂不再漏雨。室前就開四扇窗戶,院子四周砌上圍墻,用來擋住南邊射來的陽光,經(jīng)日光反射,屋子里才明亮起來。(在庭前)又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舊時的欄桿,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借來的書堆滿了書架,我在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時長嘯或吟唱,有時靜悄悄地獨自坐著,自然界的聲響都能清晰地聽到;庭前階下異常寂靜,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離開。在農(nóng)歷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墻上,月光下桂樹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風吹來,花影搖動,煞是可愛。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可是我在這里居住,喜悅的感受多,悲愴的感受也多。在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個整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家以后,院內(nèi)外小門多了,隔墻到處都是。東家的狗對著西家叫,客人得越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內(nèi)棲宿。庭中開始用籬笆隔開,后來又用墻隔開,變動過好幾次了。家里有一個老媽媽,曾經(jīng)在這里住過。這位老媽媽,是伺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做過兩代人的乳母,母親在世時待她很好。軒的西邊和內(nèi)室相連,母親曾經(jīng)到軒中來。老媽媽時常對我說:“這地方,是你母親曾經(jīng)站過的。”老媽媽還說:“你姐姐小時候,我抱在懷中,(她)呱呱地哭著;你母親聽見了就用手指敲著房門說:‘孩子冷嗎?想吃東西嗎?’我從門外一一向你母親回答?!保ɡ蠇寢專┰捨凑f完,我(感動地)哭了,老媽媽也流下了(激動的)眼淚。我從童年起就在軒中讀書,有一天,祖母來看我,她說:“我的孩子,好長時間沒見你的影子,怎么整天默默地在這里?真象個女孩子呀?”臨走時,她用手輕輕地掩上軒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家的讀書人長期以來沒有得到功名,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了。”不一會兒,拿了一個象牙做的手板來,說:“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去朝見皇帝時用的,日后你應當用它!”回憶往日的這些事,好象昨天剛發(fā)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場。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眿炗衷唬骸叭赕⒃谖釕眩蛇啥?;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闭Z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fā)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的東邊以前曾做過廚房,人們到廚房去,必然從軒前經(jīng)過,我關(guān)著窗門住在里邊,時間長了,能根據(jù)人們走路的腳步聲辨別是誰。項脊軒共遭過四次火災,竟然沒有焚毀,大概是有神靈保護的緣故吧?!?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br>
我已經(jīng)作了上面這篇志,又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到軒中,向我問到一些古往的事,有時靠著桌子學寫字。妻子回娘家去省親,(回來后)轉(zhuǎn)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里有閣子,那么什么叫閣子呢?”從那以后又過了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逐漸破敗,也不修理。此后又過了兩年,我臥病在床,在閑暇無聊的時候,才派人又修理了南閣子,那形式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長期羈留在外,不?;丶业杰幹芯幼?。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院中有一棵枇杷樹,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親手栽種的,今天已經(jīng)是干直葉茂,象把打開的巨傘一樣了。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種樹郭橐駝傳教案設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導語設計,解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具體研習課文,探究閱讀,課堂練習,課文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項脊軒志教案,共3頁。
這是一份高中語文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項脊軒志教案及反思,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準確理解“當,?了解作者相關(guān)知識,?小結(jié),?作業(y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