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8小題,每小題3分,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 下列我國古代的技術應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學反應的是( )
【答案】C
【解析】A項,火藥爆炸時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伴隨有明顯的發(fā)光、放熱現(xiàn)象;B項,糧食釀酒的過程是淀粉轉化為葡萄糖,葡萄糖經(jīng)發(fā)酵轉化為酒精,涉及的化學反應有(C6H10O5)n+nH2Oeq \(――→,\s\up7(酶))nC6H12O6,C6H12O6eq \(――→,\s\up7(酒化酶))2C2H5OH+2CO2↑;C項,轉輪排字不涉及化學反應;D項,鐵的冶煉是將鐵由化合態(tài)轉化為游離態(tài),高爐煉鐵過程中涉及的化學反應為Fe2O3+3COeq \(=====,\s\up7(高溫))2Fe+3CO2。
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物質(zhì)與其用途不符合的是( )
A.過氧化鈉——漂白劑 B.次氯酸鈉——消毒劑
C.純堿——治療胃酸過多 D.小蘇打——制作饅頭和面包的膨松劑
【答案】C
【解析】A項,過氧化鈉具有漂白作用,正確;B項,次氯酸鈉具有消毒作用,正確;C項,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用碳酸氫鈉治療胃酸過多,而不用碳酸鈉,錯誤;D項,做饅頭時面粉先經(jīng)過發(fā)酵,產(chǎn)生大量的酸,加入小蘇打,其成分是碳酸氫鈉,與酸反應,既去除發(fā)酵過程產(chǎn)生的酸,放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又能使饅頭膨脹而松軟,正確。
下列物質(zhì)的保存方法不正確的是( )
A.漂白粉密封保存 B.氯水保存在無色試劑瓶中
C.過氧化鈉應密封保存 D.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
【答案】B
【解析】漂白粉露置在空氣中,會與二氧化碳及水蒸氣反應而逐漸失效,故應密封保存;氯水中的次氯酸見光分解,故氯水需保存在棕色試劑瓶中;過氧化鈉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及水蒸氣反應,故應密封保存;金屬鈉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及水蒸氣反應,故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Na與水、氧氣、氯氣等均能反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將Na投入鹽酸中,Na先與水反應,生成的NaOH再與HCl反應
B.Na與氧氣在常溫下反應生成Na2O2,加熱時二者反應生成Na2O
C.Na雖然能與氯氣反應生成NaCl,但不能在氯氣中燃燒
D.常溫下,Na可以與水反應,證明Na比Fe更活潑
【答案】D
【解析】將Na投入鹽酸中,Na先與HCl反應生成氫氣及氯化鈉,若Na過量,過量的Na再與水反應,A選項錯誤;Na與氧氣在常溫下反應生成Na2O,加熱時二者反應生成Na2O2,B選項錯誤;Na在氯氣中可以燃燒,C選項錯誤;常溫下,Na可以與水劇烈反應,F(xiàn)e與水在常溫下不反應,證明Na比Fe更活潑,D選項正確。
下列關于鈉及其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Na2O與Na2O2都能和水反應生成堿,它們都是化合反應
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稀溶液反應得到白色沉淀
③鈉在常溫下不容易被氧化
④Na2O2可做供氧劑,而Na2O不能
⑤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溶液先變紅后褪色,并有氣泡生成
A.只有④ B.②③④⑤ C.②⑤ D.④⑤
【答案】D
【解析】Na2O2與水反應不是化合反應,故①錯誤;NaHCO3溶液不與CaCl2溶液反應,故②錯誤;鈉在常溫下易被氧化成氧化鈉,故③錯誤;Na2O2能和水蒸氣或二氧化碳反應放出氧氣,可做供氧劑,而Na2O不能,故④正確;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溶液先變紅,由于反應中有H2O2生成,且H2O2具有強氧化性,所以溶液會褪色,故⑤正確。
下列關于氯氣和氯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氯氣是一種無色、密度比空氣大的有毒氣體
B.紅熱的鐵絲在Cl2中劇烈燃燒生成FeCl2
C.新制氯水能殺菌消毒是因為Cl2有毒,能毒殺細菌
D.氯水放置數(shù)天后酸性增強
【答案】D
【解析】氯氣是一種黃綠色、密度比空氣大的有毒氣體,A錯誤;氯氣具有強氧化性,紅熱的鐵絲在Cl2中劇烈燃燒生成FeCl3,B錯誤;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故能消毒殺菌,不是氯氣的作用,C錯誤;氯水中的次氯酸見光分解生成鹽酸和氧氣,溶液中氫離子濃度增大而使溶液酸性增強,D正確。
已知兩瓶氣體分別是HCl和Cl2??梢詤^(qū)別它們的方法或試劑是( )
①觀察顏色 ②打開瓶蓋看有無白霧 ③硝酸銀溶液 ④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⑤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Cl2為黃綠色,HCl無色;HCl極易溶于水,打開瓶蓋有白霧;Cl2最終使?jié)駶櫟氖镌嚰埻噬?;因此①②④⑤都可鑒別;HCl和Cl2都可使硝酸銀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8.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標準狀況下,1 L HCl和1 L H2O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
②常溫常壓下,1 g H2和14 g N2的體積相同;
③28 g CO的體積為22.4 L;
④兩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則它們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也相同;
⑤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越大,則壓強越大;
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成正比
A.①③④⑥ B.②⑤⑥ C.⑤⑥ D.①⑤⑥
【答案】B
【解析】①標準狀況下H2O不是氣體,HCl是氣體,它們體積相同時物質(zhì)的量不相同,錯誤;②常溫常壓下,1 g H2和14 g N2的物質(zhì)的量都是0.5 ml,相同條件下物質(zhì)的量相等的氣體體積相同,正確;③沒有說明物質(zhì)所處的狀態(tài),無法確定體積大小,錯誤;④兩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相同,如果都是氣體,則它們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也相同,如果不是氣體,則體積不一定相同,錯誤;⑤同溫同體積時,氣體的壓強與氣體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越大,則壓強越大,正確;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氣體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成正比,正確。
9. 下列有關同溫同壓下等質(zhì)量的SO2氣體和CO2氣體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
①密度比為16∶11 ②密度比為11∶16 ③體積比為16∶11 ④體積比為11∶16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據(jù)n=eq \f(m,M),同溫同壓下等質(zhì)量的SO2氣體和CO2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11∶16,則體積比為11∶16,密度之比等于摩爾質(zhì)量之比,即為16∶11。
10.已知X、Y、Z三種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X+2Y===2Z,其中X和Y的摩爾質(zhì)量之比為8∶7,若生成的44 g Z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 L,則Y的摩爾質(zhì)量為( )
A.14 g·ml-1 B.28 g·ml-1 C.32 g·ml-1 D.56 g·ml-1
【答案】B
【解析】由題意可知,Z的摩爾質(zhì)量為44 g·ml-1。設X、Y的摩爾質(zhì)量分別為8M g·ml-1和7M g·ml-1。
X + 2Y===2Z
8M 14M 88
由質(zhì)量守恒可得:8M+14M=88,解得M=4,則Y的摩爾質(zhì)量為28 g·ml-1。
11.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含0.1 ml BaCl2的溶液中Cl-數(shù)為0.1NA
B.22 g CO2所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C.11.2 L CO2所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D.常溫下NA個Cl2分子所占有的體積為22.4 L
【答案】B
【解析】含0.1 ml BaCl2的溶液中含有0.2 ml Cl-,A項錯誤;C項中沒有注明是否是標準狀況,故C項錯誤;同理D項錯誤。
12.現(xiàn)有500 mL 1 ml·L-1的H2SO4溶液,下列操作及結論正確的是( )
A.取出50 mL該溶液,其中c(SOeq \\al(2-,4))=0.1 ml·L-1
B.取出50 mL該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完全反應,可得11.65 g BaSO4沉淀
C.取出100 mL該溶液,加入足量的鋅粒,充分反應,所得氣體的體積為2.24 L
D.取出50 mL該溶液,加蒸餾水配制成100 mL溶液,其中所含溶質(zhì)的質(zhì)量為9.8 g
【答案】B
【解析】50 mL該溶液中,c(SOeq \\al(2-,4))=1 ml·L-1,A選項錯誤;50 mL該溶液中,n(H2SO4)=0.05 ml,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可得到沉淀的質(zhì)量m(BaSO4)=0.05 ml×233 g·ml-1=11.65 g,B選項正確;取出100 mL該溶液,加入足量的鋅粒,充分反應,生成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為0.1 ml,但氣體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才是2.24 L,C選項錯誤;50 mL該溶液中所含H2SO4的質(zhì)量m(H2SO4)=0.05 ml×98 g·ml-1=4.9 g,D選項錯誤。
13.將5 ml·L-1的Mg(NO3)2溶液a mL稀釋至b mL,稀釋后溶液中NOeq \\al(-,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
A.eq \f(5a,b) ml·L-1 B.eq \f(10a,b) ml·L-1 C.eq \f(b,5a) ml·L-1 D.eq \f(a,b) ml·L-1
【答案】B
【解析】根據(jù)稀釋時NOeq \\al(-,3)守恒可知:5 ml·L-1×a mL×10-3 L·mL-1×2=b mL×10-3 L·mL-1 ×c(NOeq \\al(-,3)),則c(NOeq \\al(-,3))=eq \f(10a,b) ml·L-1,故選B。
14.在一定條件下,2.3 g Na與一定量的O2充分反應,得到3.5 g固體,所得產(chǎn)物與足量水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
L L L L
【答案】A
【解析】若2.3 g Na全部生成Na2O,則Na2O的質(zhì)量為3.1 g;若2.3 g Na全部生成Na2O2,則Na2O2的質(zhì)量為3.9 g。由3.1 g

相關試卷

高中第2章 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同步練習題:

這是一份高中第2章 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同步練習題,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1學年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課后測評:

這是一份2021學年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課后測評,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下列電離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下列除雜方法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高中化學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精練:

這是一份高中化學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精練,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填空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2章 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課時練習

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2章 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課時練習

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隨堂練習題

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隨堂練習題

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2章 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本章綜合與測試習題

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2章 元素與物質(zhì)世界本章綜合與測試習題

2021學年第2章 化學鍵 化學反應規(guī)律本章綜合與測試精練

2021學年第2章 化學鍵 化學反應規(guī)律本章綜合與測試精練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中化學魯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冊電子課本

微項目 科學使用含氯消毒劑——運用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解決實際問題

版本: 魯科版 (2019)

年級: 必修 第一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