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
凡是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帶電體,必定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吸引。
1.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規(guī)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
2.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 挝唬簬靵觯喎Q:庫,符號:C
兩個電荷量分別為1庫侖的帶電體,相距1千米,相互作用力約為9000N。可見:庫侖是一個很大的單位。
用驗電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1.自制一個小球驗電器 器材:細線、鋁箔、玻璃杯、塑料筆桿。
2.使這個驗電器帶上正電。
1.常見物質(zhì)是由分子、原子構(gòu)成的。
不同物質(zhì)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lǐng)不同。
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為缺少電子而帶正電;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
摩擦起電并不是創(chuàng)造了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
驗電器A、B金屬箔的張角沒有變化。
驗電器A的電荷量沒有變化,驗電器B仍不帶電。
驗電器A的金屬箔張開的角度減小,B的金屬箔由閉合變?yōu)閺堥_。
驗電器B上也帶了電。有一部分電荷通過金屬棒從A移動到了B,電荷發(fā)生了定向移動。
電荷在金屬中可以定向移動,說明金屬是可以導電的。
?。?)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導體。
?。?)常見的導體: 金屬、人體、大地、石墨、食鹽水溶液等。
?。?)導體導電的原因:
?。?)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絕緣體。
(2)常見的絕緣體: 橡膠、玻璃、塑料、空氣、油等。
?。?)絕緣體不易導電的原因:
電荷束縛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動。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節(jié) 電是什么教課課件ppt,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電,摩擦起電,用“+”表示,用“-”表示,兩種電荷的相互作用,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電荷量,核外電子,原子核,電中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學年第一節(jié) 電是什么優(yōu)秀ppt課件,文件包含第一節(jié)電是什么pptx、第一節(jié)電是什么doc、生活中“摩擦起電”現(xiàn)象wmv、驗電器wmv等4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滬科版九年級全冊第一節(jié) 電是什么課堂教學ppt課件,共2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電與生活,兩種電荷,交流與討論,信息窗,本課小結(jié)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