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課時 鐵鹽、亞鐵鹽
基礎(chǔ)過關(guān)練
題組一 鐵鹽、亞鐵鹽的性質(zhì)
1.下列關(guān)于Fe2+和Fe3+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含F(xiàn)e2+的水溶液為淺綠色
B.含F(xiàn)e3+的水溶液為棕黃色
C.Fe2+只有還原性
D.向含F(xiàn)e3+的溶液中滴入含SCN-的溶液,溶液變紅
2.下列事實不能證明Fe3+有氧化性的是 ( )
A.電子工業(yè)上用FeCl3溶液腐蝕電路板上的銅
B.FeCl3溶液滴在淀粉-KI試紙上,試紙變?yōu)樗{色
C.將KSCN溶液加入FeCl3溶液中,溶液變?yōu)榧t色
D.將H2S氣體通入FeCl3溶液中,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
3.(2021河北邢臺高一上月考)在含有Fe3+、Cu2+、H+、Cl-的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yīng)后,溶液中所剩的固體可被磁鐵吸引,此時溶液中的陽離子是 ( )
A.Fe3+、Cu2+ B.Fe2+、Cu2+
C.Fe2+、Fe3+、H+ D.Fe2+
4.(2021湖北華中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上月考)已知氧化性:Fe3+>Cu2+。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yīng)后仍有固體存在。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剩余固體中可能沒有銅
B.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C.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D.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5.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1,現(xiàn)加入適量鐵粉,使溶液中三種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變?yōu)?∶2∶4,則參加反應(yīng)的鐵粉與原溶液中Fe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 )
A.2∶1 B.1∶2
C.1∶3 D.1∶4
題組二 Fe3+、Fe2+的檢驗
6.(2020山東濟寧高一期末)能證明某溶液中只含F(xiàn)e2+而不含F(xiàn)e3+的實驗及現(xiàn)象是( )
A.只需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顯紅色
B.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顯紅色
C.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再加足量鐵粉紅色消失
D.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顯紅色,再滴加氯水后顯紅色
7.(2021遼寧沈陽高一上期末)為探究某食品包裝袋內(nèi)一小包脫氧劑中的還原鐵粉是否變質(zhì),取少量樣品溶于鹽酸,再進行下列實驗,其結(jié)論正確的是 ( 易錯 )
A.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鐵粉變質(zhì)
B.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變紅,說明鐵粉未變質(zhì)
C.依次滴加氯水、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鐵粉全部變質(zhì)
D.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變紅,再滴加氯水,溶液變紅,說明鐵粉全部變質(zhì)
8.下列有關(guān)物質(zhì)檢驗方法不合理的是 ( 易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用酸性KMnO4溶液檢驗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C.檢驗綠礬晶體是否已被氧化變質(zhì),可將綠礬晶體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再觀察溶液是否變紅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Fe3+
題組三 Fe3+、Fe2+的轉(zhuǎn)化與除雜問題
9.硫酸亞鐵溶液中含有雜質(zhì)硫酸銅和硫酸鐵,為除去雜質(zhì),提純硫酸亞鐵,應(yīng)該加入下列物質(zhì)中的 ( )
A.鋅粉 B.鎂 C.鐵粉 D.鋁粉
10.下列除雜的操作不正確的是 ( )
A.Mg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足量鎂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
B.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
C.CuCl2溶液中混有少量FeCl3: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
D.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CuCl2: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
11.(2021山西太原五中高一上階段檢測)某化學實驗室產(chǎn)生的廢液中含有Fe3+、Cu2+、Ag+三種金屬離子,甲同學設(shè)計了如下圖所示的方案對廢液進行處理,以回收金屬,保護環(huán)境。據(jù)此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沉淀A中含有2種金屬單質(zhì)
B.可用KSCN溶液來檢驗溶液B中所含的金屬離子
C.溶液A若只經(jīng)過操作③最終將無法得到沉淀C
D.操作①②③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漏斗
能力提升練
題組一 綜合考查鐵鹽、亞鐵鹽的性質(zhì)與檢驗
1.(2021山西太原五中高一上階段檢測,)下列離子組在給定條件下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斷正確,所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也正確的是 ( )
選項
條件
離子組
判斷及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A
滴加氨水
Na+、Fe3+、Cl-、SO42-
不能大量共存,Fe3++3OH- Fe(OH)3↓
B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
Fe2+、Al3+、SO42-、MnO4-
不能大量共存,5Fe2++MnO4-+8H+ Mn2++5Fe3++4H2O
C
澄清透明的溶液
NH4+、Fe3+、Cl-、NO3-
不能大量共存,Fe3+顯黃色
D
通入少量CO2氣體
Ca2+、Na+、Cl-、NO3-
不能大量共存,Ca2++H2O+CO2 CaCO3↓+2H+
2.(2021安徽六安高一上月考,)鐵、銅混合粉末18.0 g加入100 mL 5.0 mol/L FeCl3溶液中,充分反應(yīng)后,剩余固體質(zhì)量為2.8 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剩余固體是鐵、銅的混合物
B.原固體混合物中銅的質(zhì)量是9.6 g
C.反應(yīng)后溶液中n(Fe3+)=0.10 mol
D.反應(yīng)后溶液中n(Fe2+)+n(Cu2+)=0.75 mol
3.(2019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一上期末,)FeSO4可發(fā)生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反應(yīn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堿式硫酸鐵與水反應(yīng)能產(chǎn)生Fe(OH)3膠體,可用作凈水劑
B.為防止NH4HCO3分解,生產(chǎn)FeCO3需在較低溫度下進行
C.可用KSCN溶液檢驗(NH4)2Fe(SO4)2是否被氧化
D.常溫下,(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大
題組二 以鐵鹽、亞鐵鹽為載體的綜合實驗探究
4.(2021安徽舒城中學高一上月考,)FeCO3與砂糖混合使用可以作補血劑,實驗室里制備FeCO3的流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產(chǎn)品FeCO3在空氣中高溫分解可得到純凈的FeO
B.沉淀過程中有CO2氣體放出
C.過濾操作中常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
D.可利用KSCN溶液檢驗FeSO4溶液是否變質(zhì)
5.()某小組為探究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鐵酸鉀晶體)的熱分解產(chǎn)物,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下列有關(guān)敘述錯誤的是 ( )
A.通入氮氣的目的:隔絕空氣、使反應(yīng)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進入后續(xù)裝置
B.實驗中觀察到裝置F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裝置E中固體變?yōu)榧t色,由此可判斷熱分解產(chǎn)物中一定含有CO2和CO
C.為防止倒吸,停止實驗時應(yīng)進行的操作:先熄滅裝置A、E的酒精燈,冷卻后再停止通入氮氣
D.樣品完全分解后,取少許裝置A中殘留物于試管中,加稀硫酸溶解,滴入1~2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可證明殘留物中含有Fe3+
6.(2021北京宣武高一上月考,)某小組在探究Fe2+性質(zhì)的實驗中觀察到異?,F(xiàn)象。
實驗Ⅰ
現(xiàn)象
溶液變紅,片刻紅色褪去,有氣體生成(經(jīng)檢驗為O2)
資料:ⅰ.Fe3++3SCN- Fe(SCN)3(紅色),Fe(SCN)3中S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ⅱ.BaSO4是不溶于鹽酸的白色沉淀。
(1)實驗Ⅰ體現(xiàn)了Fe2+的 性,補全H2O2與FeCl2酸性溶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Fe2++ H2O2+ H+ Fe3++ H2O。?
(2)探究“紅色褪去”的原因,進行實驗Ⅱ:將褪色后的溶液分三份分別進行實驗。
實驗Ⅱ得出的結(jié)論是:紅色褪去的原因是 。?
(3)為進一步探究“紅色褪去”的原因,進行了實驗Ⅲ。
實驗Ⅲ
現(xiàn)象
溶液變紅,一段時間后不褪色
取上述反應(yīng)后的溶液,滴加鹽酸和BaCl2溶液
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
分析上述三個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實驗Ⅲ中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應(yīng):4Fe2++O2+4H+ 4Fe3++2H2O
B.通過實驗Ⅲ推出實驗Ⅰ中氧化FeCl2的只有O2
C.O2在該實驗條件下不能使紅色溶液褪色
D.實驗Ⅰ中紅色褪去與H2O2的氧化性有關(guān)
(4)上述實驗探究過程用到的實驗方法有 (寫出一條)。?
7.(2020湖南常德高一期末,)某研究小組同學欲探究某袋敞口放置一段時間的名為“硫酸亞鐵家庭園藝精品肥料”的化肥的主要成分及相關(guān)性質(zhì)。首先對該化肥的成分進行了如下假設(shè):
a.只含有FeSO4
b.含有FeSO4和Fe2(SO4)3
c.只含有Fe2(SO4)3
取少量化肥溶于水中得到溶液(記為X),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序號
操作
現(xiàn)象
ⅰ
取2 mL溶液X,加入1 mL 1 mol·L-1NaOH溶液
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ⅱ
取2 mL溶液X,加入1滴KSCN溶液
溶液顯紅色
(1)請用文字表述作出假設(shè)b的依據(jù):
? 。?
(2)對實驗ⅰ的預期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預期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依據(jù)是(用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表示) 、 。?
(3)由實驗ⅱ得出的結(jié)論是 。結(jié)合實驗ⅰ、ⅱ,推測實驗ⅰ實際現(xiàn)象與預期現(xiàn)象不符的原因可能是?
? 。為進一步驗證假設(shè),小組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
實驗序號
操作
現(xiàn)象
ⅲ
取2 mL溶液X,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1 mL水
溶液顯紅色
ⅳ
取2 mL溶液X,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1 mL氯水
溶液顯紅色,顏色比ⅲ深
(4)實驗ⅳ中氯水參加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 。
(5)通過以上實驗,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 ,
請完整表達該結(jié)論是如何得出的:
。?
8.()某興趣小組同學為探究木耳的含鐵量,進行如下實驗。
已知:ⅰ.黑木耳富含蛋白質(zhì)、糖類、卵磷脂、鐵及一些還原性物質(zhì)(如維生素C)等。每100 g黑木耳含鐵高達185 mg。
ⅱ.紫紅色的KMnO4溶液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其還原產(chǎn)物是無色的Mn2+。
Ⅰ.為確定黑木耳中含有鐵元素,甲同學設(shè)計實驗方案如下。
(1)步驟②得到濾液A的操作是 。?
(2)步驟④檢驗Fe3+所用試劑是 溶液。?
(3)下列有關(guān)上述實驗?zāi)艿贸龅慕Y(jié)論是 (填字母)。?
a.黑木耳中一定含F(xiàn)e2+和Fe3+
b.濾液A中一定含F(xiàn)e2+和Fe3+
c.白色沉淀中一定含F(xiàn)e(OH)2
Ⅱ.為測定黑木耳中鐵元素的含量,乙同學設(shè)計實驗方案如下。
(4)可選做試劑B的物質(zhì)是 (填字母)。?
a.Na b.Zn c.Fe d.Cu
(5)步驟⑦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 。?
(6)若乙同學實驗操作規(guī)范,但測得的含鐵量遠大于實際的含量,其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全解全析
基礎(chǔ)過關(guān)練
1.C
2.C
3.D
4.D
5.C
6.D
7.A
8.B
9.C
10.C
11.B
1.C Fe2+既有還原性又有氧化性。
2.C A項中發(fā)生反應(yīng)2Fe3++Cu Cu2++2Fe2+,能證明Fe3+有氧化性;B項中發(fā)生反應(yīng)2Fe3++2I- 2Fe2++I2,能證明Fe3+有氧化性;D項中發(fā)生反應(yīng)H2S+2Fe3+ S↓+2Fe2++2H+,能證明Fe3+有氧化性;C項中Fe3+在反應(yīng)中化合價未發(fā)生改變,不能證明Fe3+有氧化性。
3.D 氧化性:Fe3+>Cu2+>H+,在含有Fe3+、Cu2+、H+、Cl-的溶液中加入鐵粉,充分反應(yīng)后,溶液中所剩的固體可被磁鐵吸引,說明鐵過量,Fe3+、Cu2+、H+將全部被還原,此時溶液中的陽離子為Fe2+。
4.D 氧化性:Fe3+>Cu2+,還原性:Fe>Cu,加入鐵粉后,Fe先與Fe3+反應(yīng),該過程中沒有固體生成,Fe3+反應(yīng)完后,Fe再與Cu2+反應(yīng)生成Fe2+和Cu,故若充分反應(yīng)后仍有固體存在,則該固體中一定含有銅,A錯誤;Fe3+能和鐵、銅反應(yīng),則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不可能含有Fe3+,B錯誤;若反應(yīng)后的固體中有鐵粉剩余,則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不含Cu2+,C錯誤;反應(yīng)后的固體中必有銅,反應(yīng)后的溶液中一定不含F(xiàn)e3+,一定含有Fe2+,D正確。
5.C 反應(yīng)前后Cu2+濃度并沒有發(fā)生變化,說明沒有參加反應(yīng),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Fe 3Fe2+,設(shè)溶液中反應(yīng)前Fe3+、Cu2+、Fe2+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3 mol、2 mol、1 mol,反應(yīng)后Fe3+減少了2 mol,說明消耗1 mol鐵,故參加反應(yīng)的鐵粉與原溶液中Fe3+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C正確。
6.D 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顯紅色,只能說明溶液中不含F(xiàn)e3+,無法證明其中含有Fe2+,故A不符合題意;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顯紅色,只能證明加入氯水后,溶液中含有Fe3+,無法證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故B不符合題意;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說明原溶液中含有Fe3+,故C不符合題意;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顯紅色,說明原溶液中不含F(xiàn)e3+,再滴加氯水后顯紅色,說明原溶液中含有Fe2+,故D符合題意。
7.A 滴加KSCN溶液,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含有鐵離子,可以確定還原鐵粉被氧化而變質(zhì),A正確;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變紅,說明溶液中無鐵離子,但有可能是生成的鐵離子被過量的鐵粉還原為亞鐵離子,不能說明鐵粉未變質(zhì),B錯誤;氯水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把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不能說明鐵粉變質(zhì),C錯誤;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變紅,再滴加氯水,溶液變紅,說明溶液中不含鐵離子,含有亞鐵離子,說明鐵粉未變質(zhì)或未完全變質(zhì),D錯誤。
易錯警示
本題考查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的檢驗,明確二者的檢驗方法,解題時要特別注意根據(jù)現(xiàn)象分析溶液中的離子成分及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分析不清楚易出錯。
8.B B項中的Cl-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易錯警示
(1)檢驗Fe2+時不能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
(2)Fe2+、Cl-同時存在時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檢驗Fe2+(Cl-具有還原性,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有干擾)。
9.C 鐵粉可將硫酸鐵轉(zhuǎn)化為硫酸亞鐵,將硫酸銅轉(zhuǎn)化為硫酸亞鐵和單質(zhì)銅,然后過濾即可提純硫酸亞鐵。若加入鋅、鎂、鋁,會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
10.C C項中加入NaOH溶液,Cu2+、Fe3+均能轉(zhuǎn)化成氫氧化物沉淀,不符合除雜要求。
11.B 廢液中含有Fe3+、Cu2+、Ag+三種金屬離子,加入過量的鐵粉后,鐵離子被還原為亞鐵離子,銅離子被還原成金屬銅,銀離子被還原生成銀,所以沉淀A中含有金屬銅、銀和過量的鐵,A錯誤;溶液B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為Fe3+,因為Fe3+遇SCN-發(fā)生反應(yīng):Fe3++3SCN- Fe(SCN)3,溶液呈紅色,所以檢驗溶液B中含有的金屬離子可用KSCN溶液,B正確;溶液A中含亞鐵離子,加入堿生成氫氧化亞鐵,氫氧化亞鐵不穩(wěn)定,易被氧化生成氫氧化鐵,C錯誤;操作②加入過氧化氫的目的是氧化亞鐵離子,不需要漏斗,D錯誤。
能力提升練
1.B
2.D
3.D
4.A
5.B
1.B 向含有Na+、Fe3+、Cl-、SO42-的溶液中加入氨水,Fe3+與一水合氨反應(yīng)生成Fe(OH)3沉淀,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NH3·H2O Fe(OH)3↓+3NH4+,A錯誤;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的溶液呈酸性,Fe2+和MnO4-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反應(yīng),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5Fe2++MnO4-+8H+ Mn2++5Fe3++4H2O,B正確;澄清透明的溶液也可以有顏色,NH4+、Fe3+、Cl-、NO3-可以大量共存,C錯誤;向含有Ca2+、Na+、Cl-、NO3-的溶液中通入CO2,不會生成沉淀,這四種離子可以大量共存,D錯誤。
2.D 因為有固體剩余,所以FeCl3全部參與反應(yīng),反應(yīng)的n(Fe3+)=0.5 mol,設(shè)參與反應(yīng)的鐵為x mol,參與反應(yīng)的銅為y mol,則可列方程組:56x+64y=15.2x+y=0.25,解得x=0.1y=0.15。鐵先與Fe3+發(fā)生反應(yīng),由上述計算結(jié)果可知銅參與了反應(yīng),所以剩余固體為銅,A項錯誤;參與反應(yīng)的銅為0.15 mol,質(zhì)量為9.6 g,再加上剩余的2.8 g銅,原固體混合物中銅的質(zhì)量是12.4 g,B項錯誤;反應(yīng)后溶液中沒有Fe3+,C項錯誤;反應(yīng)后溶液中溶質(zhì)為FeCl2和CuCl2,根據(jù)溶液呈電中性可知2[n(Fe2+)+n(Cu2+)]=n(Cl-)=1.5 mol,故n(Fe2+)+n(Cu2+)=0.75 mol,D項正確。
3.D 堿式硫酸鐵電離產(chǎn)生Fe3+,Fe3+能與水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Fe(OH)3膠體,Fe(OH)3膠體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凈水劑,A正確;NH4HCO3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所以為防止NH4HCO3分解,生產(chǎn)FeCO3需在較低溫度下進行,B正確;KSCN溶液遇Fe2+,溶液無現(xiàn)象,(NH4)2Fe(SO4)2若被氧化則會生成Fe3+,KSCN溶液遇Fe3+,溶液變紅,C正確;(NH4)2Fe(SO4)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的小,所以FeSO4才能與(NH4)2SO4反應(yīng)生成(NH4)2Fe(SO4)2,D錯誤。
4.A 碳酸亞鐵在空氣中高溫分解,生成的氧化亞鐵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A錯誤;依據(jù)工藝流程可知,生成沉淀的化學方程式為Fe2++2HCO3- FeCO3↓+CO2↑+H2O,B正確;過濾所用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C正確;KSCN溶液遇Fe3+顯紅色,因此常用KSCN溶液檢驗FeSO4溶液是否變質(zhì),D正確。
5.B E中固體變紅、F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分解產(chǎn)物中有還原性氣體CO,CO與氧化銅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了CO2,無法證明分解產(chǎn)物中一定含有CO2,B錯誤。
6.答案 (1)還原 2 1 2 2 2
(2)SCN-[或Fe(SCN)3]被氧化為SO42-
(3)ACD
(4)控制變量法(合理即可)
解析 (1)實驗Ⅰ向氯化亞鐵和硫氰化鉀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雙氧水,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亞鐵離子被氧化為鐵離子,實驗過程中體現(xiàn)了Fe2+的還原性。
(2)通過實驗Ⅱ三份溶液的現(xiàn)象,說明溶液中鐵離子沒有變化,有硫酸根離子生成,說明實驗Ⅰ中加入的H2O2將SCN-氧化為SO42-。
(3)另取同濃度的FeCl2溶液滴加2滴KSCN溶液,再通入O2,溶液變紅,說明O2能將亞鐵離子氧化成鐵離子,取上述反應(yīng)后的溶液,滴加鹽酸和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氧氣不能氧化SCN-,則是H2O2將SCN-氧化成SO42-。O2將亞鐵離子氧化成鐵離子的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4Fe2++O2+4H+ 4Fe3++2H2O,A正確;通過實驗Ⅲ可推出H2O2的氧化性強于氧氣,則實驗Ⅰ中氧化FeCl2的還有H2O2,B錯誤;滴加鹽酸和BaCl2溶液,無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氧氣不能氧化SCN-,在該實驗條件下不能使紅色溶液褪色,C正確;實驗Ⅰ中紅色褪去是由于H2O2將SCN-氧化成SO42-,因此與H2O2的氧化性有關(guān),D正確。
(4)實驗Ⅰ和實驗Ⅲ向同種溶液中加入不同的物質(zhì),得到不同的反應(yīng)現(xiàn)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進行分析,運用了對比、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法。
7.答案 (1)FeSO4具有還原性,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被氧氣氧化為Fe2(SO4)3
(2)Fe2++2OH- Fe(OH)2↓ 4Fe(OH)2+O2+2H2O 4Fe(OH)3
(3)化肥中肯定有Fe2(SO4)3(或假設(shè)a不成立) 溶液中存在Fe3+,Fe3+遇NaOH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紅褐色沉淀將Fe(OH)2白色沉淀掩蓋,因此看不到Fe2+與NaOH反應(yīng)生成沉淀的顏色變化(或Fe2+已全部被氧化為Fe3+,溶液中無Fe2+,因此看不到預期現(xiàn)象)
(4)Cl2+2Fe2+ 2Cl-+2Fe3+
(5)化肥成分是FeSO4和Fe2(SO4)3(或假設(shè)b成立) 實驗ⅲ證明了溶液中有Fe3+;實驗ⅳ中加入氯水后溶液顏色變深,說明Fe3+的量增加,證明原溶液中有Fe2+,所以原溶液中既有Fe3+,也有Fe2+,即假設(shè)b成立
解析 (1)作出假設(shè)b的依據(jù)是FeSO4具有還原性,露置在空氣中,容易被氧氣氧化為Fe2(SO4)3。
(2)根據(jù)實驗ⅰ的預期現(xiàn)象,先出現(xiàn)白色沉淀、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可知相應(yīng)的方程式為Fe2++2OH- Fe(OH)2↓、4Fe(OH)2+O2+2H2O 4Fe(OH)3。
(4)實驗ⅳ中氯水中的Cl2將Fe2+氧化為Fe3+,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Cl2+2Fe2+ 2Cl-+2Fe3+。
8.答案 (1)過濾
(2)KSCN
(3)bc
(4)d
(5)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紅色褪去 5Fe2++MnO4-+8H+ 5Fe3++Mn2++4H2O
(6)黑木耳中還含有其他還原性物質(zhì)(或黑木耳中還含有維生素C)
解析 (1)難溶性固體和液體的分離可采用過濾的方法,因此步驟②得到濾液A的操作是過濾。
(2)一般用KSCN溶液檢驗鐵離子,實驗現(xiàn)象是溶液變?yōu)榧t色,則步驟④檢驗Fe3+所用試劑是KSCN溶液。
(3)根據(jù)步驟③中產(chǎn)生藍色沉淀可知濾液A中含有亞鐵離子,則白色沉淀中含有Fe(OH)2;根據(jù)步驟④可知濾液A中含有鐵離子,由于在灼燒過程中亞鐵離子可能被氧化為鐵離子,所以黑木耳中不一定含有鐵離子,a錯誤,b、c正確。
(4)濾液A中含有鐵離子,需要利用還原劑將其轉(zhuǎn)化為亞鐵離子,且不能影響濾液A中鐵元素的含量,也不能干擾亞鐵離子與高錳酸鉀的反應(yīng)。金屬鈉在溶液中反應(yīng)生成NaOH,NaOH與鐵離子反應(yīng)生成沉淀,得不到亞鐵離子,a錯誤;金屬鋅與鐵離子、亞鐵離子和高錳酸鉀均反應(yīng),b錯誤;金屬鐵和鐵離子反應(yīng)生成亞鐵離子,增大了鐵元素的含量,c錯誤;金屬銅與鐵離子反應(yīng)生成亞鐵離子和銅離子,且不會影響亞鐵離子與高錳酸鉀的反應(yīng),d正確。
(5)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與亞鐵離子反應(yīng)生成鐵離子、錳離子和水,則步驟⑦中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紅色褪去,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是5Fe2++MnO4-+8H+ 5Fe3++Mn2++4H2O。
(6)由于黑木耳中含有其他還原性物質(zhì),如維生素C,導致消耗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增加,所以測得的含鐵量遠大于實際的含量。
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節(jié) 鐵及其化合物第2課時課后練習題,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除雜試劑或方法不正確的是,下列反應(yīng)中有三價鐵生成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化學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鐵及其化合物第2課時課后復習題,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工業(yè)流程題,元素或物質(zhì)推斷題,實驗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鐵及其化合物第2課時練習,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碳酸亞鐵與砂糖混用為補血劑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