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節(jié)課選自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第八單元“金屬和金屬材料”課題2第1課時,本課時的學習共包含三大內容: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與稀酸的反應、金屬活動性順序以及置換反應的概念。
本課時側重于對金屬活動性順序的理解部分應用,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獲得提高。同時本課時的內容也是以后學習酸、堿、鹽的基礎。
教學對象分析
在學習本課題之前,學生對金屬鎂、鐵和氧氣的反應已經(jīng)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在學習氫氣的實驗室制法時也接觸過金屬和酸的反應,因此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設計方案探究實驗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只是在實驗技能方面還有待提高,需要老師的即時指導。
教學設計思路分析
本課時注意從學生感興趣的考古入手,提出金器為何歷經(jīng)千年仍金光閃閃、而銅器則帶有銹跡、鐵器更是銹跡斑斑甚至殘缺不堪的問題。接著讓小組代表分享自主學習成果,分析小組探究部分金屬與氧氣的反應的學習過程。對于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探究部分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則采用課前自主學習微課、課堂上親自動手實驗的方式去突破,接著順應學生的思維方式提出金屬活動性順序。最后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建構置換反應的概念。課堂訓練則采用小組爭霸、闖關比拼的游戲方式完成。本設計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提高了學習化學的興趣,也讓學生體驗到小組合作的快樂。
對于最后的“課外拓展”環(huán)節(jié),則鍛煉了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也為本課題的第2課時“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埋下伏筆。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鎂、鋁、鐵、銅等常見金屬和氧氣的反應;
掌握金屬與稀酸的反應;
初步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和置換反應。
過程與方法
通過設計探究方案,了解常見金屬和氧氣的反應;
通過課前觀看微課自主學習、課堂動手實驗,探究部分金屬與稀酸的反應;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動手實驗,提高了學習了化學的興趣,增強了對化學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通過闖關比拼游戲,培養(yǎng)了探索精神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常見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教學難點:判斷金屬活動性的強弱
五、教學策略分析
1、教學
根據(jù)新課標及教學目標的要求,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實驗探究法為主線,結合使用啟發(fā)法、歸納分析法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本節(jié)課的重點放在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上,采用問題—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設計這些探究過程,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善于動手、觀察、思考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從客觀事實中歸納得出結論的方法,使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2、學法
根據(jù)學習目標要求,學生的學習主要采用以下學習方法:實驗法、歸納總結法。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邊觀察、邊記錄、邊思考,在教師指引下按科學的方法處理所得的材料,得出結論。這樣強化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觀察能力,逐步學會分析現(xiàn)象得出結論的方法。結合歸納總結法,指導學生進行綜合歸納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對所得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
六、課時安排:2課時(第1課時)
七、教學用具準備
儀器:試管、燒杯、鑷子、膠頭滴管、酒精燈、坩堝鉗、石棉網(wǎng);
藥品:鋁粉、鎂條、鐵絲、銅絲、鋁片、銅片、鐵釘、鋅片、稀鹽酸、稀硫酸;
其他:火柴、多媒體課件、導學案。
八、教學過程
九、板書設計:
§8.2 金屬的化學性質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2Mg+O22MgO Mg+2HCl = MgCl2+H2↑, Mg+H2SO4 = MgSO4+H2↑
4Al +3O2 = 2Al2O3 Zn+2HCl = ZnCl2+H2↑, Zn+H2SO4 = ZnSO4+H2↑
②
3Fe+2O2Fe3O4 Fe+2HCl=FeCl2+H2↑ , Fe+H2SO4=FeSO4+H2↑
①
2Cu+O22CuO 置換反應(A + BC → B + AC)
判斷金屬活動性的方法
金屬活動性順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強 弱
十、教學流程圖
§8.2. 1 金屬的化學性質
直入課題
展示學習目標
播放視頻: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大量金餅和馬蹄金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各小組代表演示PPT,匯報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探究成果
學習活動一:
自主探究學習
總結金屬與氧氣的反應,歸納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一
教師總結點評
1.各小組按要求完成分組實驗并總結實驗現(xiàn)象
2.師生共同總結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歸納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二
學習活動二
分組實驗環(huán)節(jié)
3.歸納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1.書寫金屬與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小組討論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
學習活動三
建構置換反應概念
3.建構置換反應的概念
課堂小結
暢談收獲,完成思維導圖
回顧學習目標
回顧學習目標,檢查達標情況
闖關大比拼
“九組爭霸,誰占鰲頭”闖關搶答環(huán)節(jié)
課外拓展
運用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設計方案,鑒別真假金戒指
揭曉奧秘
揭曉為何金器歷經(jīng)千年仍金光閃閃,銅器鐵器銹跡斑斑的奧秘
家庭作業(yè)
1.在班Q群下載并觀看第2課時的微課,預習
2.登錄智學網(wǎng)完成家庭作業(yè),限時半個小時,完成后請自行批改
結語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開場白】同學們好,請翻開下冊第9頁,先瀏覽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板書】§8.2.1 金屬的化學性質
【導入】同學們有看過《尋龍訣》嗎?那是一部講述考古尋寶故事的電影!其實很多歷史都是經(jīng)過考古學家們去挖掘而還原出來的。下面我們來看一段有關考古的新聞。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播放視頻“考古發(fā)現(xiàn)南昌西漢海昏侯古墓中有大量馬蹄金和金餅”
【提出問題】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從古墓中挖掘的金器和金餅歷經(jīng)兩千多年依然金光閃閃呢?
【分析】那是因為金在常溫下不和氧氣發(fā)生反應,其實金即使在高溫下也不與氧氣發(fā)生反應,所以才有了真金不怕紅爐火的說法。那么,其他金屬如鎂、鐵、鋁、銅和氧氣反應的難易又是怎樣的呢?
【過渡】課前布置你們設計的實驗,探究Mg、Fe、Al、Cu與O2反應的難易,你們都設計好了沒?我想請兩個小組上來展示一下你們的探究成果。
【ppt展示】小組代表演示ppt并匯報探究成果。
【點評】同學們做得很好。從你們自己設計的探究中,我們可以得到什么結論?Mg、Fe、Al、Cu與O2反應的難易情況是怎樣的?
【總結】在相同條件下,鎂、鐵、鋁、銅與氧氣反應從易到難依次是:鎂、鋁、鐵、銅。
【聯(lián)系生活】為什么這兩只鋁鍋不易生銹?
【強調】因為鋁在常溫下就能和氧氣發(fā)生反應,在其表面生成一層致密而堅固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了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所以,有氧化鋁的保護,鋁鍋等鋁制品就不易生銹。
【追問】那么。鋁鍋是否適宜用鋼絲刷來擦洗?
【分析】用鋼絲刷洗會破壞氧化鋁薄膜,所以鋁鍋等鋁制品不宜用鋼絲來擦洗。
【過渡】通過你們的自主學習,我們知道了,在相同條件下,鎂、鐵、鋁、銅與氧氣反應從易到難依次是:鎂、鋁、鐵、銅。我們把金屬與其他物質反應的難易程度稱為金屬的活潑性,又叫做金屬的活動性。
【提問】那么,你能說出鎂、鋁、鐵、銅、金的金屬活動性強弱嗎?
【總結】金屬活動性強弱比較:鎂>鋁>鐵>銅>金
【闡述】從這個學習活動我們可以總結出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一個方法,是什么呢?
【總結】2.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一:根據(jù)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判斷。金屬越容易與氧氣反應,它的活動性越強。
【闡述】金屬和氧氣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試寫出鎂鋁鐵銅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點評】注意條件和配平。
【過渡】除了根據(jù)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來判斷金屬活動性的強弱,你還能想到其他的方法嗎?
【追問】你是怎么知道這一方法的呢?
【闡述】同學們在預習觀看微課的時候,是否完成了微課學習任務單?有同學愿意給我展示一下嗎?
【展示】展示學生的微課學習任務單。
【闡述】這幾位同學都做得不錯!我們在QQ群里給這幾位同學點贊!接下來請各小組根據(jù)實驗要求完成金屬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探究部分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巡視】巡視學生實驗并指導
【過渡】大家的實驗都完成了嗎?請各小組代表總結本小組的實驗現(xiàn)象。
【總結實驗現(xiàn)象】各小組代表總結。
【提問】從實驗現(xiàn)象你能總結出鎂鋅鐵銅四種金屬的金屬活動性強弱嗎?
【總結】1.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是:鎂>鋅>鐵>銅。
【追問】你的依據(jù)是?
【分析】鎂與稀酸反應最劇烈,迅速產(chǎn)生大量氣泡;鋅與稀酸反應速率適中,產(chǎn)生較多氣泡;鐵與鹽酸反應緩慢,產(chǎn)生少量氣泡;銅無明顯現(xiàn)象。我們可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來判斷鎂鋅鐵銅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追問】根據(jù)此現(xiàn)象,你能否總結出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另一個方法?是什么呢?
【總結】根據(jù)金屬與稀酸的反應,可以判斷金屬活動性的強弱:金屬與稀酸反應越劇烈,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追問】從這個實驗你還能得到其他結論嗎?
【分析】當我們往銅片中加入鹽酸或稀硫酸的時候,有沒有觀察到現(xiàn)象?沒有觀察到現(xiàn)象,也就是說,銅不能與稀酸反應。
【總結】銅不能與稀酸反應。
【闡述】從鎂鋅鐵銅與稀酸的反應中,我們得到了這四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順序: 鎂>鋅>鐵>銅。通過很多類似上述實驗的探究,人們歸納出了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分析】從鎂鋅鐵銅的活動性強弱可知,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從前往后,金屬的活動性是由強逐漸減弱的。也就是說,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設疑】氫不是金屬元素,可是氫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金屬活動性順序里呢?
【分析】氫是作為一個分界線。由上述的探究實驗我們已經(jīng)知道,鎂鋅鐵能和鹽酸、稀硫酸反應,但是銅不能。
【總結】結合金屬活動性順序,我們可以知道,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和鹽酸、稀硫酸反應,位于氫后面的金屬不能和鹽酸、稀硫酸反應。
【闡述】這就是學習活動二的內容,請對照你的微課學習任務單檢查你的達標情況,沒有達到優(yōu)秀等級的同學,請回家繼續(xù)觀看該部分的微課,重復地去看,直到掌握這部分的知識為止。
【過渡】在上述實驗中,如果我們用燃著的木條檢驗生成的氣體,會有什么現(xiàn)象?
【分析】結合實驗現(xiàn)象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金屬與稀酸反應有氫氣生成。在鎂和稀鹽酸的反應中,鎂元素和氫元素互相交換位置,生成氯化鎂和氫氣。
【強調】注意,凡是書寫化學式都要考慮化合價。根據(jù)這個規(guī)律,請你繼續(xù)完成另外幾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巡視】學生完成化學方程式。
【點評】這兩位同學都完成得很不錯,要注意配平和氣體符號。
【強調】要注意,鐵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都生成+2價的亞鐵離子,反應后溶液所顯示的淺綠色就是亞鐵離子在水中的顏色。
【過渡】接下來請仔細觀察這幾條化學方程式。
【學習活動三】各小組從物質分類的角度分析以下反應的特點,討論一下以下反應屬于什么反應類型。
【總結】這種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和新的化合物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我們可以用字母表示,為A + BC → B + AC。
【過渡】鎂、鋅、鐵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而銅不能,再結合金屬與稀酸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歸納出什么規(guī)律呢?
【總結】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過渡】本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哪兩種?① 根據(jù)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判斷;②根據(jù)金屬與稀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
【提問】你還能找到其他的方法來判斷金屬的活動性強弱嗎?我們將在下一節(jié)可探討。
【課堂總結】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何收獲?請完成思維導圖上的填空。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金屬的兩點化學性質,分別是金屬與氧氣和金屬與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從這兩點性質我們歸納了判斷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兩種方法;我們還認識了常見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以及金屬活動性順序的兩點規(guī)律;最后,我們還學習了一種新的反應類型,置換反應。
【回顧學習目標】回顧學習目標,檢查達標情況。
【過渡】對于本節(jié)課,你們都掌握了嗎?下面又到你們九組爭霸、誰占鰲頭的時刻了!請看闖關游戲。
【課堂小測】以闖關游戲的形式完成。
【過渡】從闖關游戲來看,同學們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都掌握得不錯!有勇氣挑戰(zhàn)更高難度的嗎?那么請看知識拓展。
【知識拓展】我手上有兩只金戒指,其中一只是假的(屬于鋅銅合金),你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出來?請各小組選擇所需儀器和藥品設計鑒定方案,你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儀器和藥品。
【學生展示】小組代表分享鑒定方案
【揭曉】為何古墓中的馬蹄金和金餅歷經(jīng)千年仍金光閃閃,而平常出土的銅器和鐵器都會銹跡斑斑!
【作業(yè)】
1.在班Q群下載并觀看第2課時的微課,預習。
2.登錄智學網(wǎng)完成家庭作業(yè),完成后請自行批改。
【結語】本節(jié)課到此結束,同學們辛苦了,再見。
瀏覽學習目標
暢所欲言
興奮驚奇,凝神觀看
思考回答:金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凝神靜聽
答:設計好了
凝神靜聽
思考回答:依次是鎂、鋁、鐵、銅
專心做筆記
思考回答:因為有氧化鋁的保護
凝神靜聽
回答:不適宜
凝神靜聽
心領神會
思考回答:鎂>鋁>鐵>銅>金
思考回答:根據(jù)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判斷。
動筆書寫
自行批改
回答:可以根據(jù)金屬與酸的反應來判斷
回答:我們課前觀看了微課預習
認真查看
拍掌鼓勵
動手實驗,細心觀察
回答:已經(jīng)完成
凝神靜聽
思考回答:鎂>鋅>鐵>銅
記錄筆記
思考回答:根據(jù)金屬與酸反應的現(xiàn)象
凝神靜聽
思考回答:根據(jù)金屬與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
記錄筆記
暢所欲言
凝神靜聽
記錄筆記
凝神靜聽
凝神靜聽
思考回答:氫在這里是作為分界線
認真聽講
記錄筆記
凝神靜聽
回答:會聽到爆鳴聲,證明有氫氣生成
凝神靜聽
完成化學方程式
認真聽講
心領神會
思考討論
回答:反應物是單質和化合物,生成物也是單質和化合物
回答:位于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
記錄筆記
回答:根據(jù)金屬與氧氣反應的難易程度判斷;根據(jù)金屬與稀酸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
思考
暢所欲言
回顧學習目標
興奮回答:掌握了
暢所欲言,各小組積極搶答
驚奇,興奮
積極討論
認真聆聽
回答
心領神會
聽講
齊聲:謝謝老師,老師再見!
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聯(lián)系生活,從學生感興趣的考古新聞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課題,懸疑擊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設疑
鍛煉學生查閱資料、整合資料的能力,
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聯(lián)系學生生活,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化學可以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及時總結,便于學生理解
注重基礎知識
復習相關的化學方程式,鞏固知識
巧妙運用微課突破重難點。提前把重難點拋給學生,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歸納知識總結知識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歸納知識總結知識的能力
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歸納總結實驗規(guī)律的能力
練習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為后面鹽的化學性質的學習打下基礎
新的概念引起學生的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
以呈現(xiàn)思維導圖對本節(jié)課內容進行總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
有趣的闖關游戲活躍了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和競爭精神。
鍛煉了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學生提供了自由探究的空間,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習化學可以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同時為本課題的第2課時埋下伏筆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2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共6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和教學思路,教學目標,教學資源與設備, 教學流程,教學設計,課后反思評價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九年級全冊2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課導入,金屬與氧氣的反應,金屬與酸的反應,課堂練習,課堂小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魯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2 金屬的化學性質教學設計,共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