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強化提升課學案____新人教版
與鐵及其化合物相關的實驗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強化提升課學案新人教版
展開
這是一份與鐵及其化合物相關的實驗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強化提升課學案新人教版,共9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歸納總結,加固訓練——拔高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與鐵及其化合物相關的實驗【典例1】為探討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與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的聯(lián)系,某同學通過改變濃度研究“2Fe3++2I-2Fe2++I2”反應中Fe3+和Fe2+的相互轉化。實驗如下:(1)待實驗Ⅰ溶液顏色不再改變時,再進行實驗Ⅱ,目的是使實驗Ⅰ的反應達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ⅲ是ⅱ的對比實驗,目的是排除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影響。(3)ⅰ和ⅱ的顏色變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動,F(xiàn)e2+向Fe3+轉化。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的規(guī)律,該同學推測ⅰ中Fe2+向Fe3+轉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導致I-的還原性弱于Fe2+,用如圖裝置(a、b均為石墨電極)進行實驗驗證。①K閉合時,指針向右偏轉,b作________極。②當指針歸零(反應達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中滴加0.01 mol·L-1AgNO3溶液,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證實了其推測,該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按照(4)的原理,該同學繼續(xù)用上圖裝置進行實驗,證實了ⅱ中Fe2+向Fe3+轉化的原因。①轉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該實驗與(4)實驗對比,不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實驗Ⅰ中,還原性:I->Fe2+;而實驗Ⅱ中,還原性:Fe2+>I-,將(3)和(4)、(5)作對比,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待實驗Ⅰ溶液顏色不再改變時,再進行實驗Ⅱ,目的是使實驗Ⅰ的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2)實驗ⅲ加入了水,是實驗ⅱ的對比實驗,因此目的是排除因加入FeSO4溶液而將溶液稀釋引起溶液顏色的變化。(3)ⅰ中加入AgNO3,Ag+與I-生成AgI黃色沉淀,I-濃度降低,2Fe3++2I-2Fe2++I2平衡逆向移動,溶液褪色;ⅱ中加入FeSO4,F(xiàn)e2+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溶液顏色變淺。(4)①K閉合時,指針向右偏轉,表明b極為正極,F(xiàn)e3+得電子;②當指針歸零(反應達到平衡)后,向U形管左管滴加0.01 mol·L-1AgNO3溶液,產(chǎn)生黃色沉淀,I-濃度減小,2Fe3++2I-2Fe2++I2平衡左移,指針向左偏轉。(5)①Fe2+濃度增大,還原性增強;②與(4)實驗對比,不同的操作是當指針歸零(反應達到平衡)后,向U形管右管中滴加1 mol·L-1 FeSO4溶液。(6)將(3)和(4)、(5)作對比,得出的結論是在其他條件不變時,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與濃度有關,濃度的改變可影響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導致平衡移動。答案:(1)化學平衡狀態(tài) (2)溶液稀釋對顏色變化(3)ⅰ中加入Ag+發(fā)生反應:Ag++I-===AgI↓,c(I-)降低;ⅱ中加入FeSO4,c(Fe2+)增大,平衡均逆向移動(4)①正 ②左管產(chǎn)生黃色沉淀,指針向左偏轉(5)①Fe2+隨濃度增大,還原性增強,使Fe2+還原性強于I-②向U形管右管中滴加1 mol·L-1 FeSO4溶液(6)該反應為可逆氧化還原反應,在平衡時,通過改變物質的濃度,可以改變物質的氧化、還原能力,并影響平衡移動方向【歸納總結】根據(jù)鐵化合物的轉化進行除雜主要物質雜質除雜方法Fe2+Fe3+加過量鐵屑后過濾FeCl3FeCl2加氯水或H2O2溶液Fe2+Cu2+加過量鐵屑后過濾FeAl加過量強堿溶液后過濾Fe2O3Al2O3、SiO2加過量強堿溶液后過濾除去混合溶液中Fe3+、Fe2+的常用方法(1)除去Mg2+中混有的Fe3+的方法。向混合溶液中加入MgO、MgCO3、Mg(OH)2中之一,與Fe3+水解產(chǎn)生的H+反應,促進Fe3+的水解,將Fe3+轉化為Fe(OH)3沉淀而除去。(2)除去Cu2+中混有的Fe3+的方法。向混合溶液中加入CuO、CuCO3、Cu(OH)2、Cu2(OH)2CO3中之一,與Fe3+水解產(chǎn)生的H+反應,促進Fe3+的水解,將Fe3+轉化為Fe(OH)3沉淀而除去。(3)除去Mg2+中混有的Fe2+的方法。先加入氧化劑(如H2O2)將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然后再按(1)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3+。(4)除去Cu2+中混有的Fe2+的方法。先加入氧化劑(如H2O2)將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然后再按(2)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3+。1.實驗室用圖1所示裝置制備KClO溶液,并通過KClO溶液與FeCl3溶液的反應制備高效水處理劑K2FeO4。已知K2FeO4具有下列性質:①可溶于水,微溶于飽和KOH溶液;②在0~5 ℃的強堿性溶液中比較穩(wěn)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發(fā)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堿性條件下,能與水反應生成Fe(OH)3和O2。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A用于產(chǎn)生氯氣,若選用圖2中的甲裝置,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若選用裝置乙,其中的導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l2與KOH在較高溫度下反應生成KClO3。在不改變KOH溶液的濃度和體積的條件下,控制反應在0~5 ℃進行,實驗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在通入氯氣的過程中,不斷攪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純K2FeO4粗產(chǎn)品[含有Fe(OH)3、KCl等雜質]的實驗方案為將K2FeO4粗產(chǎn)品溶于冷的3 mol·L-1KOH溶液中后________(填操作名稱),將濾液置于冰水浴中,再加入________,攪拌、靜置、過濾,晶體用適量乙醇洗滌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解析】本題以制取K2FeO4的實驗為載體,考查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實驗方案的設計等。(1)裝置A用于產(chǎn)生氯氣,若選用圖2中的裝置甲,則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MnO2+4H++2Cl-Mn2++Cl2↑+2H2O;若選用裝置乙,其中的導管a的作用是平衡氣壓,使分液漏斗中的液體能順利滴下。(2)要控制反應在0~5 ℃進行,實驗中可采取的措施是將裝置C中的三頸燒瓶放在冰水浴中;在通入氯氣的過程中,不斷攪拌的目的是使氯氣與堿液充分混合反應,同時及時散熱,防止生成雜質。(3)氫氧化鐵可通過過濾除去,K2FeO4可溶于水、微溶于飽和KOH溶液,所以將濾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濾液中加入飽和KOH溶液,析出K2FeO4晶體從而除去KCl,再進行過濾,用乙醇洗滌可減少晶體的溶解損失,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答案:(1)MnO2+4H++2Cl-Cl2↑+Mn2++2H2O平衡氣壓,使分液漏斗中的液體能順利滴下(2)將裝置C中的三頸燒瓶放在冰水浴中 使氯氣與堿液充分混合反應,同時及時散熱,防止生成雜質(3)過濾 飽和KOH溶液【加固訓練——拔高】2.(2021·昆明模擬)新切開的蘋果在空氣中放置一段時間表面會變黃,最終變成褐色,這種現(xiàn)象在食品科學上通常稱為“褐變”。關于蘋果褐變的原因有以下兩種說法:說法一:蘋果中的Fe2+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Fe3+。說法二:蘋果中的酚類物質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針對上述兩種說法,某小組同學通過以下實驗進行探究:[查閱文獻]蘋果汁中含有0.001%的Fe2+,同時也含有多酚類物質,多酚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變色;酚類物質遇FeCl3溶液常發(fā)生顯色反應而呈現(xiàn)一定顏色,如苯酚顯紫色,對苯二酚顯綠色,甲基苯酚顯藍色。[實驗探究][解釋與結論](1)實驗1驗證了蘋果汁中含有Fe2+,該實驗試管③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實驗2選用的FeSO4溶液中,X=________。上述實驗探究證明:說法________(選填“一”或“二”)是蘋果褐變的主要原因。【解析】(1)由“實驗1驗證了蘋果汁中含有Fe2+”可知,滴入稀硝酸后蘋果汁中的Fe2+被氧化成Fe3+,F(xiàn)e3+遇KSCN溶液后溶液變紅。(2)結合題中已知的查閱文獻信息可知,實驗2選用的FeSO4溶液中Fe2+含量為0.001%,則X=0.001,根據(jù)實驗2中試管①和②的實驗現(xiàn)象可知,蘋果褐變與Fe2+無關,由題中實驗探究可知說法二是蘋果褐變的主要原因。答案:(1)溶液變紅 (2)0.001 二3.碳酸亞鐵(白色固體,難溶于水)是一種重要的工業(yè)原料,可用于制備補血劑乳酸亞鐵,也可用作可充電電池的電極。某研究小組通過下列實驗,尋找利用復分解反應制備FeCO3沉淀的最佳方案:(1)實驗Ⅰ中紅褐色沉淀產(chǎn)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反應表示,請補全反應: Fe2++____+________+H2O===Fe(OH)3↓+HCO(2)實驗Ⅱ中產(chǎn)生 FeCO3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為了探究實驗Ⅲ中 NH所起的作用,甲同學設計了實驗Ⅳ進行探究: 操作現(xiàn)象實驗Ⅳ向 0.8 mol·L-1 FeSO4 溶液中加入①________,再加入Na2SO4固體配制成混合溶液(已知Na+對實驗無影響,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變化)。再取該溶液一滴管,與 2 mL 1 mol·L-1 NaHCO3 溶液混合 與實驗Ⅲ現(xiàn)象相同實驗Ⅳ中加入Na2SO4固體的目的是②____________。對比實驗Ⅱ、Ⅲ、Ⅳ,甲同學得出結論:NH水解產(chǎn)生H+,降低溶液pH,減少了副產(chǎn)物Fe(OH)2的產(chǎn)生。乙同學認為該實驗方案不夠嚴謹,應補充的對比實驗操作是:③____________,再取該溶液一滴管,與 2 mL 1 mol·L-1 NaHCO3 溶液混合。 【解析】(1)Fe2+被氧氣氧化為Fe3+,F(xiàn)e3+與CO發(fā)生水解生成Fe(OH)3,F(xiàn)e2+→Fe(OH)3,鐵元素化合價升高1,O2→O2-,2個氧原子化合價降低了4,根據(jù)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F(xiàn)e2+、Fe(OH)3前面系數(shù)為4,O2前面系數(shù)為1,再根據(jù)電荷守恒,CO和HCO前面系數(shù)為8,最后根據(jù)原子守恒,水前面系數(shù)為10,配平后為4Fe2++8CO+O2+10H2O===4Fe(OH)3↓+8HCO。(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知,F(xiàn)e2+與HCO反應,生成FeCO3和CO2,離子方程式為Fe2++2HCO===FeCO3↓+CO2↑+H2O。(3)①探究同一酸性環(huán)境下的銨根離子的作用,因此要用硫酸調控溶液的pH=4.0。②為了保證溶液中的SO濃度不變,向溶液中加入Na2SO4來控制SO濃度。③為了增強實驗的嚴謹性,還應向0.8 mol·L-1 FeSO4溶液中加入Na2SO4固體至c(SO)=1.6 mol·L-1,同一條件下做對比試驗,這樣結論更準確。答案:(1)4 8 CO 1 O2 10 4 8(2)Fe2++2HCO===FeCO3↓+CO2↑+H2O(3)①硫酸至pH=4.0 ②控制SO濃度一致③向0.8 mol·L-1 FeSO4溶液中加入 Na2SO4 固體至c(SO)=1.6 mol·L-14.(2021·日照模擬)浙江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對“鐵與水蒸氣反應”實驗研究的結果顯示:在80~100 ℃能產(chǎn)生穩(wěn)定水蒸氣的物質都可以作為該反應的供水劑;鐵與水蒸氣反應溫度在500 ℃左右即可順利進行。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利用該研究結論,采用西紅柿(或洋蔥)作為供水劑,設計了如圖1裝置進行實驗,并對鐵與水蒸氣反應的產(chǎn)物進行檢驗。回答下列問題:(1)A中鐵與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中堿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處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實驗結束后,取出A中鐵粉反應后的少量固體(經(jīng)檢驗固體中沒有鐵單質)繼續(xù)進行圖2實驗:①加入稀硫酸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試劑A是____________________(選填字母),現(xiàn)象2為__________________。a.NaOH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酚酞 d.氯水③有同學認為:即使得到了現(xiàn)象1和現(xiàn)象2的實驗現(xiàn)象,也不能確定所得固體成分為Fe3O4。你認為該同學持此看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實驗室配制100 mL 0.5 mol·L-1 H2SO4溶液時,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量筒外,還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下列操作使所配H2SO4溶液濃度偏大的是________(填寫字母)。A.容量瓶未干燥即用來配制溶液B.洗滌量取過濃硫酸的量筒并將洗滌液匯入容量瓶中C.濃硫酸在燒杯中稀釋后,未冷卻就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D.往容量瓶轉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E.定容時仰視刻度線【解析】(1)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氫氣,方程式為3Fe+4H2O(g)Fe3O4+4H2。(2)堿石灰具有吸水作用,可用于干燥氫氣。(3)D中氫氣與氧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水,可觀察到黑色固體變紅。(4)①四氧化三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硫酸亞鐵,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O4+8H+===2Fe3++Fe2++4H2O。②試劑A是氧化劑,可氧化亞鐵離子,可以選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現(xiàn)象2為溶液的紫色褪去。③即使得到了現(xiàn)象1和現(xiàn)象2的實驗現(xiàn)象,也不能確定所得固體成分為Fe3O4,持此看法的理由是固體可能為FeO和Fe2O3的混合物。④實驗室配制100 mL 0.5 mol·L-1 H2SO4溶液時,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量筒外,還需要100 mL容量瓶、膠頭滴管。A.容量瓶未干燥即用來配制溶液,對實驗無影響,故不選;B.洗滌量取過濃硫酸的量筒并將洗滌液匯入容量瓶中,n偏大,硫酸濃度偏大,故選;C.濃硫酸在燒杯中稀釋后,未冷卻就立即轉移到容量瓶中,V偏小,濃度偏大,故選;D.往容量瓶轉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n偏小,濃度偏小,故不選;E.定容時仰視刻度線,V偏大,濃度偏小,故不選。答案:(1)3Fe+4H2O(g)Fe3O4+4H2(2)干燥氫氣 (3)黑色固體變紅(4)①Fe3O4+8H+===Fe2++2Fe3++4H2O②b 溶液的紫色褪去③固體可能為FeO和Fe2O3的混合物 ④100 mL容量瓶、膠頭滴管 BC
相關學案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微專題強化提升課等效平衡學案新人教版,共7頁。
這是一份與碳和硅相關的實驗考查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強化提升課學案新人教版,共8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歸納總結,加固訓練—拔高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與鈉及其化合物相關的實驗 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強化提升課學案新人教版,共12頁。學案主要包含了歸納總結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學案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