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綱要求 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Ⅱ)。
1.DNA分子的化學組成(1)基本組成元素:__________________。(2)基本單位 2.DNA分子的結構(1)主要特點①兩條脫氧核苷酸長鏈_________平行盤旋而成。②_______________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______排列在內(nèi)側。
③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_______連接成堿基對,例如: 遵循_______________原則(2)空間結構:規(guī)則的________結構。3.DNA分子的特性(1)相對穩(wěn)定性:DNA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交替連接的方式不變;兩條鏈間_______________的方式不變。(2)多樣性:不同的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數(shù)目不同,__________多種多樣。若某DNA分子中有n個堿基對,則排列順序有____種。(3)特異性:每種DNA分子都有區(qū)別于其他DNA的特定的______________,代表了特定的遺傳信息。
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結構時,運用了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2)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對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建立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3)雙鏈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過氫鍵連接的(  )(4)嘌呤堿基與嘧啶堿基的結合保證了DNA分子空間結構的相對穩(wěn)定(  )
構建了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
他們拍攝了DNA晶體的X射線衍射圖譜
通過磷酸二酯鍵相連,氫鍵是連接DNA雙鏈的
A-T、G-C配對,它們之間的氫鍵就保證了DNA空間結構的穩(wěn)定
(5)DNA分子中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之間的堿基一定是通過氫鍵連接的(  )(6)含有G、C堿基對比較多的DNA分子熱穩(wěn)定性較差(  )(7)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一定相同(  )
G—C堿基對之間三個氫鍵,A—T堿基對間兩個氫鍵
其中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一定相同
2.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1)基本結構①由磷酸、脫氧核糖、含氮堿基組成,三者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為___________。②磷酸:每個DNA片段中,游離的磷酸基團有____個。(2)水解產(chǎn)物DNA的初步水解產(chǎn)物是____________,徹底水解產(chǎn)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磷酸、脫氧核糖和含氮堿基
2.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3)DNA分子中存在的化學鍵①氫鍵:_______之間的化學鍵,可用解旋酶斷裂,也可加熱斷裂,A與T之間有____個氫鍵,G與C之間有_____個氫鍵。②磷酸二酯鍵:______和___________之間的化學鍵,用_________________處理可切斷,用___________處理可連接。(4)堿基對數(shù)與氫鍵數(shù)的關系若堿基對數(shù)為n,則氫鍵數(shù)為_______,若已知A有m個,則氫鍵數(shù)為________。
3.據(jù)圖分析DNA分子結構中的堿基計算(1)在雙鏈DNA分子中,互補堿基兩兩相等,A=______,C=____,A+G=______,即嘌呤堿基總數(shù)______嘧啶堿基總數(shù)。(2)在雙鏈DNA分子中,互補的兩堿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堿基的比例______其任何一條單鏈中這兩種堿基之和占該單鏈中堿基數(shù)的比例。(3)DNA分子一條鏈中(A+G)/(C+T)的比值的倒數(shù)______互補鏈中該種堿基的比值,在整個DNA分子中該比值等于___。(不配對的堿基之和的比值在兩條單鏈中互為______)
(4)DNA分子一條鏈中(A+T)/(C+G)的比值______其互補鏈和整個DNA分子中該種比例的比值。(配對的堿基之和的比值在兩條單鏈和雙鏈中比值________)(5)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補配對的堿基之和的比值_______,即(A+T)/(C+G)的值_______。該比值體現(xiàn)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_______。(6)若已知A占雙鏈的比例為c%,則A1/單鏈的比例無法確定,但最大值可求出為_____%,最小值為___。
3.據(jù)圖分析DNA分子結構中的堿基計算
1.(2013·廣東,2)1953年Watsn和Crick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其重要意義在于(  )①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诖_定DNA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 ③發(fā)現(xiàn)DNA如何儲存遺傳信息?、転镈NA復制機制的闡明奠定基礎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題組一 DNA分子的結構分析
DNA中堿基對排列順序可以千變?nèi)f化
特點是:(1)DNA分子由兩條鏈組成,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2)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成堿基對,并且堿基配對有一定的規(guī)律:A一定與T配對,G一定與C配對
DNA分子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復制精確完成
2.如圖表示一個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 A.④代表的物質(zhì)中儲存著遺傳信息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種類無特異性C.轉錄時該片段的兩條鏈都可作為模板鏈D.DNA分子中A與T堿基對含量越高,其結構越穩(wěn)定
蘊藏在4種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之中,單個核苷酸則不能儲存遺傳信息
轉錄時以其中的一條鏈為模板
不同生物的DNA均由4種脫氧核苷酸(包括④)組成
由于C—G堿基對含3個氫鍵,所以C—G堿基對含量越高,DNA越穩(wěn)定
3.某雙鏈DNA分子中含有200個堿基,一條鏈上A∶T∶G∶C=1∶2∶3∶4,則該DNA分子(  )A.四種含氮堿基A∶T∶G∶C=4∶4∶7∶7B.若該DNA中A為p個,占全部堿基的n/m(m>2n),則G的個數(shù)為pm/2n-pC.堿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種D.含有4個游離的磷酸
題組二 DNA分子結構中的堿基計算
另一條鏈中 A∶T∶G∶C=2∶1∶4∶3
堿基總數(shù)為pm/n個,則G=(堿基總數(shù)-2p)/2=(pm/n-2p)/2=pm/2n-p
整個DNA分子中 A∶T∶G∶C=3∶3∶7∶7
該DNA分子含有100個堿基對,30個A—T堿基對,70個G—C堿基對,堿基排列方式少于4100種
一個DNA分子由兩條DNA鏈組成,含2個游離的磷酸
4.下列是一組有關雙鏈DNA分子中含氮堿基的問題,請回答:(1)若A占20%,則G占________。(2)若雙鏈DNA中A占20%,且一條鏈中的A占20%,則此鏈中C所占比例的最大值是________。(3)一條鏈中(A+C)/(T+G)=0.4,互補鏈中的此值是________。(4)一條鏈中(A+T)/(C+G)=0.4,互補鏈中的此值是________。(5)若A有P個,占全部堿基數(shù)的20%,則該DNA分子中的G有________個。
由雙鏈DNA分子的嘌呤堿基數(shù)占總堿基數(shù)的一半可知:A+G=50%
雙鏈DNA中,一條鏈中的(A+C)/(T+G)與另一條鏈中的該比值互為倒數(shù)
由于雙鏈DNA及任意一條鏈中的(A+T)/(C+G)為一定值
該DNA分子中(A+T)=40%,(C+G)=60%
對任意一條鏈而言,某種堿基所占比例的最大值即該對堿基所占的比例
則DNA分子的總堿基數(shù)為P/20%=5P(個)
G占總堿基數(shù)的50%-20%=30%
1.把握DNA結構的3個??键c(1)(2)(3)
2.DNA分子中有關堿基比例計算的解題步驟解DNA分子中有關堿基比例計算的試題時要分三步進行:
(2)畫一個DNA分子模式圖,并在圖中標出已知和所求的堿基。
(3)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及其規(guī)律進行計算。
(1)搞清題中已知的和所求的堿基比例是占整個DNA分子堿基的比例,還是占DNA分子一條鏈上堿基的比例。
考綱要求 1.DNA分子的復制 (Ⅱ) 2.基因的概念(Ⅱ)
1.DNA分子的復制(1)概念:以__________為模板,合成__________的過程。(2)時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過程
有絲分裂的間期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4)特點:_____________。(5)方式:___________。(6)結果:形成兩個完全相同的DNA分子。(7)意義:將__________從親代傳給子代,保持了__________的連續(xù)性。
2.觀察下面的基因關系圖,完善相關內(nèi)容
1.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1)DNA復制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新合成的DNA分子中兩條鏈均是新合成的(  )(2)DNA雙螺旋結構全部解旋后,開始DNA的復制(  )(3)單個脫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連接合成新的子鏈(  )(4)DNA復制時,嚴格遵循A—U、C—G的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
DNA復制時是邊解旋邊復制
DNA為半保留復制,新合成DNA分子中一條新鏈,一條母鏈
DNA復制時用到DNA聚合酶,DNA酶是水解DNA的酶
DNA分子中堿基配對方式為A—T、C—G
2.如圖為真核細胞DNA復制過程的模式圖,據(jù)圖回答相關問題: (1)由圖示得知,DNA分子復制的方式具有什么特點?(2)圖示中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 前者使氫鍵打開,DNA雙鏈發(fā)生解旋;后者催化形成新的子鏈。
3.DNA復制過程中的數(shù)量關系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若將親代DNA分子復制n代,其結構分析如下:(1)子代DNA分子數(shù)為_____個。①含有親代鏈的DNA分子數(shù)為____個。②不含親代鏈的DNA分子數(shù)為_______個。③含子代鏈的DNA分子數(shù)為____個。(2)子代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為_______條。①親代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為____條。②新合成的脫氧核苷酸鏈數(shù)為__________條。
3.DNA復制過程中的數(shù)量關系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若將親代DNA分子復制n代,其結構分析如下:(3)消耗脫氧核苷酸數(shù)①若一親代DNA分子含有某種脫氧核苷酸m個,經(jīng)過n次復制需要消耗該脫氧核苷酸數(shù)為___________個。②第n次復制所需該脫氧核苷酸數(shù)為__________個。
1.下圖為真核生物染色體上DNA分子復制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DNA分子復制是從多個起點同時開始的B.圖中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雙向復制的C.真核生物DNA分子復制過程需要解旋酶D.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提高了復制速率
題組一 DNA復制過程的分析
從圖中能看出有多個復制起點,但并不是同時開始
每次復制產(chǎn)生兩個DNA分子
2.在DNA復制開始時,將大腸桿菌放在含低劑量3H標記的脫氧胸苷(3H-dT)的培養(yǎng)基中,3H-dT可摻入正在復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帶有放射性標記。幾分鐘后,將大腸桿菌轉移到含高劑量3H-dT 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收集、裂解細胞,抽取其中的DNA進行放射性自顯影檢測,結果如圖所示。據(jù)圖可以作出的推測是(  ) A.復制起始區(qū)在高放射性區(qū)域B.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C.DNA復制從起始點向兩個方向延伸D.DNA復制方向為a→c
3.用15N標記含有1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個。該DNA分子在14N培養(yǎng)基中連續(xù)復制4次,其結果可能是(  )A.含有14N的DNA占100%B.復制過程中需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640個C.含15N的鏈占1/8D.子代DNA中嘌呤與嘧啶之比是2∶3
題組二 DNA復制的相關計算
得24=16個DNA分子,均含14N,含有15N-DNA分子有2個
共32條鏈,含15N的只有2條
每個DNA分子中腺嘌呤脫氧核苷酸有(100×2-60×2)/2=40個,復制過程中消耗A=40×(24-1)=600個
每個DNA分子中嘌呤和嘧啶互補相等,兩者之比是1∶1
4.假設一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噬菌體DNA由5 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堿基的20%。用這個噬菌體侵染只含31P的大腸桿菌,共釋放出100個子代噬菌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過程至少需要3×105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B.噬菌體增殖需要細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與只含31P的子代噬菌體的比例為1∶49D.該DNA發(fā)生突變,其控制的性狀即發(fā)生改變
A=T=2 000,G=C=3 000。增殖時,100個子代噬菌體含100個DNA,相當于新合成99個DNA,至少需鳥嘌呤(G)脫氧核苷酸數(shù)99×3 000=297 000
不一定改變,如AA突變?yōu)锳a或者發(fā)生密碼子的簡并性等
噬菌體增殖的過程中需要自身的DNA作為模板,而原料和酶由細菌提供
同時含32P和31P的有2個,只含31P的有98個
5.DNA的復制方式可以通過設想來進行預測,可能的情況是全保留復制、半保留復制、分散(彌散)復制三種。究竟是哪種復制方式呢?下面設計實驗來證明DNA的復制方式。
題組三 DNA復制方式的實驗探究
全保留復制后得到的兩個DNA分子,一個是原來的兩條母鏈重新形成的DNA分子,一個是兩條子鏈形成的DNA分子
半保留復制后得到的每個子代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母鏈,一條鏈為子鏈
分散復制后得到的每個子代DNA分子的單鏈都是由母鏈片段和子鏈片段間隔連接而成的
從圖示知,深色為 (母鏈),淺色為 (子鏈)
實驗步驟:a.在氮源為14N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的大腸桿菌,其DNA分子均為14N-DNA(對照)。b.在氮源為15N的培養(yǎng)基中生長的大腸桿菌,其DNA分子均為15N-DNA(親代)。c.將親代15N大腸桿菌轉移到氮源為14N的培養(yǎng)基中,再連續(xù)繁殖兩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不同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DNA分子將分布在試管中的不同位置上。
實驗預測:(1)如果與對照(14N/14N)相比,子Ⅰ代能分辨出兩條DNA帶:一條____________帶和一條___________帶,則可以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子Ⅰ代只有一條中密度帶,則可以排除___________,但不能肯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子Ⅰ代只有一條中密度帶,再繼續(xù)做子Ⅱ代DNA密度鑒定:若子Ⅱ代可以分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則可以排除分散復制,同時肯定半保留復制;如果子Ⅱ代不能分出________密度兩條帶,則排除____________,同時確定為____________。
6.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實驗內(nèi)容及結果見下表。請分析并回答:(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標記的大腸桿菌B,必須經(jīng)過____代培養(yǎng),且培養(yǎng)液中的____________是唯一氮源。
15N(15NH4Cl)
6.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實驗內(nèi)容及結果見下表。請分析并回答:(2)綜合分析本實驗的DNA離心結果,第____組結果對得到結論起到了關鍵作用,但需把它與第__組和第____組的結果進行比較,才能說明DNA分子的復制方式是____________。
6.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實驗內(nèi)容及結果見下表。請分析并回答:(3)分析討論:①若B的子Ⅰ代DNA的離心結果為“輕”和“重”兩條密度帶,則“重帶”DNA來自于________,據(jù)此可判斷DNA分子的復制方式不是________復制。
6.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實驗內(nèi)容及結果見下表。請分析并回答:(3)分析討論:②若將B的子Ⅰ代DNA雙鏈分開后再離心,其結果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判斷DNA的復制方式。
6.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實驗內(nèi)容及結果見下表。請分析并回答:(3)分析討論:③若在同等條件下將B的子Ⅱ代繼續(xù)培養(yǎng),子n代DNA離心的結果是:密度帶的數(shù)量和位置___________,放射性強度發(fā)生變化的是_____帶。
6.科學家以大腸桿菌為實驗對象,運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及密度梯度離心方法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探索實驗,實驗內(nèi)容及結果見下表。請分析并回答:(3)分析討論:④若某次實驗的結果中,B的子Ⅰ代DNA的“中帶”比以往實驗結果的“中帶”略寬,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單鏈中的N中有少部分含________。
7.取小鼠睪丸中的一個精原細胞,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基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標記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完成減數(shù)分裂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初級精母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兩條染色單體都被標記B.次級精母細胞中每條染色體都被標記C.只有半數(shù)精細胞中有被標記的染色體D.所有精細胞的全部染色體中,被標記的染色體數(shù)與未被標記的染色體數(shù)相等
題組四 DNA復制與細胞分裂的關系
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的DNA分子中都只有一條單鏈被標記
由于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后,被標記的染色體和未被標記的染色體進行隨機結合后移向細胞兩極,因此,含被標記的染色體的精細胞占全部精細胞的比例不能確定
初級精母細胞中每條染色體上只有一條染色單體被標記
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級精母細胞中只有一半染色體被標記
8.用32P標記了玉米體細胞(含20條染色體)的DNA分子雙鏈。再將這些細胞轉入不含32P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在第二次細胞分裂完成后每個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shù)是(  )A.0條 B.20條 C.大于0小于20條 D.以上都有可能
第一次細胞分裂完成后,DNA雙鏈均一條鏈含有32P,另一條鏈不含32P
第二次細胞分裂的間期,染色體復制后每條染色體上都是一條染色單體含32P,一條染色單體不含32P,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離
如果含32P的20條染色體同時移向細胞的一極,不含32P的20條染色體同時移向細胞的另一極,則產(chǎn)生的子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shù)分別是20條和0條;如果移向細胞兩極的20條染色體中既有含32P的,也有不含32P的,則形成的子細胞中被32P標記的染色體條數(shù)大于0小于20條。
1.將含有15N標記的1個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復制n次。(1)含14N的DNA分子有2n個,只含14N的DNA分子有(2n-2)個,做題時看準是“含”還是“只含”。(2)子代DNA分子中,總鏈數(shù)為2n×2=2n+1條,模板鏈始終是2條,做題時應看準是“DNA分子數(shù)”,還是“鏈數(shù)”。
2.利用圖示法理解細胞分裂與DNA復制的相互關系此類問題可通過構建模型圖解答,如下圖: 這樣來看,最后形成的4個子細胞有3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4個細胞都是 ;第2種情況是2個細胞是 ,1個細胞是 ,1個細胞是 ;第3種情況是2個細胞是 ,另外2個細胞是 。
知識網(wǎng)絡 答題語句
1.DNA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反向平行盤旋成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2.DNA雙螺旋結構的基本骨架是由脫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而成的。3.DNA上的堿基對嚴格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通過氫鍵連接。4.DNA分子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代表了遺傳信息。5.DNA復制具有邊解旋邊復制、半保留復制的特點。6.DNA復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參與。7.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8.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存在基因。
探究高考 明確考向
1.(2014·山東,5)某研究小組測定了多個不同雙鏈DNA分子的堿基組成,根據(jù)測定結果繪制了DNA分子的一條單鏈與其互補鏈、一條單鏈與其所在DNA分子中堿基數(shù)目比值的關系圖,下列正確的是(  )
A.雙鏈DNA分子中,(A+C)/(T+G)一定等于1
B.當一條鏈中存在(A1+C1)/(T1+G1)=1時,其互補鏈中存在(A2+C2)/(T2+G2)=(T1+G1)/(A1+C1)=1
C.在DNA分子中,存在(A1+T1)/(G1+C1)=(A2+T2)/(G2+C2)=(A+T)/(G+C)
2.(2010·上海,4)細胞內(nèi)某一DNA片段中有30%的堿基為A,則該片段中(  )A.G的含量為30% B.U的含量為30%C.嘌呤含量為50% D.嘧啶含量為40%
因在DNA分子雙鏈間只有A-T和G-C堿基對,故A=T=30%,G=C=20%,A+G=50%,T+C=50%
3.(2014·上海,4)某親本DNA分子雙鏈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復制出的DNA子鏈,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復制出的DNA子鏈,該親本雙鏈DNA連續(xù)復制兩次后的產(chǎn)物是(  )
A、B:根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可知,親代DNA的兩條鏈(白色)應在不同的子代DNA分子中
C、D:第一次復制合成的子鏈(灰色)應有2條,第二次復制合成的子鏈(黑色)應有4條
4.(2012·福建,5)雙脫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測序,其結構與脫氧核苷酸相似,能參與DNA的合成,且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DNA合成時,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連接上的是雙脫氧核苷酸,子鏈延伸終止;若連接上的是脫氧核苷酸,子鏈延伸繼續(xù)。在人工合成體系中,有適量的序列為GTACATACATG的單鏈模板、胸腺嘧啶雙脫氧核苷酸和4種脫氧核苷酸。則以該單鏈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長度的子鏈最多有(  ) A.2種 B.3種 C.4種 D.5種
假定用T′表示,應與A配對形成氫鍵
G T A C A T A C A T GC A T G T A T G T A C
可能會在①、②、③、④位置替換堿基T而形成4種異常DNA片段
① ② ③ ④
另外,還要加上胸腺嘧啶雙脫氧核苷酸不參與復制所形成的子鏈
5.(2014·福建,5)STR是DNA分子上以2~6個核苷酸為單元重復排列而成的片段,單元的重復次數(shù)在不同個體間存在差異。現(xiàn)已篩選出一系列不同位點的STR用作親子鑒定,如7號染色體有一個STR位點以“GATA”為單元,重復7~14次;X染色體有一個STR位點以“ATAG”為單元,重復11~15次。某女性7號染色體和X染色體DNA的上述STR位點如圖所示。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篩選出用于親子鑒定的STR應具有不易發(fā)生變異的特點B.為保證親子鑒定的準確率,應選擇足夠數(shù)量不同位點的STR進行檢測C.有絲分裂時,圖中(GATA)8和(GATA)14分別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D.該女性的兒子X染色體含有圖中(ATAG)13的概率是1/2
A項,子代細胞的核DNA有50%來自母方,所以可以通過比較親子代間DNA的差異確定親子關系,若無變異發(fā)生,則子代應有50%的核DNA與母親的核DNA相同,但若鑒定的DNA片段變異性較強,會干擾親子鑒定的準確率,故選擇用于親子鑒定的STR應具有不易發(fā)生變異的特點
B項,可以減少偶然因素導致的誤差。
C項,在有絲分裂過程中,核DNA復制后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所以兩個子細胞中都同時具有(GATA)8和(GATA)14,不會發(fā)生(GATA)8和(GATA)14分別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的現(xiàn)象
D項,該女性的兒子從母親那里獲得兩條X染色體中的一條,所以兒子的X染色體中含有(ATAG)13的概率為1/2
1.如圖為DNA分子部分結構示意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解旋酶可以斷開⑤鍵,因此DNA的穩(wěn)定性與⑤無關B.④是一個鳥嘌呤脫氧核苷酸C.DNA連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鍵形成D.A鏈、B鏈的方向相反,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
DNA分子的氫鍵越多,DNA的穩(wěn)定性越高
④不能表示一個脫氧核苷酸,應是②③和下面的磷酸構成鳥嘌呤脫氧核苷酸
DNA連接酶連接的是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
2.關于DNA分子結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DNA分子由四種脫氧核苷酸組成B.每個DNA分子中,堿基數(shù)=脫氧核苷酸數(shù)=脫氧核糖數(shù)C.雙鏈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個胞嘧啶,就一定會同時含有30個鳥嘌呤D.DNA分子中每個脫氧核糖上均連接著一個磷酸和一個含氮堿基
DNA分子中除兩端外,每個脫氧核糖均連接兩個磷酸和一個含氮堿基
3.下列有關DNA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A.相鄰的堿基被相鄰的兩個核糖連在一起B(yǎng).每個磷酸基團上都連著兩個五碳糖C.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nèi)f化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D.只有嘌呤與嘧啶配對,才能保證DNA兩條長鏈之間的距離不變
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相鄰的堿基被“-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連在一起,兩條鏈上相鄰的堿基被氫鍵連在一起
DNA鏈末端的磷酸基團上連著一個五碳糖
4.DNA熔解溫度(Tm)是使DNA雙螺旋結構解開一半時所需要的溫度,不同種類DNA的Tm值不同。如圖表示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堿基的比例)與Tm的關系。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一般地說,DNA分子的Tm值與G+C含量呈正相關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數(shù)量有可能不同C.維持DNA雙螺旋結構的主要化學鍵有磷酸二酯鍵和氫鍵D.DNA分子中G與C之間的氫鍵總數(shù)比A與T之間多
圖示:G+C含量越高,則DNA熔解所需溫度越高
DNA兩條鏈通過氫鍵相連,脫氧核苷酸間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成DNA單鏈
G與C之間形成三個氫鍵,A與T之間形成兩個氫鍵,但由于DNA分子中(A+T)/(C+G)比值不定,所以不能確定哪組堿基對間的氫鍵總數(shù)更多
Tm值與DNA分子中G+C含量有關,而非數(shù)量
5.一mRNA上含有a個堿基,其中C、G之和為b,經(jīng)過反轉錄得到一單鏈DNA分子,利用該單鏈DNA得到n個雙鏈DNA分子,合成這些雙鏈DNA分子共需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個數(shù)為(  )A.無法計算 B.(n-1)(a-b) C.2n(a-b) D.n(a-b)
則1個DNA分子中堿基總數(shù)為2a,G+C=2b,堿基T=(2a-2b)/2=a-b,合成n個雙鏈DNA分子需要n(a-b)個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6.DNA是以半保留方式進行復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標記的1個雙鏈DNA分子在無放射性標記的溶液中復制兩次,那么所產(chǎn)生的4個DNA分子的特點是(  )A.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B.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C.所有分子的一條鏈含有放射性 D.所有分子的兩條鏈都沒有放射性
所形成4個DNA分子,依據(jù)DNA半保留復制的特點:
其中2個DNA分子的兩條鏈都沒有放射性;另外2個DNA分子含有放射性,但分子中都是一條鏈含有放射性,另一條鏈無放射性
7.某高等生物體細胞內(nèi)的染色體數(shù)是8條,若染色體中的DNA全部用3H標記,將該體細胞放入普通的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培養(yǎng)2代,在第二次有絲分裂中期,每個細胞中被標記的染色體數(shù)為(  )A.2條 B.4條 C.8條 D.16條
根據(jù)DNA分子半保留復制的特點,在第二次有絲分裂中期:一條染色體包括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其中一條染色單體上含有同位素標記,另一條上沒有
8.已知一條完全標記15N的DNA分子在只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經(jīng)n次復制后,僅含14N的分子總數(shù)與含15N的DNA分子總數(shù)之比為7∶1,則n是(  )A.2 B.3 C.4 D.5
得到的DNA分子數(shù)為2n個
其中有兩個DNA分子中各有一條鏈帶有15N標記,故有(2n-2)∶2=7∶1,所以n=4
9.一個雙鏈均被32P標記的DNA由5 000個堿基對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將其置于只含31P的環(huán)境中復制3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DNA分子中含有氫鍵的數(shù)目為1.3×104個B.復制過程需要2.4×104個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單鏈與含31P的單鏈之比為1∶7D.子代DNA分子中含32P與只含31P的分子數(shù)之比為1∶3
3次形成8個DNA分子
A=T=10 000×20%=2 000(個)C=G=10 000×30%=3 000(個)
A-T間2個氫鍵,C-G間3個氫鍵;故氫鍵數(shù)為2 000×2+3 000×3=1.3×104(個)
3 000×7=2.1×104(個)
10.具有p個堿基對的1個雙鏈DNA分子片段,含有q個腺嘌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片段即為一個基因B.該分子片段中,堿基的比例總是(A+T)/(C+G)=1C.該DNA分子控制合成的多肽最多含有的氨基酸個數(shù)為p/3D.該片段完成n次復制需要2n(p-q)個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雙鏈DNA分子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即A=T、G=C,(A+T)/(C+G)不一定等于1
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個DNA片段不一定是一個基因
半保留復制,需胞嘧啶脫氧核苷酸(2n-1)(p-q)個
DNA分子中堿基個數(shù)、mRNA堿基個數(shù)與多肽中的氨基酸數(shù)目之間的比例為6∶3∶1
11.下面甲圖中DNA分子有a和d兩條鏈,將甲圖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圖所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從甲圖可看出,DNA復制的方式是____________。(2)甲圖中,A和B均是DNA分子復制過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將單個的脫氧核苷酸連接成脫氧核苷酸鏈,從而形成子鏈,則A是_____酶,B是_________酶。
破壞了DNA分子中兩條鏈中的氫鍵
11.下面甲圖中DNA分子有a和d兩條鏈,將甲圖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圖所示,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4為胸腺嘧啶5為脫氧核糖6為磷酸
(3)甲圖過程在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的場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圖中,7是___________________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交替連接而成;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______連接成堿基對,并且遵循______________原則。
細胞核、線粒體、葉綠體
12.根據(jù)下圖,回答相關問題。(1)若圖中A為糖類,則A是_________,C是_____,G是________。(2)F的基本組成單位是圖中的___。(3)F和H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細胞核中,H與F在數(shù)量上有兩種比例關系:_______和__________。
H(染色體)是F(DNA)的主要載體
12.根據(jù)下圖,回答相關問題。
(5)在D構成的長鏈中,與1分子A相連接的有___分子的B和______分子的C。(6)生物的性狀遺傳主要通過H上的___(填圖中字母,下同)傳遞給后代,實際上是通過____的排列順序來傳遞遺傳信息。
基因中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代表遺傳信息
13.請回答下列與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有關的問題:(1)DNA分子復制的時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條脫氧核苷酸鏈上相鄰的堿基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連接。(2)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實驗中,如果用一種長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種長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雙螺旋的整條模型粗細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DNA分子經(jīng)過誘變,某位點上的一個正常堿基(P)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xù)復制兩次,得到的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A—T、G—C、C—G,推測“P”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脫氧核糖—磷酸—脫氧核糖—
嘌呤必定與嘧啶互補配對
(4)7--乙基鳥嘌呤不與胞嘧啶(C)配對而與胸腺嘧啶(T)配對。某DNA分子中腺嘌呤(A)占堿基總數(shù)的30%,其中的鳥嘌呤(G)全部被7--乙基化,該DNA分子正常復制產(chǎn)生兩個DNA分子,其中一個DNA分子中胸腺嘧啶(T)占堿基總數(shù)的45%,另一個DNA分子中鳥嘌呤(G)所占比例為_____。(5)請你在下面框圖中畫出某親本雙鏈DNA分子連續(xù)復制兩次后的產(chǎn)物模式圖。
可知T=A=30%,C=G=20%
新復制兩個DNA分子中G比例不變

相關課件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件第6單元 第18講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 (含解析):

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件第6單元 第18講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 (含解析),共57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word部分,點擊進入鏈接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件+講義 第6單元 第18講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

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件+講義 第6單元 第18講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文件包含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6單元第18講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pptx、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6單元第18講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docx等2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生物高考第17講 DNA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

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第17講 DNA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共24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高中生物高考2 第六單元 第18講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課件PPT

高中生物高考2 第六單元 第18講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課件PPT

高中生物高考2 第六單元 第18講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課件PPT

高中生物高考2 第六單元 第18講 DNA分子的結構、復制及基因的本質(zhì)課件PPT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16講dna分子的結構、復制與基因的本質(zhì)課件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16講dna分子的結構、復制與基因的本質(zhì)課件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2講DNA分子的結構復制與基因的本質(zhì)課件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第6單元遺傳的分子基礎第2講DNA分子的結構復制與基因的本質(zhì)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