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電勢差
王玉平 山東省泰安第一中學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電勢差的概念。會應用電勢差的概念求解靜電力對電荷所做的功。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類比法教學,使學生理解電勢差的概念;應用所學知識推導靜電力做功與電勢差的關系式。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對比學習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應用電勢差的概念求解靜電力對電荷所做的功。
教學難點
應用電勢差的概念求解靜電力對電荷所做的功。
教學方法
類比法、歸納推理法、講授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靜電力做功的特點,從靜電力做功的角度學習了電勢能和電勢的概念。下面我們思考下面幾個問題:(多媒體)
(1)靜電力做功的特點是什么?
(2)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系是什么?
(3)什么叫電勢?電勢有那些特點?
學生回顧、思考,提問學生回答(必要時可以找學生補充)。
(答案中應包含以下要點:
1、在電場中移動電荷時,電場力所做的功只與電荷的起始位置和終止位置有關,與電荷移動路徑無關,即電場力做功與重力做功有著相同的特點。
2、電場力做正功時,電荷的電勢能減少;電場力做負功時,電荷的電勢能增加。電場力做功的多少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即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的過程中,靜電力所做的功與電荷在兩點的電勢能變化的關系式為。
3、電場中某一點,電荷的電勢能與其電荷量的比值,叫做這一點的電勢。電勢是個相對的量,某點的電勢與零電勢點的選取有關。因此電勢有正、負,表示該點電勢比零電勢點高還是低。通常把無限遠處或大地的電勢規(guī)定為零。)
教師:我們在描述泰山的高度時,通常有兩個數(shù)值,一個是海拔高度,一個是山頂對山腳的相對高度。海拔高度與我們所選擇的海平面有關,但是山頂對山腳的相對高度卻是一個定值。
那么,我們假設在電場中有兩點A、B,那么如果我們選擇無窮遠為零勢能面的話,A、B都有一定的電勢,那么我們?nèi)绻肁點的電勢減去B點的電勢,我們得到的將是什么呢?
學生:電勢差
教師:很好,電場中兩點間電勢的差值,叫做電勢差。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新的概念。那么,電勢差與靜電力做功和電荷的電勢能之間有什么關系呢?下面我們就來推導它們間的關系。
(二)進行新課
1、電勢差與電勢的關系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寫出電勢差與電勢的關系式
設電場中A點的電勢為,B點的電勢為,則有
或者表示成
顯然
討論:(1)電勢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電勢差的正負表示什么意義?
(2)電勢的數(shù)值與零電勢點的選取有關,電勢差的數(shù)值與零電勢點的選取有關嗎?
強調(diào):角標的順序
[引導學生得出]電勢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負值,電視差的正負表示兩點的電勢的高低關系。電勢差的數(shù)值與零電勢點的選取無關。
2、靜電力做功與電勢差的關系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推導靜電力做功與電勢差的關系式
電荷q從電場中A點移到B點,由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的關系可得:
由電勢能與電勢的關系可得:
;
所以,
即
或
討論:UAB由什么決定?由WAB、q決定嗎?WAB由q、UAB決定嗎?
[學生答]UAB僅由電荷移動的兩位置A、B決定,與所經(jīng)路徑,WAB、q均無關,但可由UAB=計算UAB,而WAB卻由q,UAB決定。這些也可由比值定義法定義概念的共性規(guī)律中得到。
[引導學生得出]電勢差UAB與q、WAB均無關,僅與電場中A、B兩位置有關。故電勢差反映了電場本身的性質。
電勢差的物理意義:電勢差反映了電場本身的性質。
電勢差的單位:伏特 符號V 1V=1 J/C
電勢差是標量。
點評:知道了電場中兩點的電勢差,就可以很方便地計算在這兩點間移動電荷時靜電力做的功,而不必考慮靜電力和電荷移動的路徑。
教師:現(xiàn)在大家總結一下根據(jù)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我們求電勢差的方法有哪些?
[引導學生得出]:
1、通過公式來求
2、通過公式來求。并強調(diào)有兩種思路:
(一)將、q帶符號計算,直接得出電勢差
(二)先根據(jù)公式計算出的絕對值,再判斷A、B兩點的電勢高低從而確定的正負。
[例題1](多媒體投影,教材24頁)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求解。培養(yǎng)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題之后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總結點評:
在應用公式或時,對各物理量的符號的處理方法:
計算時將各量的正、負號代入公式,并根據(jù)結果的正、負號進行判斷。例如:將一個電量C的電荷從電場中的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為J,則A、B兩點間的電勢差V=20 V。=20V表示A點電勢比B點電勢高20 V。
(三)課堂總結、點評
教師活動:讓學生概括總結本節(jié)的內(nèi)容。請一個同學到黑板上總結,其他同學在筆記本上總結,然后請同學評價黑板上的小結內(nèi)容。
學生活動:認真總結概括本節(jié)內(nèi)容,并把自己這節(jié)課的體會寫下來、比較黑板上的小結和自己的小結,看誰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點評:總結課堂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概括總結能力。
教師要放開,讓學生自己總結所學內(nèi)容,允許內(nèi)容的順序不同,從而構建他們自己的知識框架。
(四)實例探究
求兩點間的電勢差
【例1】在如圖所示的電場中,把點電荷q=+2×10-11C,由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功WAB=4×10-11J。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等于多少?B、A兩點間的電勢差UBA等于多少?
解:由靜電力做功與電勢差的關系得
V
V
求靜電力做功
【例2】如圖所示的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B=20 V,將點電荷q= -2×10-9C,由A點移到B點,靜電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電場力所做的功
WAB=UAB·q=20×(-2×10-9)= -4.0×10-8J
電場知識的綜合應用
【例3】電場中A、B兩點的電勢是A=800 V, B= -200 V,把電荷q= -1.5×10-8C由A點移到B點,電場力做了多少功?電勢能是增加還是減少,增加或者減少多少?
解:UAB=A-B=800-(-200)=1000 V
∴WAB=qUAB=(-1.5×10- 8)×1000= -1.5×10-5 J
電場力做負功,則電勢能增加,增加1.5×10-5J
課余作業(yè)
書面完成P25“問題與練習”第1、2題;思考并回答第3題。
課后反思:
本節(jié)內(nèi)容較為簡單,甚至可以作為上一節(jié)課的習題課來進行。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本節(jié)課所講授的卻是靜電場里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所以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的重視。根據(jù)這一特點,本節(jié)課我積極的調(diào)動學生,讓學生成為推動課堂進行的主體,老師適時地加以總結和點撥,并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36 電勢差與電場強度的關系教案,共3頁。
這是一份選修35 電勢差教學設計,共4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 (新課標)選修35 電勢差教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學情分析,教學方法,課前準備,課時安排,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