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兼( ) 茍得( ) 所惡( ) 勿喪( ) 窮乏( )
不xiè( ) cù( )爾 一dān( )食 一豆gēng(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故不為茍得也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4)賢者能勿喪耳
(5)萬鐘于我何加焉 (6)今為妻妾之奉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 (8)此之謂失其本心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同“ ”,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同“ ”,
(3)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 ”同“ ”,
(4)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 ”同“ ”,
“ ”同“ ”,
4.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不同含義。
(1)于 eq \\ac(○,1)所欲有甚于生者
eq \\ac(○,2)萬鐘于我何加焉
(2)為 eq \\ac(○,1)今為宮室之美
eq \\ac(○,2)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3)生 eq \\ac(○,1)舍生而取義者也
eq \\ac(○,2)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4)得 eq \\ac(○,1)二者不可得兼
eq \\ac(○,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eq \\ac(○,3)故不為茍得也
(5)之 eq \\ac(○,1)人皆有之
eq \\ac(○,2)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5.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注意詞性變化。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7.本文的作者是 ,名 ,字 , 時期的 家、 教育家。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 (人名)的 思想,與之并稱為“ ”,有“ ”之稱。他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會現(xiàn)實,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發(fā)展了 思想,明確提出“ ,君為輕”的主張。《孟子》的文章長于言辭,善于用 說理,其文勢磅礴,論證嚴密,富于感染力和說服力,對后世散文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
8.本文的中心論點,同時也是表明作者“舍生取義”的決心的句子是: , ; , 。 , 。
9.文中表明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賢者能做到不喪失的句子是: , , 。
10.文中與《禮記》中記載的“不食嗟來之食”的典故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 , 。
11.孟子認為,在“ ”的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
12.在孟子看來,不辨禮義地接受萬鐘是為了“ 、 、 ”。
13.孟子強調(diào)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jiān gǒu wù sàng fá 屑 蹴 簞 羹
2.(1)茍且偷生。(2)禍患,災難。(3)不僅,不只是。(4)喪失。(5)益處。(6)侍奉。(7)停止,放棄。(8)指人固有的羞惡之心。
3.(1)辟 避 躲避。
(2)辯 辨 辨別。
(3)鄉(xiāng) 向 先前、從前。
(4)得 德 感恩、感激。與 歟 語氣詞,不譯。
4.(1)①比。②對于。
(2)①為了。②接受。
(3)①生命。②獲得生命。
(4)①得到,擁有。②同“德”,感恩、感激。③取得。
(5)①代詞,它,代指人固有的羞惡之心。②結構助詞,的。
5.名詞用作動詞,獲得生命。
6.(1)[解析] “……也”表判斷。
[答案] 判斷句
(2)[解析] “為”后面省略了“禮義”,“受”后面省略了“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語“我”。
[答案] 省略句
(3)[解析] 正常語序應為“所欲有于生甚者”。
[答案] 倒裝句
7.(1)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踩踏過給他,乞丐也不肯接受。
(2)(可是有的人見了)優(yōu)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yōu)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
(3)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作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之心。
8.孟子 軻 子輿 戰(zhàn)國 思想 教育 孔子 儒家 孔孟 亞圣 民本 民為貴 比喻
9.生 亦我所欲也 義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
10.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賢者能勿喪耳
11.呼爾而與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 乞人不屑也
12.所惡有甚于死者
13.宮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得我
這是一份18《魚我所欲也》知識點檢測題(學生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理解背默題,詞語解釋題,翻譯句子題,內(nèi)容理解題,比較閱讀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18《魚我所欲也》知識點檢測題(教師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理解背默題,詞語解釋題,翻譯句子題,內(nèi)容理解題,比較閱讀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魚我所欲也同步達標檢測題,共2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答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