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徵,字玄成,唐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曾任諫議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言敢諫著稱,史稱“諍臣”。
鷂死懷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鷂子,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去,賞玩得高興時,魏征進來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見,回避不及,趕緊把鷂子藏到懷里。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稟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太宗不敢拿出鷂子,結(jié)果鷂子被憋死在懷里。
太宗曾罷朝,怒曰:“會殺此田舍漢!”文德后問:“誰觸忤陛下?”帝曰:“豈過魏征,每廷爭辱我,使我常不自得?!焙笸硕叱⒂谕ィ垠@曰:“皇后何為若是?”對曰:“妾聞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備數(shù)后宮,安敢不賀?” 譯文: 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時中途散了朝,發(fā)怒說:“一定要殺掉這個莊稼漢!”長孫皇后問:“誰冒犯了您?”太宗說:“難道有超過魏徵的嗎?經(jīng)常在朝廷上同我爭辯,使我難堪不痛快。”長孫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時的禮服,戴上鳳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驚地說:“皇后為什么這樣?”長孫皇后回答:“我聽說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誠?,F(xiàn)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宮充數(shù),怎敢不為您祝賀呢!”
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貞觀。在貞觀初年,他鑒于隋煬帝覆亡的教訓(xùn),進一步保持了節(jié)儉、謹慎的作風(fēng),實行了不少有利國計民生的政策。經(jīng)過十幾年的治理,經(jīng)濟得到發(fā)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邊防鞏固,內(nèi)外無事,國家安定。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游,勞民傷財。魏征對此極為憂慮,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榮昌盛的后面隱藏著危機,在群臣齊唱贊歌時,獨能上疏進諫,連進四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后感到很慚愧,表示從諫改過。并把這些奏疏置于案頭,奉為座銘。
諫太宗十思疏一、文學(xué)常識(一)、疏 1.古代臣屬向皇帝分條陳述奏議。 2.指奏章上達。(二)、魏徵(580—643) 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唐代文學(xué)家、政治家、史學(xué)家。少孤貧,有大志,留意縱橫之術(shù)。隋大業(yè)末,參加李密義軍。后隨李密投唐。初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擢為諫議大夫,常召入內(nèi)室詢以政事得失。魏徵知無不言,敢于直諫,史以“諍臣”稱之。遷秘書監(jiān)、門下省侍中,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世稱魏鄭公。死后贈司空,謚文貞。留有《魏鄭公文集》與《魏鄭公詩集》,《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
自讀課文1.標(biāo)注生詞讀音2.注意正確斷句3.找到具體闡述“十思”的段落。
自讀課文1段?
1.參注釋翻譯文段2.勾劃特殊詞句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觀點,怎樣論證的?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望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固 使….穩(wěn)固 根本 根 浚 疏通 治 穩(wěn)定太平下 最、極當(dāng) 掌管、主持神器 帝位斯 這崇 推崇極天 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峻 高峻休 美好、福祉
之 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以動詞,用、行連詞,表目的,來
二、研讀文本(一)、第1段1.指出紅色字的詞類活用并解釋。 必固其根本 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 居域中之大 不念居安思危2.指出紅色字的古今異義。 必固其根本3.指出紅色字實詞的意義。 必浚其泉源 德不厚而思國之安 雖在下愚4.指出紅色字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欲流之遠者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雖在下愚 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 戒奢以儉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5.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將崇極天之峻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我聽說:想要樹木長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穩(wěn)固;想要使泉水流得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國家安定,一定要厚積道德仁義。源泉不深卻希望泉水流得遠,樹根不穩(wěn)固卻想要樹木生長,道德不厚實卻想要國家安定,我雖然最愚昧無知,(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何況(您這)明智的人呢!國君掌握著國家的重要職權(quán),據(jù)有天地間重大的地位,不考慮在安逸的環(huán)境中想著危難,戒除奢侈而行節(jié)儉,這也(如同)是砍斷樹根來求得樹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得長遠啊。
思考題:1 本段開頭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證明了什么觀點?答:比喻論證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2 作者認為人君怎樣才能治理好國家?答: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求木長 固根本欲流遠 浚泉源
源不深 望流遠根不固 求木長
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儉
伐根 求木茂塞源 欲流長
居安思危 戒奢以儉
求木長 固根本欲流遠 浚源泉
伐根 求 木茂塞源 欲 流長
人君當(dāng)重 居大不念安危 奢儉
源不深 望流遠根不固 求木長
自讀課文2段?
1.參注釋翻譯文段2.勾劃特殊詞句3.本段中提出了什么觀點,怎樣論證的?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yán)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凡百 所有的 景 大殷 深切傲 輕視行路 路人董 督責(zé)
克 能夠 蓋 副詞表推測既 已經(jīng) 茍 茍且惟 只、只是 宜 應(yīng)該以 連詞,表修飾,地介詞,用、拿而 連詞,表承接連詞,表并列連詞,表修飾連詞,表轉(zhuǎn)折
(歷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開頭做得好的實在很多,能夠善終的很少。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難嗎? 因為處在深重憂患之中,一定竭盡誠心對待臣民。已經(jīng)成功,就放縱自己的情感而看不起別人。竭盡誠心,就會使敵對的勢力(和自己)聯(lián)合,傲視別人,就會使親人成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嚴(yán)酷的刑罰監(jiān)督人民,用威風(fēng)怒氣來威嚇?biāo)麄?,(人們)最終只是茍且免于刑罰但是并不會感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內(nèi)心里卻不服氣。怨恨不在有多大,可怕的只有民眾(的力量); (人民像水一樣)能夠負載船只,也能使船只顛覆,這是應(yīng)當(dāng)深切戒慎的。
思考題:1 作者認為得天下之君王為何易失人心?答: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雖董之以嚴(yán)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取易 守難
殷憂 竭誠 得志 傲物
善始繁 克終寡
載舟 覆舟
分析歷史 道理論證
翻譯以下句子:1.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3.雖董之以嚴(yán)刑,振之以威怒,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正反類比分析歷史道理論證
載舟覆舟 所宜深慎
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載舟覆舟 所宜深慎
自讀課文3段?
1.參注釋翻譯文段2.勾劃特殊詞句3.作者從哪些方面提出了“十思”,他認為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
作 興建 謙沖 謙虛 牧 約束、修養(yǎng) 盤游 游獵 三驅(qū)從三面驅(qū)趕獵物,留一面放生。敬 謹慎 壅蔽 被堵塞蒙蔽 黜 排斥 謬 錯誤地 茲 這 簡 選拔 馳 奔波效勞 化 教化 司 管理 道 政策、方法
安 形容詞使動 使……安定下 名詞用作動詞 居于……之下 樂 形容詞詞意動 以….為樂,喜愛憂 形容詞詞意動 以….為憂,擔(dān)心虛 形容詞使動 使……虛正 形容詞使動 使……端正惡 形容詞作名詞 惡人、品質(zhì)不良的人能 形容詞作名詞 賢能的人善 形容詞作名詞 好的意見
其 語氣副詞,表反問、推測等誠 表假設(shè),相當(dāng)于“果真”以 連詞,表目的,來 介詞,把、拿 連詞,表因果而 連詞,表并列 連詞,表因果 連詞,表承接 連詞,表修飾
如果能夠看見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來自我克制;將要興建什么,就要想到適可而止,來使百姓安寧;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險,就要謙虛謹慎,自我約束;害怕會驕傲自滿,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樣居于百川之下;喜愛狩獵,就想到用三面捕殺,留一面給它們逃生(不要趕盡殺絕),以此為限度;擔(dān)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終;擔(dān)心受蒙蔽,就想到虛心采納臣下的意見;畏懼說壞話的人,就想到使自己的品德端正來斥退奸惡小人;施加恩澤,就要考慮不要因為一時高興而錯誤地獎賞;動用刑罰,就要想到不要因為一時憤怒而濫用刑罰。
全面做到這十件應(yīng)該深思的事,弘揚這九種德行,選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選好的意見而聽從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獻出他們的謀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竭盡他們的力量,仁愛的人就能傳播他們的恩惠,誠信的人就能獻出他們的忠誠;文臣武將一齊任用,(皇上)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為什么一定要使自己勞神費思,代管理百官的職事呢?
誠能十思 垂拱而治
見欲 知足自戒將作 知止安人念危 謙沖自牧懼溢 江海下川樂游 三驅(qū)為度憂怠 慎始敬終慮蔽 虛心納下懼邪 正身黜惡恩加 因喜謬賞罰及 以怒濫刑
總十思宏九德簡能任擇善從
智盡謀勇竭力仁播惠信效忠
文武用 垂拱治何勞苦 代百司
寫作特點 1.駢散結(jié)合,華美流暢 唐代的奏疏,習(xí)慣上都用駢文寫。這篇奏疏雖然也用了許多駢偶句式,卻突破了駢體的束縛,駢散語句交替運用,既有駢文的整齊華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暢,易于誦讀。 2.正反論述,務(wù)盡其旨 全文以論述為主,對同一個問題,作者往往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剖析,這樣,說理更加透徹。如第一段先從正面論述"固本疏源",再從反面闡述不這樣做的危害;第二段關(guān)于"殷憂""竭誠"與"得志""傲物"的反復(fù)論述,第三段貫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應(yīng))與理性自制的對舉,都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3.比喻排比,生動有力 文章以淺顯的比喻襯出中心論題,比喻作為一種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動、直觀的效果;全文的論述多用排比句式,鋪排羅列,勾連而下,氣勢不凡,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 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以為,古義:以(之)為;把(它)當(dāng)作。 今義:認為。
根本:古義,樹木的根; 今義,指事物的本質(zhì)。
縱情:古義,放縱情感,即“驕傲”; 今義,盡情。
虛心:古義,使……謙虛; 今義,一種謙虛的美德。
二、詞類活用① 名詞用作狀語 貌恭而不心服 貌:表面上。心:在內(nèi)心。 ② 名詞作動詞 江海下百川 下:居于……之下。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 君:做君主,統(tǒng)治。 ③ 形容詞用作名詞 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 重:重任、重權(quán)。 居域中之大 大:重位。 懼讒邪 邪:邪惡的小人。 擇善而從之 善:好的意見。 則思正身以黜惡 惡:奸惡的小人。 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見。 居安思危 安:安全的環(huán)境。危:危險的可能。
④ 形容詞用作動詞 智者盡其謀 盡:用盡。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遠:遠長。 塞源而欲流長者 長:遠長。 能克終者蓋寡 終:堅持到底。 ⑤ 形容詞使動用法 必固其根本 固:使……牢固。 知止以安人 安:使……安寧。 宏茲九德 宏:使……弘揚。 何必勞神苦思 勞:使……疲勞,苦:使……辛苦 正身以黜惡 正:使……端正。 思虛心以納下 虛:使……謙虛。
⑥動詞用作名詞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 可欲:指看見想要的東西 ⑦形容詞意動用法 樂盤游,則三思以為度 樂:以……為樂,喜歡。 憂懈怠,則慎思而敬終 憂:以……為憂,擔(dān)心。
三、重要虛詞之:①臣聞求木之長者 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結(jié)構(gòu)助詞,的。 ③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代詞,指代天下。 以:①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來,表目的的連詞 ②雖董之以嚴(yán)刑。介詞,用 ③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來,表目的的連詞 ④則思謙沖以自牧:連詞,表遞進。 而:①源不深而望流之遠:連詞,表轉(zhuǎn)折。 ②垂拱而治:連詞,表修飾。 ③子產(chǎn)而死,誰氣嗣之:連詞,表假設(shè)。
四、重點實詞蓋:①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斷,大概 ②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連詞,承接上文,表示推斷原因,因為 蓋失強援雖:①臣雖下愚,知其不可:雖然 ②雖董之以嚴(yán)刑:即使 誠:①必竭誠以待下:誠心 ②誠能見可欲:如果 下:①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臣下的意見 ②雖在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④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地位低下的人
當(dāng):①詆大酋當(dāng)死:對著,面對 ②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③安步當(dāng)dàng車:當(dāng)作 以從容的不行代替乘車。近義詞:安貧樂道 反義詞:急于求成安:①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安定 ②燕雀安知鴻之志哉:怎么 ?、垌椡踉唬骸芭婀苍冢俊保耗睦? ?、芤率乘?,弗敢專也:享受 ⑤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環(huán)境 ⑥則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寧 求:①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想要 (追求) ?、谟鑷L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劭椭牢艺?,欲有求于我也:請求 ?、懿磺舐勥_與諸侯:追求 ?、莞仿劥俗儯蚯蠹贂簹w:請求
治:①望國之治:安定 ?、卺t(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醫(yī)治 ③不效則治臣之罪:懲治 所:①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所”加動詞的固定結(jié)構(gòu) ②山巒為晴雪所洗。表被動 克:①能克終者蓋寡:能夠 ?、谌徊匐m能克紹:戰(zhàn)勝 ③公乃與克日會戰(zhàn):約定 ?、芸思簭?fù)禮為仁:約束終:①終茍免而不懷仁:最終 ②能克終者蓋寡:堅持到底
五、句法 1、 雖董之以嚴(yán)刑,振之以威怒。 狀語后置句 2、 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之)為度。 省略句 3、 豈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豈……乎”是固定句式,一般譯為“難道……嗎? 4、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判斷句
這是一份語文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一九 諫太宗十思疏 魏征教學(xué)ppt課件,共46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諫太宗十思疏,思國安積德義,德不厚思國安,吳越一體,骨肉行路,積德安國,善始善終,竭誠待人,戒奢以儉居安思危,戒奢侈恤百姓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第三單元 應(yīng)用文寫作一一 通知 請示圖片ppt課件,共1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標(biāo)題上款正文落款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職語文語文版(中職)基礎(chǔ)模塊 上冊一〇 書 信說課課件ppt,共19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怎樣寫信,祝福語祝詞,信封的填寫格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